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项梁战死
章邯战败,退守濮阳。雍丘城破,李由战死。这两个信号,让项梁看到了一个现实:秦国太弱。
项梁做了一个决定,不等齐赵联军,等也不会来。伐秦,凭借楚军的力量就足够了。
他在东阿耽搁了两个月,不能再耽搁。否则,章邯恢复元气,秦军来援。他就会错失战机。攻守之势,就会发生变化。
项梁率军南下,攻打了一个具有战略位置的城邑:定陶。
这个地方,刘邦、项羽没能攻下。项梁来攻,就是为了把楚地反秦势力,连成一个整体。
项梁独自伐秦,这种行为,让反对者给出了六个字:益轻秦,有骄色。
然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劝谏项梁。这个人,就是宋义。
宋义就是项梁死后,取代项梁军中地位的人。楚怀王给了他一个称号:卿子冠军。
秦军攻打巨鹿,救援赵国,也是他负责。后来被项羽以乱臣名义,斩杀。进而成就了项羽,破釜沉舟,让楚军独领风骚。项羽成为主角,威风不已。
话题扯远,言归正传。
宋义见项梁想要独自伐秦,说了一段话: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翻译过来,就是四个字:项梁会输。
项梁真是好脾气,被手下人这么说,没把宋义杀了。未战,扰乱军心,还诅咒打不赢。这种人就该杀!毕竟,项梁出道以来,没有输过,还打败了战无不胜的章邯。
难道不值得骄傲吗!
应该骄傲。
只是项梁不知道,这两个月时间里,秦国派出了重量级别的人物,率领秦军,来驰援章邯。他也错判形势,低估了章邯这个男人的实力。
宋义只是看到,项梁做出这个错误的决定。却没看到,项梁在现实之中的无奈。
是项梁狂妄自大,任性而为,不想等援军,共同伐秦?
是他,等不来援军。赵、齐不响应,项梁也没办法。
项梁在东阿等了两个月,再等下去,士气才会懈怠。还会等来,强大的秦军。只有趁着楚军士气正盛,秦军士气低迷,章邯没有能力反扑,继续扩大战果,巩固根据地。
宋义有本事,那就去做齐国君臣的思想工作。项梁也觉得宋义很烦,打发他去齐国,做田荣西进伐秦的思想工作。
路上,宋义怨声载道,见人就说,楚军必败。
在途中遇到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问他:你这是到哪里去,见武信君(项梁)?
高陵君心想:废话。我不见他,难不成见你这种小角色啊!
但,高陵君面带笑容,嘴上却说:是啊!
宋义冷笑一声,叮嘱齐使:我论定武信君必会失败。您慢点去,当可免遭一死。走快了,就将遭受祸殃。
齐使高陵君显听了,将信将疑,故意走得很慢,就像乌龟一样的速度。
这段对话,就好像宋义是个预言家,预测到了项梁的结局。
这个时候,项梁如日中天,气焰正盛,你说他会失败,没有几个人会相信。毕竟,项梁是凝聚了楚地反秦大业的人物,是唯一击败章邯这样战无不胜的人。
你说他会输,没有几人会信。脾气暴躁的人,听了这句话,不杀了宋义才怪。
高陵君显听了,信了。
史料没有记载,这个高陵君显,是个什么人物。为什么宋义说项梁会输,他信以为真。也没有说他去见项梁是为了什么?
通过脑补,还是能得到一点答案。
他是为了齐楚合作伐秦的事。
田荣交代他去传达什么意见,是合作,还是拒绝合作!可惜,史料没有记载。
如果齐使走快点,见到项梁,并向项梁传达田荣想要表达的意思,会不会有另外一种结局?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齐使听了宋义的话,故意走得慢,也没传达田荣的意思。
宋义不是预言家,他是投机取巧者。他这样说,胜了,对他没有影响。败了,说他有先见之明,就能打造自己的名声。他的运气真好,项梁真的败了,还战死了。随后,他成为了接替项梁的人。
宋义真的有能力?
