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于阗来信
未央毕竟不是神仙,所以很不幸的,他预料错了。
当大家都在厉兵秣马,兴奋的备战的时候,一封百里加急,从西而来。
未央急匆匆的入宫,数个时辰之后,然后面色难看的从宫中走了出来。
他进了书房之后,提笔写字,足足一夜都没出屋,蔓菁也在他身边,发了一夜的电报。
发报机这种东西,未央自然是有的,所以很短的时间内,他的直系人马,都已经准备好了。
其实字数不多,不过聊聊九个字而已。
塞尔柱东侵,于阗危急。
于阗是哪里?估计大多数百姓都不清楚,未央本人也不清楚,但是入宫之后,他就清楚了。
于阗国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君主国姓为尉迟,因仰慕唐朝,有两位君主改姓李,他们分别是尉迟僧乌波李圣天、尉迟苏拉李从德国祚长达123年,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
于阗国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于阗自2世纪末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晋至隋唐,于阗国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于阗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在绘画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风格,画家尉迟乙僧于唐初至长安,绘有许多壁画,与n吴道子、阎立本齐名。
依大唐西域记所载,此国俗称涣那,诸胡谓之豁旦,匈奴人谓之于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别出迦罗沙摩之称。地滨和阗河,南有昆仑山,北接塔克剌麻罕沙漠,是西域南道中最大的绿洲。位当天山南路、西域南道之要道,西经莎车叶尔羌、朅盘陀塔什库尔干,可通往北印度或睹货罗古代大夏。气候和畅,植物种类多且繁茂。盛产宝玉,自古即以出产美玉而驰名中外。原住民为雅利安人种的一支,使用属于印欧语系的方言和阗语。
唐玄宗天宝年间,尉迟胜入唐,唐玄宗嫁以宗室之女,并授予右威卫将军、毗沙府都督。安禄山起兵叛乱,尉迟胜自率兵赴中原之难,乱平后,终老长安。
于阗仰慕中原文化,十分渴望融入中原,李圣天主动派遣马继荣到后晋朝贡。后晋封马继荣为镇国大将军,并派张匡邺、高居诲出使于阗,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不久,于阗又派遣刘再昇再次朝贡,大宋建立次年,于阗便派人前往中原,与宋朝建立了联系,以后不断遣使入宋,短短数年的时间,就有4批于阗使者抵达汴梁。
按理来说,于阗在数十年前,就已经灭国,公元960年,喀喇汗王朝的木萨汗宣布教为国教,信奉佛教的于闻国和信奉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间,爆发了持续近40年的宗教战争,战争初期,于阗国占据优势,他们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进攻以后,挥师西进,曾一度攻占喀什噶尔。虽然在援军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夺回了喀什噶尔,但也没有扭转战局,阿里可汗本人也死在与于阗的战争中,于阗国财力、物力、人力皆不及喀喇汗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其实力大损,逐渐处于劣势。玉素甫卡迪尔汗时期,喀喇汗王朝最终完成了对于阗的征服。
但是如今突然出现一封国书,上面还盖着于阗大宝,任谁也不敢轻忽。
于阗毕竟当初数次遣使前来朝贡,更数次要求大宋增兵于阗,当时赵大也确实有这个心思,只是大宋刚刚建国,事情太过太杂,大家都还盯着幽云,再加上吐蕃、党项拦在了必经之路上,一直没有成行。
但是今天,大家再也不敢忽视这封国书了,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机会。
无论这于阗是不是还真的存在,都是一个借口,一个开战的借口。
赵祯很兴奋,满朝主战的大臣,更是热血沸腾,就连未央,都深为于阗惋惜。
若是这于阗还真的存在,孤军奋战数百年,依旧屹立不倒,还心向大宋,这等精神,又怎么可能不让人动容?
