第100话︱惩戒大阪的理由
“抱歉、抱歉。”竹千代悠然一笑,“我也是外出游历后才临时起意,于是也就疏忽了。”
茶阿局当然看得出这个解释,并不是他造访的真实原因。
但作为一名随侍家康多年、甚至担负起如今骏府城内庭主管的侧室,她也没再就着这个话题深谈下去。
对于存有慧心之人,在朝政或时局里,永远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缄口不言,茶阿局显然就是深谙此道的女子。
在家康身边但凡能留到现在的侧室或家臣,都绝没有平庸之人,竹千代也明显意识到了这点。
正在和茶阿局闲聊时,一名侍女忽地匆匆进入房间,伏身施礼作了禀报:“大御所大人突然召唤少主前往议事堂,说是正在讨论有关大阪方面的动向,也想让少主听听。”
“爷爷想让我也听听……大阪城的动向吗?”
竹千代为之讶然。
即使身为德川家三代少主,他今年也不过12岁而已。
何况与爷爷家康已是多时未见,踏上这趟骏府城之行时,他压根也没想过能列席关于讨论大阪城这样的重要会议当中。
然而如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却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落到了他面前。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向茶阿局俯身行了一礼,唤起信纲,跟着侍女走了出去。
议事堂里此时已然是幕府重臣汇聚,这趟前来拜会家康的重臣里,包括了贵为秀忠幕宾的一代兵法大家柳生宗矩、极有权势的土井利胜、以及本多正纯之父本多正信。
当看到竹千代领着信纲步入议事堂时,这些重臣们都隐约露出惊讶的眼神,毕竟以信纲当前的小姓身份,本来是没有谒见家康资格的。
然而竹千代却依然领着他走了进来,并跪坐到了一个空出来的、还特地放有座垫的位置。
他也没有依循惯例事先向家康施礼和问好。
因为当他走进议事堂时,这群左右着时代变化的大人们,已经在严肃地讨论着如何应对与制肘大阪城了,所以他并没有作出任何打断这场讨论的举动。
“大御所大人,如今大阪城里的浪人数量正与日俱进,个个都是情绪高昂、力图以一战来夺取功名,右府那边的动态很是让人不安。”
正信的语速不急不慢,相当符合他如今已历经77载岁月与世事淬炼的年龄与阅历。
“除此之外,大阪城对护城河的修复工程也仍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一切都很是让人生疑。”
土井接过正信的话,将丰臣家族修复护城河的动向搬上台面,一并表达了对大阪局势的担忧。
家康没有回应,眯着眼睛的他,只是对着身后的小姓抬了抬眼梢,小姓就加重了扇风的动作。
他似乎都没有将这些迹象全然放在心上,只是将目光望向宗矩,先前经过交谈早就明白他内心动向的宗矩,自是有所领悟地对他微微俯下了身子。
“两位大人,自在大阪冬之阵一役后,大御所大人就没想过这场和谈能够长久。”
宗矩的话,令正信与土井都略微吃了一惊。
他们几乎同时将目光望向家康,看着家康并没有任何反对的迹象,又不得不沉住气听着宗矩说了下去。
“只要丰臣家族还在,战乱在世间就不会停止。就算右府无意挑起战争,但他身边的那些人可未必会这么想。”
“宗矩大人言下之意,是大阪方面的乱象,正好给了我们惩戒他们的最好理由?”
