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白衣渡江,……我等愿降!
孙权下令,吕蒙进攻荆州,陆逊攻打秭归。
且说襄樊方向,关羽围困了襄樊月半之久,却不能攻破。
曹仁善守而不善攻,所以用来守城,而不能进攻,所以曹仁亡于进攻!
夏侯渊善攻而不善守,所以可以虎步关右,扫平雍凉,威震西羌,平定马、韩之乱,但是亡于守汉中!
夏侯惇能攻能守,却两者不精,所以夏侯惇亡于非攻非守,落得善终。
这也是曹魏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吧!
西线、中线、东线三大战区的总司令都是宗族将领,有才却非大才,空有名将数十,而不能尽用,此与晋用羊、杜、王三人大为不同。
故三国归晋,而非魏也!
却说,曹操派徐晃带领数万新兵去支援曹仁,自己则率大军驻守摩坡,同时召集军队,曹操从来不认为孙权可以信,所以要亲自驻守摩坡,为什么不是去襄樊?
当然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了,曹操从洛阳南下解救曹仁,属下臣僚都说:“大王如不迅速行动,如今就要败了。”惟有侍中桓阶说:“大王认为曹仁等人能否估计目前的形势?”曹操说:“能够。”桓阶又问:“大王恐怕曹仁、吕常不尽力吗?”答道:“不是。”“那么为什么您要亲自去呢?”回答说:“我担心敌人太多,而徐晃等人力量不足。”桓阶说:“如今曹仁等人身处重围之中,仍然死守,没有二心,实在是因为他们认为大王您在远处作外援的缘故。处于万死的危险之地,必定有拼死抗争之心。
城内将士有拼死抗争之心,城外有强大的救援,大王您控制六军,显示我们还有多余的军力,何必担心失败而亲自出征?”曹操很同意桓阶的话。
于是驻扎在摩陂,同时摩坡之地,也可以随时支援襄樊和合肥等地,再加上最重要的一点,如今的曹操岁数大了,已经老迈不已,若是年轻时,自然不会如此了,毕竟距离曹操病逝只有两个月了。
及至于禁兵败,徐晃向前推进到阳陵坡。徐晃所部多为新兵,难以与关羽争锋,于是进至阳陵坡驻扎(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要等到兵马集结后,一起出击。”当时关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蜀军逼近,徐晃军营距关羽所围仅三丈。
徐晃占据偃城后,连结军营逐渐向前推进。曹操派赵俨以议郎的身份参与曹仁的军事部署,和徐晃所部一同前进,而其余的救兵尚未赶到。
徐晃率领的军队没有足够的力量解樊城之围,而将领们却呼叫着责备徐晃,催促他去救曹仁。赵俨对将领们说:“如今贼兵已经将樊城紧紧包围,水势仍然很大,我们兵力单薄,又与曹仁隔绝,不能同心合力,这一举动恰会使城里城外都受到伤害。
如今不如向前靠近关羽的包围圈,派遣间谍通知曹仁,使他一齐发动,一定可以打败关羽。假如有迟缓不发救兵之罪,由我一人替诸位承当。”将领们都很高兴。徐晃在距关羽的包围圈三丈之外的地方,扎下营盘,挖地道和射箭书通知曹仁,多次沟通消息。
徐晃同意了,一边派人和樊城曹仁取得联系,一边驻守原地,和关羽对峙。
直到曹操先后派遣殷署、朱盖等共十二营军队到徐晃那里增援。
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实施声东击西之计,扬言应当攻围头屯,却暗中攻向四冢。关羽得知四冢快要失守了,便亲自率步骑五千出营作战。战前,由于关羽和徐晃是同乡而且关系很好,两人隔着遥远对话,但说平生,不及军事,不久徐晃下马宣军令:“得关云长首级的人,赏金千斤。”关羽惊怖,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徐晃回答:“这是国家之事。”可见徐晃品性。
随后两军混战,关羽被徐晃击败。当关羽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尾随关羽败兵,实行追杀,并紧随其后冲入关羽营寨。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
现徐晃趁着关羽的大营陷于混乱之机,冲入关羽的营内,一举击破关羽的大营,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樊城的危机也因此解除。
关羽在堑壕前围有十重鹿角,徐晃追击关羽,二人都进入关羽对樊城的包围圈,包围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杀死,关羽于是撤围退走,然而关羽的船只仍据守沔水,去襄阳的路隔绝不通。
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犹豫不能决定。
“公安,江陵城坚墙厚,糜芳,士仁又跟随大哥多年,吾等若是退去则前功尽弃!”其实此时的关羽,已经陷入绝境了,因为两个月来,汉水已经退去,关羽的水军已经发挥不出左右了,最多也就是退守汉水,至于此时的襄樊之围已经打不下去了,最大的功臣其实不是孙权,而是徐晃!
