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三章 两院廷推
李定国在南明的爵位,先是西宁王,然后晋级为晋王,朱由校考虑之后,决定还是留下这西宁的封号。
伯爵没有一个字的,封晋伯不适合,只有两周春秋时期才有这封号,爵位名称经过一代代改良后,已经很成熟,没必要返古。
不过南明的爵位也是乱套了,明朝的王爵,一个字的只有亲王,异姓王从来都是两个字。
晋王这个封号,原本就是大明皇族的,只是到南明时晋王一脉已经断绝了。
永历皇帝把这封号给李定国,也是拉拢的意思,那时候的李定国,已经是南明最后的支柱了,给个亲王也是正常的。
圣旨发出去半个月后,大明朝廷开始了一轮大动作,袁可立等人真的老了,都到了退休的年龄。
政务院的院长由黄立极接任,这没人有异议,但副院长的人选有三个,洪承畴、方岳贡和皇太极。
皇太极的名字被提上来不是朱由校的主意,现在的大明改革了这些年,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已经逐渐成熟了。
原本的体系依然存在,还是吏部管辖官员升迁,但两院大臣的任免权不在吏部,而是皇帝。
但皇帝没有直接任命的权利,特别是六位正副院长的人选,全是由三品以上的官员提名,再经过吏部统计。
把前十名的名单交由两院大臣和八部五卿,进行第一次的表决选举,然后再由朝堂上五品以上官员进行廷推。
但今天出现了最后三人票数相同的局面,支持皇太极的几乎都是政务院的参议,这让大家大吃一惊。
朱由校却一点不意外,这些年皇太极一直不声不响的做事,很有一种兢兢业业的作风,得到两院同僚的认可。
本身他就是有那才华,眼光有独到之处,又虚心学习,能够被认可是正常的。
“诸位爱卿,朕说两句吧。”
朱由校没有决定权,但作为皇帝是有建议权的,开口之后,朝堂上的嗡嗡声登时停了下来。
“廷推制度是为朝廷选才,选才的目的是处理军政大事,那么应该要具备三点。”
朱由校伸出三根手指,看一圈满殿大臣后,才再次接着说:“第一,忠于大明,第二,品行无亏,第三,才能能够处理所处位置的事务。”
说着停下话语,再看大家,见大臣们纷纷点头后才开口道:“那么朕以为,只要满足这三点了,其他的事就不要牵扯进来了,这些年国富民安是大明全体臣民共同创造的,这里面不仅有汉人,也有蒙古人,女真人,西南各族,西北各族,若是诸卿还局限于只有汉人才能身居高位,那就有悖于圣人有教无类的教诲了,朕早年就说过,我大明不应该分成汉族蒙古族等,应该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华夏族,凡是承认自己是人皇始祖伏羲的后裔,都是华夏族子民,轩辕黄帝也罢,神农炎帝也好,抑或是九黎蚩尤,不都全是伏羲氏子孙吗,各位好好想想,再投票吧。”
“嗡”的一阵嘈杂声响起,朝臣们再次争论起来,朱由校这次再也不管,微闭着眼睛静静的坐着。
终于,声音慢慢小了,洪承畴上前一步,拱手道:“臣洪承畴请吾皇推荐臣入军务院,参与军务院副院长一职廷推。”
皇帝虽然不能直接任命两院大臣,但可以提议推荐某个人参与选拔,而这被皇帝推荐的人,可以直接进入最后一道程序,算是皇帝的特权吧。
朱由校听到这声音睁开眼,意外的望向洪承畴。
大明现在文武并重是没错,可文官和武官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战争时候武官优先,和平时代文官优先,这是一种正常的取舍。
官职是一样大,但所处的时间不同,被重视的也就不同,这些大家都理解。
而战争毕竟少,相对来说和平的时间更多,因此文官被重视的时候也就更多,也因此一般文官是不愿意转武职的。
洪承畴这话当然激起大家的反应,皇太极动了动,差点向前迈步了,可最终还是停下。
“军务院吗?也好。”
朱由校眼角余光扫过皇太极,嘴角微微一翘道,低声自语了一句后点头道:“那朕推荐洪彦演为军务院副院长待选,政务院这边可以决定了。”
“谢吾皇恩典!”
