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尘埃如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喜丧(5)

    来的都是客!

    郭修安想都没想,便起身亲自相迎。有眼力架儿的族人,赶紧接过韩皮匠手里的火纸鞭炮,鞭炮再燃,丧乐又起。郭修安让韩皮匠简单的鞠了一个躬,就是完成了吊唁礼仪,然后让族人先把他引到客室,他马上就过来。

    郭修安把李长盛也请到客室,其他人都知趣的出去了。递烟奉茶后,郭修安先开了口:

    “今天你俩儿都来给我爹吊孝,那是给足了郭家面子,我先谢过二位!三家营以前因李、牛、郭三家而起,今天因李、韩、郭三姓而兴!三家人祖祖辈辈都在一个营里耍稀稠,勺儿不碰锅儿,锅儿也碰勺儿,这个理儿我不说你俩儿也明白!”

    “围攻教堂的事,官家咋个办我管不了,前几天恁两族人打群架这事儿,咱们总要去解解疙瘩儿吧!今天两位兄弟能不能卖我一个薄儿面,让我做个和事佬,先把这事掰扯掰扯,去去心里的疙瘩,不不知道中不中?”

    李长盛和韩皮匠都不说话:两姓族人刚刚搏完命,这么快就握手言和,就算自己愿意,族人也不能同意的!

    李长盛和韩皮匠都不说话,郭修安知道这事还有戏。如果两个人立马各不相让的吵个面红耳赤,那反而就没办法往下撮合了。

    郭修安给二人装好烟袋:“抽上抽上,咱儿今儿个慢慢拍儿(拍话儿——好好聊的意思)!我知道你们不好向族里人交代,那么就先各退一步吧。你们都回去给族里人说,这事暂时先打住,不要再互相为难。

    “韩家人赶紧回来趁墒补秋、修房起院;李家人赶紧葬尸治伤。李家人不找韩家人麻烦,韩家人也不能再拉教堂来帮腔!——你们也看到营外的军爷了。这可不是我请的,是人家自己来的,就是怕有人借我爹的丧事滋事生非,来营里维持治安的!”

    李长盛不开口,韩皮匠自然也不说话,两人都把自己的烟袋锅抽的叭叭响,就是不愿意先表态。郭修安看着烟雾缭绕的客室说:“长盛,平常你是个急性子,今天哑巴了;老九你平常烟瘾不大,今个儿(今天)跟烟袋锅较个啥劲嘛!”

    李长盛只好先磕磕烟袋锅,站起来说:“这事我要回去和我爹商量一下,毕竟李家死伤这么多人,族人的怨气我是压不住的……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这事——后面再说倒也中……”韩皮匠也就坡下驴:“事情能放放咋不中哩——先补秋要紧!”

    李长盛回到家,把郭修安的话讲给李泰栓。李泰栓叹口气说:

    “八千拳民拼了两天,连东岗教堂的门都没摸到,张白义这个神棍把小命都给交代了——神拳会这回丢人丢到姥姥家了。还有你哥,本想跟着神拳会擎现成儿(占便宜),呜呜渣渣的带着人在营里耍威风,到头来也跟着丢人现眼!现在想想我都脖子发凉,那天要不是军爷来的及时,李家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

    神拳会第二次围攻教堂失利的那天晚上,李长有匆匆拆了营外碾场上的神龛高台,然后回家把神拳会留下的东西,烧了个干干净净。他让长工山葵连夜套车,把哭哭啼啼的李袁氏送回娘家。收拾完细软,李长有走到李泰栓跟前磕了磕头说:“爹,我要赶紧出去避避风头!如果官差来家里了抓人,你们就把所有的事儿往我身上推……”

    李泰栓对李长有说:“躲躲也好,神拳会的头头脑脑都翘了辫子,官军出面了也就是暂时压住了洋人,后面还不知道咋收场呢!事情太大了,后面肯定会秋后算账!你带着族里练拳的人一起出去躲躲!”

    送走了李长有,李泰栓对李长盛说:“这回儿咱和韩家结的梁子太深了!韩家人吃明亏,咱吃暗亏,谁都没捞到好处!你告诉夜儿黑(昨天晚上)祸祸过韩家的人,都把鳖头缩回肚子里老实一阵子!打群架伤了的早点治,死了的早点埋!虎死不倒威,驴死不倒架!咱儿不找韩家人麻烦,韩家人也不敢炸刺(主动找麻烦)!”

    韩皮匠回到教堂,也把郭修安的意思跟里莱德讲了。里莱德耸耸肩膀两手一摊没说话。韩皮匠回头对族人说:“明天都回三家营,埋死人救活人,修房砌院、下地补秋!穷家薄业经不起折腾,一家老小的温饱最要紧!各人先顾好各人的腚儿,不要去招惹李家人!”

    第二天从教堂回来的韩家人,先跑到郭家吊完孝,便马不停蹄的下地补种高粱、谷子、绿豆、红豆短秋的庄稼。用韩皮匠的话说:“先顾活人再顾死人!穷人命贱,死了一张席片就打发了;误了农时,活人最后也都成死人了!”其他村子的教民看韩家人回家没啥事,也从教堂一哄而散,赶紧回去补谷种豆去了。

    平息完李家和韩家的恩怨,也到了郭敬祖盖棺下葬的日子。营里营外的男女老少个个素衣白缟,拖了二三里的队伍,都来送老族长最后一程。二十四个青壮的族亲一里一换,稳稳当当的把郭敬祖的灵柩,抬进了郭家祖坟。

    周世平悄悄的站在远处的高坡上,也来送郭敬祖最后一程。他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反而觉得郭敬祖的死是难得的圆满。

    “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这个世上没有谁的死会重于泰山,最多像一块从山顶滚落的硬邦邦的石头,在活着的人心中激起一点点浪花而已。但大部分人的死都是轻如鸿毛,不着痕迹的融进黄土里,随时光流逝而被后世遗忘。但能够像郭敬祖一样,清清白白、坦坦荡荡的轻于鸿毛,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周世平目送着蜿蜒的送葬队伍,自言自语的说:“寿终正寝,风光入土,便一辈子最大的福分!今后的这个世道,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能有这个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