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退役军人司
“参见定西伯!”
“都到了,哈哈哈,今日主角是狄青,都不要多礼了,几位长官们都坐吧,狄将军,我们兄弟俩今日不醉不归!”
“在伯爷面前当不得将军二字,就呼我大名即可。”狄青拱手抱拳道。
“为国朝征战有功者,就当的将军和英雄的称呼。”李现正色道,狄青心中一暖,也不再推辞,在李现身边坐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现放下酒杯,对三衙长官们问道:“禁军扩军情况如何?”
殿帅钟飒率先开口:“殿前司计划增设两大军,六小军,一共扩军三万人。”
马帅李惟俭:“马军司计划增设两大军,六小军,扩军三万。”
步帅陈步群:“步军司计划增设两大军,六小军,扩军三万。”
“那现在军士征招已经如何了?”李现现在还挂着枢密院副使的官职,禁军扩军正是他的本职工作,询问合情合理。
“我们商议过,青壮厢军为先,不够的再从民间征招,到年前扩军人数能满足六成!”殿帅钟飒为三衙之首,这些事宜他都了熟于心。
“可有考虑到明年禁军退役军士的人数?”
“禁军明年达到四十岁的,共有三千余人,这些人数三衙也已经算到了征兆的范畴中。”
“嗯,多少人愿意去垦边?”
“超过一半的军士愿意去垦边,毕竟垦边所封田地比中原多五倍,战功最重者是步军司的一个指挥使,战功能兑换朔州九百余亩草场田地。”
“哟?这么多?他怎么不愿在军中发展下去?”李现心头一动,这明显是个战功赫赫和的老军官,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如果自己愿意的话,完全可以继续服役的。
“此人家中三个儿子都送入了禁军服役,其中一子跟随狄青征战西南颇有斩获,年后就要晋升都头了,按照他说的,家中总要有个人去看护田产,几个孙儿孙女也要有老人照料,于是他就决定退役了…”
“不错,几位长官你们可看到兵役法的好处?”李现闻言也颇为欣慰。
“说来也怪,往日里军士们哪里肯让自家子侄从军的,这次扩军时就发现,很多三十多岁的军官和军士,都让自家的晚辈来参军,这现象倒是从前未见过…”陈步群插了句嘴道。
“这是因为军士们看到了希望!若是服役无期,又倍受欺辱,归乡后生活无依无靠,谁会让自家的子侄进军队?”李现用拳头敲着桌子道。
“伯爷说的对,就是这个理,现在咱们禁军的招兵处,每日来的青壮都挑花了眼!”陈步群继续答道,毕竟自己和李现还存在着军职上的上下关系,说话确实随意了许多,钟飒和李惟俭就不敢这么放肆。
“关于退役军人,三衙也不能放任不管,你们联名上疏,拟成立一个专门负责退役军人的管理部门,就叫‘退役军人司’,专门负责退役军人的管理!”
“退役军人司?这军士们都退役了,还要管理什么?”钟飒不解道。
“退役之后地方官府有没有及时分配田地?有没有恶霸欺压?有没有恶吏敲诈?伤残军人生活上有没有需要解决的困难?他们的子女若是不愿从军可否能顺利得到教育?这些事情难道我们就不管了吗?”李现严肃道。
“可如今不是各地都有监察御史吗?他们都盯着呢…”
“监察御史行使的是监察权,若有问题他们能当场处理和解决吗?若是监察御史被地方官员买通了呢?若是监察御史是个草包呢?!”一连串的发问让三衙长官们都有些沉默,这些问题他们还真没想到,都以为招好兵,处理好军士退役就已经不错了。
“伯爷说的对,三衙疏忽了…”
“倒也不怪你们,但是既然知道了,就要去做!太祖将军权三分鼎立,虽然是为了防备武人作乱,但是既然将军队的建设和管理权交给了三衙,那咱们就应当负起这个责任来!”
“伯爷,下官多句嘴,若是真出现了那样的情形呢?派兵去抓人?”陈步群说出了心中疑惑。
“当然不行,私自调兵形同谋反,这事儿千万不能做!”李现立刻反驳了他的观点,随即又道:“三衙设立了退役军人司后,我会想办法在御史台设立对应的机构,单单对退役军人这一块,三衙和御史台可以互相监督、互通有无,目的就只有一个,保障为国朝出生入死的武人们的利益!”
