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里正外圆
次日一大早,纪府的后院中,德胜楼和醉仙居两家可谓是火力全开,灶火熊熊、热气腾腾,众人在有条不紊中,忙碌了起来。
一边是蒸炸烤炖,一边是煲煎煮炒,在宋福和蔡喜的带领下,双方好比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拼手艺、拼味道、拼气势、拼一切!
张澜一直盯着的八字胡,现在的他没有任何小动作,起码到现在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只不过,李山后自从后半夜溜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难道……是那货出了意外,张澜寻思着。
李山没出意外,根据之前的查探,一伙贼人出现在了北城附近,看他们的行踪,或许和纪府的寿宴有关,为了预防万一,李山有了新的任务。
朱棣将李山带回的情报格外重视,除了周同带领一队精锐护卫太子和孙儿,又命李山带了一队精锐保护,完全来了一个双保险。
朱棣也想知道,如果有人找纪纲的麻烦,这个人是谁?
到底是建文余孽冲着新朝而来,还是和纪纲是私仇旧很,这些都很重要。
不可否认的是,朱棣借着纪纲的手,毕竟是除去了很多人,也许这些人中,有的不需要死,可是这些人却死了,他们所带来的影响就消失了。
对于自己这个靖难起家的皇帝来说,位子似乎坐得就更稳健了!
朱棣最大的痛,就是担心背后有人指手画脚,说自己灭掉了侄子、抢夺了江山,所以从安全角度来说:让一个人闭嘴有很多办法,但是最有效的……死人不会乱说话。
无论是开启那部著名的《永乐大典》编撰,还是让马三宝七下西洋,或者是戊边收服蛮夷占领的疆域,还有那些垦田减负实施,这么多的事情光环下,也不能说朱棣一无是处。
起码在收复疆土和发展经济、商贸,推动文化传播方面,朱棣还是有一定担当的!
所有的事情,都在按部就班中进行,无论是好的坏的、善的恶的、对的错的……无论是什么,都逃不过时间和命运的安排。
巳时三刻中,就有大量的宾客到来,代表汉王的罗青山已经来了半个时辰,他坐在角落里扇着折扇,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罗青山倒要看看,这个堂堂的指挥使大人,怎么安排太子和汉王的座位,看着很简单的问题,其实说明了很多。
无论是如何排座,这个八仙桌上都会分出主次前后,纪纲或者不在乎很多,但是事关面子还有站队问题,纪纲不可能不关注。
同一时刻,在御书房的案几后面,朱棣稳稳的坐在那里,看了看一旁的刻漏,似乎有心人关注的问题,他也很关注。
书房里,今天的纪纲穿的很喜庆,一身紫红色的袍服倍感精神,此刻,他正看着对面的许应先,恨不得大嘴巴子抽他丫的!
“你他娘的,真是个棒槌!”
纪纲看了看手中的茶盏,扬起来又放了下来,这可是上好的青花,可是十两银子一个。
还有半个时辰就开席了,太子和汉王最多一刻钟就要来了,现在麻烦大了……
如果让太子坐上位,汉王那里肯定不成,反过来如果是汉王坐上位,太子的脸面何存。
整不好……自己这个陛下的忠犬,还会受到双方的牵连,事实上,要比纪纲想像的还麻烦一些。
虽然纪纲豪橫跋扈,但他不是傻子,他要避开这个风口浪尖,必须拿出一个好办法才行。
“大人,小人有一个办法!”书房门口,纪安出现了。
纪安貌似有些嘚瑟,这一下子就解决了主子的问题,赏赐自不必说,关键解决了主子大大的麻烦。
“你……说……”纪纲看了一眼纪安,点了点头,今日运势说自己不宜动怒,也不可动怒。
“准备两张圆桌,铺上红布即可。”纪安想起了张澜给他说过的话,轻轻地说道。
“哦,你这脑袋…可以想出这个办法,不对吧!”纪纲摩挲着青花茶盏,瞥了一眼门口的纪安。
据纪纲所知,仅凭借纪安的狗脑子,他铁定想不出这个好办法来的。
“这个……确实是小人的主意!”纪安知道,反正纪纲也不会深究,直接扛到底得了。
“算了,今日俺不宜动怒,去办吧!
你还不快跟上,在这等着下崽啊!”纪纲看了一眼许应先,吼道。
“走走…快走……”许应先蹿出了书房,在外边他拦住了纪安,“安叔,你不地道啊!”
