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太虚幻境”女儿之境 原来竟是皇上后宫
作者:张凯庆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房中入梦,进入“太虚幻境”。但见:“朱栏玉砌,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房内瑶琴、宝鼎、古画、新诗,无所不有,更喜窗下亦有唾绒,奁间时渍粉污”。
太虚幻境位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洞,是清静的女儿仙境,警幻仙子司主。
“太虚幻境”是何去处?此乃皇上后宫也。且看:
宝玉随警幻仙姑“进入二层门内,至两边配殿,皆有匾额对联,一时看不尽许多,惟见有几处写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甲戌侧批:虚陪六个。]
“虚陪六个”是什么意思?难道“六个”是虚数,还有其他“司”不成?
正是!
在宝玉的央求下,警幻仙姑又带他进入一司,宝玉“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果然还有其他司。
太虚幻境中共有多少司?书中未交代,但却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不解其意,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甲戌侧批:正文题。]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宝玉的身边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你看那太虚幻境,是清净的女儿之地,大观园除了宝玉外,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孩子。小说作者在创作《红楼梦》时,一定会有一个参照的客观环境,任何文艺作品都不是作者的凭空想象,作者的创作灵感一定是来源于生活的。那么,现实生活中什么地方和《红楼梦》中描写的情景是一致的呢?只有皇上的后宫是这种情况。
清朝皇帝的后宫分东西六宫,共十二宫。东六宫是景仁、承乾、钟粹、延禧、永和、景阳;西六宫是永寿、翊坤、储秀、启祥、长春、咸福。康熙帝时订成大清后宫的典制;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无定数,常在无定数,答应无定数。宫中位号共分为高、中、低三阶,高阶:皇后、皇贵妃和贵妃;中阶:妃和嫔;低阶:贵人、常在和答应。其中中阶以上的嫔妃可独自享有一座宫院,至于低阶的妃子,则必须和同为低阶嫔妃的女子同住一座宫室,但通常宠妃会独享一座宫院,而不受宠或低阶的嫔妃,通常会被安排同住在东西十二宫中较冷僻的宫院。
史书记载:乾隆帝一生共有皇后2位,孝贤纯皇后和继皇后乌喇那拉氏;皇贵妃3位,贵妃4位,妃9位,嫔7位,贵人12位,常在4位,共41位。还有答应,所谓“答应”,就是一叫就答应的皇帝侍女,随时都在皇帝身边伺候着,皇上一时兴起,随时泄欲的对象。就像宝玉身边的小丫鬟一样,一叫就答应,只干些粗活。因为答应无定数,所以,不在乾隆帝的妃嫔档案中。这一大群后妃,分居东西十二宫。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指皇后、皇贵妃和贵妃,副十二钗是指妃和嫔,又副十二钗则是贵人和常在。
皇宫中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为两翼的帝后生活区,众多后妃、太监、宫女,她(他)们生命的准则是:惟以一人治六宫,皆以六宫奉一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后宫的悲喜剧——虽有后妃的丰衣足食,更有她们的孤灯长夜;虽有妃嫔短暂的青春欢笑,更有她们无尽的悲苦泪水。东西六宫既是帝制时代君主的天堂,更是高墙之内妃嫔的炼狱。
警幻仙子把十二钗的人生悲喜哀怨,各个不同女性的命运以“金陵十二支曲”的形式一一敷衍唱吟出来,实际上,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是对皇上后妃们命运的描述,各首判词中用隐晦的诗境提前暗示了她们的遭遇和结局——在深宫禁闺的束缚和摧残下,必然“红颜未衰身先死”,最后的结局是“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也可理解为“千红”同入一个“魔窟”,“万艳”共为一个人举杯。第八回一句“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便写尽了皇宫中女性“千红同哭”、“万艳共悲”的悲惨命运。有研究者解释说,《红楼梦》写的是明末清初更朝换代的故事,“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描写的是明朝末年的战争状态,到处尸横遍野,白骨如山,大清入主中原,人们因而忘了朱皇的姓氏。笔者不认同这种解释,“白骨如山忘姓氏”后面还有一句,“无非公子与红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造成白骨如山的原因,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公子与红妆。公子是指皇宫里的皇子皇孙,红妆则是宫中那些命运悲惨的妃嫔和无数的答应、丫鬟。数不清的宫中女子死了以后连个名字都没留下,这才是“白骨如山忘姓氏”的真正含义,这是中国千年以来皇宫中女性的共同悲哀。
