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兵工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 IAR的设计

    ();    罗马尼亚皇家空军的司令马内科齐却不知道自己在不经意间就得罪了一位大人物,而这位大人物将来甚至真的如文森特说的那样,可以把手伸到罗马尼亚来。

    强行带走了文森特,罗马尼亚皇家空军司令马内科齐非常得意,在这里他才是主宰者,即使是来自德国的人又怎么样?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何况在他眼里,这个文森特不就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设计师而已,即使他的叔叔米尔希也在他眼里,也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强龙。

    马内科齐看着菲利普道:“菲利普先生,真是不好意思!嗯,你们的方案非常不错!不过,我们还是再看看罗马尼亚航空工业公司的方案,相信我们的评审委员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菲利普点了点头道:“好的!感谢大家的支持!”说完,菲利普便笑着从台上走下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虽然对罗马尼亚航空工业公司并不抱多大希望,但是马内科齐还是期待这家国内的公司能够在这次竞标中吸引经验教训,毕竟龙魂兵工联合体的方案太优秀了,马内科齐几乎已经决定了,不再向罗马尼亚航空工业公司进行特殊照顾。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罗马尼亚航空工业公司的代表走到了台上。这名代表就是罗马尼亚航空工业公司,简称IAR的设计小组领导人IonGrosu博士,尽管他刚才也对龙魂兵工联合体的方案暗自叫绝,但是作为一名设计师来说,他必须要毫不畏惧地面对强大的对手,向评委们展示他们设计小组的方案,这是他们花了几个月时间做出来的,因为他们早就得到了这个消息,所以有充足的时间来不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

    IonGrosu博士年纪不过四十左右,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倒真有点像是大学里的教授,只见他走到台上之后,就把他们的设计方案大图挂到了墙上。这幅图上画着一架模样十分怪异的运输机三面图,菲利普看了之后都不由得暗自称奇。

    IonGrosu博士整理了一下思绪,大声道:“大家好!我们IAR作为罗马尼亚最大的航空工业公司,对这次竞标非常重视,为了设计出更好的飞机,我们的团队通力合作,吸收了各家之长,才设计出这样一架商务运输机。它采用两台70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一台安装在机头,一台安装在机尾。这样的好处是一个前拉一个后推,气动效率将会比较高。大家可以看到这架飞机采用了双翼设计,也许大家会认为双翼似乎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未来的飞机设计似乎都应该是单翼,但其实大家都错了。双翼机有着单翼机不具备的一些优势。”

    顿了顿,IonGrosu博士继续道:“双翼机由于支架结构的存在令飞行阻力大增,因此在速度与加速度上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单翼机相比,但它们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低速飞行中的机动性,以及优良的起降性能。由于两具发动机独特的纵列推拉式布局使得阻力大减,大大抵消了双翼阻力大的弱点。我们的这架商务运输机空重72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0000千克,经过我们一系列的优化设计,飞机最小燃油质量为1200千克,最大可用燃油质量1450千克,装载1500公斤货物的基本航程1200千米,最大航程1600千米,最大平飞速度300千米每小时,巡航速度230千米每小时。根据飞机质量和用途,我们设计的带斜撑杆双梁式结构的双翼,平面形状为矩形,相对厚度12%,弦长3米。垂直尾翼采用双椭圆翼,分列于平尾两边,这样便于在中间安装发动机和螺旋桨。机翼面积为95平方米左右,翼展25米,机身高度2.5米,离地高度1.5米,垂直尾翼高度2.5米,飞机总高度为6.5米。机舱长度6.5米,行李舱长1.5米,驾驶舱长2.0米,机头发动机舱长3米,机尾加发动机舱长8米,总长度为21米。”

    看到这样一架比容克运输机更加怪异的飞机,会议室里的人开始议论起来。菲利普也仔细回想了一下,在航空史上还真有一些采用纵列双发,前拉后推的怪异设计。比如说,德国的道尼尔公司就在二战期间设计过一种DO335战斗轰炸机,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克劳德·道尼尔热衷于研究中轴线传递动力领域,据此他设想将两台发动机安置在同一中轴线上:一台发动机牵拉,另一台发动机推进。这样的系统的好处明显超过了传统的双螺旋桨布局形式,他就如同一架具有有相同迎风面积的单引擎飞机。不在机翼下安置发动机舱和辅助结构,就不会因为一台发动机的熄火而产生不对称的推力。然而,它仍旧存在传动轴驱动尾部螺旋桨的问题。

    道尼尔的设计理念带来了一种令人畏惧的飞机。在机身前部安置一台具有环形整流罩的戴姆勒-奔驰DB603型发动机,同时排气管配置在尾部后发动机位置的后面。在机身后部下设置有大型进气口用来吸收十字尾翼后面的三叶螺旋桨气流。机翼下加装了两个小的武器挂点,可携带500公斤重炸弹。它的单座型号是速度最快的活塞式发动机飞机之一,最高速度约为765千米/小时,总的来说,事实已经证明“箭”是设计精良,没有太大失误的飞机。如果它能继续得到稳步发展,并且拥有足够的资源的话,那么那些已有的暂时性问题很可能就解决了。也许也将成为德国空军的重要的一种战机。

    不过由于德国在战争中遭受到盟军的猛烈打击,对Do335的研发也捉襟见肘了。由于德国工厂不能提供必要的分包部件,如螺旋桨,发动机以及无线电设备,致使研发和生产被推后。最后这种飞机只生产了几十架,战争就结束了。

    菲利普暗暗称奇,难道说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吗?这种飞机布局居然提前出现了,不过很显然这个方案比起前两种运输机方案来,还是有许多不足,光是它的结构重量就大大超过了前两者,其经济性之差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