柳生宗矩浅浅一笑,并没有回答正信的提问,毕竟这个提问所承载的重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身为幕宾的身份。
虽然议事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但竹千代却是听得兴奋不已。
他现在所置身的,可是足以改变整个日本历史的重大场合,参与这场讨论里的每个人任何一句话,都可能决定着一座城池的存亡。
在场的每个人,都隐约预测到了局势的未来走向、却又还不是很确定,但他却是不同。
作为一个从现代世界穿越而来、擅长日本故事背景的网文作者,他对这段历史的走向和结果自然要比他们更了然于心。
何况在他12岁身体的内里,还藏着一个25岁宅男的心愿——那就是成为改变天下、改变历史进程的参与者。
他暗自抑制住跃跃欲试的发声欲望,同时告诫自己,就算想要参与其中,也得等到适当时机。
而这个适当时机,比他所料想的还要更早到来。
“眼下还有另一件要事,恐怕也需要我们费心审度和思量一番。丰臣家为纪念已故的太阁秀吉,而在京都兴建的大佛殿已然落成,如今正待举行开光仪式。”
柳生宗矩说着,膝行至议事堂中央,从怀里掏出一卷长轴,在塌塌米上徐徐铺陈开来。
这卷长轴吸引了包括家康在内的所有人目光,只见上面浓墨重彩地书着八个汉字——
国家安康,君臣丰乐。
“宗矩大人,这是?”土井不明所以地问。
“是丰臣家为大佛殿所准备的钟铭文,据说是请了著名高僧清韩长老所写,右府和淀夫人对此都甚为重视。”
【注·钟铭文:钟铭文事件在历史上发生于大阪冬之阵之前,为增强小说的可看性,作者特将这一历史事件融入大阪夏之阵前的情节设定里,特此说明。】
宗矩淡然答道,又重新膝行回到自己的座位,端正地再度跪坐在座垫上。
就在大家都在盯着这句由清韩长老所构思并写下的钟铭文时,一直眯着眼睛作壁上观的家康,却在一片沉静的现场氛围下开了口。
“正信和土井的担忧,我也时有耳闻,但无论是招浪人进城、还是修复护城河的举动,都还不足以形成惩戒大阪的理由。”
他声音不大,却分外具有重量,每一个字都咬得特别清楚,仅是话语就充分展露出不怒自威的王者气魄。
正信与土井迅速交换了眼神,现在他们对于家康的想法都已经很是清楚:
自大阪冬之阵后暂且停战的和谈协定,并不是家康所追求的最终结果,要达到这位枭雄所追求的“天下太平”之无战事状态,就需要清除掉丰臣家族。
他们都已经在家康和秀忠父子身边随侍多年,自是明白家康口中的“惩戒”到底所指何意。
就连竹千代也意识到了空气里流淌着的战前微妙氛围。
家康是要寻找一个能够“惩戒”大阪的理由,这个理由必须要有能够说服天下的大义名分。
而当下大阪城正在密谋的各种小动作,很明显在家康眼里还构不成能够出兵有力“惩戒”大阪的理由,竹千代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作者的话——★
新书连载,起点会统计:每天到底有多少人在看这本书,再根据完读率,决定给本书的推荐资源。
还请大家不要养书、看完每天更新的两章啊,我也会好好努力的!
若喜欢本书,还请大家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推荐票&月票,让它被更多人看见,谢谢。
茶阿局当然看得出这个解释,并不是他造访的真实原因。
但作为一名随侍家康多年、甚至担负起如今骏府城内庭主管的侧室,她也没再就着这个话题深谈下去。
对于存有慧心之人,在朝政或时局里,永远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缄口不言,茶阿局显然就是深谙此道的女子。
在家康身边但凡能留到现在的侧室或家臣,都绝没有平庸之人,竹千代也明显意识到了这点。
正在和茶阿局闲聊时,一名侍女忽地匆匆进入房间,伏身施礼作了禀报:“大御所大人突然召唤少主前往议事堂,说是正在讨论有关大阪方面的动向,也想让少主听听。”
“爷爷想让我也听听……大阪城的动向吗?”
竹千代为之讶然。
即使身为德川家三代少主,他今年也不过12岁而已。
何况与爷爷家康已是多时未见,踏上这趟骏府城之行时,他压根也没想过能列席关于讨论大阪城这样的重要会议当中。
然而如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却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落到了他面前。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向茶阿局俯身行了一礼,唤起信纲,跟着侍女走了出去。
议事堂里此时已然是幕府重臣汇聚,这趟前来拜会家康的重臣里,包括了贵为秀忠幕宾的一代兵法大家柳生宗矩、极有权势的土井利胜、以及本多正纯之父本多正信。
当看到竹千代领着信纲步入议事堂时,这些重臣们都隐约露出惊讶的眼神,毕竟以信纲当前的小姓身份,本来是没有谒见家康资格的。
然而竹千代却依然领着他走了进来,并跪坐到了一个空出来的、还特地放有座垫的位置。
他也没有依循惯例事先向家康施礼和问好。
因为当他走进议事堂时,这群左右着时代变化的大人们,已经在严肃地讨论着如何应对与制肘大阪城了,所以他并没有作出任何打断这场讨论的举动。
“大御所大人,如今大阪城里的浪人数量正与日俱进,个个都是情绪高昂、力图以一战来夺取功名,右府那边的动态很是让人不安。”
正信的语速不急不慢,相当符合他如今已历经77载岁月与世事淬炼的年龄与阅历。
“除此之外,大阪城对护城河的修复工程也仍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一切都很是让人生疑。”
土井接过正信的话,将丰臣家族修复护城河的动向搬上台面,一并表达了对大阪局势的担忧。
家康没有回应,眯着眼睛的他,只是对着身后的小姓抬了抬眼梢,小姓就加重了扇风的动作。
他似乎都没有将这些迹象全然放在心上,只是将目光望向宗矩,先前经过交谈早就明白他内心动向的宗矩,自是有所领悟地对他微微俯下了身子。
“两位大人,自在大阪冬之阵一役后,大御所大人就没想过这场和谈能够长久。”
宗矩的话,令正信与土井都略微吃了一惊。
他们几乎同时将目光望向家康,看着家康并没有任何反对的迹象,又不得不沉住气听着宗矩说了下去。
“只要丰臣家族还在,战乱在世间就不会停止。就算右府无意挑起战争,但他身边的那些人可未必会这么想。”
“宗矩大人言下之意,是大阪方面的乱象,正好给了我们惩戒他们的最好理由?”