在皇上后宫中,除了皇上、未成年的皇子是真正的男人外,就都是女人了。当然,还有去了势的太监。在《红楼梦》中,太监被称为“婆子”。按字面理解,“婆子”是指上了岁数的老妇人,可是,书中描写,每逢夜晚,在各处值夜班的都是“婆子”,这些年老体衰的老妇人如何能担起值夜班的重任?所以,“婆子”是宫中的太监,这样一来,就能解释通了。皇宫中不允许其它男性的存在,宫中又需要大量的杂役,很多事情不是宫女所能完成的。所以,必须要有这些“假男人”——婆子。
作为皇帝的女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衣食无忧,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极其悲惨。明清两代皇帝虽不象唐代“后宫佳丽三千”,但人数并不算少。皇后、皇贵妃、嫔、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
在紫禁城内的隆宗门外,坐落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有人把它称做紫禁城中的寡妇院。因为这里的原主人便是先皇的后、妃嫔们,一旦皇帝驾崩,按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居住。有的妃嫔皇帝死时还很年轻貌美,但是,只要你成了皇上的女人,皇上死后,无论多大你也休想再走出皇宫,更别想改嫁他人,那是下辈子的奢望。慈宁宫建筑群中的佛堂很多,这些太后、太嫔、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焚香礼佛,试图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
这种情景在《红楼梦》中多有体现,大观园中的栊翠庵就是一所园林中的尼姑庵,妙玉在此带发修行,后来惜春出家,便住在此处。隐喻的就是先皇年轻的妃嫔,在守寡期间,焚香礼佛。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房中入梦,进入“太虚幻境”。但见:“朱栏玉砌,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房内瑶琴、宝鼎、古画、新诗,无所不有,更喜窗下亦有唾绒,奁间时渍粉污”。
太虚幻境位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洞,是清静的女儿仙境,警幻仙子司主。
“太虚幻境”是何去处?此乃皇上后宫也。且看:
宝玉随警幻仙姑“进入二层门内,至两边配殿,皆有匾额对联,一时看不尽许多,惟见有几处写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甲戌侧批:虚陪六个。]
“虚陪六个”是什么意思?难道“六个”是虚数,还有其他“司”不成?
正是!
在宝玉的央求下,警幻仙姑又带他进入一司,宝玉“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果然还有其他司。
太虚幻境中共有多少司?书中未交代,但却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不解其意,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甲戌侧批:正文题。]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宝玉的身边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你看那太虚幻境,是清净的女儿之地,大观园除了宝玉外,几乎是清一色的女孩子。小说作者在创作《红楼梦》时,一定会有一个参照的客观环境,任何文艺作品都不是作者的凭空想象,作者的创作灵感一定是来源于生活的。那么,现实生活中什么地方和《红楼梦》中描写的情景是一致的呢?只有皇上的后宫是这种情况。
清朝皇帝的后宫分东西六宫,共十二宫。东六宫是景仁、承乾、钟粹、延禧、永和、景阳;西六宫是永寿、翊坤、储秀、启祥、长春、咸福。康熙帝时订成大清后宫的典制;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无定数,常在无定数,答应无定数。宫中位号共分为高、中、低三阶,高阶:皇后、皇贵妃和贵妃;中阶:妃和嫔;低阶:贵人、常在和答应。其中中阶以上的嫔妃可独自享有一座宫院,至于低阶的妃子,则必须和同为低阶嫔妃的女子同住一座宫室,但通常宠妃会独享一座宫院,而不受宠或低阶的嫔妃,通常会被安排同住在东西十二宫中较冷僻的宫院。