曹操听了之后大为赞叹:“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
孤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田穰苴。”徐晃率领大军凯旋,曹操大摆酒宴犒劳全体将士,还加封徐晃为征南大将军。
这也是成语“长驱直入”的由来。
也就是说,此时孙权不偷袭,吕蒙不渡江,关羽也只能退回江陵,如果孙权真的去偷袭合肥,张辽可是还在半路上,徐晃就已经击退关羽了,孙权一攻合肥,张辽回援,久攻不下,只能退回,所以说如果孙权、吕蒙不动,关羽就能打下襄阳、樊城?
不能,无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荆州,吕蒙白衣渡江。
吕蒙来到浔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带甲胄(使白衣摇橹),把自己装扮成商人(作商贾人服),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关羽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
“白衣渡江”中的白衣,并非穿戴白色衣服,而是指身着便服,未穿甲胄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作商船,让兵士躲在船舱里。并非一律穿上白色衣服。也就是说,不穿作战人员的衣服,而是只穿平民百姓,商人的衣服,避免别人的注意,达到偷袭的目的。
因为时间久了以讹传讹,就以为吕蒙真的是让全体士兵穿白衣服去渡江了,想一想吧,正常情况下那守卫的士卒们,就是再忽视,看着一身全是白衣服的人,那还不得心惊胆战,怎么的?以为是来吊孝来了。
所以白衣渡江中的白衣指的是穿常服而已。
吕蒙随即攻打公安,南郡之地,首重江陵,其次公安。
公安太守是傅士仁,跟随刘备多年,又和关羽是同乡,按理来说应该关系不错,但可惜,却和关羽有重重矛盾,而且关羽之前说过,回来之后饶不了他,就不由得心生惶恐。
如今见到吕蒙率领军队,兵临城下,不禁心中大惊,心中就有投降之意。
不过明面上,自然不能如此说了。
“本将随汉中王,征战多年,有岂可轻易放弃,而今虽然兵临城下,不过战死而已!”这一番大气凌然的话语,深深的镇住了周围的人。
“将军大才!”“真忠勇之士也!”“我等,甘愿死战!”
不久,吕蒙派了个人来劝降,不是别人,正是虞翻。
将军傅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说之。
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
“我等愿降啊!”士仁涕流满面,投降了,吕蒙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公安。
且说襄樊方向,关羽围困了襄樊月半之久,却不能攻破。
曹仁善守而不善攻,所以用来守城,而不能进攻,所以曹仁亡于进攻!
夏侯渊善攻而不善守,所以可以虎步关右,扫平雍凉,威震西羌,平定马、韩之乱,但是亡于守汉中!
夏侯惇能攻能守,却两者不精,所以夏侯惇亡于非攻非守,落得善终。
这也是曹魏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吧!
西线、中线、东线三大战区的总司令都是宗族将领,有才却非大才,空有名将数十,而不能尽用,此与晋用羊、杜、王三人大为不同。
故三国归晋,而非魏也!
却说,曹操派徐晃带领数万新兵去支援曹仁,自己则率大军驻守摩坡,同时召集军队,曹操从来不认为孙权可以信,所以要亲自驻守摩坡,为什么不是去襄樊?
