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节 撤军与救援
当太阳再次升起来的时候,基特尔决定撤退。
他被迫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正如瓦格纳担心的那样,威森贝格的突击队没有占领太原……更准确的说,这支部队失踪了,出发以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让人不得不怀疑它是否已经全军覆没;另一方面,就在晚上的时候,远征军的营地被中国军队包围起来,至少五万人,有三十支部队的番号,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汉斯.张在接受询问时曾经明确宣称,在太原集结的中国军队的兵力数字是二十万。基特尔曾认为这是一个夸大其词的说法----但仍然承认中国军队的兵力可能有十万。现在,他只能再次修改他的数字,将它增加到十五万。
远征军没有力量与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交火,而且经过昨天的战斗,尤其是最后进行的报复性炮击,上校和三位中校已经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威胁程度提升到意大利陆军的层次。
这是一个打了折扣的估计---基特尔和瓦格纳认为是打了折扣的估计。
中国士兵的素质相当糟糕,射击水准简直差到了极点。上校和中校承认这是事实,但不管怎么说,意大利陆军还没有装备那种美国公司生产的轻型臼炮,但中国军队至少装备着……舍尔纳少校根据最后的报复性炮击进行了一个简单计算,并推测出一个数字,大约五十门,事实上还有可能更多,一百门或者两百门。甚至一个更大的数字。
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少,因此谁也不能准确估计它的威胁,但它肯定是一个威胁:在炮击当中,中国炮兵一共发射了四千发炮弹。只用了八分钟,也就是说,他们的轻型火炮每分钟至少可以发射十发炮弹,而且每枚炮弹都是高爆榴弹,平均威力接近七十七毫米野战炮使用的同类型弹药。
相对于两支军队地力量对比和昨天的战斗规模来说,这是一个极为糟糕的推测结果。意大利陆军肯定做不到这件事……当然,远征军的炮兵也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继续与中国军队作战无疑是一个很不明智地决定;但更不幸的那个结果是。如果所有推测……而且是最坏的推测全部成立,中国人真的拥有两百门轻型臼炮,而且还拥有足够数量的炮弹,他们需要将远征军严密包围起来并且保证它不能在任何一个方向突围,就可以用毁灭性的火力彻底将它摧毁。
并且他们正在这么做----当基特尔和瓦格纳在黎明的晨光之中看见又一支大约有两千人地中国军队加入包围圈以后,他们相信距离中国人将他们地火炮架设起来就只是与时间有关的问题了。
于是上校决定撤退。
尽管这是不体面的行为,会损害德意志帝国和德国陆军的荣誉,会让他失去梦寐以求的将军头衔,但是,与远征军全军覆没、他的名字进入阵亡者名单相比。撤退带来的那点损害简直可以称得上微不足道。
当然。一些掩饰仍是必不可少的,基特尔用了另一个词取代“撤退”描述他的决定。“我们将离开这里,向北京转进。”
军官们犹豫着。毫无疑问,他们赞同上校的决定,并且相信远征军地每个士兵都会支持这个决定。但是,有两件事让他们感到十分为难。
“怎么突围?”这是第一个问题。
然后是第二个。“受伤地士兵怎么办?”