史书记载:乾隆帝一生共有皇后2位,孝贤纯皇后和继皇后乌喇那拉氏;皇贵妃3位,贵妃4位,妃9位,嫔7位,贵人12位,常在4位,共41位。还有答应,所谓“答应”,就是一叫就答应的皇帝侍女,随时都在皇帝身边伺候着,皇上一时兴起,随时泄欲的对象。就像宝玉身边的小丫鬟一样,一叫就答应,只干些粗活。因为答应无定数,所以,不在乾隆帝的妃嫔档案中。这一大群后妃,分居东西十二宫。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指皇后、皇贵妃和贵妃,副十二钗是指妃和嫔,又副十二钗则是贵人和常在。
皇宫中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为两翼的帝后生活区,众多后妃、太监、宫女,她(他)们生命的准则是:惟以一人治六宫,皆以六宫奉一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后宫的悲喜剧——虽有后妃的丰衣足食,更有她们的孤灯长夜;虽有妃嫔短暂的青春欢笑,更有她们无尽的悲苦泪水。东西六宫既是帝制时代君主的天堂,更是高墙之内妃嫔的炼狱。
警幻仙子把十二钗的人生悲喜哀怨,各个不同女性的命运以“金陵十二支曲”的形式一一敷衍唱吟出来,实际上,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是对皇上后妃们命运的描述,各首判词中用隐晦的诗境提前暗示了她们的遭遇和结局——在深宫禁闺的束缚和摧残下,必然“红颜未衰身先死”,最后的结局是“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也可理解为“千红”同入一个“魔窟”,“万艳”共为一个人举杯。第八回一句“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便写尽了皇宫中女性“千红同哭”、“万艳共悲”的悲惨命运。有研究者解释说,《红楼梦》写的是明末清初更朝换代的故事,“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描写的是明朝末年的战争状态,到处尸横遍野,白骨如山,大清入主中原,人们因而忘了朱皇的姓氏。笔者不认同这种解释,“白骨如山忘姓氏”后面还有一句,“无非公子与红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造成白骨如山的原因,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公子与红妆。公子是指皇宫里的皇子皇孙,红妆则是宫中那些命运悲惨的妃嫔和无数的答应、丫鬟。数不清的宫中女子死了以后连个名字都没留下,这才是“白骨如山忘姓氏”的真正含义,这是中国千年以来皇宫中女性的共同悲哀。
在皇上后宫中,除了皇上、未成年的皇子是真正的男人外,就都是女人了。当然,还有去了势的太监。在《红楼梦》中,太监被称为“婆子”。按字面理解,“婆子”是指上了岁数的老妇人,可是,书中描写,每逢夜晚,在各处值夜班的都是“婆子”,这些年老体衰的老妇人如何能担起值夜班的重任?所以,“婆子”是宫中的太监,这样一来,就能解释通了。皇宫中不允许其它男性的存在,宫中又需要大量的杂役,很多事情不是宫女所能完成的。所以,必须要有这些“假男人”——婆子。
作为皇帝的女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衣食无忧,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极其悲惨。明清两代皇帝虽不象唐代“后宫佳丽三千”,但人数并不算少。皇后、皇贵妃、嫔、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
在紫禁城内的隆宗门外,坐落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有人把它称做紫禁城中的寡妇院。因为这里的原主人便是先皇的后、妃嫔们,一旦皇帝驾崩,按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居住。有的妃嫔皇帝死时还很年轻貌美,但是,只要你成了皇上的女人,皇上死后,无论多大你也休想再走出皇宫,更别想改嫁他人,那是下辈子的奢望。慈宁宫建筑群中的佛堂很多,这些太后、太嫔、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焚香礼佛,试图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
这种情景在《红楼梦》中多有体现,大观园中的栊翠庵就是一所园林中的尼姑庵,妙玉在此带发修行,后来惜春出家,便住在此处。隐喻的就是先皇年轻的妃嫔,在守寡期间,焚香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