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雄起中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离心

    李承绩用了一两次,就从经济利益考虑,摒弃不用了。

    可大辽生产的纸张,他又用着不习惯。就‘自力更生’,让小紫结合这个时代的造纸水平,给他弄出一个质高价优的造字法子。

    于是明清才出现的加强版宣纸制造技艺,就被他提前了数百年,拿了出来。

    首先取材上,就比原来的宣纸,要范围更广。像胡杨树,就可以用来加工制造。

    然后加工技艺上,有明显的提高。像施胶,加矾,染色,涂蜡,砑光,洒金,印花等工艺,都在原基础上,加以精简。

    制造出来的纸张,色泽光亮、细腻柔软、厚度适中、匀密适宜。书写起来,也极其顺手。并因质地的不同,分为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

    若不是碍于时代的局限性,李承绩都想弄出铜版纸、书皮纸、字典纸、拷贝纸、板纸等不同类别的纸张。

    但为了方便自己如厕,李承绩还是在这纸的基础上,花大功夫弄出了柔软的厕纸。

    自此,他再也不用学后世的印度阿三,拿水冲洗了。

    由于是他的法子,所以工匠们在造出来后。就讨个巧,让他取名。

    李承绩可是个炎黄子孙,为了后世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将这纸,取名为‘华纸’。也是让人知道,这是来源于东方文明。

    只是当前因产量的缘故,还远达不到传播四海的程度。就连自己统辖下的三郡之地,也都没能满足。

    且售价的话,虽然不贵。但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在市面上哄抬得很高。从而使普及程度,大打折扣。

    要知道,河中之地的读书人,其实不多。毕竟这里不像实行科举制度的大宋,民间求学之人众多。并且官府还出面建立太学,设立国子监。

    使得从上到下,建立相对完善的教育制度。

    这样小的市场需求,竟然都没得到满足。由此可见,目前的生产效率之低了。

    对于这种情况,李承绩也没好的办法。只能一边给出建议,一边让工匠们细细摸索。所谓熟能生巧,待工匠们技艺娴熟后,自然会找出提高产量的办法了。

    至于对市面上哄抬物件的行为,他则听之任之。这是市场规律,对不识字的普通百姓,也没有大的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华纸的知名度。

    况且在产量提高后,华纸的价格自然会降下来。如今一纸难求的局面,也自然迎刃而解。

    当下就洋洋洒洒的,写下针对之策。虽然字数并不多,但都敲到好处。主要意思,也是交代李大义在屈出律的事情上,袖手旁观。李府的事,则便宜行事。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暴露了自己。同时益王府,加强探查的力度。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耶律子正的阴谋得逞。

    李大气还是少见李承绩有这么急切的时候!便话不多说,赶紧帮着传信去了。

    如此过了几日,巴拉沙衮城外的皇帐中。满朝文武,分列左右。连数日身体抱恙,在家养病的李中书,也穿戴齐整的站在百官之首。

    “圣上万安!”,众位臣工齐齐行礼后。端坐在鎏金龙椅的大辽天子--耶律直鲁古,刻意看了李世昌几眼。

    虽说金口玉言,但在结亲一事上,他也自觉理亏。因为结亲一事,本是他提起的。悔婚一事,也由他说出口。致使这位大辽最有权势的李中书,一下子威严扫地。

    所以在其称病后,他还加赏了不少珍贵物件和补品,以示恩宠。

    待一旁的杨大监拎着嗓子,说出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话后。耶律直鲁古又迅速从李世昌身上,收回目光。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一个身着朝服的御史,出列道。

    菊尔汗点了点头,杨大监立即将奏本呈上。

    众人心思各异,齐齐盯着耶律直鲁古的反应。

    见其面色淡然,心下不觉一松。也是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圣上一旦不高兴,他们这些臣子,可就遭殃了。

    也是契丹人,本就是部落蛮夷出身。在君臣之道上,君是一言九鼎的。不像大宋,君要臣死,还要受到礼法的阻挠。

    所以他们这些看似地位甚高的臣子,实际上,生死都在君王的一念之间。

    李世昌则不自觉的打量了那御史几眼,面上带着些许冷意。与他反应明显不同的是,耶律子正嘴角,带着些许笑意。只是他掩藏得很好,转瞬即逝。

    “宣读吧!”,耶律直鲁古将奏折交给了杨大监,让其当众宣读。

    众人也都竖着耳朵,想看看奏折上都写了什么。

    等到一炷香后,杨大监才堪堪念完。除去通篇修饰性的辞藻,奏折中最有用的,还是陈述蒙古崛起,有碍大辽的时弊。并建言,应适当的采取举措,防范蒙古步花拉子模的后尘。

    当初花拉子模可是对大辽恭敬有加。但崛起后,就一直窥伺河中。近些年还断了朝贡,辱骂大辽监官。甚至不久前,还领军涉足河中。

    若不是河中府一战,花拉子模败了。说不得,河中之地就成了花拉子模的囊中之物。

    这些隐忧,满朝文武也是清楚的。但是上次有御史上折子时,明显被圣上斥责了一通。所以今日圣上淡然的反应,倒真是引人深思。

    李世昌看着,心下却隐隐升起一阵冷意。

    他当然知道,圣上转变态度的原因。定然是最近风头正盛的益王,又在其耳根子旁说了些什么。使得短短十余天,就转变了主意。

    若是以前,他也会为此惊讶。因为当前的朝堂上,可是没人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让圣上改变主意的。

    但现在,有这位表里不一、口腹蜜剑的益王在,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早知道,当初圣上有意封其益王之位时,应该拦着的。可惜受其蛊惑,以为与圣上的亲事,他能帮衬几许。

    没想到,不仅没帮上忙,反而还让其搅黄了。

    那种被当成傻子一样戏耍的感觉,真是有够难受的。因此李世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耶律子正这只老狐狸,明白得罪自己的下场。

    (感谢天空梦静的打赏和推荐票红包。明天三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