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8章 我们能挡住汉寇吗?
“好事……?”德川家光气得笑了起来,“他们要我从将军之位上面退下来,还要惩办幕府的重臣……这些屈辱的条件我们怎么可能答应?”
“汉寇现在一路进兵,兵锋赫赫,战事顺利,他们自然信心满满,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倒也很正常。”土井利胜依旧十分镇定,“不过大人,既然他们提出这样的条件,那就代表他们并不想要和幕府不死不休,可以接受一个德川家依旧延续、甚至保有一部分基业的局面……”
一听土井利胜的解释,德川家光倒是恍然大悟。
“既然他们并不希望与我们决战到底,那就说明只要我们再讨价还价,他们总会有放缓立场的时候,最终还是会和我们达成妥协。”土井利胜继续解释,“关键是可以开始谈,这就是好事——当然,想要让他们减少要价,那就必须依靠幕府大军在战场上有所表现,让汉寇不得不发现他们无法任意摆布我们的事实。如果战场上毫无建树,那么谈判也无从谈起。”
“也就是说,你还是坚持认为应该和汉寇和谈?”德川家光反问。
“是的,大人……臣觉得还是应该尽快和汉寇和谈,这样才能稳住天下的局势。”土井利胜倒也干脆,马上点了点头,“大人请看,如今的局势太过于恶劣了,西国除了近畿之外都已经崩坏,幕府的号令已经施展不开……”
当听到西国已经崩坏这样的苛刻评语的时候,德川家光的脸色骤然变得难看了,但是他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任由对方说下去。“在西国之外的其他地方,各地大名也都已经得到了消息,甚至还收到了朝廷号召他们起兵的诏书……他们也是蠢蠢欲动,根据各地报告过来的消息,无论是仙台的伊达家,还是加贺的前田家,他们都已经开始征调藩内的军士,关闭境内,居心叵测。”
他说的时候,德川家光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这些逆贼鼠辈,大敌当前的时候还只顾着自己,竟然毫无忠义之心!迟早要将他们一一剿灭,这样天下才能够安定!”
虽然各家大名和德川家之间很多都有积怨,但是这并不妨碍德川家光自己将自己认作为武家共主。因而那种被背叛的忿恨也就变得更加炽烈。
“大人说得没错,若不是他们这些人拖了幕府的后腿,我们又何至于面临这么困难的处境?如今汉寇兵锋炽烈,说到底也是这些藩主自私自利,甚至认贼作父为虎作伥……我们之前对他们实在太过于宽容了。”土井利胜长叹了口气,显然有些遗憾,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必须先将他们都清剿掉,才能够鼓起整个天下的力量和汉寇对抗。否则……如果相持下去的话,情势会对我们越来越不利,毕竟幕府消耗的力量越多,周边各个强藩就越发势大不可制,直到最后强藩会站出来,让幕府无路可走。”
因为已经有很多大名因为不满幕府的压迫欺凌而起兵归附大汉,所以现在不光是日本国内各个大名,现在就连幕府内部都产生了“之前对各藩那么苛刻是否不太合理”的议论,而作为对各藩强硬政策的两个主要决策人,德川家光和土井利胜是怎么也不能承认之前的大名政策有错的,他们反而只能说之前对各藩过于宽容,以至于他们竟然还有反叛自己的余力。
而与汉寇相比,这些藩主也更加可恨可怕了。
“那么照你来看,如果要与汉寇和谈,我们这边能够给出什么样的条件?”德川家光横下了心来问。
“这要看战事顺利与否,如果一切都十分顺利,我们直接击垮了汉寇,那当然什么都不用给他们……可是如果战事不利,只能勉强僵持的话,那么我们就……我们就只能接受一些苛刻的条件了。”土井利胜将声音压得更低了,深怕别人听见,“比如,惩治一些祸首、赔偿一些钱财,或者……或者……将九州岛割取出去,承认大汉对那里的占领。”
“割取九州?”一听到这个建议,德川家光骤然睁大了眼睛,然后几乎控制不住情绪了。“我……我怎么能够割取日本的土地给汉寇呢?那不是……那不是要做德川家的罪人?!”