“得了,要不是我想的办法,你不死都得残废,赶紧走吧!”纪安没有给许应先面子,同是为纪纲做事,和许应先那种私欲不同,纪安的立场是不让主子丢脸,他知道纪纲最在乎什么!
后院月亮门,张澜握着手里一枚铜钱,上面“”永乐通宝”四个字很是清晰,仔细看的话,铜钱的样式不就是里正外圆吗?
张澜早就观察到了纪府布置的问题,六十六张八仙桌,每桌坐六个人,其中首尾之位坐两个的话,主次、上下,尊卑一目了然。
张澜清楚历史进程,知道在这一历史时期,太子朱高炽在这个太子之位上足足待了有二十年,而真正做皇帝却不足一年,只有短短的十个月左右。
朱高炽本来就不被自己的老爹朱棣所喜,为了护佑自己的儿子朱瞻基,他做了一切能做的,说是忍辱负重、砥砺前行,也不过分。
所以说……张澜有些心疼太子,觉得他不仅是苦逼,还是很有抱负担当。
朱高炽知道自己的老爹喜欢自己的儿子,突然就顿悟了一个道理,自己挡住兄弟们的“钢铁洪流”,让自己的儿子能够茁壮成长,这就是自己的责任!
张澜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解决很多重要的问题,那么放手就去做就好了。
除此之外,什么纪纲和朱高洵之流,张澜通通不在意。
说他们是时代长河中的跳梁小丑也不为过,只要朱高炽和朱瞻基安全,其他的都不重要。
“好了,应该解决问题了!”
张澜知道纪安应该把办法传过去了,福伯和蔡师傅亲自操刀,前院已经通知准备开席了,张澜看到一切顺利,完全放下心来。
虽然之前张澜想到了很多,绝对不会想到朱瞻基来了,现在就在前院,叉着一双小手看着纪纲。
两个圆桌分立左右,太子和汉王各坐一桌,太子党和汉王党的铁杆围坐在“老大”周围,一切看上去都很圆满,问题都解决了!
纪纲没想到朱瞻基会拍着手跳出来,问自己要蹦米花和奶茶,面对自己主子甚是疼爱的皇孙,这该如何是好!
一边是蒸炸烤炖,一边是煲煎煮炒,在宋福和蔡喜的带领下,双方好比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拼手艺、拼味道、拼气势、拼一切!
张澜一直盯着的八字胡,现在的他没有任何小动作,起码到现在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只不过,李山后自从后半夜溜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难道……是那货出了意外,张澜寻思着。
李山没出意外,根据之前的查探,一伙贼人出现在了北城附近,看他们的行踪,或许和纪府的寿宴有关,为了预防万一,李山有了新的任务。
朱棣将李山带回的情报格外重视,除了周同带领一队精锐护卫太子和孙儿,又命李山带了一队精锐保护,完全来了一个双保险。
朱棣也想知道,如果有人找纪纲的麻烦,这个人是谁?
到底是建文余孽冲着新朝而来,还是和纪纲是私仇旧很,这些都很重要。
不可否认的是,朱棣借着纪纲的手,毕竟是除去了很多人,也许这些人中,有的不需要死,可是这些人却死了,他们所带来的影响就消失了。
对于自己这个靖难起家的皇帝来说,位子似乎坐得就更稳健了!
朱棣最大的痛,就是担心背后有人指手画脚,说自己灭掉了侄子、抢夺了江山,所以从安全角度来说:让一个人闭嘴有很多办法,但是最有效的……死人不会乱说话。
无论是开启那部著名的《永乐大典》编撰,还是让马三宝七下西洋,或者是戊边收服蛮夷占领的疆域,还有那些垦田减负实施,这么多的事情光环下,也不能说朱棣一无是处。
起码在收复疆土和发展经济、商贸,推动文化传播方面,朱棣还是有一定担当的!