如果真有能力,项羽敢杀位高权重的宋义。
就是因为这家伙,只会说,却没有真本事。项羽听他指挥,觉得憋屈。楚地将领,也觉得憋屈。项羽杀他,大家击掌称快,愿意听项羽这样的大英雄命令。
话题再一次,扯远了!这些事,留到后面在说。
项梁根据现实的无奈,做出了一个举动:独自率主力南下,攻打定陶。
章邯输给项梁,也不泄气。表面上,据城而守,不敢出战。暗地里,他做了很多功课,也派出了很多斥候,探知楚军动向。
章邯充满发挥了一种精神: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惜,很多人,失败了,连站起来的勇气都没有。章邯被项梁击败,却没有失去站起来的勇气。相反,他在总结为什么会输。他重新调整心态,安抚士气,伺机再战。
李由战死,项梁南渡,齐赵按兵不动。这些现象,让久经战阵的章邯捕捉到一个信息:是时候准备反击了。
上天也照顾章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援军来了,还是悄悄地来。章邯得到兵力补充,做了一个决定:找项梁报仇。
虽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增援章邯的兵力是来自关中,还是王离秘密率领的长城军团。但,援军来得正是时候,章邯得到了新生兵力补充。
东阿、濮阳,他虽败,却不乱心。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反扑项梁。
定陶,就是章邯和项梁最后的决战。
来介绍定陶之战基本信息。
时间:秦二世二年九月。
主角:项梁和章邯。
定陶坚固,又有大量兵力驻守。刘项打不下来,项梁也强攻不下。正在项梁注意力都集中在定陶战事时,章邯开始行动。他要一战,灭掉楚军主力,一雪前耻。
这一次,章邯用了临济之战和东阿之战的战术:奔袭和夜袭。
章邯悄无声息从濮阳奔袭到定陶,急行军两百多里。在利用夜袭战术,对项梁突然发起猛烈的进攻。定陶城内的秦军,见援军来了,也趁势发起反攻。项梁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就遭到了秦军内外夹攻。
项梁没想到章邯还有力量反击,且来得如此快,还发动夜袭。这场战争的结果被记录下来:章邯胜,杀项梁。
章邯是夜袭战的高手。临济之战,夜袭魏、齐、楚三国联军,斩杀齐王田儋、逼死魏王咎。定陶夜袭,干掉了强大的对手项梁。
谁也没想到,击败章邯的男儿,就这样死了。项梁战胜章邯的这份荣耀,才持续两个月,就结束了。
项梁和章邯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胜利者会是谁。
项梁死了,反秦事业,又会陷入怎样的低谷。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物,又会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突发状况。
项梁做了一个决定,不等齐赵联军,等也不会来。伐秦,凭借楚军的力量就足够了。
他在东阿耽搁了两个月,不能再耽搁。否则,章邯恢复元气,秦军来援。他就会错失战机。攻守之势,就会发生变化。
项梁率军南下,攻打了一个具有战略位置的城邑:定陶。
这个地方,刘邦、项羽没能攻下。项梁来攻,就是为了把楚地反秦势力,连成一个整体。
项梁独自伐秦,这种行为,让反对者给出了六个字:益轻秦,有骄色。
然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劝谏项梁。这个人,就是宋义。
宋义就是项梁死后,取代项梁军中地位的人。楚怀王给了他一个称号:卿子冠军。
秦军攻打巨鹿,救援赵国,也是他负责。后来被项羽以乱臣名义,斩杀。进而成就了项羽,破釜沉舟,让楚军独领风骚。项羽成为主角,威风不已。
话题扯远,言归正传。
宋义见项梁想要独自伐秦,说了一段话: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翻译过来,就是四个字:项梁会输。
项梁真是好脾气,被手下人这么说,没把宋义杀了。未战,扰乱军心,还诅咒打不赢。这种人就该杀!毕竟,项梁出道以来,没有输过,还打败了战无不胜的章邯。
难道不值得骄傲吗!
应该骄傲。
只是项梁不知道,这两个月时间里,秦国派出了重量级别的人物,率领秦军,来驰援章邯。他也错判形势,低估了章邯这个男人的实力。
宋义只是看到,项梁做出这个错误的决定。却没看到,项梁在现实之中的无奈。
是项梁狂妄自大,任性而为,不想等援军,共同伐秦?
是他,等不来援军。赵、齐不响应,项梁也没办法。
项梁在东阿等了两个月,再等下去,士气才会懈怠。还会等来,强大的秦军。只有趁着楚军士气正盛,秦军士气低迷,章邯没有能力反扑,继续扩大战果,巩固根据地。
宋义有本事,那就去做齐国君臣的思想工作。项梁也觉得宋义很烦,打发他去齐国,做田荣西进伐秦的思想工作。
路上,宋义怨声载道,见人就说,楚军必败。
在途中遇到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问他:你这是到哪里去,见武信君(项梁)?
