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大掌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九章 以工代赈

    众人在天赤峰休养了三日,宿元景利用这三天把后事都处理的妥妥当当。陈远霸留下二百驻军看守天赤峰,其余人等都陆续下山各回各家。

    江湖一盏灯不辞而别,宿元景与蔡全无、马天章等人一起返回野马岭主持赈灾事宜。

    前几个月将灾民们送回原籍之后,官府发放粮食种子,各地官吏也算勤政,荒芜的田地都长满了喜人的青苗,田间地头都是劳作的农人,这种场面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过了。

    老百姓都在默默祈求风调雨顺,到秋天有个好收成。但是靠天吃饭的年代,要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种熟一茬庄稼,那也是几尽奢望。

    自打青苗长出来以后,三关地区就没下过雨,全靠老百姓从河里用肩膀子抬水,用车拉水来灌溉。开始的时候,河里的水还够用,后面越来越旱,连吃的水都不够了,能够用于灌溉的水更是杯水车薪。

    屋漏偏逢连夜雨,旱灾还没有完,又闹起了蝗灾。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蝗虫,成千上万黑压压的一片,肆无忌惮的啃食着庄稼。

    刚才还绿油油的田地转瞬之间就变成了毫无生机的黄土地,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一日一夜之间能吃掉数十里的青苗。

    各地的百姓都眼睁睁的看着蝗虫啃食青苗而无动于衷,一方面是老百姓迷信,相信蝗虫是鱼龙变得,得罪不起不敢抓;另一方面,这蝗虫破坏速度太快,一眨眼几十亩地就没了,根本来不及救,再说了平时胆小的蝗虫一旦成帮聚伙,身体会发生变异,连人都敢给啃了。历史上蝗虫吃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时间各地旱灾、蝗灾的加急公文像雪片一样落在宿元景的公案之上,他作为三关地区最大的官处理这些事情责无旁贷。

    只是一向运筹帷幄、聪明绝顶的宿太尉遇到蝗灾这样的事也是黔驴技穷、一筹莫展,他急的成宿的睡不着觉,除了连夜给官家八百里加急禀报灾情和申请赈灾钱粮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坐在太师椅上揉脑袋。

    实在疼的受不了了,就让蔡全无给他扎两针,缓解缓解。

    蔡全无也想给宿元景一些建议,只是宿元景没有问到自己,他也就不好意思毛遂自荐了,毕竟有些事情是“肉食者谋之”,没问到自己时千万别越俎代庖,这是他被社会毒打后得出的宝贵经验。

    “大人,您找我!”蔡全无走进了宿元景的房间,宿元景双手托着腮帮子一筹莫展的坐在公案后面。

    半个时辰前,宿元景批完公文头疼欲裂,让宿洪把蔡全无叫来给自己扎两针。

    “全无啊!快···快给我扎两针,老夫头胀的快要破了。”宿元景看到蔡全无就像看到救星一样。

    “大人坐好了,片刻就好!”蔡全无一抖袖子左手捏出五根银针,右手快速的插在了宿元景的头顶。

    “全无,你的医术就是高明!我刚才头疼的快要死过去了,你就这么插了几根银针,我就好了大半。”宿元景对蔡全无的医术是大加夸赞。

    “大人过誉了,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别看我通晓医术,要说道为官之道我就一窍不通,不像大人那般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蔡全无有意的谦虚道。

    “为官之道,譬若北辰,众星拱之。我这个钦差却连这蝗灾都处理不好,上对不起官家,下对不起三关百姓。”宿元景头顶着银针靠在太师椅上自言自语,忽然睁开眼睛看着蔡全无:“全无,你说这蝗灾该怎么办?”

    “我?”蔡全无苦笑着看着宿元景。

    “对!你脑筋活,说不定有什么新的办法。”宿元景可怜巴巴的看着蔡全无,就像藏民看着西藏活佛大喇嘛一般。

    “咳咳!”蔡全无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大人,俗话说‘久旱必蝗’,长期干旱必然会引发蝗灾。去年三关地区大旱,你奉命前来赈灾。只是旱灾刚刚有所减缓,蝗灾又起,如不好好应对,大人的努力将会功亏一篑。”蔡全无首先进行了铺垫。

    “接着说,说重点!”宿元景看着蔡全无。

    “关于蝗灾的应对,我也翻看了不少的典籍。自古应对蝗灾都是以国家赈济为主,广拨钱粮、减免赋税。所以大人首先要做的也是上报朝廷,请求皇上调拨赈灾的钱粮减免赋税,以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蔡全无一板一眼的说着。

    “这个本官早已想到。”宿元景揉着眼睛说道。

    “我刚才说的是国家层面的办法。在百姓这一层面,我们应该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进行救灾,做好蝗灾后的生产补救。以往都是老百姓吃着粮食眼睁睁地看着蝗虫把自己的庄稼吃光而不敢动蝗虫一手指头,不注重也没办法进行生产补救,到最后颗粒无收,老百姓的余粮吃完也就该逃难了。”

    “因此,这生产自救也是我们着力要做的。我们要把朝廷的赈灾钱粮发挥到极致。具体说来,蝗虫已经过境的地方抓紧剪除蝗虫的幼虫,以防止再次形成蝗灾,并且抓紧庄稼的补种。蝗虫正在肆虐和即将肆虐的地方,要动员百姓扑灭蝗虫,减少灾害程度。大人会说各地百姓忧心忡忡,无心也无力扑灭蝗虫,甚至还有人祭拜蝗虫,这其实很好办,也是我要说的重点。”

    “赈灾钱粮我们不能直接发给百姓,而是让百姓用劳动来换。三关地区不分男女老幼,凡捕获蝗虫一升者,可兑换粮食一升,累积一石者奖励铜钱100文。这个办法叫做以工代赈,这样百姓在扑灭蝗虫的同时获得了口粮,既为后续生产补救积攒了人力,也减少了流民数量稳定了三关地区的治安。”蔡全无一口气把近代治理灾害的办法说了出来。

    “以工代赈!好办法!全无,关键时刻你总能拿出好办法,我真没看错你!”宿元景大喜,拿起毛笔把蔡全无说的办法记了下来。

    “大人,这只是应对蝗灾的第一步。蝗灾一过,我们要抓紧时机进行补种,力争有个好收成。大人也听说过,久旱必涝,所以后面极有可能还会有大水,我们不得不防。第二步,大人可以用劳役顶替赋税的办法,让百姓出工整理河道,这样可以防洪也可以蓄水,应该能够旱涝保收。”蔡全无见宿元景听的津津有味,趁机说出了自己的第二步想法。

    “妙哉!妙哉!你的想法可比王安石丞相啊!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宿元景高兴的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头上的银针掉落也未察觉。

    “大人勿动!头上银针掉了!”蔡全无急忙捡起银针要给宿元景再重新插上。

    “良方已出,我的头疼病好了!”宿元景说着将头上剩余的银针也全部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