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九章 人员调动
“启禀皇上,臣请外任,接替洪大人的陕西总督一职。”
卢象升没客气,直接开口就说出自己的打算。
洪承畴任期满三年了,这几天朝廷中正在商议由谁接任他,而他也将调回京城。
“你要去陕西?”
朱由校不解的问道,两大爱将,孙传庭已经去了西北了,洪承畴调回来,他是打算拍个纯粹的文官过去的。
安西省的建立,陕西不再是最前线了,这一点他跟两院有过交流,只是还没达成共识罢了。
卢象升作为兵部侍郎,应该是听说过的,可今天自己找上门来求这职位,那一定是有想法了。
果然,他这话一问出,卢象升拱手道:“皇上建议派遣文臣,臣明白皇上的想法,但臣有不同的意见。”
“哦,说说。”
朱由校一听果然有想法,顿时露出很感兴趣的模样,让他心头一松,果然是圣君啊。
卢象升于是侃侃道:“臣的意见是安西省初立,地理位置又特殊,虽有朝廷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水泥路,但瀚海千里几乎无人烟,而且沙匪众多,剿杀不易,若没有后方支援,极难站住脚,而这后方光靠文臣怕是不行,必须要有个能跟孙伯雅合拍之人大力支持,臣与孙伯雅同为皇上一力拔擢,又在辽东并肩作战过,无论性情还是习惯,互相间都熟悉对方,因此臣才是最好人选。”
朱由校听的一边点头,一边思考,他当然知道陕西作为安西省大后方极为重要。
不仅仅是因为支援安西省,还要震慑乌斯藏和青海各部,只是如今西北名将如云,再放一个帅才去那觉的有点浪费。
听完卢象升所言,也不是没道理,安西省按地理位置来说,其实就是大唐早期的安西都护府大半地盘。
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没分出北庭都护府之前,就是统管天山南北一直到波斯边境的。
设立北庭后把天山以北分给北庭都护府管辖,两大都护府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河西走廊。
一旦河西走廊被掐断,这两处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得不到支援,因此青海才是关键。
青海不乱,河西走廊就不会被掐断,因为大明在防御上部敌人方向,花费了快三百年时间,早已有了稳固的防线。
“朕准了。”
朱由校在思考良久后,终于给出决断,不过他批准之后又说道:“朕准你去陕西,但你的主要任务是民生,这一点不能改,洪彦演手上建设水库和灌溉渠道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事,你去之后还要考察青海甘肃一带河流水源,同样也要动起来。”
水库渠道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洪承畴并未完成,但已经都在按部就班的建设当中。
陕西如今到处是工地,这可是朱由校的神来之笔,不仅能为后世留下青山绿水,更是杜绝了民乱的可能。
现在的陕西即使有心怀不轨的人,也无法号召起百姓参与,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干活,谁有空去造反。
卢象升当然明白这事的重要性,忙庄重道:“臣明白,水利之事惠及子孙,才是大明长治久安的根本,臣不敢懈怠。”
朱由校满意的笑道:“卿是良臣,朕相信你的能力,因此朕也会给你便宜行事的特权,你只要牢记一点,拓土万里之功不及让百姓安居乐业之功。自家的子民都养不好,要再多的疆域有何用,还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卢象升深吸一口气,站起来长揖行礼道:“臣为天下苍生贺!大明有如此仁德之圣主,臣岂敢不肝脑涂地!”
卢象升走了,朱由校得意的摸着自己的下巴傻笑着,自己被名传青史的人称赞为圣主呢。
“老卢是忠心的,嗯嗯……”
“对了,朕记的昨天看到吏部一个任命名单,史可法要被调任到陕西,要不要让卢象升照顾他一下呢。”
朱由校想起这事,不禁摸着刚留了一点点的胡子沉吟起来。
男人三十无须不成相,这相是男人堂堂相貌之相,朱由校二十六岁了,不得不开始蓄须,终于有了小胡子摸摸了。
史可法的名字进入他眼中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三年前进士科,只是史可法名次不高,排在二百多名。
但史可法毕竟是名垂青史的,朱由校对他印象深刻,再次看到他的名字时还诧异,他怎么会去陕西呢。
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弟子,不去湖北帮他老师,跑陕西去受苦干嘛。
关中地区即使这两年有了起色,但还是贫穷艰苦的,而且到处在建设,当官也是很累的。
两天后朝会日,看来卢象升做过功课了,提议他接替洪承畴的事很快就得到通过。
朱由校都没想到,卢象升出任陕西总督后,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惊喜,这是后话。
三月末福建传来消息,李定国率领山地军上岛,以教练的身份参战,半个月之内连打两场打胜仗。
一代名将的风采,露出了峥嵘的头角。
十一岁的少年是无法当任主将的,因此朱由校故意不派主将,只派了副将等人协助,让他有机会施展才华。
人家也明白皇帝这是要给李定国积累军功,原本是抱着陪太子读书的心理的。
可第一战下来,将领们都惊呆了,这还是小屁孩的思维吗,竟然算计到敌人的方方面面,一举击溃对方。
消息传到京中,军务院再三确认后才相信,不是人家故意让功给他,而是他实打实的功劳。
这下以前的内阁那几个,想起了当初朱由校收养他时说的话,不由的大为惊讶。
当初才七岁的李定国,朱由校就断定他将来是大明的柱石,会是个霍去病似的战神存在。
“你们说,皇上是不是天眷之人呀!”
耿直如李宗延,今天不得不对袁可立等人感叹道。
黄立极哈哈笑道:“吾皇何止是天眷,吾皇就是昊天之子才对。”
这话说的大家笑起来,几乎没人觉的这是在拍马屁。
孙承宗当年不在,现在听说了当年之事,也赞叹道:“皇上慧眼呀,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你们说他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卢象升没客气,直接开口就说出自己的打算。
洪承畴任期满三年了,这几天朝廷中正在商议由谁接任他,而他也将调回京城。
“你要去陕西?”
