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招安是不可能招安的,除非你投降
李杰忽悠完韦全斌的家产后,资金链终于充足起来了。
于是!
火铳,弄起来!
镖局,人手搞起来!
训练营,设备增加起来!
至于朝廷那边,自从汝州城破之后,举朝上下人心惶惶,就怕东都也跟着沦陷了。
就在这时,有人提了个建议。
招安!
这是王铎王大相公的提的意见。
可惜王大相公似乎人缘不太好,刚提起招安两个字,瞬间就被所有人群起而攻之。
老郑第一个吐了他一脸口水,就连平时跟他守望相助的卢携也直接捂脸,这老王也太没志气了吧!丢人!
其他人就算不攻击他,也没人愿意站在他这边。
所以王相公现在很忧伤,很蛋疼!
你们都踏马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以为我想招安啊!问题是我弟王镣被俘虏了,我能不争取一下吗?
于是王大相公为了他弟王镣,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大概喷了有三四斤口水那样吧!
直到现在还没个定调。
王铎的理由是,年初浙西大胜就是因为招安才导致的,所以招安是正确的策略。
年初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萧仿病了,于是辞去所有职务,回家养病去了。
第二件事就是,浙西头号水贼王郢挂了,死在一个叫刘巨容的镇遏使手上。
但这功劳有一半要分给一个叫朱实的哥们。
姓朱的这哥们原本是王郢的马仔,但这马仔弃暗投明了,带着王郢的大量物资粮草以及近万小弟,瞒着大哥悄悄投奔了朝廷。
导致王大哥老巢被剿,最后只能跑路。
结果跑到明州一个叫埇桥镇的地方,莫名其妙被一个叫刘巨容的埇桥镇遏使给一箭射死了。
据说还是袖箭,暗器的一种,看来老刘也是混过江湖的,知道江湖险恶,身上得留点防身的暗器。
这不,暗器派上用场了,一箭就射死头号水贼王郢。
这功劳大大滴!
于是刘巨容从一个乡镇武装头子,一跃变成一州刺史,官居明州(温州)刺史。
而另一个大功臣朱实兄弟,就比较悲催了,本来朝廷许诺给他一个金吾卫将军过过瘾的。
结果老朱带着一家老小喜滋滋的来到长安城后,皇帝还没见着面呢!就被人给剁成肉泥了。
所以,做二五仔是有风险滴!
但这一切不影响招安这个策略的正确性,所以王大相公坚持这一策略是正确的。
可是老郑的观点就是。
庞勋牛逼吧!当年阵仗大吧!先皇可曾动过招安的年头?现在这点小场面就吓的要死,动不动就要招安,你丫属耗子的?
至于浙西那一茬,是人家主动来投降的,别混为一谈啊老王。
所以总结为一句话。
招安不可能,除非他们主动投降!
王大相公自然是不会轻易认输,既然同僚们不支持我,那我就找大老板去。
于是老王每天算准晚饭时分,就往皇帝寝宫跑。
“陛下啊!招安好!招安妙!招安呱呱叫!”
李儇皇帝被他烦的不行,晚饭都没办法好好吃,整个人都快影响发育了。
最后没辙,只能点头说。
“好好好!朕同意了还不行吗?王卿先让朕吃顿饱饭行不行?”
老王目的达成,偷偷比了一个胜利的小手势,然后喜滋滋的回去等消息。
话说本来李儇皇帝都打算拟旨招降了,谁知王大将军最近状态下滑地厉害,居然干架干输了。
在攻打郑州的时候被一个叫雷殷符的监军判官给揍趴下了,这顿时让李儇皇帝松了一口气,看来这姓王的也不是三头六臂嘛!
于是便打消了招安的念头。
王铎顿时就懵逼了,这不能啊陛下,说好要招安的。
不过这会他可不敢站出来提招安两个字,毕竟招安是建立在王仙芝给不给力的基础上。
这会要是还敢提招安两个字,那他这宰相也就当到头了。
最后只能默默的为自家弟弟默哀一下。
本来王铎灵位都替他弟摆好了。
谁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变化程度堪比某国股市。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十二月份,一封来自蕲州的书信,书信的内容很简单,一句话。
“王仙芝有意招安!”
