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恩怨(3)
韩家人祖上是从许州逃荒过来的。在三家营落户后,男人们常年给地主抗长工挣粮食,女人们在冬春闹饥荒的时节,便带着儿女四处讨饭吃,祖祖辈辈日子一直过的都很恓遑。
韩家人虽然穷苦但个个为人实诚,干活不惜力,讨饭不贪心,只要有口吃的,什么脏活苦活都抢着干。在三家营和附近的营寨,田多地广的东家都喜欢雇韩家人做长工。
韩家一直都租着郭家的田地耕种,是郭家半个包身佃户。韩六他爹韩二、他爷爷韩老大都在郭家扛了一辈子长工。
当年郭敬祖把祖田卖给李泰栓后,韩二为了继续租种那些田地,便让刚成年的儿子韩五到李家抗长工。韩六十七岁那年也开始在郭家帮工,后来顶替韩二做了郭家的长工。
郭敬祖不让韩二叫他东家,而是按辈分叫他二叔,这样显得更亲近些儿。韩六就跟着他爹叫郭敬祖“二爷”,叫郭修安“三叔”。
韩老大活着的时候曾对韩二说:“天底下没有白吃的饭食,人活着要明白自己的轻重!长工就是长工,东家就是东家,当面称兄道弟,背后你还要叫东家。东家对你好,那是想让你死心塌地的卖力气,东家对你不好,只要不差咱粮食工钱,咱也没话说!郭家这个东家仁义,但咱更要识敬,不能蹬鼻子上脸坏了规矩,乱了纲常!”
郭敬祖把这个唯一的长工也没当外人看,除了一年两次该给的粮食和工钱,平常也常常接济韩家。
每年新麦打下来,晒干扬净要装踅子了,郭敬祖就对韩老大说:“他二哥,你自己回去拿布袋——先给你装,家里等米下锅吧!”布袋有大有小,韩六他爹自己拿的布袋,吃亏沾光都没话说。
秋庄稼收完,郭敬祖便指着捆好的新棉花说:“他二哥,趁着还没入冬,早点拿回家给老的小的续到棉袄棉裤里……”新麦第一顿蒸的白面馍,是犒劳长工的,郭牛氏让韩老大敞开了吃。等吃完饭,郭牛氏又拿出两个白面馍塞给韩老大说:“他二哥,知道你吃饭都惦记着家里娃娃,把这俩捎回去吧……”
青黄不接的时候,有口吃的就是救命。郭家院子里的麦黄杏熟了,郭牛氏拾掇半筐杏子说:“他二哥,这东西不经放,你拿回去给娃娃们尝尝鲜……”地里的红薯刨弄完,郭敬祖和韩老大套牛犁地种麦子。郭敬祖说:“他二哥,让六子跟着一起去地里绺红薯,绺多绺少都拿回去给娃娃们蒸了吃……”地里漏下的大小不等的红薯,韩六每次都能绺个一筐两筐的,回去一家人吃上好几天。
郭修安主事后和他爹也一样,该给的工钱粮食一个也不少,能早就不玩晚给;吃喝上也不吝啬,自己吃啥韩六跟着吃啥。人勤话少、眼里有活的韩家父子很受郭家外掌柜待见,但韩张氏和韩梅氏一直不受郭家内掌柜的待见。倒不是女人之间红过脸吵过嘴,而是郭家婆媳,都嫌弃韩家女人那点说不出口的破烂事儿。
韩家人虽然穷苦但个个为人实诚,干活不惜力,讨饭不贪心,只要有口吃的,什么脏活苦活都抢着干。在三家营和附近的营寨,田多地广的东家都喜欢雇韩家人做长工。
韩家一直都租着郭家的田地耕种,是郭家半个包身佃户。韩六他爹韩二、他爷爷韩老大都在郭家扛了一辈子长工。
当年郭敬祖把祖田卖给李泰栓后,韩二为了继续租种那些田地,便让刚成年的儿子韩五到李家抗长工。韩六十七岁那年也开始在郭家帮工,后来顶替韩二做了郭家的长工。
郭敬祖不让韩二叫他东家,而是按辈分叫他二叔,这样显得更亲近些儿。韩六就跟着他爹叫郭敬祖“二爷”,叫郭修安“三叔”。
韩老大活着的时候曾对韩二说:“天底下没有白吃的饭食,人活着要明白自己的轻重!长工就是长工,东家就是东家,当面称兄道弟,背后你还要叫东家。东家对你好,那是想让你死心塌地的卖力气,东家对你不好,只要不差咱粮食工钱,咱也没话说!郭家这个东家仁义,但咱更要识敬,不能蹬鼻子上脸坏了规矩,乱了纲常!”
郭敬祖把这个唯一的长工也没当外人看,除了一年两次该给的粮食和工钱,平常也常常接济韩家。
每年新麦打下来,晒干扬净要装踅子了,郭敬祖就对韩老大说:“他二哥,你自己回去拿布袋——先给你装,家里等米下锅吧!”布袋有大有小,韩六他爹自己拿的布袋,吃亏沾光都没话说。
秋庄稼收完,郭敬祖便指着捆好的新棉花说:“他二哥,趁着还没入冬,早点拿回家给老的小的续到棉袄棉裤里……”新麦第一顿蒸的白面馍,是犒劳长工的,郭牛氏让韩老大敞开了吃。等吃完饭,郭牛氏又拿出两个白面馍塞给韩老大说:“他二哥,知道你吃饭都惦记着家里娃娃,把这俩捎回去吧……”
青黄不接的时候,有口吃的就是救命。郭家院子里的麦黄杏熟了,郭牛氏拾掇半筐杏子说:“他二哥,这东西不经放,你拿回去给娃娃们尝尝鲜……”地里的红薯刨弄完,郭敬祖和韩老大套牛犁地种麦子。郭敬祖说:“他二哥,让六子跟着一起去地里绺红薯,绺多绺少都拿回去给娃娃们蒸了吃……”地里漏下的大小不等的红薯,韩六每次都能绺个一筐两筐的,回去一家人吃上好几天。
郭修安主事后和他爹也一样,该给的工钱粮食一个也不少,能早就不玩晚给;吃喝上也不吝啬,自己吃啥韩六跟着吃啥。人勤话少、眼里有活的韩家父子很受郭家外掌柜待见,但韩张氏和韩梅氏一直不受郭家内掌柜的待见。倒不是女人之间红过脸吵过嘴,而是郭家婆媳,都嫌弃韩家女人那点说不出口的破烂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