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吴蜀结盟
张温回到武昌,同时邓芝也同张温一起去拜见孙权。
孙权于是大喜,在吴王宫殿亲自同邓芝盟誓,并约定时间,共同北伐曹魏。
孙权对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的时候,两个君主分别统治,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却对他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果魏国灭亡之后,大王还未深识天命。那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为臣之人各自竭尽自己的忠诚,而为将之人则握棰擂鼓,争战才刚刚开始。”孙权大笑说:“您确实很真诚。”愈发敬重邓芝。
同时孙权又给诸葛亮写了封信,约定出兵讨伐孟达,将曹魏的势力赶回中原。
诸葛亮自然应允,约定好瓜分东三郡,然后果断出手。
房陵、魏兴二城,闻风而降,潘璋只带了五千人,就轻松拿下房陵,虽然,现在是魏新城郡的一部分,诸葛亮则派一小将领三千人马,就劝说魏兴太守(西城)申仪投降。
魏兴郡则是曹丕在黄初二年改西城郡置,也就是说孟达的权柄被削弱了。
主要是襄阳一丢,整个新城郡就慌了,毕竟左右都被吴蜀两国包围了,没发打了。
申仪原本和兄长申耽一样是西城和上庸本地的豪族,后来跟随张鲁,张鲁失败后降曹,刘备打过来后投降刘备,然后孟达叛蜀,又带领魏国大军而来,申仪起兵大破刘封,被曹丕认命为魏兴太守。
至于其兄申耽则是因为不是主动投降而是被动,所以被曹丕迁到了南阳地区,然后病死了。
至于为什么申耽没有起兵反蜀,估计和刘备的仁义关系不大,而是因为这个: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
但是申仪不一样,申仪是主动投降曹魏的,所以被曹丕大加封赏。
申家是西城、上庸本地的世家大族,执掌了将近三十年,跟了好几个诸侯,目的只有一个,守住基业。
不过最后,孟达反魏的时候,申仪直接背刺,导致孟达身死,然后,司马懿反手就把申仪带走了,到时没有演义中直接杀死,而是迁到了洛阳,封了个什么楼船将军,到是善终。
本来嘛!如果襄阳没丢的话,申仪还不会轻松投降,可是如今襄阳一丢,吴蜀两国联合打来,申仪顶不住,申仪直接就投了。
诸葛亮到是也没怎么样,直接加封申仪为平北将军,然后直接将其部曲五千余人迁往了成都,申仪也没办法就这样了,倒是也保全了荣华富贵。
现在好了,只剩下上庸的孟达了,西边的魏兴,东边的房陵,都被吴蜀二国合力拿下了。
孟达无奈,只能与李严写信,请求自己可以投降蜀汉,但是诸葛亮要保证自己的权势,同时暗地里写信给潘璋,请求归顺东吴,同时还拖延时间,打算等魏国的支援。
好家伙,三家下注孟达。
曹丕接到孟达的求救,不由得直接派曹真率领大军救援孟达,可惜,历史上司马懿可以在短时间内奔袭1200里,但是曹真做不到。
因为镇守襄阳的人是诸葛谨和陆逊。
没错,孙权知道,曹丕对襄阳的重视程度,早在去年吴蜀关系缓和的时候,孙权就把陆逊派到了襄阳同诸葛瑾一起镇守襄阳。
如果只有诸葛瑾一人的话,孙权还有些担心,毕竟诸葛瑾的军事实力,还不如诸葛恪,但是在加上陆逊,就没问题了。
一句话,哪怕是司马懿亲至,面对有陆逊和诸葛瑾的襄阳,也拿不下来。
同时,陆逊派诸葛恪用水军,封锁汉江两岸,曹真无能为力。
总有人说,孙权很渣,确实。
对陆逊多么多么不好,可是那是晚年啊!
看看孙权早年对陆逊有多好,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令陆逊与诸葛亮通信,又刻了自己的玉玺,放在陆逊的住所。孙权每次与刘禅、诸葛亮的书信,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不对的,就让陆逊直接修改,然后用孙权的玉玺封好送走。君臣间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之后石亭之战时,孙权更是亲自执鞭为陆逊在前开路,令百官朝陆逊下跪。古往今来那个君主敢如此乎?
凡事赏赐给陆逊的都是最上等的御用真品,出入宫殿都给陆逊用御用的伞盖遮护,这在当时没有人可以比得上陆逊。
朱桓得知此事后,颇为嫉妒陆逊,孙权在建业为朱桓送行时,朱桓忽然端起酒杯对孙权说:“臣就要离开陛下远去了,如果能摸一下陛下的胡须,臣此生就无悔了。”孙权闻言微微地倚着案几把头伸了出去,朱桓上前捋须感叹道“臣今天可以说是捋到虎须了!”孙权大笑。
如此主公,臣下敢不效死乎?