两个问题都很麻烦,不过更麻烦的是后面一个:军官们都很清楚。受伤的士兵会拖延军队的前进速度。而且中国军队使用的子弹造成的创伤都很严重,除非中弹的部位是双手。否则受伤地士兵几乎不可能自己行动,让突围行动变得困难重重;然而,放弃受伤地士兵,还没有一个军官有胆量公开宣称这种想法。
即使他们相信这样做才是正确的举动。
基特尔侧过脸,与瓦格纳交换了一个眼色。“我认为,我们应该用一点时间举行一个简短地军事会议。”
与此同时,北京。
就在陷入包围的远征军的军官们举行军事会议的时候,秦朗已经结束他与冯.瓦德西元帅的会谈----简短的会谈,甚至算不上一次会谈,因此它只进行了不到五分钟,但两个人都对最后的结果感到满意。
冯.瓦德西元帅如愿以偿的得到了秦朗的承诺,雇佣军将派遣一个团级战斗队前往山西增援德国远征军,并用另一个团级战斗队恢复和维持补给线路,作为回报,他保证绝不会因为远征军可能遭受的损失在北京及附近地区采取任何形式的、将平民作为攻击对象的报复行动,并且承认雇佣军正在行使的宪兵职权。
他们都很满意,因为他们都已经达成了目的;但是,还有一个人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有些恼火。
“我一点也不明白,你为什么同意救援德国军队。”易水大声的质问着----秦朗最后的决定与他的预料完全不符,甚至违背最初的计划----至少看起来是这样。“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原本可以将它彻底消灭……”
“但我们为什么要把德国远征军彻底消灭?”秦朗反问到,有点漫不经心,还有一点嘲弄的语气。
易水变得更加恼火了。不过他没有选择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像秦朗那样,用反问最为回击的手段:“如果你在一开始就不准备消灭德国远征军,你为什么要制定那些危险的计划,并且让我执行它们?”
“那些计划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消灭德国远征军,只是给它造成伤害。”秦朗把他的目光投向车窗外的街道,没什么人---除了雇佣军的控制区域,其他区域的平民都待在家里,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到外面来----然后他转回来。“彻底消灭德国远征军没有任何好处。”
“没有?”
“七千名德国军队被中国人消灭。你觉得,如果美国和欧洲的报纸上出现这样的标题,那位德意志皇帝会做什么?”他笑了笑,没等易水回答,而是接着说:“他会派遣一支规模更庞大的远征军到中国,用你可以想象的一切最残酷的方式进行报复。到那个时候,中国人就会真的像他说过的那样,在一千年的时间里永远记住德国人了。”
就像经历了抗日战争的中国人会永远记住日本人那样。当然,站在个人的角度,秦朗很高兴看到未来的中国人一提到德国人就会变得咬牙切齿、甚至歇斯底里、网络环境里充满要把柏林的德国人怎么样的言论、而且总有人组织抵制德国产品的活动……如果中国还是没能复兴,依旧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话。毕竟,如果他的计划全部顺利实现,最初预计的结果成为现实,那么,无论德国人现在做了什么,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人也不会在乎他们。
如果他的计划顺利实现,最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中国的军队就能在德国享受战胜者的一切待遇;至于德国产品……如果中国提前数十年成为世界工厂,那么德国人还可以出售什么呢?
当然,如果,如果,如果……“如果”太多了,将最终的结果寄托在一系列假设上面无疑是严重的错误,因为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如果”----他的计划还有可能失败。秦朗很清楚,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他现在的看法。
不管中国是否能够机会报复,秦朗不在乎威廉第二将会命令他的军队在中国做些什么,甚至也不在乎在那个可能的未来里、依旧生活在第三世界的中国的中国人是否会憎恨德国人。所有这些事情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可能触及一个战争掮客的、根本不存在的道德底线,只有一点能够让他在意德国军队的报复行动。
他的计划。秦朗只关心他的计划,但威廉第二的大规模报复行动并不符合他的计划,因为他无法预料那位皇帝可能做出的决定。
他只能将事情的发展控制在一个他还可以预测和控制的范围之内。
所以他不能让清军彻底消灭德国远征军,还要采取行动救援这支被他送进陷阱的军队。
“我还是不明白。”易水依旧愤愤不平----不过有一部分愤怒只是针对他自己:他没能看到德国军队可能的报复行动,但他原本应该看到这种结果、却被冲动迷惑了----秦朗澄清了一部分原因,但没有澄清全部。“即使我们不应该坐视德国远征军全军覆没,但你可以等着其他国家的军队去救援它,而不是出动雇佣军。”
“易水,我的可怜的朋友。”秦朗摇着头,叹息着,一副“你真让我失望”的表情,“在我们陷害德国人以后,再让他们感激我们,难道你一点也没想过这种事有多么有趣?”