狄青闻到此言,起身深深鞠了一躬,李现错愕之际只听他说道:“末将为在沙场上舍身忘死的军士们,多谢定西伯的高义!”
“哎,我也是武人出身,深知底层军士们的想法,能为他们做点事情,我心甚慰!好了,喝酒!”李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狄将军,你大胜而归立下滔天战功,不过兄弟我还是有几句话要说。”李现放下酒杯后对狄青道。
“末将知道,伯爷还是要让我谨守武人本分,不要碰政事。其实这次征讨西南末将倒是感触良多,很多事情让文官们去做,比我们武人手段高明多了…”
李现有些诧然,这狄青比历史上开悟多了啊,受什么刺激了,一肚子话被他生生别进了心里。
“行,既然哥哥有如此顿悟,兄弟我就不多说了,哈哈哈…”
“就是,定西伯的手段我们可都领教了,没见您怎么出招,这大宋就像变了样…”李惟俭不失时机地拍起了马屁。
钟飒依然严肃,放下酒杯又问道:“伯爷,眼看着辽人就不行了啊,今年怎么就不趁热打铁?”
“还是那句话,征讨敌国不仅仅是军事,更多的是政治!打仗打赢了,疆土拿下来了,守不住怎么办?”
“怎么会守不住呢?大理不就守住了吗?”狄青在一旁疑道。
“西南的边患存在了数十年,朝廷为了解决西南又准备了多少年!官员、政策、驻军哪样不都讨论过数十遍,所以说,西南的问题就差军事胜利了,只要军事胜利,所有的手段就有了用武之地,边患瞬解!”
狄青听了后,默默点了点头,回想起征战过程,确实如此,只要打下一个地方,紧接着各部官员就能立刻跟上,建立政权,后续的驻守厢军不出三日就能到位,而他只需要负责作战即可。。
“其实也不用等太久,马上就到庆历三年了,辽人,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李现端起酒杯,眼神森森,自言自语中,透露出无穷的自信。
“都到了,哈哈哈,今日主角是狄青,都不要多礼了,几位长官们都坐吧,狄将军,我们兄弟俩今日不醉不归!”
“在伯爷面前当不得将军二字,就呼我大名即可。”狄青拱手抱拳道。
“为国朝征战有功者,就当的将军和英雄的称呼。”李现正色道,狄青心中一暖,也不再推辞,在李现身边坐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现放下酒杯,对三衙长官们问道:“禁军扩军情况如何?”
殿帅钟飒率先开口:“殿前司计划增设两大军,六小军,一共扩军三万人。”
马帅李惟俭:“马军司计划增设两大军,六小军,扩军三万。”
步帅陈步群:“步军司计划增设两大军,六小军,扩军三万。”
“那现在军士征招已经如何了?”李现现在还挂着枢密院副使的官职,禁军扩军正是他的本职工作,询问合情合理。
“我们商议过,青壮厢军为先,不够的再从民间征招,到年前扩军人数能满足六成!”殿帅钟飒为三衙之首,这些事宜他都了熟于心。
“可有考虑到明年禁军退役军士的人数?”
“禁军明年达到四十岁的,共有三千余人,这些人数三衙也已经算到了征兆的范畴中。”
“嗯,多少人愿意去垦边?”
“超过一半的军士愿意去垦边,毕竟垦边所封田地比中原多五倍,战功最重者是步军司的一个指挥使,战功能兑换朔州九百余亩草场田地。”
“哟?这么多?他怎么不愿在军中发展下去?”李现心头一动,这明显是个战功赫赫和的老军官,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如果自己愿意的话,完全可以继续服役的。
“此人家中三个儿子都送入了禁军服役,其中一子跟随狄青征战西南颇有斩获,年后就要晋升都头了,按照他说的,家中总要有个人去看护田产,几个孙儿孙女也要有老人照料,于是他就决定退役了…”
“不错,几位长官你们可看到兵役法的好处?”李现闻言也颇为欣慰。
“说来也怪,往日里军士们哪里肯让自家子侄从军的,这次扩军时就发现,很多三十多岁的军官和军士,都让自家的晚辈来参军,这现象倒是从前未见过…”陈步群插了句嘴道。
“这是因为军士们看到了希望!若是服役无期,又倍受欺辱,归乡后生活无依无靠,谁会让自家的子侄进军队?”李现用拳头敲着桌子道。
“伯爷说的对,就是这个理,现在咱们禁军的招兵处,每日来的青壮都挑花了眼!”陈步群继续答道,毕竟自己和李现还存在着军职上的上下关系,说话确实随意了许多,钟飒和李惟俭就不敢这么放肆。
“关于退役军人,三衙也不能放任不管,你们联名上疏,拟成立一个专门负责退役军人的管理部门,就叫‘退役军人司’,专门负责退役军人的管理!”
