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强秦的进一步壮大
秦国收回河西之地后,楚国完全暴露在秦国的南方,中间只隔一条汉水,很容易攻击。楚王无能不足为惧,但是楚国的实力却不可小觑,秦国不能贸然前去攻打。正当张仪为灭楚之计忧虑时,秦国西南方的蜀国为他提供了机会。
在秦国的西南方,蜀国是一方霸主。蜀王曾经封他的一个弟弟为苴侯,苴侯治下的汉中与巴国邻近,所以苴侯与巴王交好,然而,蜀王与巴王之间却有仇。蜀王担心苴侯与巴王会联合起来攻打他,为了防患于未然,蜀王当机立断决定先派军攻打苴侯。
苴侯力量弱小不堪一击,战败后逃往巴国。巴、蜀两军相遇,战斗异常残酷,打得难解难分,彼此却都没有战胜对方的实力。蜀、巴两个小国家缠在一起发展成了一场耗费国力的战争。
放眼天下,新近崛起的秦国无论什么事都敢横加干预,不像其他诸侯国缩手缩脚,因此蜀王和巴王都向秦国求救。
好事自动登门拜访,秦惠王很高兴,渴望吞下这块肥肉。蜀国是一方霸主,只要踏平蜀国,巴国等其他小国必然望风披靡,秦国就没有西南方的忧虑。然而,从秦国出军到蜀国,山地崎岖,道路险要,大多是连鸟兽都害怕行走的栈道,甚至几百年后的唐朝依然如此,李白的《蜀道难》道出其中艰难。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当秦惠王忧虑万分之时,东边的韩国趁机侵犯。都说战国纷乱,而且是越打越乱,因为诸侯国太多,各以自己为中心,唯利是图,见别国有难,总要出兵干扰,横加搅局,分一杯羹。
东边是痈溃之患,西南方是珍馐之诱。秦惠王如热锅上的蚂蚁,看看东边的韩国,又看看西南方的蜀国。如果出兵反击韩国,又担心两国势均力敌,劳而无功,白白浪费西南方的珍馐美味;如果出兵西南,又担心韩国趁机偷袭,杀个措手不及,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时张仪认为,面对两难抉择应先讨伐韩国,因为韩国接近周王朝的国都。
国都不仅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更代表国家的权力中心。张仪使尽胸中韬略,为秦惠王谋划了一个称霸中原的蓝图。
第一,秦国应该先与魏国和楚国做好邦交工作,拉好关系后,魏国和楚国就不会趁秦国出军韩国的时候横加干预。
第二,与魏国和楚国交好后,秦国火速出军黄河、洛水和伊水这三条大河,占据太行山的羊肠坂道,如此韩国就在秦国的控制之内。
第三,控制韩国后,利用魏国和楚国,让魏国出兵断绝南阳的通道,让楚国出兵辖制郑国。韩、魏、楚、郑等周朝周边的小国家都被制住后,秦国径直攻取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和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北韩城镇)。这两座城市被攻取后,秦军就兵临周朝国都。大军压境,周朝无力抵抗,天下就是秦国的。
如果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都走好,第四步就水到渠成。随便找一个借口,出动大军讨伐周王朝的“罪恶”,以此恐吓周天子。如果周天子识相,他还能够当几年的傀儡天子;如果周天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杀一个没有军队的天子容易得很。占领周朝后,秦国再集中优势兵力,连魏国和楚国都吞下肚。
当然,周天子对百姓有象征意义,不能随便就杀。为了名正言顺,秦国应该先辖制诸侯国,最后才打周天子的主意。一旦天下诸侯都被秦国玩弄于股掌,周天子自知无能,必然献出象征国家权柄的九只大鼎。秦国拥有大鼎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按照地图和户籍分封,诸侯莫敢不从,天下同样是秦国的。
