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李斯
秦始皇时期,能干的人,很多。聪明人,也不少。聪明又能干,还懂得帝王心思的人,屈指可数。其中,有两个绝顶聪明又能干,还懂秦始皇的心思。
一个是左丞相李斯。另一个是中车府令赵高。正是因为这两人通力合作,才有了沙丘密谋,进而推到了大秦王朝。
以前写《战国风云人君王篇》之《秦始皇篇》的时候,介绍过李斯这个人物。
先来,看一下李斯的个人简历:
姓氏:嬴姓李氏。
生卒: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
祖籍:楚国汝南上蔡。
职业:长史-客卿-廷尉-丞相。
成就: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推行郡县制、扶持胡亥继位。
李斯出生在楚国上蔡,成年时,跟着当地有名望的人学习,当了一个小吏。按理说,他的一生,就该兢兢业业,坚守岗位,苦熬资历。运气好的话,他能位立楚国朝堂,再不济也能混个不大不小的官。娶妻、生子、养家,还是可以。
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有很多种情况。但,有一种情况,绝无仅有。
老鼠改变了一个人的想法和命运,被改变的人就是李斯。
那么,老鼠是如何改变李斯的命运?
李斯在楚国为吏,看见两只老鼠。
一只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让人恶心;另一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让人羡慕。
李斯因为两只老鼠,悟出了一个人生道理:同样是老鼠,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命运也不一样。
此时,李斯就是第一只老鼠(厕中鼠),他的内心不甘平庸,激烈着他想成为第二只老鼠(仓中鼠)。
因为两只老鼠不同的命运,李斯说了一句话:一个人没有出息,不能出人头地,就如这两只老鼠,环境决定一切啊!(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也是现代常说的一句话: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与什么样的人接触。与什么样的人接触,就有怎样的眼界和格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突破圈子,也要接触比自己优秀的人。
因为两只老鼠,李斯感叹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同时,李斯做了一个决定:弃官。
对于很多人来说,为官不仅地位高,还能解决温饱。李斯之举,太胡来了。大好的前途不要,竟然辞官,跑出去看世界。
想不明白,真想不明白。
只能说明一件事:李斯糊涂了。
但,李斯心里明白,他向往高山,唯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李斯做出的这个决定,是踏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有句话说得好,知识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能改变命运。这句话,古今中外都让人受用。
李斯放弃了按部就班、残度余生的生活,辞官去了齐国,拜在一个很厉害的老师门下。
这位老师叫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他还结交了一个优秀的同学:韩非子。
一个名动诸侯的老师(荀子),一个优秀且出生王室的同学(韩非子),不仅开阔了李斯的眼界,还让他爱上了读书,且专研了一门课程:法学。
随着时光流逝,李斯学有所成。学成之后,就要选择入仕诸侯。
李斯又说了一句气动山河的话:人的耻辱莫大于卑贱,悲哀莫甚于穷困。我不想过着这样的生活,我要改变命运,建功立业,位极人臣。
这句话,说明了李斯有个宏伟的目标,不愿意一辈子庸庸碌碌地活着,他要位极人臣。
有目标,就会有选择方向。
学成之后,李斯选择西入秦国,拜在吕不韦门下。命运似乎给李斯开了一个玩笑,很快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遭遇:吕不韦被贬。
吕不韦失势,他的门客也遭受牵连。
李斯干了一件事,主动去见秦始皇,说了两句话:
1.凡干大事的人,都必须抓住时机。
2.定天下。
第一句话,李斯既是说给年轻的秦始皇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第二句话,才是秦始皇最想听。
李斯得到秦始皇重用,本以为即将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登上了权力的阶梯。只要他一步一步往上爬,他就能登上权力的顶峰。命运又给李斯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下达了逐客令。
接下来看一下,李斯与秦始皇之间流传千古的文章:谏逐客书。
李斯表明观点:驱逐令是错误的。
然后,论证为什么驱逐令是错误?
1.秦国称霸西戎(以秦国开疆拓土的先祖说法)
2.商鞅、张仪、甘茂、范雎对秦国的贡献(现今说法。)。
进而证明,外来人对秦国是有功的。也说了一个拒绝接纳的后果:秦贫国弱。
接下来,李斯问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针对人,还是针对异国的一切?
1.秦国的日常生活水平(吃、穿、住、行)与异国息息相关。
2.美人、音乐来自异国。
摆明观点:驱逐外来人才,不能驾驭天下,制服诸侯。
李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了给秦始皇一个台阶下,又提出两个观点:
1.泰山不绝泥土,方能成其高。
2.江海不弃细流,方能成其深。
随后,李斯说了三皇五帝的功绩:土地不分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邦。
李斯也说出了驱逐的后果:
1.天下贤士,不敢西进。
2.资助敌国,充实对手。导致国内空虚,诸侯恨秦。
李斯的说辞很给力,切中了问题的关键,尤其说了秦始皇想听的话。最终,秦始皇接纳李斯的观点,收回了驱逐令。
从此,李斯辅佐秦始皇征战天下,出谋划策,为大秦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也深得秦始皇的信任。
李斯是经历大风大浪的人,终秦始皇一生,都屹立不倒,足以见得,他是个聪明人。
李斯是聪明人,赵高也是聪明人。这两个聪明人都有相同的特点,会算计,精通律法,都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这
两个聪明人,会在秦始皇死于沙丘,怎样交手?