朱由校不解的问道,两大爱将,孙传庭已经去了西北了,洪承畴调回来,他是打算拍个纯粹的文官过去的。
安西省的建立,陕西不再是最前线了,这一点他跟两院有过交流,只是还没达成共识罢了。
卢象升作为兵部侍郎,应该是听说过的,可今天自己找上门来求这职位,那一定是有想法了。
果然,他这话一问出,卢象升拱手道:“皇上建议派遣文臣,臣明白皇上的想法,但臣有不同的意见。”
“哦,说说。”
朱由校一听果然有想法,顿时露出很感兴趣的模样,让他心头一松,果然是圣君啊。
卢象升于是侃侃道:“臣的意见是安西省初立,地理位置又特殊,虽有朝廷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水泥路,但瀚海千里几乎无人烟,而且沙匪众多,剿杀不易,若没有后方支援,极难站住脚,而这后方光靠文臣怕是不行,必须要有个能跟孙伯雅合拍之人大力支持,臣与孙伯雅同为皇上一力拔擢,又在辽东并肩作战过,无论性情还是习惯,互相间都熟悉对方,因此臣才是最好人选。”
朱由校听的一边点头,一边思考,他当然知道陕西作为安西省大后方极为重要。
不仅仅是因为支援安西省,还要震慑乌斯藏和青海各部,只是如今西北名将如云,再放一个帅才去那觉的有点浪费。
听完卢象升所言,也不是没道理,安西省按地理位置来说,其实就是大唐早期的安西都护府大半地盘。
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没分出北庭都护府之前,就是统管天山南北一直到波斯边境的。
设立北庭后把天山以北分给北庭都护府管辖,两大都护府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河西走廊。
一旦河西走廊被掐断,这两处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得不到支援,因此青海才是关键。
青海不乱,河西走廊就不会被掐断,因为大明在防御上部敌人方向,花费了快三百年时间,早已有了稳固的防线。
“朕准了。”
朱由校在思考良久后,终于给出决断,不过他批准之后又说道:“朕准你去陕西,但你的主要任务是民生,这一点不能改,洪彦演手上建设水库和灌溉渠道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事,你去之后还要考察青海甘肃一带河流水源,同样也要动起来。”
水库渠道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洪承畴并未完成,但已经都在按部就班的建设当中。
陕西如今到处是工地,这可是朱由校的神来之笔,不仅能为后世留下青山绿水,更是杜绝了民乱的可能。
现在的陕西即使有心怀不轨的人,也无法号召起百姓参与,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干活,谁有空去造反。
卢象升当然明白这事的重要性,忙庄重道:“臣明白,水利之事惠及子孙,才是大明长治久安的根本,臣不敢懈怠。”
朱由校满意的笑道:“卿是良臣,朕相信你的能力,因此朕也会给你便宜行事的特权,你只要牢记一点,拓土万里之功不及让百姓安居乐业之功。自家的子民都养不好,要再多的疆域有何用,还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卢象升深吸一口气,站起来长揖行礼道:“臣为天下苍生贺!大明有如此仁德之圣主,臣岂敢不肝脑涂地!”
卢象升走了,朱由校得意的摸着自己的下巴傻笑着,自己被名传青史的人称赞为圣主呢。
“老卢是忠心的,嗯嗯……”
“对了,朕记的昨天看到吏部一个任命名单,史可法要被调任到陕西,要不要让卢象升照顾他一下呢。”
朱由校想起这事,不禁摸着刚留了一点点的胡子沉吟起来。
男人三十无须不成相,这相是男人堂堂相貌之相,朱由校二十六岁了,不得不开始蓄须,终于有了小胡子摸摸了。
史可法的名字进入他眼中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三年前进士科,只是史可法名次不高,排在二百多名。
但史可法毕竟是名垂青史的,朱由校对他印象深刻,再次看到他的名字时还诧异,他怎么会去陕西呢。
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弟子,不去湖北帮他老师,跑陕西去受苦干嘛。
关中地区即使这两年有了起色,但还是贫穷艰苦的,而且到处在建设,当官也是很累的。
两天后朝会日,看来卢象升做过功课了,提议他接替洪承畴的事很快就得到通过。
朱由校都没想到,卢象升出任陕西总督后,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惊喜,这是后话。
三月末福建传来消息,李定国率领山地军上岛,以教练的身份参战,半个月之内连打两场打胜仗。
一代名将的风采,露出了峥嵘的头角。
十一岁的少年是无法当任主将的,因此朱由校故意不派主将,只派了副将等人协助,让他有机会施展才华。
人家也明白皇帝这是要给李定国积累军功,原本是抱着陪太子读书的心理的。
可第一战下来,将领们都惊呆了,这还是小屁孩的思维吗,竟然算计到敌人的方方面面,一举击溃对方。
消息传到京中,军务院再三确认后才相信,不是人家故意让功给他,而是他实打实的功劳。
这下以前的内阁那几个,想起了当初朱由校收养他时说的话,不由的大为惊讶。
当初才七岁的李定国,朱由校就断定他将来是大明的柱石,会是个霍去病似的战神存在。
“你们说,皇上是不是天眷之人呀!”
耿直如李宗延,今天不得不对袁可立等人感叹道。
黄立极哈哈笑道:“吾皇何止是天眷,吾皇就是昊天之子才对。”
这话说的大家笑起来,几乎没人觉的这是在拍马屁。
孙承宗当年不在,现在听说了当年之事,也赞叹道:“皇上慧眼呀,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你们说他是如何看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