所有的事情,都在按部就班中进行,无论是好的坏的、善的恶的、对的错的……无论是什么,都逃不过时间和命运的安排。
巳时三刻中,就有大量的宾客到来,代表汉王的罗青山已经来了半个时辰,他坐在角落里扇着折扇,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罗青山倒要看看,这个堂堂的指挥使大人,怎么安排太子和汉王的座位,看着很简单的问题,其实说明了很多。
无论是如何排座,这个八仙桌上都会分出主次前后,纪纲或者不在乎很多,但是事关面子还有站队问题,纪纲不可能不关注。
同一时刻,在御书房的案几后面,朱棣稳稳的坐在那里,看了看一旁的刻漏,似乎有心人关注的问题,他也很关注。
书房里,今天的纪纲穿的很喜庆,一身紫红色的袍服倍感精神,此刻,他正看着对面的许应先,恨不得大嘴巴子抽他丫的!
“你他娘的,真是个棒槌!”
纪纲看了看手中的茶盏,扬起来又放了下来,这可是上好的青花,可是十两银子一个。
还有半个时辰就开席了,太子和汉王最多一刻钟就要来了,现在麻烦大了……
如果让太子坐上位,汉王那里肯定不成,反过来如果是汉王坐上位,太子的脸面何存。
整不好……自己这个陛下的忠犬,还会受到双方的牵连,事实上,要比纪纲想像的还麻烦一些。
虽然纪纲豪橫跋扈,但他不是傻子,他要避开这个风口浪尖,必须拿出一个好办法才行。
“大人,小人有一个办法!”书房门口,纪安出现了。
纪安貌似有些嘚瑟,这一下子就解决了主子的问题,赏赐自不必说,关键解决了主子大大的麻烦。
“你……说……”纪纲看了一眼纪安,点了点头,今日运势说自己不宜动怒,也不可动怒。
“准备两张圆桌,铺上红布即可。”纪安想起了张澜给他说过的话,轻轻地说道。
“哦,你这脑袋…可以想出这个办法,不对吧!”纪纲摩挲着青花茶盏,瞥了一眼门口的纪安。
据纪纲所知,仅凭借纪安的狗脑子,他铁定想不出这个好办法来的。
“这个……确实是小人的主意!”纪安知道,反正纪纲也不会深究,直接扛到底得了。
“算了,今日俺不宜动怒,去办吧!
你还不快跟上,在这等着下崽啊!”纪纲看了一眼许应先,吼道。
“走走…快走……”许应先蹿出了书房,在外边他拦住了纪安,“安叔,你不地道啊!”
“得了,要不是我想的办法,你不死都得残废,赶紧走吧!”纪安没有给许应先面子,同是为纪纲做事,和许应先那种私欲不同,纪安的立场是不让主子丢脸,他知道纪纲最在乎什么!
后院月亮门,张澜握着手里一枚铜钱,上面“”永乐通宝”四个字很是清晰,仔细看的话,铜钱的样式不就是里正外圆吗?
张澜早就观察到了纪府布置的问题,六十六张八仙桌,每桌坐六个人,其中首尾之位坐两个的话,主次、上下,尊卑一目了然。
张澜清楚历史进程,知道在这一历史时期,太子朱高炽在这个太子之位上足足待了有二十年,而真正做皇帝却不足一年,只有短短的十个月左右。
朱高炽本来就不被自己的老爹朱棣所喜,为了护佑自己的儿子朱瞻基,他做了一切能做的,说是忍辱负重、砥砺前行,也不过分。
所以说……张澜有些心疼太子,觉得他不仅是苦逼,还是很有抱负担当。
朱高炽知道自己的老爹喜欢自己的儿子,突然就顿悟了一个道理,自己挡住兄弟们的“钢铁洪流”,让自己的儿子能够茁壮成长,这就是自己的责任!
张澜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解决很多重要的问题,那么放手就去做就好了。
除此之外,什么纪纲和朱高洵之流,张澜通通不在意。
说他们是时代长河中的跳梁小丑也不为过,只要朱高炽和朱瞻基安全,其他的都不重要。
“好了,应该解决问题了!”
张澜知道纪安应该把办法传过去了,福伯和蔡师傅亲自操刀,前院已经通知准备开席了,张澜看到一切顺利,完全放下心来。
虽然之前张澜想到了很多,绝对不会想到朱瞻基来了,现在就在前院,叉着一双小手看着纪纲。
两个圆桌分立左右,太子和汉王各坐一桌,太子党和汉王党的铁杆围坐在“老大”周围,一切看上去都很圆满,问题都解决了!
纪纲没想到朱瞻基会拍着手跳出来,问自己要蹦米花和奶茶,面对自己主子甚是疼爱的皇孙,这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