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庚辰年正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8.这辈子都不可能当赘婿

    从王家放出风声为王法天说亲开始,杨天宏妻子对这事就很上心。女儿每每从王家回来,总会在母亲面前念叨这事。今天打探的张家姑娘瘦了,配不上法天哥哥,明天了解的姚家小姐脸上有雀斑,更不合适……看似讲得云淡风轻,作为过来人,母亲自然看得出来,女儿是真心喜欢上了王法天的。王法天外形俊朗,聪明能干,小小年纪就把偌大一个烧坊打理得顺顺溜溜。作为母亲,她对王法天也是很中意的。

    私下,她也跟杨天宏商量过这件事,不想才一开口,杨天宏就让她打住。杨天宏不同意这门亲事,她不理解。一再追问,杨天宏急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杨家人丁不旺,到他们跟前,膝下就杨碧儿一个女儿。杨天宏不想让家门香火绝在自己跟前,压根就没想过要把杨碧儿嫁出去。自己要招赘上门女婿,可师兄家也就王法天一个独子,且家大业大。要王法天入赘,杨天宏是想都不敢想。所以,他就是再喜欢王法天,也不能同意这门亲事。

    没给杨家诞下男丁,连女儿也只生养了一个,恰恰是杨天宏妻子的心结。知道杨天宏要给杨碧儿招上门女婿,她只有对与王家结亲死了心。于是,她对女儿喜欢王法天的事假装看不懂,还时不时地旁敲侧击,让杨碧儿离王法天远点,别去影响人家找媳妇。

    女儿是妈妈的心头肉。按理,女儿的心思妈妈该最懂,但杨碧儿对母亲的迟钝很是懊恼。一个女儿家,她又不敢说自己喜欢王法天。为影响父母,杨碧儿只好像讲别人家的事一样,经常在家里说说王法天这样那样好。可是,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无论她怎么讲,父母也只当作别人家的事来听。

    但这边,在明确了王法天认可杨碧儿之后,陈于珍找了王法天不在的时间,向左钧父子摊了牌。对于杨碧儿,左钧父子也很中意。

    但王法天说亲这事响动那么大,为什么杨天宏家就没反应呢?三人分析了很多种可能。大家的共识是,不管什么原因,杨天宏家没动静,说明他对这门亲事肯定有啥看法。看来要促成王法天和杨碧儿的亲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商量来商量去,三人决定,找沈老夫子出面,先去探探杨天宏的口风再说。免得贸然提亲,万一亲事不成,把两家关系也搞僵了。

    打定主意,左钧择一个晴好日子,布衣轻衫,一大早就叫王法天安排一辆马车,说要去找学兄喝酒,让王法天和自己同往。

    爷孙俩带着几坛太白醉上了路。赶到治平书院时,时已近午,书院已经散课。爷孙两人进得书院,左钧大声呼叫,却不见学兄应声。书院内,学子们各自握卷吟诵,心无旁骛。

    左钧的呼叫惊动了书院其他先生。治平书院里,坐馆先生都是沈老夫子的弟子,对于左钧都已熟识,忙把两人迎进书院客堂。

    “我师兄呢?我师兄呢?”左钧不待奉茶,就不停地追问。

    “先生好垂钓,现今春夏相交,芙蓉溪里鱼情甚好。今天天气不错,一大早就去溪边钓鱼了。”瞧左钧着急,一位师侄告诉他。

    “喔,竟有这等闲情逸致。快带我去看看,要有渔获,正好煎来下酒。”听说学兄在钓鱼,左钧也来了兴致,不在客堂坐了,拉起王法天就往书院外走。那些师侄无奈,只好跑到前面引路。

    出治平书院大门,是一条青石古道,往上通向仙渔桥。古道和芙蓉溪之间,隔着一小片农田。此时,油菜籽顶花已经凋尽,大麦的尖穗正在变黄。

    穿过古道,一行人沿田垅小埂来到芙蓉溪边。

    溪岸上,古柳枝条已经尽绿,一些老桩木芙蓉树相杂其间,新叶已有小茶碗大小。

    大老远,左钧就看见学兄在一棵古柳的树荫下凝坐,一根细长竹竿从他的手上伸向溪面。

    “那个钓翁,渔获可丰?”左钧老远就大声打起招呼。

    “是你来了。今日鱼情甚好,收了好几条红尾鲤鱼。你我佐酒,想是够了。”沈老夫子笑答。

    近到跟前,沈老夫子已收起渔竿,顺手递给走在前面的弟子,拱手与左钧见礼。

    师兄弟行完礼仪,左钧急不可待地拎起浸在水里的笆篓。笆篓沉甸甸的,出水那一刻,鱼儿在里面甩尾的声音清脆悦耳。

    “果然收获不少!”左钧啧啧称赞。

    “快把这些鱼拿回厨房,鲤鱼烧了,鲫鱼做汤。我和你们师叔要好好喝上几杯。”沈老夫子吩咐弟子。

    带路弟子在王法天的帮助下,拎着渔获、小凳和渔竿先回了书院。沈老夫子才拉着左钧的手,并肩往回走。

    回到书院客堂,香茶早已沏好,凉热也正合适。沈老夫子端起主座上的茶碗,向左钧说了声“请”,然后用碗盖将漂在碗面的浮叶轻轻一刮,呷一大口。虽说天气还不算很热,可在溪边待得久了,沈老夫子感觉很渴,那一口下去,茶水竟蚀了小半。左钧不渴,只端起碗小抿一口,夸声“好茶”,把茶碗放下。