“目前九州岛已经落到了汉寇的手里了,要说罪人的话,大人,我们现在已经是德川家的罪人了。”土井利胜却毫无畏惧地将事实给说了出来,“不过大人,我们在九州岛上原本就没有太多领地,现在就算丢弃掉,对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太大。当然,长崎的丢失确实是很痛苦,但是既然已经丢了,我们也只好面对现实了。”
土井利胜如此毫无遮掩、也不体谅君上心情的话,在一向暴躁的德川家光的心里当然听来极度不好受,但是他也知道现在只能听一些逆耳忠言,因此还是忍耐了下来。
“长崎如果丢失,对我们来说又何止是小小痛苦?再说了……如今我们幕府的财政已经如此窘迫,如果还要赔款,又哪里给得出来?此事……怕不像说来那么容易。”
“如果我们能够让汉寇知道我们不是轻易可以拿下的敌人,那么汉寇自然会减少要价,不至于一意孤行。而且……现在西国的那些金银矿山,反正已经失陷了,作为筹码我们干脆可以直接让给汉寇。”土井利胜的态度还是十分平稳,给了德川家光以莫大的信心。“这些矿山肯定也是那些强藩的心头肉,如果我们和汉寇妥协,让渡它们给汉寇,汉寇一定会和这些强藩失和,到时候就可以为我们所离间。另外,强藩也没有办法借此来壮大自己的势力,也方便我们日后去剿灭他们。”
“将西国的金银矿山让渡给汉寇……”德川家光微微沉吟了起来。
“大人,这只是权宜之计,只是为了给幕府拖延时间,让汉寇退兵!”眼见德川家光已经“大汉肯定没有办法长期维持这么大一支军队的远征,只要他们拿到了满意的东西就会撤走,而我们就趁着他们撤走的时间,把各个强藩都剪除掉……到时候日本上下一心,都听从您的调遣,到时候我们再废掉和汉寇的协议,他们就算想要再远征我们……我们也一定能够抵挡住。”
他这话虽然看似慷慨激昂,但是也就是说给德川家光好听而已,毕竟以德川家光的性格,要做出这么大的让步,肯定要以忍辱负重、静待时机作为理由。不过,想要讨伐之前的逆贼,想要整合各个强藩又谈何容易?万众一心又真的能再度和汉寇开战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土井利胜心中都有数。
在土井利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之后,德川家光又重新陷入到了沉吟当中,尽管他万分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但是仔细思索之后,他还是觉得土井利胜给他的建议是最为可行也最为有效的。
现在也只能忍辱负重了。
“那你就按照这些条件作为基准,和汉寇开始交涉吧,一开始他们肯定不会同意,但是也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线。”半晌之后,他长叹了口气,“这等屈辱,一定要那些逆贼用血来偿还。”
土井利胜低垂下头来,领受了将军大人的谕令。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向这里赶了过来,德川家光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了。这里是将军和重臣密议的地方,没有十分紧急的事情时,是绝对没有人胆敢过来打搅将军大人的。
而在现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能够送来的重大消息,想必不会是太好的消息吧。
果然,当报信的侧近人来到了这间房间之后,他大气也不敢出,直接跪在了地上,用颤抖着的语调说出了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
“启禀将军大人,根据高崎城刚刚来的报告……大纳言……大纳言大人,已经在前几日……前几日……趁乱逃离高崎城,不知所踪!”
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德川家光的骤然变得通红,他等待了眼睛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个侧近人,仿佛是将要择人而噬的凶兽一样。而他的手,也青筋暴突,然后颤抖着摸到了自己的腰间。
“逆贼!逆贼!这个畜生逆贼!”他猛然拔出了腰间的佩刀,然后重重一挥砍,砍到了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锋利的佩刀顿时就将它看成了两半,发出了轰然的巨响。
而土井利胜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表情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但是却并没有和德川家光一样冲动,而是仍旧跪坐在原地,只是目光颇有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之前的密议当中,是他建议德川家光为了统一幕府内部之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掉自己的弟弟、大纳言大人德川忠长,而德川家光也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出了使者前往高崎城,了结这个自己一直看不惯的弟弟的性命。
他没有想到,大纳言大人居然如此警觉,在这时候居然提前逃跑了——可见他虽然在幽闭当中,但是他的消息并不是十分闭塞,至少知道了日本如今在经历的这些大事,而且预料到了如果不跑的话自己将要遭受什么样的厄运,所以果断逃跑。