易水确实没有想过。
他被迫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正如瓦格纳担心的那样,威森贝格的突击队没有占领太原……更准确的说,这支部队失踪了,出发以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让人不得不怀疑它是否已经全军覆没;另一方面,就在晚上的时候,远征军的营地被中国军队包围起来,至少五万人,有三十支部队的番号,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汉斯.张在接受询问时曾经明确宣称,在太原集结的中国军队的兵力数字是二十万。基特尔曾认为这是一个夸大其词的说法----但仍然承认中国军队的兵力可能有十万。现在,他只能再次修改他的数字,将它增加到十五万。
远征军没有力量与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交火,而且经过昨天的战斗,尤其是最后进行的报复性炮击,上校和三位中校已经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威胁程度提升到意大利陆军的层次。
这是一个打了折扣的估计---基特尔和瓦格纳认为是打了折扣的估计。
中国士兵的素质相当糟糕,射击水准简直差到了极点。上校和中校承认这是事实,但不管怎么说,意大利陆军还没有装备那种美国公司生产的轻型臼炮,但中国军队至少装备着……舍尔纳少校根据最后的报复性炮击进行了一个简单计算,并推测出一个数字,大约五十门,事实上还有可能更多,一百门或者两百门。甚至一个更大的数字。
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少,因此谁也不能准确估计它的威胁,但它肯定是一个威胁:在炮击当中,中国炮兵一共发射了四千发炮弹。只用了八分钟,也就是说,他们的轻型火炮每分钟至少可以发射十发炮弹,而且每枚炮弹都是高爆榴弹,平均威力接近七十七毫米野战炮使用的同类型弹药。
相对于两支军队地力量对比和昨天的战斗规模来说,这是一个极为糟糕的推测结果。意大利陆军肯定做不到这件事……当然,远征军的炮兵也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继续与中国军队作战无疑是一个很不明智地决定;但更不幸的那个结果是。如果所有推测……而且是最坏的推测全部成立,中国人真的拥有两百门轻型臼炮,而且还拥有足够数量的炮弹,他们需要将远征军严密包围起来并且保证它不能在任何一个方向突围,就可以用毁灭性的火力彻底将它摧毁。
并且他们正在这么做----当基特尔和瓦格纳在黎明的晨光之中看见又一支大约有两千人地中国军队加入包围圈以后,他们相信距离中国人将他们地火炮架设起来就只是与时间有关的问题了。
于是上校决定撤退。
尽管这是不体面的行为,会损害德意志帝国和德国陆军的荣誉,会让他失去梦寐以求的将军头衔,但是,与远征军全军覆没、他的名字进入阵亡者名单相比。撤退带来的那点损害简直可以称得上微不足道。
当然。一些掩饰仍是必不可少的,基特尔用了另一个词取代“撤退”描述他的决定。“我们将离开这里,向北京转进。”
军官们犹豫着。毫无疑问,他们赞同上校的决定,并且相信远征军地每个士兵都会支持这个决定。但是,有两件事让他们感到十分为难。
“怎么突围?”这是第一个问题。
然后是第二个。“受伤地士兵怎么办?”