所以,孟达的援军,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最终孟达还是投降与蜀汉,魏国在西南的统治,直接崩溃。
吴蜀双方结盟的第一战,就大获全胜,虽然东吴只收获一个房陵郡,不过对于战略意义来说,却十分重大。
因为孟达是东洲派的人,如今刚一投降,就被诸葛亮委以重任,不过却调离了上庸,此战虽胜,却也无关大局,最多就是没有后顾之忧罢了。
……
武昌,吴王宫殿。
孙权看着战报,略加思索,还是感叹一下。
“登儿的计划,虽然成熟,却也不能照做。能拿下房陵一郡,已经算是不错了。”孙权暗中所思。
孙登的想法是全据东三郡,不过孙权通过和陆逊的交谈否定了,这个想法。
若果三郡皆被东吴拿下,那么东吴和汉中的边界就会非常的近,导致双方的局势,非常紧张,蜀汉不会全力北伐。
况且此战毫不费力,便可白得一郡,虽然这个郡很“水”,但是名义上也是郡,虽然整个东三郡加起来能有十万人都不一定。
最重要的是,就是陆逊提出,诸葛亮得到了西城、上庸二郡,实力未必会增强,甚至有可能还会影响蜀汉,孙权想了想,面色一动,就清楚了。
所以在给陆逊的旨意上,就写了“准,卿可自决矣!”
……
洛阳,大魏宫廷。
“砰!”曹丕狠狠的一砸桌子,“吴蜀联盟,诸葛亮和陆逊小儿竟然将朕的东三郡,尽皆伐之,可恨申仪、孟达之辈,枉费朕对他们厚赏,他们竟然如此对朕,真是奇耻大辱!”
“吴蜀联合,必有图我中原之意,朕,势必先伐之!”曹丕直接对着文武百官说出来此话。
百官震怖,刘晔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之前就说过,孟达早有反意,不可不察!如今西南已失,天下三分已成定局,中原之地,土阔民稀,养兵屯粮十年,则天下必定属魏矣!”
曹丕看向刘晔,心中愈发烦闷。
“迂腐之见,若是吴蜀出兵中原如何,朕意已决,御驾亲征,出巡广陵,横渡长江,直取建业!”曹丕对众人说道。
“陛下,不可啊!”“陛下不可出兵啊!”
群臣劝阻道,曹丕不听仍然要伐吴,看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孙权于是大喜,在吴王宫殿亲自同邓芝盟誓,并约定时间,共同北伐曹魏。
孙权对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的时候,两个君主分别统治,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却对他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果魏国灭亡之后,大王还未深识天命。那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为臣之人各自竭尽自己的忠诚,而为将之人则握棰擂鼓,争战才刚刚开始。”孙权大笑说:“您确实很真诚。”愈发敬重邓芝。
同时孙权又给诸葛亮写了封信,约定出兵讨伐孟达,将曹魏的势力赶回中原。
诸葛亮自然应允,约定好瓜分东三郡,然后果断出手。
房陵、魏兴二城,闻风而降,潘璋只带了五千人,就轻松拿下房陵,虽然,现在是魏新城郡的一部分,诸葛亮则派一小将领三千人马,就劝说魏兴太守(西城)申仪投降。
魏兴郡则是曹丕在黄初二年改西城郡置,也就是说孟达的权柄被削弱了。
主要是襄阳一丢,整个新城郡就慌了,毕竟左右都被吴蜀两国包围了,没发打了。
申仪原本和兄长申耽一样是西城和上庸本地的豪族,后来跟随张鲁,张鲁失败后降曹,刘备打过来后投降刘备,然后孟达叛蜀,又带领魏国大军而来,申仪起兵大破刘封,被曹丕认命为魏兴太守。
至于其兄申耽则是因为不是主动投降而是被动,所以被曹丕迁到了南阳地区,然后病死了。
至于为什么申耽没有起兵反蜀,估计和刘备的仁义关系不大,而是因为这个: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
但是申仪不一样,申仪是主动投降曹魏的,所以被曹丕大加封赏。
申家是西城、上庸本地的世家大族,执掌了将近三十年,跟了好几个诸侯,目的只有一个,守住基业。
不过最后,孟达反魏的时候,申仪直接背刺,导致孟达身死,然后,司马懿反手就把申仪带走了,到时没有演义中直接杀死,而是迁到了洛阳,封了个什么楼船将军,到是善终。
本来嘛!如果襄阳没丢的话,申仪还不会轻松投降,可是如今襄阳一丢,吴蜀两国联合打来,申仪顶不住,申仪直接就投了。
诸葛亮到是也没怎么样,直接加封申仪为平北将军,然后直接将其部曲五千余人迁往了成都,申仪也没办法就这样了,倒是也保全了荣华富贵。
现在好了,只剩下上庸的孟达了,西边的魏兴,东边的房陵,都被吴蜀二国合力拿下了。
孟达无奈,只能与李严写信,请求自己可以投降蜀汉,但是诸葛亮要保证自己的权势,同时暗地里写信给潘璋,请求归顺东吴,同时还拖延时间,打算等魏国的支援。
好家伙,三家下注孟达。
曹丕接到孟达的求救,不由得直接派曹真率领大军救援孟达,可惜,历史上司马懿可以在短时间内奔袭1200里,但是曹真做不到。
因为镇守襄阳的人是诸葛谨和陆逊。
没错,孙权知道,曹丕对襄阳的重视程度,早在去年吴蜀关系缓和的时候,孙权就把陆逊派到了襄阳同诸葛瑾一起镇守襄阳。
如果只有诸葛瑾一人的话,孙权还有些担心,毕竟诸葛瑾的军事实力,还不如诸葛恪,但是在加上陆逊,就没问题了。
一句话,哪怕是司马懿亲至,面对有陆逊和诸葛瑾的襄阳,也拿不下来。
同时,陆逊派诸葛恪用水军,封锁汉江两岸,曹真无能为力。
总有人说,孙权很渣,确实。
对陆逊多么多么不好,可是那是晚年啊!