他不肯顺应将军大人的意思乖乖自杀,在德川家光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叛贼之举,但是在土井利胜看来这倒是人之常情,而且他也是一个很能面对现实的人。
“大人,我们应该加紧和汉寇谈判了,幕府内部更是要注意,千万不能因为大纳言大人的逃亡而内部生乱!”带着复杂的思绪,他垂首向德川家光建议。
幕府内部的纷乱、乃至于将军德川家光的一个个决定,当然也会在幕府外部产生波动的涟漪,进而影响到整个日本。
而此时已经在风云激荡的西国,更加能够感受到江户吹来的阵阵寒风,在西国的幕府臣僚们,他们既要受到来自江户的压力,又不得不在大汉的兵锋面前瑟瑟发抖,只觉得焦灼不安,更加不知道这种焦灼的煎熬到底要在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虽然时间已经临近夏天,天气渐渐开始炎热,但是这种寒意仍旧让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重重地叹了口气。
作为幕府在西国所设置的最高官员,他现在所受到的压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企及的,他现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加没有人能够比得上。
自从大汉开始对日本发动进攻并且登陆九州岛开始,坏消息一个个地向京都传递了过来,而当大汉军队在毛利家的配合下登陆本州岛并且开始进军京都,随着他们一路进军,那种压力也就变得越发真实了起来。
大汉军队已经突进到了备前国,而且前面一片坦途,他们就要来到近畿地区当中,并且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京都了。
以前汉寇虽然可怕,但是毕竟是其他人要面对他们,但是现在……很快就要轮到自己了。
我们……真的能够挡住来势汹汹的汉寇吗?他禁不住问了这个问题。
即使身处的这座巍峨的城池,也没有办法给他带来太大的信心。
虽然这座姬路城,确实是一座足够雄伟的大城。姬路城地处在西国向京畿方向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它老早就发展成了大城,十分受到重视。
在纷乱的战国时代,这座姬路城多次易手,最后落到了赤松家的分支小寺氏的家臣黑田家的手中,经过拥有者们多年的经营,它已经变成了一座要塞城市。
在战国后期,织田信长开始崛起,并且以统一日本作为毕生的心愿,他在平定了周边的各个势力之后,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命令当时还是他部将的羽柴秀吉作为先锋大将,前往西国征讨毛利氏,并开始攻击通往西国的必经之路播磨国。在这次的战争当中,小寺氏原本站在毛利一方,但是控制着姬路城的家臣黑田孝高却叛变了,投降了织田一方,并且对丰臣秀吉献出了该城。而姬路城也成为了织田、秀吉军队进攻毛利家的后方基地。
在织田信长死后,秀吉开始崛起,他当然没有无视姬路城的重要地位,于是将自己的正室北政所的弟弟木下家定封为姬路城主,替他驻守姬路城。
没过多久,随着丰臣秀吉的死亡,他的政权又被被德川家康所取代,为了铲除丰臣势力的残留、同时奖赏有功之臣,德川家康以姬路城为核心划出了一个五十二万石的姬路藩,并且让池田辉政成为了姬路藩的藩主,统管姬路城。
然而过得不了多久,在池田辉政死后,他的儿子池田忠雄继承了姬路藩,而池田忠雄也很快死去,他的儿子池田光政当时还十分年幼,德川幕府以池田光政如此年幼、无法承担起守卫要冲姬路城的理由,将池田光政转封到了鸟取藩,领地也从五十二万石缩水到了三十二万石。
而姬路藩这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十五万石的小藩,藩主大位则转到了本多忠政手中,本多家是德川家的重要家臣世家,手中各个支系都成为了大名,世代为幕府所倚重。而本多忠政则是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胜的儿子,幕府让本多忠政来守护这个姬路城,其中的目的当然也不言自明,就是想要让这个要冲成为幕府的直统。
而这些年的变迁当中,经过历代藩主的苦心经营,姬路城也已经成为了日本国最宏伟、最坚固的要塞城市之一。到处都有高耸的建筑物和配套的完备防御体系,外面是一层石垣,将整个城池包裹了起来;而在城内,更加是防备严密,和一般的城市不同,这里有好几座碉堡似的天守阁,几座外墙陡峭的三层小天守阁将中间的大天守阁围绕着,在城壁的狭间还有将近千个设计用的小窓,足以提供互相支援的火力,而且还能够给防守者以隐蔽。
而在城中心的本丸,是宏大的大天守阁。这座大天守阁高耸峭壁,本身就有十丈之高,再加上是盘踞在城中的最高处,仿佛是在俯视着世间的一切。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一样,因而姬路城也得到了一个别称白鹭城。
站在大天守阁当中远远望去,城中或高或低的建筑一览无余,气势恢宏之余,甚至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原本登高望远,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的,可是现在板仓重宗却无论如何都轻松不起来。
而他旁边的中年人也同样如此。
这个中年人面色苍白,体质虚弱,看上去比原本的年纪更老上几分。而他正是姬路藩的藩主、幕府谱代大名本多政朝。他是在去年父亲本多忠政死后继承家督职位的——那时候他怎么会知道,自己会受到这样的冲击!