两个问题都很麻烦,不过更麻烦的是后面一个:军官们都很清楚。受伤的士兵会拖延军队的前进速度。而且中国军队使用的子弹造成的创伤都很严重,除非中弹的部位是双手。否则受伤地士兵几乎不可能自己行动,让突围行动变得困难重重;然而,放弃受伤地士兵,还没有一个军官有胆量公开宣称这种想法。
即使他们相信这样做才是正确的举动。
基特尔侧过脸,与瓦格纳交换了一个眼色。“我认为,我们应该用一点时间举行一个简短地军事会议。”
与此同时,北京。
就在陷入包围的远征军的军官们举行军事会议的时候,秦朗已经结束他与冯.瓦德西元帅的会谈----简短的会谈,甚至算不上一次会谈,因此它只进行了不到五分钟,但两个人都对最后的结果感到满意。
冯.瓦德西元帅如愿以偿的得到了秦朗的承诺,雇佣军将派遣一个团级战斗队前往山西增援德国远征军,并用另一个团级战斗队恢复和维持补给线路,作为回报,他保证绝不会因为远征军可能遭受的损失在北京及附近地区采取任何形式的、将平民作为攻击对象的报复行动,并且承认雇佣军正在行使的宪兵职权。
他们都很满意,因为他们都已经达成了目的;但是,还有一个人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有些恼火。
“我一点也不明白,你为什么同意救援德国军队。”易水大声的质问着----秦朗最后的决定与他的预料完全不符,甚至违背最初的计划----至少看起来是这样。“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原本可以将它彻底消灭……”
“但我们为什么要把德国远征军彻底消灭?”秦朗反问到,有点漫不经心,还有一点嘲弄的语气。
易水变得更加恼火了。不过他没有选择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像秦朗那样,用反问最为回击的手段:“如果你在一开始就不准备消灭德国远征军,你为什么要制定那些危险的计划,并且让我执行它们?”
“那些计划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消灭德国远征军,只是给它造成伤害。”秦朗把他的目光投向车窗外的街道,没什么人---除了雇佣军的控制区域,其他区域的平民都待在家里,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到外面来----然后他转回来。“彻底消灭德国远征军没有任何好处。”
“没有?”
“七千名德国军队被中国人消灭。你觉得,如果美国和欧洲的报纸上出现这样的标题,那位德意志皇帝会做什么?”他笑了笑,没等易水回答,而是接着说:“他会派遣一支规模更庞大的远征军到中国,用你可以想象的一切最残酷的方式进行报复。到那个时候,中国人就会真的像他说过的那样,在一千年的时间里永远记住德国人了。”
就像经历了抗日战争的中国人会永远记住日本人那样。当然,站在个人的角度,秦朗很高兴看到未来的中国人一提到德国人就会变得咬牙切齿、甚至歇斯底里、网络环境里充满要把柏林的德国人怎么样的言论、而且总有人组织抵制德国产品的活动……如果中国还是没能复兴,依旧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话。毕竟,如果他的计划全部顺利实现,最初预计的结果成为现实,那么,无论德国人现在做了什么,一百年以后的中国人也不会在乎他们。
如果他的计划顺利实现,最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中国的军队就能在德国享受战胜者的一切待遇;至于德国产品……如果中国提前数十年成为世界工厂,那么德国人还可以出售什么呢?
当然,如果,如果,如果……“如果”太多了,将最终的结果寄托在一系列假设上面无疑是严重的错误,因为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如果”----他的计划还有可能失败。秦朗很清楚,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他现在的看法。
不管中国是否能够机会报复,秦朗不在乎威廉第二将会命令他的军队在中国做些什么,甚至也不在乎在那个可能的未来里、依旧生活在第三世界的中国的中国人是否会憎恨德国人。所有这些事情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可能触及一个战争掮客的、根本不存在的道德底线,只有一点能够让他在意德国军队的报复行动。
他的计划。秦朗只关心他的计划,但威廉第二的大规模报复行动并不符合他的计划,因为他无法预料那位皇帝可能做出的决定。
他只能将事情的发展控制在一个他还可以预测和控制的范围之内。
所以他不能让清军彻底消灭德国远征军,还要采取行动救援这支被他送进陷阱的军队。
“我还是不明白。”易水依旧愤愤不平----不过有一部分愤怒只是针对他自己:他没能看到德国军队可能的报复行动,但他原本应该看到这种结果、却被冲动迷惑了----秦朗澄清了一部分原因,但没有澄清全部。“即使我们不应该坐视德国远征军全军覆没,但你可以等着其他国家的军队去救援它,而不是出动雇佣军。”
“易水,我的可怜的朋友。”秦朗摇着头,叹息着,一副“你真让我失望”的表情,“在我们陷害德国人以后,再让他们感激我们,难道你一点也没想过这种事有多么有趣?”
易水确实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