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两君对垒
开伯尔山口,迪科塔尔堡垒。这是开伯尔峡谷与开伯尔丘陵的过渡地带。在全长五十三公里的山口要道中,也是海拔最高的地方。从峡谷中流出的开伯尔河,也变得不再那么急湍。
若是平常时节,开伯尔山口正迎来一年之中最好的使节。山花烂漫,草长莺飞。来往印度与波斯的大型商队,携带着数不清的商货,来回往返于两地。
附近的山地部落,也会经常在此守株待兔。若是碰上人数不多的商队,还会杀人取货。若是人数不少,则掂量一二后。或收取买路财或任由商队离开。
整个开伯尔山口,也就此变得繁忙无比。
但是当下,商队全因战事的影响,而受阻于可不里和富楼沙(白沙瓦)。山地部落则在护教军与德里军队的双重压力下,或是投靠两方人马,或是全族避开此地。
所以此时的开伯尔山口,已无形中将原有的地方势力给清扫一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山口会陷入冷清。
因为军队的到来,正使得山口历经有史以来,最喧嚣的时候。
只见由两座高塔,中间镂空,顶部用石桥相连,呈门字形的迪科塔尔堡垒外,规模庞大的护教军,将迪科塔尔堡垒团团包围。整个山地外侧,也尽是护教军的营帐。
其中帖木儿灭里的波斯军团与卡尔旺的第一路大军,构成此次攻打德里军队的主力。全军兵马,也多达五万余人。另有八米俺与菲斯洛固的降军,有八万余人。还有部分吉慈尼的降军以及后来途径喀布尔河谷,臣服于护教军的部族兵马,有两万余人。
因而整个护教军的兵力,高达十五万之多。
所以放眼望去,尽是人山人海。
只是德里的兵马也不少。由额格纳齐担任全军统帅,执掌信德之地八万兵马。后来见护教军援军齐至,兵马极多。便再次抽调信德之地的能战之士,使得兵马突破了十七万人。
且德里苏丹那边,也知道了开伯尔山口的紧张局势。所以又增派了六万大军,由自己的女儿奥里萨亲自率领,火速赶往开伯尔山口。好一举打败护教军,横扫整个古尔旧地乃至波斯与巴格达。
因而事情发展到现在,开伯尔山口之战,已不仅仅是两大势力间的初次接触与试探,而是中亚与南亚未来霸主之位的生死较量。
对于呼罗珊来说,赢了,整个呼罗珊的声望,会攀升到从前大辽才有的高度。输了,自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窥探印度次大陆的能力。
并且呼罗珊周边的势力,也会抓住呼罗珊衰弱的机会,趁机咬下一块肉来。
这样的结果,呼罗珊自然是竭力避免的。所以事实上,这已是呼罗珊与德里苏丹之间的国运之战。
对于德里苏丹来说,重要性也不亚于灭国。因为开伯尔山口是进入印度大陆的门户。若是掌控在向来以强势著称的呼罗珊手上,那么德里苏丹国只会不得安宁。
未来括疆纳土,统一整个印度次大陆,也只会是一个笑话。
所以此战,双方都抱着必胜的信念。
此时德里一方,额格纳齐正在营帐中,与诸位军将与谋士商讨着与呼罗珊军队的决战。
尽管前些天,阿卜·莱伊斯通过派兵袭扰之计,欲削弱德里军队的兵力。但是额格纳齐早有防备!将最精锐的古拉姆军,放在队伍的最前面。
这里面都是从信德之地抽调出来的精锐之士。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已经成为信德之地最骁勇善战的军队。前段时间帮助德里苏丹进攻南方的土著时,还一路攻城拔寨,将战线推到纳尔默达河北岸。
所以阿卜·莱伊斯一下子就碰上了硬骨头。不仅没让额格纳齐伤筋动骨,还差点让偷袭的护教军全军覆没。
若不是军队中有熟悉当地的向导,还真甩不开古拉姆军的追杀。
后来阿卜·莱伊斯眼见额格纳齐势大,就放弃了山口的部分路段。将所有兵马,都撤退到迪科塔尔堡垒。好以地形之优,将德里军队拦截在此。
但是额格纳齐的兵力实在太多了。与护教军相比,乃是一比八的比例。并且额格纳齐还命令底下的兵马,昼夜不歇,轮番攻城。试图以疲军之计,击溃护教军坚守的信心。
结果不到两天的时间,护教军的外围阵地就轮番陷入敌手。所有兵马,也都被逼退到迪科塔尔堡垒的小片台地上。