洪承畴谢恩后退下,不再看政务院那边推举,这一来他的职位几乎板上钉钉了。
军务院院长早已确定,由范景文当任,副院长的提名有几个,但有实力跟他相比的只有一个熊廷弼。
两位副院长熊廷弼只能占一个,剩下一个其他人跟他没法比,洪承畴的战绩在那撑着。
政务院这边现在也简单了,就剩两个人选了,不用推都已经确定。
很快走完程序,黄立极带着方岳贡和皇太极出列,向朱由校行大礼参拜,三呼万岁后被授予职位。
“臣,爱新觉罗-皇太极禀告吾皇万岁,臣之名字有僭越之嫌,臣请改名为爱新觉罗-维民,请吾皇恩准!”
朱由校含笑点头,皇太极这名字本来就是个忌讳,原本他就不是这名字的,是努尔哈赤死后,他继承了后金大汗的位置,才改这名字的。
不过历史上他到底叫什么名字,连满文老档都语焉不详,只有一个黄台吉的说法。
可黄台吉在蒙古语中,其实的大汗嫡子的尊称,其实不是名字,而是官位,类似于汉人的王子称呼。
皇太极这名字,其实是他自诩皇帝而起的,现在有这自觉改名,说明他真正从内心中选择臣服了。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此意为爱护百姓,使其可以安居乐业,政务院有抚民之责,这名字好!”
朱由校称赞了一句,同意他的所请,皇太极叩首谢恩,站起来退回政务院行列。
马上军务院开始廷推,也是走个过程,三人就出列谢恩,新的辅政大臣面世了,当天就昭告天下。
政务院这边老的退下很正常,但勋贵那边两为国公的卸任,不是后人继承,在勋贵中引起巨大的反响。
伯爵没有一个字的,封晋伯不适合,只有两周春秋时期才有这封号,爵位名称经过一代代改良后,已经很成熟,没必要返古。
不过南明的爵位也是乱套了,明朝的王爵,一个字的只有亲王,异姓王从来都是两个字。
晋王这个封号,原本就是大明皇族的,只是到南明时晋王一脉已经断绝了。
永历皇帝把这封号给李定国,也是拉拢的意思,那时候的李定国,已经是南明最后的支柱了,给个亲王也是正常的。
圣旨发出去半个月后,大明朝廷开始了一轮大动作,袁可立等人真的老了,都到了退休的年龄。
政务院的院长由黄立极接任,这没人有异议,但副院长的人选有三个,洪承畴、方岳贡和皇太极。
皇太极的名字被提上来不是朱由校的主意,现在的大明改革了这些年,新的官员选拔制度已经逐渐成熟了。
原本的体系依然存在,还是吏部管辖官员升迁,但两院大臣的任免权不在吏部,而是皇帝。
但皇帝没有直接任命的权利,特别是六位正副院长的人选,全是由三品以上的官员提名,再经过吏部统计。
把前十名的名单交由两院大臣和八部五卿,进行第一次的表决选举,然后再由朝堂上五品以上官员进行廷推。
但今天出现了最后三人票数相同的局面,支持皇太极的几乎都是政务院的参议,这让大家大吃一惊。
朱由校却一点不意外,这些年皇太极一直不声不响的做事,很有一种兢兢业业的作风,得到两院同僚的认可。
本身他就是有那才华,眼光有独到之处,又虚心学习,能够被认可是正常的。
“诸位爱卿,朕说两句吧。”
朱由校没有决定权,但作为皇帝是有建议权的,开口之后,朝堂上的嗡嗡声登时停了下来。
“廷推制度是为朝廷选才,选才的目的是处理军政大事,那么应该要具备三点。”
朱由校伸出三根手指,看一圈满殿大臣后,才再次接着说:“第一,忠于大明,第二,品行无亏,第三,才能能够处理所处位置的事务。”
