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执宰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格物

    这场聚会进行的很顺利,用未央的话说,就是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和的精神和共促事业发展的双赢原则,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互为对方提供学习考察、业务交流的平台。

    至于未央提出的经济制裁啥的,没有人有兴趣,就连最容易接纳新知识的柳羽,都在一旁默默不言。

    未央更加坚定了要写书的信心,你们不做,早晚我让你们心甘情愿的做,一旦看到这其中巨大的利益与对大宋的好处,我就不信你们不动心。

    在确定了酒精作坊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之后,众人觥筹交错,很是喝了一些酒,一个个脸色红润,仿佛都捡了大便宜似的。

    未央喝着杯中的果汁,心思万转,他有很多办法,把大宋的整体力量提升一个档次,但是都没有条件。

    比如炼钢,大宋没有专业的炼钢之法,所以现在的将士,用的大多数剑,不像大唐,以陌刀为兵器,那可是大杀器,一刀下去,非死即残,纵横大唐无人能敌。

    大宋建立后,失去了大唐的炼钢之法,没有了钢,只能用精铁来造剑,这也是剑成为大宋的主流武器的原因。

    再比如农业发展,基本上还处于大唐的水平,有水车,会施肥,但是也是看天吃饭,冬天的时候,北方连根青菜都没有,百姓受不拉几的,怎能阻挡如狼似虎的契丹狗与西夏狼?

    所以玻璃这种东西,还是需要的,用来冬日种菜是最好不过的,物廉价美,而且可以大规模制造,但是没有技术啊,也没有人懂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未央痛苦的呻吟了一声。

    “二郎,你说啥?什么科学技术?”曹佾大着舌头好奇的问道。

    未央白了他一眼,无奈的道:“此乃格物之道,你不懂!”

    柳羽摇着折扇摇头晃脑的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乃圣人之言,二郎却是见识浅薄了。”

    滕子京也来了兴趣,他笑道:“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

    格物者,格心也,格己也!”

    未央很想一口盐汽水喷死他们,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连格物都能牵扯到儒家上面,这叫科学懂吗?科学!

    算了!未央决定不跟他们一般见识,毕竟他们还真不懂科学不是。

    于是未央大发善心的道:“天上为何会有云?为何会下雨?为何会有四季变化?为何会有风霜雪雨?为何江河流向大海?为何树叶枯黄之后会向下落?为何日月东升西落?为何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

    未央啰啰嗦嗦的问了半天,在座的几位都一副看鬼的样子看着未央,这都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情,莫非还有什么原因不成?儒家也没教过啊?

    最后,未央总结道:“所谓格物,便是道尽时间一切真理,无论是日生日落,还是风霜雪雨,这都是有道理的,这些道理便是格物。

    比如农夫春种秋收,便是道理,但是这道理之中,无论是从选种、翻地、播种、除草、除虫等等其中的过程,都是格物的过程。

    如何能选出更高产的好种子,用更快的速度翻地、播种、除草、除虫,如何能避免蝗灾的来临,如何能实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叔,这也是格物的道理。”

    “歪理邪说!”未洵拍案而起,五指戟指未央,气的发抖。

    与未洵一般的,还有曹佾与潘肃。

    反而滕子京与柳羽,一个最老的,一个最小的,很是惊奇的看着未央,仿佛不是很难接受一般。

    “小子,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格物一道,在先秦之时,本就是研究世间道理的学说。”滕子京悠然道:“只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儒家吸纳了百家精华,把儒学发扬光大,才有了这万世不移的世间正道,你若是有心,便重现格物之道,这并非是歪理邪说,除了正统的儒家弟子,会有很多人接受,尤其朝堂上是衮衮诸公以及圣人,你若是能真正的让地里的麦子、稻子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老朽立刻转拜门庭,称你一声老师。”

    一旁的柳羽也道:“这些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一些,但是却不得而知,二郎若是能说出其中道理,小弟一定附于尾冀,为二郎摇旗呐喊。”

    未央没想到最能接受这理论的不是未洵这样心智成熟的青年,反而是滕子京与柳羽这一老一少,也是,老头子五十多了,见识广博,又不是后世理学那些腐儒,只怕早就对这格物一道有了些许怀疑,甚至读过不少关于格物的书籍,而柳羽年纪小,最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相对这两位最容易对格物包容。

    而且朝中衮衮诸公以及圣人,那是一个铜钱恨不得都能掰成两半花的主,若是有人能让国库充盈,百姓丰衣足食,别说是格物,就算是你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人,人家也懒得管你,只要他们能让百姓安居,就是莫大的功业,妥妥的青史留名。

    想到这里,未央幽幽的道:“滕大人,朝中衮衮诸公不是无能,而是无知!”

    滕子京面色不虞,还未开口,未央便道:“此去往南,有一国家,唤作交趾,交趾气候温和,最适合种植稻子,其国内稻子一年三熟甚至四熟,毫不客气的说,随便撒下去一把种子,来年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的粮食烂在地里,都没有人去收割,当真是可惜啊。

    而且交趾稻种优良,就算是移植过来,放在江南诸路种植,也能做到至少一年两熟,比我大宋的稻种优势多太多了,一年多收一季,你们想想,能救多少百姓?能为国库带来多少收入?”

    大宋的稻子,几乎都是一年一熟,三熟甚至是四熟?那时不可能的!

    听到未央这样说,几个人全都抱以怀疑的态度,不敢相信,区区交趾,何德何能,占据此等风水宝地,天材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