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尘埃如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殴斗(2)

    在民风彪悍的伏阳一带,一言不合就动手,打架斗殴跟刮风下雨一样稀松平常。老百姓就像磨坊里蒙了眼的驴子,一辈子只围着三家营打转转。

    在和睦相处的状态下,质朴无华是对笨嘴拙舌的百姓一种礼貌评价;但一旦个人或者家族的利益,受到威胁或损害,为了彰显力量和死撑脸面,他们表现出来的秽言粗鲁往往不堪耳目,不计后果的破坏也是不二选择。

    营里每天鸡毛蒜皮小事引起的纠纷,就像六月天上的云朵此起彼伏;打架斗殴如同毫无征兆的雷阵雨说来就来。如果打架斗殴算做主食的话,那么每天清早的街骂,就是少不了的开胃小菜。

    热闹的一天,从鸡叫三遍开始。不管是睡眼惺忪的内掌柜,发现鸡窝里少了一只鸡;荷锄挎篮的翁妪,发现菜园里丢了一个瓜,还是挑水担粪的外当家,发现田里的饱麦嫩豆被人趁夜薅去一捆。

    失主在训斥完贪睡懒床的家人后,都会扯着或高或低、或尖或闷的嗓门,沿着营里的宽街窄巷,掐腰仰天的叫骂:“哪个挨千刀的贼娃子儿——夜儿黑(昨天晚上)偷了我家的鸡———我日你八辈祖宗;哪个饿死鬼脱生的鳖儿,偷了我留作种子的南瓜———我咒你一家吃撑死;谁家没皮没脸的龟孙儿,偷掰了我地里的苞谷(玉米)棒子,我咒你吃了拉稀跑肚儿!”反正是不指名道姓的街骂,难听不难听的不打紧,只要自己解气就行。

    穷家薄业灯草贵!喜欢骂街的大都是有点薄地的小户人家,指望这些东西量油换盐糊口养家。而干这些偷鸡摸狗的人,大多也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的人。只要自己不应声就没有人知道是自己偷的,挨两句骂换来一家老小的一顿饱饭,有时候也值当。

    失主在营里骂了一早上,气也就消了一大半,事情便不了了之了。不过也有些心眼小的,第二天会接着沿街叫骂,直到骂到自己解气那天为止。

    如果非要给这些难听的街骂,找点可取之处的话,那就是老百姓会在墙外的骂声中,现身说法的教导家人“屈死不告官,饿死不做贼”,然后看管好自家的财物。

    因为没有明确的对象,指桑骂槐的街骂也就是出出自己的怨气,供爱看热闹的乡邻哈哈一笑。如果失主抓到证据而指名道姓的叫骂,挨骂的人就不得不回应。不管做没做过,为了面子肯定死不承认,于是面红耳赤的争吵就不可避免了。

    尤其是在秋收时节,那些芝麻绿豆大的纠纷更是层出不穷。刘一家没圈好的猪仔糟蹋了陈二家的谷子,张三家撒欢的牛犊践踏了李四家的棉田,王五家的丝瓜架遮住了赵六家的韭菜地,孙七家的熊孩子打了周八院子里的枣儿,吴九家的长工耕作时多犁了曹十家的一犁田……

    这些针鼻大的事情,但凡有一方不计较,都不会红脸争吵。但如果有一边斤斤计较,或者之前就有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积怨,吵架就会变成骂架。遇到这种情况,看热闹的人便会主动劝和,小事化了。不过有时候反而会火上浇油,适得其反,如果一方觉得第三方是在拉偏架,事情就会变的越发不可收拾,骂架会变成打架。

    如果是纯粹的打架,最多就是双方一通王八拳撒撒气,等扯坏衣服、滚个泥地、沾点粪土,两边都占不到便宜就算拉倒了。但如果遇到一根筋的二愣子,热血上头后顺手拎个铁锹,拿个木叉就会呜呜渣渣的耍横撒泼。遇到愣头青拎家伙打架,乡邻们是没有人愿意出头相劝的,随他们打的头破血流,自己找台阶下。

    对于这样的的冲突纠纷,一般都是由营寨的族长或士绅出面调停化解。但对于由个人争吵扩大成家群打架,进而引爆家族之间的积怨群殴,那就基本上很难化解了。

    在乡村,最怕的是有预谋的群殴,这种有准备的群架,最典型的亲戚“出气”和家族“争势”。家庭矛盾引起的婆媳不和、妯娌不睦、兄弟抖狠发展到拳脚相向,吃亏的老姑新妇便哭天抹泪的回娘家搬救兵,带着七大姑八大姨来夫家“出气”。一通打砸摔砸后,看不下去的夫家族人便和娘家人推搡群殴,不打个头破血流不算完结。

    家族“争势”主要更严重,大旱之年河流上下游村庄争水,大丰之年售粮粜米相互压价,往往都由村社的财东士绅撑腰出钱,青壮劳力上阵,夹枪携棒刀大打出手,不打出人命誓不罢休。

    只有打伤打死了人,才会有人想起报官处理。官府先平息了事态,然后问清楚原因后,各打五十大板,草草结案。官府介入就要使银子,原告被告都花了钱财还挨了板子,事后想想双方都觉得得不偿失。因此群斗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