看看孙权早年对陆逊有多好,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令陆逊与诸葛亮通信,又刻了自己的玉玺,放在陆逊的住所。孙权每次与刘禅、诸葛亮的书信,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不对的,就让陆逊直接修改,然后用孙权的玉玺封好送走。君臣间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之后石亭之战时,孙权更是亲自执鞭为陆逊在前开路,令百官朝陆逊下跪。古往今来那个君主敢如此乎?
凡事赏赐给陆逊的都是最上等的御用真品,出入宫殿都给陆逊用御用的伞盖遮护,这在当时没有人可以比得上陆逊。
朱桓得知此事后,颇为嫉妒陆逊,孙权在建业为朱桓送行时,朱桓忽然端起酒杯对孙权说:“臣就要离开陛下远去了,如果能摸一下陛下的胡须,臣此生就无悔了。”孙权闻言微微地倚着案几把头伸了出去,朱桓上前捋须感叹道“臣今天可以说是捋到虎须了!”孙权大笑。
如此主公,臣下敢不效死乎?
所以,孟达的援军,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最终孟达还是投降与蜀汉,魏国在西南的统治,直接崩溃。
吴蜀双方结盟的第一战,就大获全胜,虽然东吴只收获一个房陵郡,不过对于战略意义来说,却十分重大。
因为孟达是东洲派的人,如今刚一投降,就被诸葛亮委以重任,不过却调离了上庸,此战虽胜,却也无关大局,最多就是没有后顾之忧罢了。
……
武昌,吴王宫殿。
孙权看着战报,略加思索,还是感叹一下。
“登儿的计划,虽然成熟,却也不能照做。能拿下房陵一郡,已经算是不错了。”孙权暗中所思。
孙登的想法是全据东三郡,不过孙权通过和陆逊的交谈否定了,这个想法。
若果三郡皆被东吴拿下,那么东吴和汉中的边界就会非常的近,导致双方的局势,非常紧张,蜀汉不会全力北伐。
况且此战毫不费力,便可白得一郡,虽然这个郡很“水”,但是名义上也是郡,虽然整个东三郡加起来能有十万人都不一定。
最重要的是,就是陆逊提出,诸葛亮得到了西城、上庸二郡,实力未必会增强,甚至有可能还会影响蜀汉,孙权想了想,面色一动,就清楚了。
所以在给陆逊的旨意上,就写了“准,卿可自决矣!”
……
洛阳,大魏宫廷。
“砰!”曹丕狠狠的一砸桌子,“吴蜀联盟,诸葛亮和陆逊小儿竟然将朕的东三郡,尽皆伐之,可恨申仪、孟达之辈,枉费朕对他们厚赏,他们竟然如此对朕,真是奇耻大辱!”
“吴蜀联合,必有图我中原之意,朕,势必先伐之!”曹丕直接对着文武百官说出来此话。
百官震怖,刘晔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之前就说过,孟达早有反意,不可不察!如今西南已失,天下三分已成定局,中原之地,土阔民稀,养兵屯粮十年,则天下必定属魏矣!”
曹丕看向刘晔,心中愈发烦闷。
“迂腐之见,若是吴蜀出兵中原如何,朕意已决,御驾亲征,出巡广陵,横渡长江,直取建业!”曹丕对众人说道。
“陛下,不可啊!”“陛下不可出兵啊!”
群臣劝阻道,曹丕不听仍然要伐吴,看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