“大人……我们……我们真能够挡住汉寇吗?”他第三次问。(未完待续。)
“汉寇现在一路进兵,兵锋赫赫,战事顺利,他们自然信心满满,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倒也很正常。”土井利胜依旧十分镇定,“不过大人,既然他们提出这样的条件,那就代表他们并不想要和幕府不死不休,可以接受一个德川家依旧延续、甚至保有一部分基业的局面……”
一听土井利胜的解释,德川家光倒是恍然大悟。
“既然他们并不希望与我们决战到底,那就说明只要我们再讨价还价,他们总会有放缓立场的时候,最终还是会和我们达成妥协。”土井利胜继续解释,“关键是可以开始谈,这就是好事——当然,想要让他们减少要价,那就必须依靠幕府大军在战场上有所表现,让汉寇不得不发现他们无法任意摆布我们的事实。如果战场上毫无建树,那么谈判也无从谈起。”
“也就是说,你还是坚持认为应该和汉寇和谈?”德川家光反问。
“是的,大人……臣觉得还是应该尽快和汉寇和谈,这样才能稳住天下的局势。”土井利胜倒也干脆,马上点了点头,“大人请看,如今的局势太过于恶劣了,西国除了近畿之外都已经崩坏,幕府的号令已经施展不开……”
当听到西国已经崩坏这样的苛刻评语的时候,德川家光的脸色骤然变得难看了,但是他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任由对方说下去。“在西国之外的其他地方,各地大名也都已经得到了消息,甚至还收到了朝廷号召他们起兵的诏书……他们也是蠢蠢欲动,根据各地报告过来的消息,无论是仙台的伊达家,还是加贺的前田家,他们都已经开始征调藩内的军士,关闭境内,居心叵测。”
他说的时候,德川家光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这些逆贼鼠辈,大敌当前的时候还只顾着自己,竟然毫无忠义之心!迟早要将他们一一剿灭,这样天下才能够安定!”
虽然各家大名和德川家之间很多都有积怨,但是这并不妨碍德川家光自己将自己认作为武家共主。因而那种被背叛的忿恨也就变得更加炽烈。
“大人说得没错,若不是他们这些人拖了幕府的后腿,我们又何至于面临这么困难的处境?如今汉寇兵锋炽烈,说到底也是这些藩主自私自利,甚至认贼作父为虎作伥……我们之前对他们实在太过于宽容了。”土井利胜长叹了口气,显然有些遗憾,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必须先将他们都清剿掉,才能够鼓起整个天下的力量和汉寇对抗。否则……如果相持下去的话,情势会对我们越来越不利,毕竟幕府消耗的力量越多,周边各个强藩就越发势大不可制,直到最后强藩会站出来,让幕府无路可走。”
因为已经有很多大名因为不满幕府的压迫欺凌而起兵归附大汉,所以现在不光是日本国内各个大名,现在就连幕府内部都产生了“之前对各藩那么苛刻是否不太合理”的议论,而作为对各藩强硬政策的两个主要决策人,德川家光和土井利胜是怎么也不能承认之前的大名政策有错的,他们反而只能说之前对各藩过于宽容,以至于他们竟然还有反叛自己的余力。
而与汉寇相比,这些藩主也更加可恨可怕了。
“那么照你来看,如果要与汉寇和谈,我们这边能够给出什么样的条件?”德川家光横下了心来问。
“这要看战事顺利与否,如果一切都十分顺利,我们直接击垮了汉寇,那当然什么都不用给他们……可是如果战事不利,只能勉强僵持的话,那么我们就……我们就只能接受一些苛刻的条件了。”土井利胜将声音压得更低了,深怕别人听见,“比如,惩治一些祸首、赔偿一些钱财,或者……或者……将九州岛割取出去,承认大汉对那里的占领。”
“割取九州?”一听到这个建议,德川家光骤然睁大了眼睛,然后几乎控制不住情绪了。“我……我怎么能够割取日本的土地给汉寇呢?那不是……那不是要做德川家的罪人?!”