蜀国地处穷乡僻壤,尚未开化。即使攻取蜀国,第一士兵疲惫,第二百姓劳苦,第三国家耗费经济,代价极大不合算。况且,趁别国大乱就出军攻击,在外的名声也不好。
张仪的观点是,如果想要追求名声,就到朝廷;如果追求名利,就到市场。三川和周朝国都就如市场和朝廷,秦惠王的军队应该开向这个地方,而不是到不毛之地的蜀国。
如果进军蜀国以追求帝王大业,无异于缘木求鱼。张仪将天下大势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他的观点遭到了司马错的反对。
司马错认为,如果想要国家富强,一定要开疆拓土;如果要使军队强大,一定要使百姓富足;如果想称霸天下,一定要广施仁德。只要具备上述三大条件,帝王大业就水到渠成。
有人认为,秦国疆土褊狭,百姓不够富足,应该先办容易办的小事。蜀国虽是小国却是西南方霸主,其发生内乱正是秦国进军的良机。如果秦国大军开进西南方,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能够占领西南方,秦国的疆界就会扩大,国家实力就会随之增强。司马错深受礼法影响,做事谨小慎微。他觉得攻打韩国和劫持周天子犯天下忌讳,不仅没有必胜的把握还会影响秦国的名声。
尽管周室已经衰微,可是其仍受到一些诸侯国的拥护,例如韩国和齐国。周天子与韩、齐的关系非同一般,如果周朝的地位受到威胁,周朝一定会联合韩国、齐国和赵国进行自我保护。一旦周朝借助三国的力量,一定可以化解魏国和楚国的威胁。诸国犬牙交错地分布在一起,是能够互相制衡的。
再退一步说,如果周天子被逼无奈,他一怒之下将象征权力的九只大鼎送给楚国,又割土地酬谢魏国,那张仪的连横策略就会被败坏。要是真的出现这么坏的结果,秦国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掌权的秦惠王做事也是小心谨慎,所以一切听从司马错的建议。
正如司马错所说,秦国出兵蜀国,在当年十月彻底占领蜀地。秦惠王贬蜀王为侯,又派陈庄出任蜀国国相。
占领了西南方最强大的蜀国之后,整个西南方就都是秦国的地域。秦惠王十年,公子华和张仪领军攻打魏国的蒲阳(今山西隰县西北)。秦军的战鼓刚刚敲响一通,蒲阳就被攻陷。
张仪认为,对付诸侯国,应该像商鞅对付百姓一样软硬兼施。如果施行右手打压、左手拉拢的策略,诸侯国即使不俯首称臣,也摸不清张仪的意图。
基于此,攻占魏国的蒲阳后,张仪又将其奉还。魏国人一时弄不明白张仪的真实意图。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张仪竟然让秦国公子繇前往魏国当人质。在战国,让国君的公子到其他国家去当人质,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很弱小,送质子以讨好强国;一种是两国结盟,送质子以示诚心。
秦国比魏国强大,完全没有必要讨好魏国。而且,秦国与魏国是一对生死冤家,彼此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第二种情况也并不存在。
面对行事怪异的张仪,魏王顿时摸不着头脑,却又不敢拒绝。
见魏惠王犹豫不决,张仪随即抓住机会说,秦国对魏国很好,魏国应该以礼还礼。
按照惯例,一国接受另一国礼物后,所还之礼应当更贵重一点。秦国先送魏国城池,就是为了将这个“礼”进行下去,魏国必须还一份相当的礼。魏王就这样将上郡和少梁之地割给秦国。
秦国改少梁为夏阳。秦惠王对张仪的谋略很欣赏,于是将其封为国相。转眼又过四年,这四年里,秦国实力大增,张仪正式拥立秦惠王为王,使用秦国自己的年号。
眼看秦国自封为王,其他诸侯国并没有哪个国家敢跳出来阻止。秦惠王自立为王,身份名誉高于没有称王的诸国国君,野心昭然若揭。
强秦任意妄为,周天子已无力阻止,因为实力不及。但与魏国相比,周天子还是幸运的,因为秦国毕竟没对他造成切身的伤害,而魏国遭受的却是“肌肤之痛”。秦惠王称王一年后,张仪出任秦国将军,攻陷魏国的陕邑(今河南陕县),修筑上郡的要塞。秦国扩张的脚步已经难以抵制了。