所以当赵祯决定用兵的时候,未央一点都没有反对的意思,甚至还极为赞同。
但是千里征战,粮草怎么办?水土不服怎么办?这些都要解决。
未央这时候很希望飞机被研究出来,只是早就提上日程的飞机,一直没有动静,蓬莱那边以韩知止领衔的研究所,数年的时间,都没有研究成功。
未央自然知道这事不能急,能飞上天,这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
好在钱颖领衔的医学院那边,研究出了各种药丸之类的,对于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情,战损会少很多。
尤其是在未央的指导下,钱颖已经研究出了肌肉注射以及静脉注射的药物,如今正在临床阶段,若是有必要,也能立刻投入量产。
尤其是自从数年前,未央送了赵祯一辆汽车之后,如今在北平的汽车制造公司,早就制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合格汽车,当然,用来卖的小汽车,和军用汽车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最起码现在,大宋的战士,若是有必要,不用千里迢迢策马而行了,尤其是坦克这种东西,竟然也弄出来了,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用来攻城略地,绝对是不二之选。
这是大宋科学发展的巨大胜利,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才是未央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大的财富,强大的国家,必然有远超别国的军事力量,未央认为自己做到了。
只要他想,可以随随便便碾压一切,让所有的国家,在大宋的力量下,瑟瑟发抖。
这也是未央的底气所在,毕竟他只是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有了这些就不同了,大宋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11
当大家都在厉兵秣马,兴奋的备战的时候,一封百里加急,从西而来。
未央急匆匆的入宫,数个时辰之后,然后面色难看的从宫中走了出来。
他进了书房之后,提笔写字,足足一夜都没出屋,蔓菁也在他身边,发了一夜的电报。
发报机这种东西,未央自然是有的,所以很短的时间内,他的直系人马,都已经准备好了。
其实字数不多,不过聊聊九个字而已。
塞尔柱东侵,于阗危急。
于阗是哪里?估计大多数百姓都不清楚,未央本人也不清楚,但是入宫之后,他就清楚了。
于阗国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君主国姓为尉迟,因仰慕唐朝,有两位君主改姓李,他们分别是尉迟僧乌波李圣天、尉迟苏拉李从德国祚长达123年,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
于阗国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于阗自2世纪末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晋至隋唐,于阗国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于阗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在绘画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风格,画家尉迟乙僧于唐初至长安,绘有许多壁画,与n吴道子、阎立本齐名。
依大唐西域记所载,此国俗称涣那,诸胡谓之豁旦,匈奴人谓之于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别出迦罗沙摩之称。地滨和阗河,南有昆仑山,北接塔克剌麻罕沙漠,是西域南道中最大的绿洲。位当天山南路、西域南道之要道,西经莎车叶尔羌、朅盘陀塔什库尔干,可通往北印度或睹货罗古代大夏。气候和畅,植物种类多且繁茂。盛产宝玉,自古即以出产美玉而驰名中外。原住民为雅利安人种的一支,使用属于印欧语系的方言和阗语。
唐玄宗天宝年间,尉迟胜入唐,唐玄宗嫁以宗室之女,并授予右威卫将军、毗沙府都督。安禄山起兵叛乱,尉迟胜自率兵赴中原之难,乱平后,终老长安。
于阗仰慕中原文化,十分渴望融入中原,李圣天主动派遣马继荣到后晋朝贡。后晋封马继荣为镇国大将军,并派张匡邺、高居诲出使于阗,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不久,于阗又派遣刘再昇再次朝贡,大宋建立次年,于阗便派人前往中原,与宋朝建立了联系,以后不断遣使入宋,短短数年的时间,就有4批于阗使者抵达汴梁。
按理来说,于阗在数十年前,就已经灭国,公元960年,喀喇汗王朝的木萨汗宣布教为国教,信奉佛教的于闻国和信奉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间,爆发了持续近40年的宗教战争,战争初期,于阗国占据优势,他们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进攻以后,挥师西进,曾一度攻占喀什噶尔。虽然在援军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夺回了喀什噶尔,但也没有扭转战局,阿里可汗本人也死在与于阗的战争中,于阗国财力、物力、人力皆不及喀喇汗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其实力大损,逐渐处于劣势。玉素甫卡迪尔汗时期,喀喇汗王朝最终完成了对于阗的征服。
但是如今突然出现一封国书,上面还盖着于阗大宝,任谁也不敢轻忽。
于阗毕竟当初数次遣使前来朝贡,更数次要求大宋增兵于阗,当时赵大也确实有这个心思,只是大宋刚刚建国,事情太过太杂,大家都还盯着幽云,再加上吐蕃、党项拦在了必经之路上,一直没有成行。
但是今天,大家再也不敢忽视这封国书了,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机会。
无论这于阗是不是还真的存在,都是一个借口,一个开战的借口。
赵祯很兴奋,满朝主战的大臣,更是热血沸腾,就连未央,都深为于阗惋惜。
若是这于阗还真的存在,孤军奋战数百年,依旧屹立不倒,还心向大宋,这等精神,又怎么可能不让人动容?
所以当赵祯决定用兵的时候,未央一点都没有反对的意思,甚至还极为赞同。
但是千里征战,粮草怎么办?水土不服怎么办?这些都要解决。
未央这时候很希望飞机被研究出来,只是早就提上日程的飞机,一直没有动静,蓬莱那边以韩知止领衔的研究所,数年的时间,都没有研究成功。
未央自然知道这事不能急,能飞上天,这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
好在钱颖领衔的医学院那边,研究出了各种药丸之类的,对于战士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情,战损会少很多。
尤其是在未央的指导下,钱颖已经研究出了肌肉注射以及静脉注射的药物,如今正在临床阶段,若是有必要,也能立刻投入量产。
尤其是自从数年前,未央送了赵祯一辆汽车之后,如今在北平的汽车制造公司,早就制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合格汽车,当然,用来卖的小汽车,和军用汽车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最起码现在,大宋的战士,若是有必要,不用千里迢迢策马而行了,尤其是坦克这种东西,竟然也弄出来了,虽然数量不多,但是用来攻城略地,绝对是不二之选。
这是大宋科学发展的巨大胜利,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才是未央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大的财富,强大的国家,必然有远超别国的军事力量,未央认为自己做到了。
只要他想,可以随随便便碾压一切,让所有的国家,在大宋的力量下,瑟瑟发抖。
这也是未央的底气所在,毕竟他只是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有了这些就不同了,大宋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