柳生宗矩浅浅一笑,并没有回答正信的提问,毕竟这个提问所承载的重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身为幕宾的身份。
虽然议事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但竹千代却是听得兴奋不已。
他现在所置身的,可是足以改变整个日本历史的重大场合,参与这场讨论里的每个人任何一句话,都可能决定着一座城池的存亡。
在场的每个人,都隐约预测到了局势的未来走向、却又还不是很确定,但他却是不同。
作为一个从现代世界穿越而来、擅长日本故事背景的网文作者,他对这段历史的走向和结果自然要比他们更了然于心。
何况在他12岁身体的内里,还藏着一个25岁宅男的心愿——那就是成为改变天下、改变历史进程的参与者。
他暗自抑制住跃跃欲试的发声欲望,同时告诫自己,就算想要参与其中,也得等到适当时机。
而这个适当时机,比他所料想的还要更早到来。
“眼下还有另一件要事,恐怕也需要我们费心审度和思量一番。丰臣家为纪念已故的太阁秀吉,而在京都兴建的大佛殿已然落成,如今正待举行开光仪式。”
柳生宗矩说着,膝行至议事堂中央,从怀里掏出一卷长轴,在塌塌米上徐徐铺陈开来。
这卷长轴吸引了包括家康在内的所有人目光,只见上面浓墨重彩地书着八个汉字——
国家安康,君臣丰乐。
“宗矩大人,这是?”土井不明所以地问。
“是丰臣家为大佛殿所准备的钟铭文,据说是请了著名高僧清韩长老所写,右府和淀夫人对此都甚为重视。”
【注·钟铭文:钟铭文事件在历史上发生于大阪冬之阵之前,为增强小说的可看性,作者特将这一历史事件融入大阪夏之阵前的情节设定里,特此说明。】
宗矩淡然答道,又重新膝行回到自己的座位,端正地再度跪坐在座垫上。
就在大家都在盯着这句由清韩长老所构思并写下的钟铭文时,一直眯着眼睛作壁上观的家康,却在一片沉静的现场氛围下开了口。
“正信和土井的担忧,我也时有耳闻,但无论是招浪人进城、还是修复护城河的举动,都还不足以形成惩戒大阪的理由。”
他声音不大,却分外具有重量,每一个字都咬得特别清楚,仅是话语就充分展露出不怒自威的王者气魄。
正信与土井迅速交换了眼神,现在他们对于家康的想法都已经很是清楚:
自大阪冬之阵后暂且停战的和谈协定,并不是家康所追求的最终结果,要达到这位枭雄所追求的“天下太平”之无战事状态,就需要清除掉丰臣家族。
他们都已经在家康和秀忠父子身边随侍多年,自是明白家康口中的“惩戒”到底所指何意。
就连竹千代也意识到了空气里流淌着的战前微妙氛围。
家康是要寻找一个能够“惩戒”大阪的理由,这个理由必须要有能够说服天下的大义名分。
而当下大阪城正在密谋的各种小动作,很明显在家康眼里还构不成能够出兵有力“惩戒”大阪的理由,竹千代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作者的话——★
新书连载,起点会统计:每天到底有多少人在看这本书,再根据完读率,决定给本书的推荐资源。
还请大家不要养书、看完每天更新的两章啊,我也会好好努力的!
若喜欢本书,还请大家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推荐票&月票,让它被更多人看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