在秦国的西南方,蜀国是一方霸主。蜀王曾经封他的一个弟弟为苴侯,苴侯治下的汉中与巴国邻近,所以苴侯与巴王交好,然而,蜀王与巴王之间却有仇。蜀王担心苴侯与巴王会联合起来攻打他,为了防患于未然,蜀王当机立断决定先派军攻打苴侯。
苴侯力量弱小不堪一击,战败后逃往巴国。巴、蜀两军相遇,战斗异常残酷,打得难解难分,彼此却都没有战胜对方的实力。蜀、巴两个小国家缠在一起发展成了一场耗费国力的战争。
放眼天下,新近崛起的秦国无论什么事都敢横加干预,不像其他诸侯国缩手缩脚,因此蜀王和巴王都向秦国求救。
好事自动登门拜访,秦惠王很高兴,渴望吞下这块肥肉。蜀国是一方霸主,只要踏平蜀国,巴国等其他小国必然望风披靡,秦国就没有西南方的忧虑。然而,从秦国出军到蜀国,山地崎岖,道路险要,大多是连鸟兽都害怕行走的栈道,甚至几百年后的唐朝依然如此,李白的《蜀道难》道出其中艰难。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当秦惠王忧虑万分之时,东边的韩国趁机侵犯。都说战国纷乱,而且是越打越乱,因为诸侯国太多,各以自己为中心,唯利是图,见别国有难,总要出兵干扰,横加搅局,分一杯羹。
东边是痈溃之患,西南方是珍馐之诱。秦惠王如热锅上的蚂蚁,看看东边的韩国,又看看西南方的蜀国。如果出兵反击韩国,又担心两国势均力敌,劳而无功,白白浪费西南方的珍馐美味;如果出兵西南,又担心韩国趁机偷袭,杀个措手不及,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时张仪认为,面对两难抉择应先讨伐韩国,因为韩国接近周王朝的国都。
国都不仅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更代表国家的权力中心。张仪使尽胸中韬略,为秦惠王谋划了一个称霸中原的蓝图。
第一,秦国应该先与魏国和楚国做好邦交工作,拉好关系后,魏国和楚国就不会趁秦国出军韩国的时候横加干预。
第二,与魏国和楚国交好后,秦国火速出军黄河、洛水和伊水这三条大河,占据太行山的羊肠坂道,如此韩国就在秦国的控制之内。
第三,控制韩国后,利用魏国和楚国,让魏国出兵断绝南阳的通道,让楚国出兵辖制郑国。韩、魏、楚、郑等周朝周边的小国家都被制住后,秦国径直攻取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和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北韩城镇)。这两座城市被攻取后,秦军就兵临周朝国都。大军压境,周朝无力抵抗,天下就是秦国的。
如果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都走好,第四步就水到渠成。随便找一个借口,出动大军讨伐周王朝的“罪恶”,以此恐吓周天子。如果周天子识相,他还能够当几年的傀儡天子;如果周天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杀一个没有军队的天子容易得很。占领周朝后,秦国再集中优势兵力,连魏国和楚国都吞下肚。
当然,周天子对百姓有象征意义,不能随便就杀。为了名正言顺,秦国应该先辖制诸侯国,最后才打周天子的主意。一旦天下诸侯都被秦国玩弄于股掌,周天子自知无能,必然献出象征国家权柄的九只大鼎。秦国拥有大鼎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按照地图和户籍分封,诸侯莫敢不从,天下同样是秦国的。
蜀国地处穷乡僻壤,尚未开化。即使攻取蜀国,第一士兵疲惫,第二百姓劳苦,第三国家耗费经济,代价极大不合算。况且,趁别国大乱就出军攻击,在外的名声也不好。