“退役军人司?这军士们都退役了,还要管理什么?”钟飒不解道。
“退役之后地方官府有没有及时分配田地?有没有恶霸欺压?有没有恶吏敲诈?伤残军人生活上有没有需要解决的困难?他们的子女若是不愿从军可否能顺利得到教育?这些事情难道我们就不管了吗?”李现严肃道。
“可如今不是各地都有监察御史吗?他们都盯着呢…”
“监察御史行使的是监察权,若有问题他们能当场处理和解决吗?若是监察御史被地方官员买通了呢?若是监察御史是个草包呢?!”一连串的发问让三衙长官们都有些沉默,这些问题他们还真没想到,都以为招好兵,处理好军士退役就已经不错了。
“伯爷说的对,三衙疏忽了…”
“倒也不怪你们,但是既然知道了,就要去做!太祖将军权三分鼎立,虽然是为了防备武人作乱,但是既然将军队的建设和管理权交给了三衙,那咱们就应当负起这个责任来!”
“伯爷,下官多句嘴,若是真出现了那样的情形呢?派兵去抓人?”陈步群说出了心中疑惑。
“当然不行,私自调兵形同谋反,这事儿千万不能做!”李现立刻反驳了他的观点,随即又道:“三衙设立了退役军人司后,我会想办法在御史台设立对应的机构,单单对退役军人这一块,三衙和御史台可以互相监督、互通有无,目的就只有一个,保障为国朝出生入死的武人们的利益!”
狄青闻到此言,起身深深鞠了一躬,李现错愕之际只听他说道:“末将为在沙场上舍身忘死的军士们,多谢定西伯的高义!”
“哎,我也是武人出身,深知底层军士们的想法,能为他们做点事情,我心甚慰!好了,喝酒!”李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狄将军,你大胜而归立下滔天战功,不过兄弟我还是有几句话要说。”李现放下酒杯后对狄青道。
“末将知道,伯爷还是要让我谨守武人本分,不要碰政事。其实这次征讨西南末将倒是感触良多,很多事情让文官们去做,比我们武人手段高明多了…”
李现有些诧然,这狄青比历史上开悟多了啊,受什么刺激了,一肚子话被他生生别进了心里。
“行,既然哥哥有如此顿悟,兄弟我就不多说了,哈哈哈…”
“就是,定西伯的手段我们可都领教了,没见您怎么出招,这大宋就像变了样…”李惟俭不失时机地拍起了马屁。
钟飒依然严肃,放下酒杯又问道:“伯爷,眼看着辽人就不行了啊,今年怎么就不趁热打铁?”
“还是那句话,征讨敌国不仅仅是军事,更多的是政治!打仗打赢了,疆土拿下来了,守不住怎么办?”
“怎么会守不住呢?大理不就守住了吗?”狄青在一旁疑道。
“西南的边患存在了数十年,朝廷为了解决西南又准备了多少年!官员、政策、驻军哪样不都讨论过数十遍,所以说,西南的问题就差军事胜利了,只要军事胜利,所有的手段就有了用武之地,边患瞬解!”
狄青听了后,默默点了点头,回想起征战过程,确实如此,只要打下一个地方,紧接着各部官员就能立刻跟上,建立政权,后续的驻守厢军不出三日就能到位,而他只需要负责作战即可。。
“其实也不用等太久,马上就到庆历三年了,辽人,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李现端起酒杯,眼神森森,自言自语中,透露出无穷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