落款署名,王镣、裴偓。
王镣自然是他弟弟,至于裴偓,是他的一个学生,同时也是蕲州的刺史。
这事就显的有些奇幻了。
……
回到王仙芝的剧本。
话说战败后草军集团分成了两路,王仙芝领着其中一路转战南面,十月攻打唐州、邓州,十一月继续南进,一举攻占郢州、复州,十二月攻随州,接着转战东南,挺进安州、黄州。
另一路反军则是东进淮南,一路从申州、光州打到舒州、庐州,直接把淮南翻了个天。
半年的时间里,两路反军在江淮河汉之间流动作战,打得唐军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并迅速发展到30万人。
这一日,王大首领威风凛凛地带着众位兄弟来到蕲州城下,耀武扬威,纵马飞驰,嘲讽技能全开,就问老裴你敢不敢出城一战?
裴偓呵呵一声,你特么当我傻子啊?有本事来攻城,能攻下算你能耐。
哟呵!这老裴不见棺材不掉泪,等老子打下蕲州城非把你抽筋扒皮不可。
反贼!你有本事你来啊!
来就来!
赶紧来!
这就来!
……
经过一天的骂战后,王仙芝表示这是一项很耗体力的活,得先回去歇会,回到营帐后,便有人来通报,说是有一个俘虏要求见大将军。
“谁?”
“王镣!”
王仙芝沉思了一会才想起来,原来是之前攻下汝州城的那个刺史俘虏啊!这货想干嘛?考虑了好一会,王大首领觉得看在大家都姓王的面子上就见他一面吧!
王镣一进门就吹嘘王大首领英俊潇洒、相貌堂堂、武功盖世、名震四海……
然后在王仙芝被吹得飘飘然的时候,王镣才开始切入正题,果然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忽悠起来事半功倍。
王镣表示他和裴偓很熟,能将他劝降过来,想让王仙芝放他进城招降。
王仙芝不是没想过这货一去不复返,但看在王镣把他夸得这么爽的份上,还是放他去了,本来也没存多大希望,谁知这家伙竟是这般能耐,还真把城门给忽悠开了。
王仙芝甚至有些怀疑这会不会是一场鸿门宴,只等他一进城门那姓裴的就摔杯为号,然后冲出十几二十个刀斧手就地把他咔嚓了。
结果事实证明这真的是开城纳降来了,裴偓亲手把武器送到他面前,一脸真诚模样,搞得王仙芝都不好意思跟他算旧账。
于是!
火铳,弄起来!
镖局,人手搞起来!
训练营,设备增加起来!
至于朝廷那边,自从汝州城破之后,举朝上下人心惶惶,就怕东都也跟着沦陷了。
就在这时,有人提了个建议。
招安!
这是王铎王大相公的提的意见。
可惜王大相公似乎人缘不太好,刚提起招安两个字,瞬间就被所有人群起而攻之。
老郑第一个吐了他一脸口水,就连平时跟他守望相助的卢携也直接捂脸,这老王也太没志气了吧!丢人!
其他人就算不攻击他,也没人愿意站在他这边。
所以王相公现在很忧伤,很蛋疼!
你们都踏马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以为我想招安啊!问题是我弟王镣被俘虏了,我能不争取一下吗?
于是王大相公为了他弟王镣,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大概喷了有三四斤口水那样吧!
直到现在还没个定调。
王铎的理由是,年初浙西大胜就是因为招安才导致的,所以招安是正确的策略。
年初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萧仿病了,于是辞去所有职务,回家养病去了。
第二件事就是,浙西头号水贼王郢挂了,死在一个叫刘巨容的镇遏使手上。
但这功劳有一半要分给一个叫朱实的哥们。
姓朱的这哥们原本是王郢的马仔,但这马仔弃暗投明了,带着王郢的大量物资粮草以及近万小弟,瞒着大哥悄悄投奔了朝廷。
导致王大哥老巢被剿,最后只能跑路。
结果跑到明州一个叫埇桥镇的地方,莫名其妙被一个叫刘巨容的埇桥镇遏使给一箭射死了。
据说还是袖箭,暗器的一种,看来老刘也是混过江湖的,知道江湖险恶,身上得留点防身的暗器。
这不,暗器派上用场了,一箭就射死头号水贼王郢。
这功劳大大滴!
于是刘巨容从一个乡镇武装头子,一跃变成一州刺史,官居明州(温州)刺史。
而另一个大功臣朱实兄弟,就比较悲催了,本来朝廷许诺给他一个金吾卫将军过过瘾的。
结果老朱带着一家老小喜滋滋的来到长安城后,皇帝还没见着面呢!就被人给剁成肉泥了。
所以,做二五仔是有风险滴!