张仪的观点是,如果想要追求名声,就到朝廷;如果追求名利,就到市场。三川和周朝国都就如市场和朝廷,秦惠王的军队应该开向这个地方,而不是到不毛之地的蜀国。
如果进军蜀国以追求帝王大业,无异于缘木求鱼。张仪将天下大势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他的观点遭到了司马错的反对。
司马错认为,如果想要国家富强,一定要开疆拓土;如果要使军队强大,一定要使百姓富足;如果想称霸天下,一定要广施仁德。只要具备上述三大条件,帝王大业就水到渠成。
有人认为,秦国疆土褊狭,百姓不够富足,应该先办容易办的小事。蜀国虽是小国却是西南方霸主,其发生内乱正是秦国进军的良机。如果秦国大军开进西南方,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能够占领西南方,秦国的疆界就会扩大,国家实力就会随之增强。司马错深受礼法影响,做事谨小慎微。他觉得攻打韩国和劫持周天子犯天下忌讳,不仅没有必胜的把握还会影响秦国的名声。
尽管周室已经衰微,可是其仍受到一些诸侯国的拥护,例如韩国和齐国。周天子与韩、齐的关系非同一般,如果周朝的地位受到威胁,周朝一定会联合韩国、齐国和赵国进行自我保护。一旦周朝借助三国的力量,一定可以化解魏国和楚国的威胁。诸国犬牙交错地分布在一起,是能够互相制衡的。
再退一步说,如果周天子被逼无奈,他一怒之下将象征权力的九只大鼎送给楚国,又割土地酬谢魏国,那张仪的连横策略就会被败坏。要是真的出现这么坏的结果,秦国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掌权的秦惠王做事也是小心谨慎,所以一切听从司马错的建议。
正如司马错所说,秦国出兵蜀国,在当年十月彻底占领蜀地。秦惠王贬蜀王为侯,又派陈庄出任蜀国国相。
占领了西南方最强大的蜀国之后,整个西南方就都是秦国的地域。秦惠王十年,公子华和张仪领军攻打魏国的蒲阳(今山西隰县西北)。秦军的战鼓刚刚敲响一通,蒲阳就被攻陷。
张仪认为,对付诸侯国,应该像商鞅对付百姓一样软硬兼施。如果施行右手打压、左手拉拢的策略,诸侯国即使不俯首称臣,也摸不清张仪的意图。
基于此,攻占魏国的蒲阳后,张仪又将其奉还。魏国人一时弄不明白张仪的真实意图。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张仪竟然让秦国公子繇前往魏国当人质。在战国,让国君的公子到其他国家去当人质,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很弱小,送质子以讨好强国;一种是两国结盟,送质子以示诚心。
秦国比魏国强大,完全没有必要讨好魏国。而且,秦国与魏国是一对生死冤家,彼此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第二种情况也并不存在。
面对行事怪异的张仪,魏王顿时摸不着头脑,却又不敢拒绝。
见魏惠王犹豫不决,张仪随即抓住机会说,秦国对魏国很好,魏国应该以礼还礼。
按照惯例,一国接受另一国礼物后,所还之礼应当更贵重一点。秦国先送魏国城池,就是为了将这个“礼”进行下去,魏国必须还一份相当的礼。魏王就这样将上郡和少梁之地割给秦国。
秦国改少梁为夏阳。秦惠王对张仪的谋略很欣赏,于是将其封为国相。转眼又过四年,这四年里,秦国实力大增,张仪正式拥立秦惠王为王,使用秦国自己的年号。
眼看秦国自封为王,其他诸侯国并没有哪个国家敢跳出来阻止。秦惠王自立为王,身份名誉高于没有称王的诸国国君,野心昭然若揭。
强秦任意妄为,周天子已无力阻止,因为实力不及。但与魏国相比,周天子还是幸运的,因为秦国毕竟没对他造成切身的伤害,而魏国遭受的却是“肌肤之痛”。秦惠王称王一年后,张仪出任秦国将军,攻陷魏国的陕邑(今河南陕县),修筑上郡的要塞。秦国扩张的脚步已经难以抵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