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话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林红玉志向高远 初入弘历潜邸不甘寂寞

    作者:张凯庆

    林红玉、王熙凤、贾探春和史湘云四人的性格比较:颇有心计、极善攀附;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精明强干、倔强自尊;志气高远、不卑不亢;心思通达,深有主见是这四人的共同特点。因此,红玉、熙凤、探春和湘云性情相同,实为一人,她们分别是乌喇那拉氏皇后不同时期的形象。

    我们先说林红玉。

    林红玉就是被和尚道士幻化成美玉的青埂峰下的顽石,何以见得?我们先来看看那块玉是什么颜色的?

    一.通灵宝玉的颜色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把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设定成了白色的,这是一个不应有的错误,因此误导了很多年轻人。不少年轻人先看电视剧再读《红楼梦》原著时对通灵宝玉的第一印象是白色的。

    小说中,作者没有直接写出美玉的颜色,但是通过委婉的方式隐写了它的颜色。第八回,宝钗第一次将宝玉的玉托在手上看时,“只见大如雀卵,[甲戌侧批:体。]灿若明霞,[甲戌侧批:色。]莹润如酥,[甲戌侧批:质。]五色花纹缠护。[甲戌侧批:文。]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脂批不仅点明了通灵宝玉的形状大小(大如雀卵)和质地(莹润如酥),还在“灿若明霞”处点出“色”字。霞为何色?古文中多喻指红色橙色。

    第三十五回莺儿给宝玉打络子,在讨论用什么颜色的络子才好看时,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既然用大红是犯了色(重了色),那么宝玉所佩戴那块玉定然是一块红玉无疑。

    南康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可见这块女娲石,原本是赫若彩绘的红石。那么,“通灵宝玉”当然是一块鲜明莹洁的红玉。

    二.林红玉就是青埂峰下顽石的化身之一

    青埂峰下的顽石终于如愿以偿,她被僧道幻化成一块红玉,在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下界之时,被“夹带于中”,一起投胎到皇宫里。投胎时赤条条的,如何夹带?只好含在神瑛侍者的嘴里。所以宝玉是“衔玉而生”。

    这样,“神瑛侍者”贾宝玉和“绛珠仙子”林黛玉便和“红玉”联系起来,即宝玉、黛玉背后隐写的是一个名叫“红玉”的人。果然,第二十七回在“小名红玉”处,有脂批曰:“红切绛珠,玉则直通矣。”这样,一个小名叫“红玉”的人与绛珠(即黛玉)勾挂起来。

    小说中的林红玉出场不多,但她却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重要人物。早在林红玉未出场之前,作者已埋下伏笔。

    红玉是“荣国府中世代的旧仆”,宝玉住在荣国府的“绛芸轩”时红玉就在他身边,第八回脂批“试问石兄:此一渥,比青埂峰下松风明月如何?”实际上是指隐藏在宝玉背后的红玉。

    “这红玉年方十六岁,因分人在大观园的时节,把他便分在怡红院中,倒也清幽雅静。不想后来命人进来居住,偏生这一所儿又被宝玉占了。”由此可知,在宝玉还未搬进大观园时,红玉就已经在怡红院了,贾政游览大观园看到怡红院时,脂批“问卿此居比大荒山若何?”“特为青埂峰下凄凉与别处不同耳。”也是针对红玉说的。

    红玉梦见贾芸拉她,回身就跑[蒙回前总批:有缘的,推不开;如心的,死不改。纵然是,通灵神玉也遭尘败。梦里徘徊,醒后疑猜,时时㨮底上心来。怕人窥破笑盈腮,独自无言偷打噜。这的是,前生造定今生债。]

    注意:“梦里徘徊,醒后疑猜”,“通灵神玉也遭尘败”,这分明已告诉读者,红玉就是那块“通灵宝玉”。她的前世是青埂峰下女娲弃之不用的顽石,被和尚幻化成一块红玉,随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一起投胎到人间,正是“前生造定今生债”。据此,可以认定,青埂峰下的顽石就是林红玉。