高陵君心想:废话。我不见他,难不成见你这种小角色啊!
但,高陵君面带笑容,嘴上却说:是啊!
宋义冷笑一声,叮嘱齐使:我论定武信君必会失败。您慢点去,当可免遭一死。走快了,就将遭受祸殃。
齐使高陵君显听了,将信将疑,故意走得很慢,就像乌龟一样的速度。
这段对话,就好像宋义是个预言家,预测到了项梁的结局。
这个时候,项梁如日中天,气焰正盛,你说他会失败,没有几个人会相信。毕竟,项梁是凝聚了楚地反秦大业的人物,是唯一击败章邯这样战无不胜的人。
你说他会输,没有几人会信。脾气暴躁的人,听了这句话,不杀了宋义才怪。
高陵君显听了,信了。
史料没有记载,这个高陵君显,是个什么人物。为什么宋义说项梁会输,他信以为真。也没有说他去见项梁是为了什么?
通过脑补,还是能得到一点答案。
他是为了齐楚合作伐秦的事。
田荣交代他去传达什么意见,是合作,还是拒绝合作!可惜,史料没有记载。
如果齐使走快点,见到项梁,并向项梁传达田荣想要表达的意思,会不会有另外一种结局?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齐使听了宋义的话,故意走得慢,也没传达田荣的意思。
宋义不是预言家,他是投机取巧者。他这样说,胜了,对他没有影响。败了,说他有先见之明,就能打造自己的名声。他的运气真好,项梁真的败了,还战死了。随后,他成为了接替项梁的人。
宋义真的有能力?
如果真有能力,项羽敢杀位高权重的宋义。
就是因为这家伙,只会说,却没有真本事。项羽听他指挥,觉得憋屈。楚地将领,也觉得憋屈。项羽杀他,大家击掌称快,愿意听项羽这样的大英雄命令。
话题再一次,扯远了!这些事,留到后面在说。
项梁根据现实的无奈,做出了一个举动:独自率主力南下,攻打定陶。
章邯输给项梁,也不泄气。表面上,据城而守,不敢出战。暗地里,他做了很多功课,也派出了很多斥候,探知楚军动向。
章邯充满发挥了一种精神: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惜,很多人,失败了,连站起来的勇气都没有。章邯被项梁击败,却没有失去站起来的勇气。相反,他在总结为什么会输。他重新调整心态,安抚士气,伺机再战。
李由战死,项梁南渡,齐赵按兵不动。这些现象,让久经战阵的章邯捕捉到一个信息:是时候准备反击了。
上天也照顾章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援军来了,还是悄悄地来。章邯得到兵力补充,做了一个决定:找项梁报仇。
虽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增援章邯的兵力是来自关中,还是王离秘密率领的长城军团。但,援军来得正是时候,章邯得到了新生兵力补充。
东阿、濮阳,他虽败,却不乱心。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反扑项梁。
定陶,就是章邯和项梁最后的决战。
来介绍定陶之战基本信息。
时间:秦二世二年九月。
主角:项梁和章邯。
定陶坚固,又有大量兵力驻守。刘项打不下来,项梁也强攻不下。正在项梁注意力都集中在定陶战事时,章邯开始行动。他要一战,灭掉楚军主力,一雪前耻。
这一次,章邯用了临济之战和东阿之战的战术:奔袭和夜袭。
章邯悄无声息从濮阳奔袭到定陶,急行军两百多里。在利用夜袭战术,对项梁突然发起猛烈的进攻。定陶城内的秦军,见援军来了,也趁势发起反攻。项梁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就遭到了秦军内外夹攻。
项梁没想到章邯还有力量反击,且来得如此快,还发动夜袭。这场战争的结果被记录下来:章邯胜,杀项梁。
章邯是夜袭战的高手。临济之战,夜袭魏、齐、楚三国联军,斩杀齐王田儋、逼死魏王咎。定陶夜袭,干掉了强大的对手项梁。
谁也没想到,击败章邯的男儿,就这样死了。项梁战胜章邯的这份荣耀,才持续两个月,就结束了。
项梁和章邯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胜利者会是谁。
项梁死了,反秦事业,又会陷入怎样的低谷。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物,又会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