接下来看一下,两个聪明人之间的较量。
一个是左丞相李斯。另一个是中车府令赵高。正是因为这两人通力合作,才有了沙丘密谋,进而推到了大秦王朝。
以前写《战国风云人君王篇》之《秦始皇篇》的时候,介绍过李斯这个人物。
先来,看一下李斯的个人简历:
姓氏:嬴姓李氏。
生卒: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
祖籍:楚国汝南上蔡。
职业:长史-客卿-廷尉-丞相。
成就: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推行郡县制、扶持胡亥继位。
李斯出生在楚国上蔡,成年时,跟着当地有名望的人学习,当了一个小吏。按理说,他的一生,就该兢兢业业,坚守岗位,苦熬资历。运气好的话,他能位立楚国朝堂,再不济也能混个不大不小的官。娶妻、生子、养家,还是可以。
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有很多种情况。但,有一种情况,绝无仅有。
老鼠改变了一个人的想法和命运,被改变的人就是李斯。
那么,老鼠是如何改变李斯的命运?
李斯在楚国为吏,看见两只老鼠。
一只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让人恶心;另一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让人羡慕。
李斯因为两只老鼠,悟出了一个人生道理:同样是老鼠,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命运也不一样。
此时,李斯就是第一只老鼠(厕中鼠),他的内心不甘平庸,激烈着他想成为第二只老鼠(仓中鼠)。
因为两只老鼠不同的命运,李斯说了一句话:一个人没有出息,不能出人头地,就如这两只老鼠,环境决定一切啊!(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也是现代常说的一句话: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与什么样的人接触。与什么样的人接触,就有怎样的眼界和格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突破圈子,也要接触比自己优秀的人。
因为两只老鼠,李斯感叹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同时,李斯做了一个决定:弃官。
对于很多人来说,为官不仅地位高,还能解决温饱。李斯之举,太胡来了。大好的前途不要,竟然辞官,跑出去看世界。
想不明白,真想不明白。
只能说明一件事:李斯糊涂了。
但,李斯心里明白,他向往高山,唯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李斯做出的这个决定,是踏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有句话说得好,知识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能改变命运。这句话,古今中外都让人受用。
李斯放弃了按部就班、残度余生的生活,辞官去了齐国,拜在一个很厉害的老师门下。
这位老师叫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他还结交了一个优秀的同学:韩非子。
一个名动诸侯的老师(荀子),一个优秀且出生王室的同学(韩非子),不仅开阔了李斯的眼界,还让他爱上了读书,且专研了一门课程:法学。
随着时光流逝,李斯学有所成。学成之后,就要选择入仕诸侯。
李斯又说了一句气动山河的话:人的耻辱莫大于卑贱,悲哀莫甚于穷困。我不想过着这样的生活,我要改变命运,建功立业,位极人臣。
这句话,说明了李斯有个宏伟的目标,不愿意一辈子庸庸碌碌地活着,他要位极人臣。
有目标,就会有选择方向。
学成之后,李斯选择西入秦国,拜在吕不韦门下。命运似乎给李斯开了一个玩笑,很快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遭遇:吕不韦被贬。
吕不韦失势,他的门客也遭受牵连。
李斯干了一件事,主动去见秦始皇,说了两句话:
1.凡干大事的人,都必须抓住时机。
2.定天下。
第一句话,李斯既是说给年轻的秦始皇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第二句话,才是秦始皇最想听。
李斯得到秦始皇重用,本以为即将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登上了权力的阶梯。只要他一步一步往上爬,他就能登上权力的顶峰。命运又给李斯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下达了逐客令。
接下来看一下,李斯与秦始皇之间流传千古的文章:谏逐客书。
李斯表明观点:驱逐令是错误的。
然后,论证为什么驱逐令是错误?
1.秦国称霸西戎(以秦国开疆拓土的先祖说法)
2.商鞅、张仪、甘茂、范雎对秦国的贡献(现今说法。)。
进而证明,外来人对秦国是有功的。也说了一个拒绝接纳的后果:秦贫国弱。
接下来,李斯问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针对人,还是针对异国的一切?
1.秦国的日常生活水平(吃、穿、住、行)与异国息息相关。
2.美人、音乐来自异国。
摆明观点:驱逐外来人才,不能驾驭天下,制服诸侯。
李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了给秦始皇一个台阶下,又提出两个观点:
1.泰山不绝泥土,方能成其高。
2.江海不弃细流,方能成其深。
随后,李斯说了三皇五帝的功绩:土地不分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邦。
李斯也说出了驱逐的后果:
1.天下贤士,不敢西进。
2.资助敌国,充实对手。导致国内空虚,诸侯恨秦。
李斯的说辞很给力,切中了问题的关键,尤其说了秦始皇想听的话。最终,秦始皇接纳李斯的观点,收回了驱逐令。
从此,李斯辅佐秦始皇征战天下,出谋划策,为大秦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也深得秦始皇的信任。
李斯是经历大风大浪的人,终秦始皇一生,都屹立不倒,足以见得,他是个聪明人。
李斯是聪明人,赵高也是聪明人。这两个聪明人都有相同的特点,会算计,精通律法,都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这
两个聪明人,会在秦始皇死于沙丘,怎样交手?
接下来看一下,两个聪明人之间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