当然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了,曹操从洛阳南下解救曹仁,属下臣僚都说:“大王如不迅速行动,如今就要败了。”惟有侍中桓阶说:“大王认为曹仁等人能否估计目前的形势?”曹操说:“能够。”桓阶又问:“大王恐怕曹仁、吕常不尽力吗?”答道:“不是。”“那么为什么您要亲自去呢?”回答说:“我担心敌人太多,而徐晃等人力量不足。”桓阶说:“如今曹仁等人身处重围之中,仍然死守,没有二心,实在是因为他们认为大王您在远处作外援的缘故。处于万死的危险之地,必定有拼死抗争之心。
城内将士有拼死抗争之心,城外有强大的救援,大王您控制六军,显示我们还有多余的军力,何必担心失败而亲自出征?”曹操很同意桓阶的话。
于是驻扎在摩陂,同时摩坡之地,也可以随时支援襄樊和合肥等地,再加上最重要的一点,如今的曹操岁数大了,已经老迈不已,若是年轻时,自然不会如此了,毕竟距离曹操病逝只有两个月了。
及至于禁兵败,徐晃向前推进到阳陵坡。徐晃所部多为新兵,难以与关羽争锋,于是进至阳陵坡驻扎(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要等到兵马集结后,一起出击。”当时关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蜀军逼近,徐晃军营距关羽所围仅三丈。
徐晃占据偃城后,连结军营逐渐向前推进。曹操派赵俨以议郎的身份参与曹仁的军事部署,和徐晃所部一同前进,而其余的救兵尚未赶到。
徐晃率领的军队没有足够的力量解樊城之围,而将领们却呼叫着责备徐晃,催促他去救曹仁。赵俨对将领们说:“如今贼兵已经将樊城紧紧包围,水势仍然很大,我们兵力单薄,又与曹仁隔绝,不能同心合力,这一举动恰会使城里城外都受到伤害。
如今不如向前靠近关羽的包围圈,派遣间谍通知曹仁,使他一齐发动,一定可以打败关羽。假如有迟缓不发救兵之罪,由我一人替诸位承当。”将领们都很高兴。徐晃在距关羽的包围圈三丈之外的地方,扎下营盘,挖地道和射箭书通知曹仁,多次沟通消息。
徐晃同意了,一边派人和樊城曹仁取得联系,一边驻守原地,和关羽对峙。
直到曹操先后派遣殷署、朱盖等共十二营军队到徐晃那里增援。
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实施声东击西之计,扬言应当攻围头屯,却暗中攻向四冢。关羽得知四冢快要失守了,便亲自率步骑五千出营作战。战前,由于关羽和徐晃是同乡而且关系很好,两人隔着遥远对话,但说平生,不及军事,不久徐晃下马宣军令:“得关云长首级的人,赏金千斤。”关羽惊怖,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徐晃回答:“这是国家之事。”可见徐晃品性。
随后两军混战,关羽被徐晃击败。当关羽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尾随关羽败兵,实行追杀,并紧随其后冲入关羽营寨。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
现徐晃趁着关羽的大营陷于混乱之机,冲入关羽的营内,一举击破关羽的大营,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樊城的危机也因此解除。
关羽在堑壕前围有十重鹿角,徐晃追击关羽,二人都进入关羽对樊城的包围圈,包围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杀死,关羽于是撤围退走,然而关羽的船只仍据守沔水,去襄阳的路隔绝不通。
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犹豫不能决定。
“公安,江陵城坚墙厚,糜芳,士仁又跟随大哥多年,吾等若是退去则前功尽弃!”其实此时的关羽,已经陷入绝境了,因为两个月来,汉水已经退去,关羽的水军已经发挥不出左右了,最多也就是退守汉水,至于此时的襄樊之围已经打不下去了,最大的功臣其实不是孙权,而是徐晃!
曹操听了之后大为赞叹:“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
孤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田穰苴。”徐晃率领大军凯旋,曹操大摆酒宴犒劳全体将士,还加封徐晃为征南大将军。
这也是成语“长驱直入”的由来。
也就是说,此时孙权不偷袭,吕蒙不渡江,关羽也只能退回江陵,如果孙权真的去偷袭合肥,张辽可是还在半路上,徐晃就已经击退关羽了,孙权一攻合肥,张辽回援,久攻不下,只能退回,所以说如果孙权、吕蒙不动,关羽就能打下襄阳、樊城?
不能,无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荆州,吕蒙白衣渡江。
吕蒙来到浔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带甲胄(使白衣摇橹),把自己装扮成商人(作商贾人服),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关羽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
“白衣渡江”中的白衣,并非穿戴白色衣服,而是指身着便服,未穿甲胄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作商船,让兵士躲在船舱里。并非一律穿上白色衣服。也就是说,不穿作战人员的衣服,而是只穿平民百姓,商人的衣服,避免别人的注意,达到偷袭的目的。
因为时间久了以讹传讹,就以为吕蒙真的是让全体士兵穿白衣服去渡江了,想一想吧,正常情况下那守卫的士卒们,就是再忽视,看着一身全是白衣服的人,那还不得心惊胆战,怎么的?以为是来吊孝来了。
所以白衣渡江中的白衣指的是穿常服而已。
吕蒙随即攻打公安,南郡之地,首重江陵,其次公安。
公安太守是傅士仁,跟随刘备多年,又和关羽是同乡,按理来说应该关系不错,但可惜,却和关羽有重重矛盾,而且关羽之前说过,回来之后饶不了他,就不由得心生惶恐。
如今见到吕蒙率领军队,兵临城下,不禁心中大惊,心中就有投降之意。
不过明面上,自然不能如此说了。
“本将随汉中王,征战多年,有岂可轻易放弃,而今虽然兵临城下,不过战死而已!”这一番大气凌然的话语,深深的镇住了周围的人。
“将军大才!”“真忠勇之士也!”“我等,甘愿死战!”
不久,吕蒙派了个人来劝降,不是别人,正是虞翻。
将军傅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说之。
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
“我等愿降啊!”士仁涕流满面,投降了,吕蒙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