但这一切不影响招安这个策略的正确性,所以王大相公坚持这一策略是正确的。
可是老郑的观点就是。
庞勋牛逼吧!当年阵仗大吧!先皇可曾动过招安的年头?现在这点小场面就吓的要死,动不动就要招安,你丫属耗子的?
至于浙西那一茬,是人家主动来投降的,别混为一谈啊老王。
所以总结为一句话。
招安不可能,除非他们主动投降!
王大相公自然是不会轻易认输,既然同僚们不支持我,那我就找大老板去。
于是老王每天算准晚饭时分,就往皇帝寝宫跑。
“陛下啊!招安好!招安妙!招安呱呱叫!”
李儇皇帝被他烦的不行,晚饭都没办法好好吃,整个人都快影响发育了。
最后没辙,只能点头说。
“好好好!朕同意了还不行吗?王卿先让朕吃顿饱饭行不行?”
老王目的达成,偷偷比了一个胜利的小手势,然后喜滋滋的回去等消息。
话说本来李儇皇帝都打算拟旨招降了,谁知王大将军最近状态下滑地厉害,居然干架干输了。
在攻打郑州的时候被一个叫雷殷符的监军判官给揍趴下了,这顿时让李儇皇帝松了一口气,看来这姓王的也不是三头六臂嘛!
于是便打消了招安的念头。
王铎顿时就懵逼了,这不能啊陛下,说好要招安的。
不过这会他可不敢站出来提招安两个字,毕竟招安是建立在王仙芝给不给力的基础上。
这会要是还敢提招安两个字,那他这宰相也就当到头了。
最后只能默默的为自家弟弟默哀一下。
本来王铎灵位都替他弟摆好了。
谁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变化程度堪比某国股市。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十二月份,一封来自蕲州的书信,书信的内容很简单,一句话。
“王仙芝有意招安!”
落款署名,王镣、裴偓。
王镣自然是他弟弟,至于裴偓,是他的一个学生,同时也是蕲州的刺史。
这事就显的有些奇幻了。
……
回到王仙芝的剧本。
话说战败后草军集团分成了两路,王仙芝领着其中一路转战南面,十月攻打唐州、邓州,十一月继续南进,一举攻占郢州、复州,十二月攻随州,接着转战东南,挺进安州、黄州。
另一路反军则是东进淮南,一路从申州、光州打到舒州、庐州,直接把淮南翻了个天。
半年的时间里,两路反军在江淮河汉之间流动作战,打得唐军顾此失彼,疲于应付,并迅速发展到30万人。
这一日,王大首领威风凛凛地带着众位兄弟来到蕲州城下,耀武扬威,纵马飞驰,嘲讽技能全开,就问老裴你敢不敢出城一战?
裴偓呵呵一声,你特么当我傻子啊?有本事来攻城,能攻下算你能耐。
哟呵!这老裴不见棺材不掉泪,等老子打下蕲州城非把你抽筋扒皮不可。
反贼!你有本事你来啊!
来就来!
赶紧来!
这就来!
……
经过一天的骂战后,王仙芝表示这是一项很耗体力的活,得先回去歇会,回到营帐后,便有人来通报,说是有一个俘虏要求见大将军。
“谁?”
“王镣!”
王仙芝沉思了一会才想起来,原来是之前攻下汝州城的那个刺史俘虏啊!这货想干嘛?考虑了好一会,王大首领觉得看在大家都姓王的面子上就见他一面吧!
王镣一进门就吹嘘王大首领英俊潇洒、相貌堂堂、武功盖世、名震四海……
然后在王仙芝被吹得飘飘然的时候,王镣才开始切入正题,果然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忽悠起来事半功倍。
王镣表示他和裴偓很熟,能将他劝降过来,想让王仙芝放他进城招降。
王仙芝不是没想过这货一去不复返,但看在王镣把他夸得这么爽的份上,还是放他去了,本来也没存多大希望,谁知这家伙竟是这般能耐,还真把城门给忽悠开了。
王仙芝甚至有些怀疑这会不会是一场鸿门宴,只等他一进城门那姓裴的就摔杯为号,然后冲出十几二十个刀斧手就地把他咔嚓了。
结果事实证明这真的是开城纳降来了,裴偓亲手把武器送到他面前,一脸真诚模样,搞得王仙芝都不好意思跟他算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