    “今天上来,仅为找我吃酒,还是另有啥事?”沈老夫子一边示意侍立在旁的弟子给茶碗续水,一边问。

    “既为吃酒,更有要事相托。”

    “你我间不用客套,有事先说,免得记挂着,一会吃酒也放不开。”

    “除了吃酒,今天还是为了孙子的亲事而来……”趁王法天不在跟前,左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学兄托了底。

    “法天这孩子孝顺、能干、懂事,谁跟了他还不是天大的福分?这是好事,你放心,我去跟天宏一说,管保等着吃喜酒就是。”听完左钧的话,沈老夫子嘴都笑裂了,大包大揽。

    师兄弟谈笑间,厨下已按吩咐将鱼做好,配上一些腊卤和时令小菜,摆了满满一桌。碗筷酒杯都布好,理事的弟子才和王法天一道,到客堂请沈老夫子和左钧入席。到了桌前,沈老夫子见桌上菜肴丰富,让再加两套碗筷,把另外两个坐馆授课的弟子也喊来,一同作陪。

    菜丰、酒好、心悦,一顿好饮下来,不觉已到酉正时光。厨下又烹了新菜上桌,众人已经醺醺然,继续欢饮至深夜,才兴尽席散。这天,左钧爷孙俩就在书院住了。

    次日早餐后,爷孙俩邀上沈老夫子,一同回了铜牟镇。

    沈老夫子没到左钧家盘桓,直接去了杨天宏家。

    许久不见,先生再次到访,令杨天宏甚是欢欣。恰在午饭点上,杨天宏吩咐一声,店里小二很快就摆好了一桌丰盛菜肴。

    杨天宏知道先生好酒,就没再弄米酒,直接摆上了太白醉。本来,杨天宏要去通知左钧父子过来同饮,被沈老夫子阻止了。

    师徒二人上桌,饮了三杯开场酒,沈老夫子引入了正题:“碧儿年龄也不小了,咋还不寻思给人寻个婆家?”

    “女子那么大了,咋会不寻思嘛!也有媒人上门说亲,却没一个合适,都被我给拒了。这事急不得,只能看缘分,慢慢来吧。”杨天宏呷一口酒说。

    “想找个啥样的?我倒觉得,有个娃娃和碧儿般配得很。”老先生一手端杯拈须,十分认真。

    “哦?谁家娃儿?”杨天宏隐约猜出了大概。

    “这娃娃你也熟悉,就是你秉正师兄家的法天。小伙子能干、懂事、孝顺,长得一表人才。我相信,碧儿丫头也会中意。”

    “果然是他!不瞒您说,法天这娃,我也喜欢得很,但要让他和碧儿到一起,不合适啊!”杨天宏摇头叹气。

    “这么好一个娃娃,你咋会觉得不合适呢?”沈老夫子一口干了杯中酒,他想知道杨天宏到底在想什么。

    “不是两个娃娃不合适,是我们两家不合适。”杨天宏执壶,给先生斟酒,“我们两家,我膝下就碧儿一女,秉正兄家也就法天一儿。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想老了有人捧灵戴孝,我只能让碧儿在家,就女招婿,让子孙续姓杨。以秉正兄家的情况,断然不会答应法天入赘。就算他们能忍痛答应,但君子不夺人之好,况子嗣乎?我再怎么喜欢法天,这门亲事也结不了啊!”

    沈老夫子一时语塞。千百年来,国人讲究忠孝,对读书之人,这两个字更是玉律金科。细想一下,杨天宏所言,的确是两家面临的实情。事关香火祭祀,兹事体大,沈老夫子只好“哦”一声,打住了话头。

    被杨天宏留住一宿,沈老夫子要回绵州。杨天宏安排车马要送他回去,却被沈老夫子拒绝。沈老夫子对他说,来趟铜牟,得去看看师弟。杨天宏于是把先生送到潼绵学馆,跟师叔打了招呼,自己回身忙去了。

    沈老夫子去了杨天宏家,左钧就一直在等待结果。左钧认为,这本是一桩天造地设的好姻缘,又有师兄出面,十拿九稳会成功。师兄跟杨天宏进学馆时,两人表情愉悦,左钧更是以为事情已成。

    “说得咋样?”杨天宏前脚一出学馆,左钧就迫不及待地问师兄。

    “这个亲说不了!”沈老夫子叹了口气说?

    “说不了,为啥?”左钧不理解。

    “法天独子,碧儿独女,两家都要续香火,这局你能破?天宏的女儿坚决不外嫁,就算你和秉正同意法天入赘,人家也不忍心你家断了香火。只可怜这两个娃娃了!”

    “法天去入赘,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既然走不到一起,也只好各寻其所了!”想想两家的情况,左钧倒是很快转过弯来,态度鲜明地说。

    留沈老夫子用过午饭,左钧让王法天安排车马,送沈老夫子回了治平书院。当晚,他把沈老夫子从杨天宏处探来的口风,通报给王秉正和陈于珍。几人只得打消与杨天宏结亲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