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章 皇权与士族
随着刑部联合内政司和治安司,对此次江南大族牵扯巫蛊之术大做文章后,整个江南被犁清一遍。
其中牵涉了地方官吏,京中官员,又是上百位落马,天启八年的进士又提前得到提拔。
可朝廷还是开始面临官吏不够用的窘境,不仅仅是这些被掀下马的人,而是世家大族暗中抵制。
一批的官员告病,而且都有诊断确实有病,这还不算太严重,可地方吏员缺额就是大事了。
别以为有职位还怕没人当,不是谁都可以混官场的,再说这时代,认字的普及率都不高,何况了解为政之道的人。
知识掌握在士绅大族手中,即使是朝廷惠民政策,可真正读书的穷人还是极少,一日三餐就让大部分人劳碌一生了。
不是百姓不想让自己的子女读书,而是根本办不到,半大小子就要帮着家里做事,谁家不是恨不得孩子快点长大,好帮助家里干活。
如果说之前朱由校还能用三代以内不许科举威胁世家大族的话,那现在世家大族的反戈一击,用的就是同样的办法,只不过是反过来了。
老子不稀罕子孙当官,反正老子家有钱,活的比泥腿子好无数倍,你朱家皇帝自己玩去吧。
当然,这是他们摆出的姿态,有钱后追求权利,这是社会规律,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一样。
现在摆出这姿态,就是为了争取更大的权利,就看双方角逐谁最后认输,谁就掌握话语权罢了。
朱由校还真不敢把全部世家子弟逐出官场,就算是历史上的满清,同样不敢。
西方世界也一样,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后来的君主立宪,共和国体,资本为主,都无法摆脱世家大族。
特别是地方吏员的缺额,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士绅阶层的人,普通百姓根本无法胜任这工作。
官吏官吏,吏员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士绅阶层掌握权利的最佳渠道。
古代的官员人数比后世社会少很多,一个县基本上只有三四个人,其余的都是吏员。
县令,主簿,教谕,这是一个县的基本配置,大县增加一个佐贰官,小县佐贰官由主簿代理。
可治理一个县需要的人员是不能少的,这就造就了吏员常常架空县令,成为实际掌握地方权利的情况。
而且更可怕的是地方官员愿意配合他们,这可不仅是王朝末年会出现的。
相反,在每一个王朝,几乎都只在开国后那几年很少这种事,一旦安稳下来,马上就会普及这情况。
唯一的区别是,王朝末期地方吏员更加贪婪,没有底线,而盛世太平时,他们也会守住底线,不干太过分的事。
至于为何许多官员愿意配合他们,说穿了是为了安稳,流水的地方官,铁打的吏员。
地方官所求是自己任内不要出大事,政绩说的过去,能够平安的熬资历升官,只要手下吏员能够满足他这愿望,干嘛多事不配合呀。
毕竟头铁的人不多,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更少,人性自然的自私的,除非自己的利益被对方侵犯,否则谁愿意多事。
而经年老吏对这把握的很娴熟,知道什么是县太爷能容忍的,什么不能触碰,自然相安无事。
……
“征召举人功名的入仕吧,各县典史下调秀才功名就可,朕就不信撑不过这一关。”
朱由校发狠了,当即召集两院大臣,八部五卿宣布这决定。
这一次没人反对,作为大明此次改革的拥护者,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战役,比跟女真人的决战还残酷。
看似没有硝烟,但最终失败者跟人头滚滚没有两样,一不小心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诏命:皇家小学第一批学生毕业,十六岁以上男子由吏部考核安排,十四岁以上女子由宗人府安排……”
朱由校接着一道诏命,这是他当年收容的万名孤儿中的一部分,如今也学习了三年多了。
这些人不是按私塾模式教育的,而是改良过后的新式教育,四书五经要学习但不是重点,重点是学以致用。
让他们跟士子们一起考科举,绝大部分都没那水平,可办实事的能力是不会差的,反而在专项上更为精通。
吏部接到旨意开始还不乐意,在尚书大人李宗延的坚持下,才组织了考核,成绩出来后大家都惊讶了。
古代的科举制度考上进士后,同样在安排官职之前要经过吏部考核,但不是考你八股文,而是考核你处理事情的能力。
因此说八股文害人的,其实大多数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因为大多数人基本上考不上。
八股文只是敲门砖,真正要当官,还要经过实务考核,这跟后世的高考一个概念,大学毕业你只是有个证书罢了。
同样,进士出身只是你有当官的资格,但具体你能当什么官,还要经过吏部考核才能得到任命。
每年等候任命的候补不知道有多少,这里面大部分是吏部考核不过关的。
朱由校这批学生自然不是当官的,通过考核后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被分配到各个岗位当吏员。
但这些人只是杯水车薪,好在秀才的基数不少,穷人家虽然读书的少,可大明人口基数大。
虽然勉强,但还是基本上有人做事了,现在就看谁先撑不住了。
两个月后,朱由校召见两院大臣、八部五卿,引来满朝文武的关注,人们看到大臣们出来后,一个个沉着脸,可什么也不说。
两天后朝会日子,汇报完成后,高时明上前一步,展开圣旨宣读。
“圣谕:皇族子弟,外戚家中,适龄男子下放地方历练!”
“圣谕:招募适龄女性加入锦衣军情局、内政司、治安司处理文书,调任一局两司文书赴地方任职!”