说着停下话语,再看大家,见大臣们纷纷点头后才开口道:“那么朕以为,只要满足这三点了,其他的事就不要牵扯进来了,这些年国富民安是大明全体臣民共同创造的,这里面不仅有汉人,也有蒙古人,女真人,西南各族,西北各族,若是诸卿还局限于只有汉人才能身居高位,那就有悖于圣人有教无类的教诲了,朕早年就说过,我大明不应该分成汉族蒙古族等,应该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华夏族,凡是承认自己是人皇始祖伏羲的后裔,都是华夏族子民,轩辕黄帝也罢,神农炎帝也好,抑或是九黎蚩尤,不都全是伏羲氏子孙吗,各位好好想想,再投票吧。”
“嗡”的一阵嘈杂声响起,朝臣们再次争论起来,朱由校这次再也不管,微闭着眼睛静静的坐着。
终于,声音慢慢小了,洪承畴上前一步,拱手道:“臣洪承畴请吾皇推荐臣入军务院,参与军务院副院长一职廷推。”
皇帝虽然不能直接任命两院大臣,但可以提议推荐某个人参与选拔,而这被皇帝推荐的人,可以直接进入最后一道程序,算是皇帝的特权吧。
朱由校听到这声音睁开眼,意外的望向洪承畴。
大明现在文武并重是没错,可文官和武官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战争时候武官优先,和平时代文官优先,这是一种正常的取舍。
官职是一样大,但所处的时间不同,被重视的也就不同,这些大家都理解。
而战争毕竟少,相对来说和平的时间更多,因此文官被重视的时候也就更多,也因此一般文官是不愿意转武职的。
洪承畴这话当然激起大家的反应,皇太极动了动,差点向前迈步了,可最终还是停下。
“军务院吗?也好。”
朱由校眼角余光扫过皇太极,嘴角微微一翘道,低声自语了一句后点头道:“那朕推荐洪彦演为军务院副院长待选,政务院这边可以决定了。”
“谢吾皇恩典!”
洪承畴谢恩后退下,不再看政务院那边推举,这一来他的职位几乎板上钉钉了。
军务院院长早已确定,由范景文当任,副院长的提名有几个,但有实力跟他相比的只有一个熊廷弼。
两位副院长熊廷弼只能占一个,剩下一个其他人跟他没法比,洪承畴的战绩在那撑着。
政务院这边现在也简单了,就剩两个人选了,不用推都已经确定。
很快走完程序,黄立极带着方岳贡和皇太极出列,向朱由校行大礼参拜,三呼万岁后被授予职位。
“臣,爱新觉罗-皇太极禀告吾皇万岁,臣之名字有僭越之嫌,臣请改名为爱新觉罗-维民,请吾皇恩准!”
朱由校含笑点头,皇太极这名字本来就是个忌讳,原本他就不是这名字的,是努尔哈赤死后,他继承了后金大汗的位置,才改这名字的。
不过历史上他到底叫什么名字,连满文老档都语焉不详,只有一个黄台吉的说法。
可黄台吉在蒙古语中,其实的大汗嫡子的尊称,其实不是名字,而是官位,类似于汉人的王子称呼。
皇太极这名字,其实是他自诩皇帝而起的,现在有这自觉改名,说明他真正从内心中选择臣服了。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此意为爱护百姓,使其可以安居乐业,政务院有抚民之责,这名字好!”
朱由校称赞了一句,同意他的所请,皇太极叩首谢恩,站起来退回政务院行列。
马上军务院开始廷推,也是走个过程,三人就出列谢恩,新的辅政大臣面世了,当天就昭告天下。
政务院这边老的退下很正常,但勋贵那边两为国公的卸任,不是后人继承,在勋贵中引起巨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