    三.红玉对贾云的情感,正是那拉氏对弘历的情感

    贾芸是宝玉的分身,俩人实际上是一个人,都是弘历的化身。宝玉在荣国府的住处叫“绛芸轩”。绛:指绛珠草林黛玉。芸:即指贾芸,他和贾宝玉实为一人。贾芸“认得许多花儿匠”,又是负责种树的总监工,暗喻神瑛侍者以甘露浇灌绛珠仙草。贾芸被称为芸二爷,和宝二爷相合。

    红玉对贾芸的感情只是单相思,贾芸并未理会她,脂批证明了这一点:[红玉一腔委屈怨愤,系身在怡红不能遂志,看官勿错认为芸儿害相思也。]乌喇那拉氏嫁给弘历为侧福晋是雍正做的主,弘历并不喜欢那拉氏,这和红玉的单相思是一致的。

    四.红玉的种种言行证明她绝非等闲之辈

    1.颇有心计,极善攀附

    书中描写:这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他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往上攀高。她先是攀附贾宝玉,乘没有人的时候主动上来递茶倒水,遭到秋纹,碧痕等人的奚落后仍不死心,耐心寻找机会。遇到贾芸后,她觉得机会来了,丢下红罗帕向贾芸暗示自己的情感,大胆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寻找自己的归宿。虽不敢直言,但却敢眉来眼去,传递心事。

    2.伶牙俐齿,能言善辩

    红玉嘴巧有口才,心巧有机谋。小红在怡红院闲逛久了,众丫头群起责难她不干正事,小红口齿伶俐,一一应付,不卑不亢,软中带硬,最后晴雯以大压小红玉才不言语了。凤姐交代她办事,红玉办完回来向凤姐汇报,满嘴是我们奶奶、这里奶奶,五奶奶、舅奶奶,一大堆奶奶的话,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连李纨都弄不清楚这样四五门子的复杂关系,但红玉却说得干净利落。

    3.天资坚韧,志气高远

    红玉敢于和黛玉、宝玉相提并论。并且不受地位、礼教的束缚,敢于追逐自己的幸福,通过手帕引起贾芸对她的注意。她对坠儿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一个地位微卑的丫鬟能说出这样的话,足见其有思想、有远见。

    五.红玉是那拉氏的初期形象

    作者之所以将林黛玉、林红玉此二人的命名如此相似,是暗示两人的身份相同,一个是先皇后,一个是继皇后。

    红玉的种种表现,是乌喇那拉氏初为弘历之妾的真实写照。脂批云:“争夺者同来一看”“争名夺利者齐来一哭,”是在评价那拉皇后。

    林红玉是林之孝的女儿,林之孝是贾府里的大管家,虽说是奴才辈的,但在贾府中也是有地位的。而乌喇那拉氏的父亲是满洲佐领那尔布,官也不大,仅是个四品官。乌喇那拉氏是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之后嫁给弘历的,此时虚岁正好十六岁,是应选秀女的花样年华,这和红玉入大观园时的年龄是一致的。

    六.宝玉并不喜欢“红玉”

    宝玉的那块美玉,是僧道“夹带于中”即塞到他嘴里一并来投胎的,那玉虽是个宝物,但却是个身外之物,他并不喜欢这块玉。无奈,贾母、王夫人及全家都视那块“玉”为宝玉的命根子,他也只好屈从了。

    乌喇那拉氏是雍正硬塞给弘历做“偏房”的,为此,弘历极为不满,一开始就有抵触情绪。无奈,“胳膊扭不过大腿”,只好接受了,就像宝玉不得不戴上他那块玉那样。因为有富察氏和高氏的存在,乾隆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品性上虚情假意、表里不一的那拉氏。自始至终,那拉氏一直都是个挡箭牌一般的虚存在弘历的潜邸里。贾宝玉狠命摔玉、砸玉的行为,暗喻的正是乾隆对那拉皇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