只要额格纳齐再来几次全面进攻,迪科塔尔堡垒的沦陷,便是早晚的事了。
好在这时候,卡尔旺与帖木儿灭里的兵马齐至。不仅发动反攻,夺回了失陷的外围阵地。还一路追赶,将额格纳齐赶出开伯尔山口。若不是后来象兵发威,堪堪稳住了颓势。那额格纳齐的八万兵马,只有被击溃的份了。
随后额格纳齐也发了狠,再次抽调信德之地的兵马,并向德里求援。并率领大军,又攻进开伯尔山口。
最后双方间都需要时间休整,就隔着开伯尔河,在这片较为宽阔的丘陵地上严阵以待。
如今距上次交战,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因连番大战而疲惫的将士,也都已养足了精神。再加上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让额格纳齐有了发动反攻的信心。
便召集了诸位将领,让他们出谋划策。
“异教徒兵马虽多,但有多数是降军以及臣服于他们的部族兵马。与护教军相比,这些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虽也英勇,但遇见我们象兵,只能一击即溃。”,夷乞干思虑几许后,出声道。
虽然当初被额格纳齐胁迫离开也里,心里并不情愿。一路上,也一直想找机会脱离额格纳齐的掌控。
可惜额格纳齐对他看守的极严,使其一直都找不到机会。之后来到信德,眼看着额格纳齐有如天助一般,从被赶出来的丧家之犬迅速成为信德总督,他也慢慢灭了离开的心思。
便抱着顺应天命的心思,拿出些自己在也里处政时的手段,帮助额格纳齐以分化瓦解之策,更快的拉拢各部酋长,掌控信德之地。当奥里萨公主与额格纳齐琴瑟相和时,又担任使者,亲自前往德里游说苏丹答应公主的婚事。
投桃报李之下,额格纳齐也任命其为信德之地的维齐尔,掌管一切政务。
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对于额格纳齐,他也真的起了辅佐的心思。
“那维齐尔之意,此战只出动象兵,便能一举取胜?”,古拉姆军的统领别黑列旺带着些许讥讽的神情道。
若是平常时节,开伯尔山口正迎来一年之中最好的使节。山花烂漫,草长莺飞。来往印度与波斯的大型商队,携带着数不清的商货,来回往返于两地。
附近的山地部落,也会经常在此守株待兔。若是碰上人数不多的商队,还会杀人取货。若是人数不少,则掂量一二后。或收取买路财或任由商队离开。
整个开伯尔山口,也就此变得繁忙无比。
但是当下,商队全因战事的影响,而受阻于可不里和富楼沙(白沙瓦)。山地部落则在护教军与德里军队的双重压力下,或是投靠两方人马,或是全族避开此地。
所以此时的开伯尔山口,已无形中将原有的地方势力给清扫一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山口会陷入冷清。
因为军队的到来,正使得山口历经有史以来,最喧嚣的时候。
只见由两座高塔,中间镂空,顶部用石桥相连,呈门字形的迪科塔尔堡垒外,规模庞大的护教军,将迪科塔尔堡垒团团包围。整个山地外侧,也尽是护教军的营帐。
其中帖木儿灭里的波斯军团与卡尔旺的第一路大军,构成此次攻打德里军队的主力。全军兵马,也多达五万余人。另有八米俺与菲斯洛固的降军,有八万余人。还有部分吉慈尼的降军以及后来途径喀布尔河谷,臣服于护教军的部族兵马,有两万余人。
因而整个护教军的兵力,高达十五万之多。
所以放眼望去,尽是人山人海。
只是德里的兵马也不少。由额格纳齐担任全军统帅,执掌信德之地八万兵马。后来见护教军援军齐至,兵马极多。便再次抽调信德之地的能战之士,使得兵马突破了十七万人。
且德里苏丹那边,也知道了开伯尔山口的紧张局势。所以又增派了六万大军,由自己的女儿奥里萨亲自率领,火速赶往开伯尔山口。好一举打败护教军,横扫整个古尔旧地乃至波斯与巴格达。
因而事情发展到现在,开伯尔山口之战,已不仅仅是两大势力间的初次接触与试探,而是中亚与南亚未来霸主之位的生死较量。