连续两道圣旨,激起了满朝争议,但在两院大臣、八部五卿的坚持下通过了,这下举国沸腾了。
放开皇族和外戚进入官场的限制,终于被朱由校干成了,十几万的皇族子弟,有爵位的才多少,历代后妃的外戚还存在的有多少。
这些人天然的站在皇帝一边,即使家中已经成了士绅阶层,可身上的标签撕不下来。
其中牵涉了地方官吏,京中官员,又是上百位落马,天启八年的进士又提前得到提拔。
可朝廷还是开始面临官吏不够用的窘境,不仅仅是这些被掀下马的人,而是世家大族暗中抵制。
一批的官员告病,而且都有诊断确实有病,这还不算太严重,可地方吏员缺额就是大事了。
别以为有职位还怕没人当,不是谁都可以混官场的,再说这时代,认字的普及率都不高,何况了解为政之道的人。
知识掌握在士绅大族手中,即使是朝廷惠民政策,可真正读书的穷人还是极少,一日三餐就让大部分人劳碌一生了。
不是百姓不想让自己的子女读书,而是根本办不到,半大小子就要帮着家里做事,谁家不是恨不得孩子快点长大,好帮助家里干活。
如果说之前朱由校还能用三代以内不许科举威胁世家大族的话,那现在世家大族的反戈一击,用的就是同样的办法,只不过是反过来了。
老子不稀罕子孙当官,反正老子家有钱,活的比泥腿子好无数倍,你朱家皇帝自己玩去吧。
当然,这是他们摆出的姿态,有钱后追求权利,这是社会规律,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一样。
现在摆出这姿态,就是为了争取更大的权利,就看双方角逐谁最后认输,谁就掌握话语权罢了。
朱由校还真不敢把全部世家子弟逐出官场,就算是历史上的满清,同样不敢。
西方世界也一样,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后来的君主立宪,共和国体,资本为主,都无法摆脱世家大族。
特别是地方吏员的缺额,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士绅阶层的人,普通百姓根本无法胜任这工作。
官吏官吏,吏员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士绅阶层掌握权利的最佳渠道。
古代的官员人数比后世社会少很多,一个县基本上只有三四个人,其余的都是吏员。
县令,主簿,教谕,这是一个县的基本配置,大县增加一个佐贰官,小县佐贰官由主簿代理。
可治理一个县需要的人员是不能少的,这就造就了吏员常常架空县令,成为实际掌握地方权利的情况。
而且更可怕的是地方官员愿意配合他们,这可不仅是王朝末年会出现的。
相反,在每一个王朝,几乎都只在开国后那几年很少这种事,一旦安稳下来,马上就会普及这情况。
唯一的区别是,王朝末期地方吏员更加贪婪,没有底线,而盛世太平时,他们也会守住底线,不干太过分的事。
至于为何许多官员愿意配合他们,说穿了是为了安稳,流水的地方官,铁打的吏员。
地方官所求是自己任内不要出大事,政绩说的过去,能够平安的熬资历升官,只要手下吏员能够满足他这愿望,干嘛多事不配合呀。
毕竟头铁的人不多,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更少,人性自然的自私的,除非自己的利益被对方侵犯,否则谁愿意多事。
而经年老吏对这把握的很娴熟,知道什么是县太爷能容忍的,什么不能触碰,自然相安无事。
……
“征召举人功名的入仕吧,各县典史下调秀才功名就可,朕就不信撑不过这一关。”
朱由校发狠了,当即召集两院大臣,八部五卿宣布这决定。
这一次没人反对,作为大明此次改革的拥护者,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战役,比跟女真人的决战还残酷。
看似没有硝烟,但最终失败者跟人头滚滚没有两样,一不小心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诏命:皇家小学第一批学生毕业,十六岁以上男子由吏部考核安排,十四岁以上女子由宗人府安排……”
朱由校接着一道诏命,这是他当年收容的万名孤儿中的一部分,如今也学习了三年多了。
这些人不是按私塾模式教育的,而是改良过后的新式教育,四书五经要学习但不是重点,重点是学以致用。
让他们跟士子们一起考科举,绝大部分都没那水平,可办实事的能力是不会差的,反而在专项上更为精通。
吏部接到旨意开始还不乐意,在尚书大人李宗延的坚持下,才组织了考核,成绩出来后大家都惊讶了。
古代的科举制度考上进士后,同样在安排官职之前要经过吏部考核,但不是考你八股文,而是考核你处理事情的能力。
因此说八股文害人的,其实大多数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因为大多数人基本上考不上。
八股文只是敲门砖,真正要当官,还要经过实务考核,这跟后世的高考一个概念,大学毕业你只是有个证书罢了。
同样,进士出身只是你有当官的资格,但具体你能当什么官,还要经过吏部考核才能得到任命。
每年等候任命的候补不知道有多少,这里面大部分是吏部考核不过关的。
朱由校这批学生自然不是当官的,通过考核后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被分配到各个岗位当吏员。
但这些人只是杯水车薪,好在秀才的基数不少,穷人家虽然读书的少,可大明人口基数大。
虽然勉强,但还是基本上有人做事了,现在就看谁先撑不住了。
两个月后,朱由校召见两院大臣、八部五卿,引来满朝文武的关注,人们看到大臣们出来后,一个个沉着脸,可什么也不说。
两天后朝会日子,汇报完成后,高时明上前一步,展开圣旨宣读。
“圣谕:皇族子弟,外戚家中,适龄男子下放地方历练!”
“圣谕:招募适龄女性加入锦衣军情局、内政司、治安司处理文书,调任一局两司文书赴地方任职!”
连续两道圣旨,激起了满朝争议,但在两院大臣、八部五卿的坚持下通过了,这下举国沸腾了。
放开皇族和外戚进入官场的限制,终于被朱由校干成了,十几万的皇族子弟,有爵位的才多少,历代后妃的外戚还存在的有多少。
这些人天然的站在皇帝一边,即使家中已经成了士绅阶层,可身上的标签撕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