对于呼罗珊来说,赢了,整个呼罗珊的声望,会攀升到从前大辽才有的高度。输了,自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窥探印度次大陆的能力。
并且呼罗珊周边的势力,也会抓住呼罗珊衰弱的机会,趁机咬下一块肉来。
这样的结果,呼罗珊自然是竭力避免的。所以事实上,这已是呼罗珊与德里苏丹之间的国运之战。
对于德里苏丹来说,重要性也不亚于灭国。因为开伯尔山口是进入印度大陆的门户。若是掌控在向来以强势著称的呼罗珊手上,那么德里苏丹国只会不得安宁。
未来括疆纳土,统一整个印度次大陆,也只会是一个笑话。
所以此战,双方都抱着必胜的信念。
此时德里一方,额格纳齐正在营帐中,与诸位军将与谋士商讨着与呼罗珊军队的决战。
尽管前些天,阿卜·莱伊斯通过派兵袭扰之计,欲削弱德里军队的兵力。但是额格纳齐早有防备!将最精锐的古拉姆军,放在队伍的最前面。
这里面都是从信德之地抽调出来的精锐之士。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已经成为信德之地最骁勇善战的军队。前段时间帮助德里苏丹进攻南方的土著时,还一路攻城拔寨,将战线推到纳尔默达河北岸。
所以阿卜·莱伊斯一下子就碰上了硬骨头。不仅没让额格纳齐伤筋动骨,还差点让偷袭的护教军全军覆没。
若不是军队中有熟悉当地的向导,还真甩不开古拉姆军的追杀。
后来阿卜·莱伊斯眼见额格纳齐势大,就放弃了山口的部分路段。将所有兵马,都撤退到迪科塔尔堡垒。好以地形之优,将德里军队拦截在此。
但是额格纳齐的兵力实在太多了。与护教军相比,乃是一比八的比例。并且额格纳齐还命令底下的兵马,昼夜不歇,轮番攻城。试图以疲军之计,击溃护教军坚守的信心。
结果不到两天的时间,护教军的外围阵地就轮番陷入敌手。所有兵马,也都被逼退到迪科塔尔堡垒的小片台地上。
只要额格纳齐再来几次全面进攻,迪科塔尔堡垒的沦陷,便是早晚的事了。
好在这时候,卡尔旺与帖木儿灭里的兵马齐至。不仅发动反攻,夺回了失陷的外围阵地。还一路追赶,将额格纳齐赶出开伯尔山口。若不是后来象兵发威,堪堪稳住了颓势。那额格纳齐的八万兵马,只有被击溃的份了。
随后额格纳齐也发了狠,再次抽调信德之地的兵马,并向德里求援。并率领大军,又攻进开伯尔山口。
最后双方间都需要时间休整,就隔着开伯尔河,在这片较为宽阔的丘陵地上严阵以待。
如今距上次交战,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因连番大战而疲惫的将士,也都已养足了精神。再加上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让额格纳齐有了发动反攻的信心。
便召集了诸位将领,让他们出谋划策。
“异教徒兵马虽多,但有多数是降军以及臣服于他们的部族兵马。与护教军相比,这些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虽也英勇,但遇见我们象兵,只能一击即溃。”,夷乞干思虑几许后,出声道。
虽然当初被额格纳齐胁迫离开也里,心里并不情愿。一路上,也一直想找机会脱离额格纳齐的掌控。
可惜额格纳齐对他看守的极严,使其一直都找不到机会。之后来到信德,眼看着额格纳齐有如天助一般,从被赶出来的丧家之犬迅速成为信德总督,他也慢慢灭了离开的心思。
便抱着顺应天命的心思,拿出些自己在也里处政时的手段,帮助额格纳齐以分化瓦解之策,更快的拉拢各部酋长,掌控信德之地。当奥里萨公主与额格纳齐琴瑟相和时,又担任使者,亲自前往德里游说苏丹答应公主的婚事。
投桃报李之下,额格纳齐也任命其为信德之地的维齐尔,掌管一切政务。
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对于额格纳齐,他也真的起了辅佐的心思。
“那维齐尔之意,此战只出动象兵,便能一举取胜?”,古拉姆军的统领别黑列旺带着些许讥讽的神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