“目前九州岛已经落到了汉寇的手里了,要说罪人的话,大人,我们现在已经是德川家的罪人了。”土井利胜却毫无畏惧地将事实给说了出来,“不过大人,我们在九州岛上原本就没有太多领地,现在就算丢弃掉,对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太大。当然,长崎的丢失确实是很痛苦,但是既然已经丢了,我们也只好面对现实了。”
土井利胜如此毫无遮掩、也不体谅君上心情的话,在一向暴躁的德川家光的心里当然听来极度不好受,但是他也知道现在只能听一些逆耳忠言,因此还是忍耐了下来。
“长崎如果丢失,对我们来说又何止是小小痛苦?再说了……如今我们幕府的财政已经如此窘迫,如果还要赔款,又哪里给得出来?此事……怕不像说来那么容易。”
“如果我们能够让汉寇知道我们不是轻易可以拿下的敌人,那么汉寇自然会减少要价,不至于一意孤行。而且……现在西国的那些金银矿山,反正已经失陷了,作为筹码我们干脆可以直接让给汉寇。”土井利胜的态度还是十分平稳,给了德川家光以莫大的信心。“这些矿山肯定也是那些强藩的心头肉,如果我们和汉寇妥协,让渡它们给汉寇,汉寇一定会和这些强藩失和,到时候就可以为我们所离间。另外,强藩也没有办法借此来壮大自己的势力,也方便我们日后去剿灭他们。”
“将西国的金银矿山让渡给汉寇……”德川家光微微沉吟了起来。
“大人,这只是权宜之计,只是为了给幕府拖延时间,让汉寇退兵!”眼见德川家光已经“大汉肯定没有办法长期维持这么大一支军队的远征,只要他们拿到了满意的东西就会撤走,而我们就趁着他们撤走的时间,把各个强藩都剪除掉……到时候日本上下一心,都听从您的调遣,到时候我们再废掉和汉寇的协议,他们就算想要再远征我们……我们也一定能够抵挡住。”
他这话虽然看似慷慨激昂,但是也就是说给德川家光好听而已,毕竟以德川家光的性格,要做出这么大的让步,肯定要以忍辱负重、静待时机作为理由。不过,想要讨伐之前的逆贼,想要整合各个强藩又谈何容易?万众一心又真的能再度和汉寇开战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土井利胜心中都有数。
在土井利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之后,德川家光又重新陷入到了沉吟当中,尽管他万分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但是仔细思索之后,他还是觉得土井利胜给他的建议是最为可行也最为有效的。
现在也只能忍辱负重了。
“那你就按照这些条件作为基准,和汉寇开始交涉吧,一开始他们肯定不会同意,但是也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线。”半晌之后,他长叹了口气,“这等屈辱,一定要那些逆贼用血来偿还。”
土井利胜低垂下头来,领受了将军大人的谕令。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向这里赶了过来,德川家光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了。这里是将军和重臣密议的地方,没有十分紧急的事情时,是绝对没有人胆敢过来打搅将军大人的。
而在现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能够送来的重大消息,想必不会是太好的消息吧。
果然,当报信的侧近人来到了这间房间之后,他大气也不敢出,直接跪在了地上,用颤抖着的语调说出了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
“启禀将军大人,根据高崎城刚刚来的报告……大纳言……大纳言大人,已经在前几日……前几日……趁乱逃离高崎城,不知所踪!”
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德川家光的骤然变得通红,他等待了眼睛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个侧近人,仿佛是将要择人而噬的凶兽一样。而他的手,也青筋暴突,然后颤抖着摸到了自己的腰间。
“逆贼!逆贼!这个畜生逆贼!”他猛然拔出了腰间的佩刀,然后重重一挥砍,砍到了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锋利的佩刀顿时就将它看成了两半,发出了轰然的巨响。
而土井利胜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表情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但是却并没有和德川家光一样冲动,而是仍旧跪坐在原地,只是目光颇有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之前的密议当中,是他建议德川家光为了统一幕府内部之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掉自己的弟弟、大纳言大人德川忠长,而德川家光也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出了使者前往高崎城,了结这个自己一直看不惯的弟弟的性命。
他没有想到,大纳言大人居然如此警觉,在这时候居然提前逃跑了——可见他虽然在幽闭当中,但是他的消息并不是十分闭塞,至少知道了日本如今在经历的这些大事,而且预料到了如果不跑的话自己将要遭受什么样的厄运,所以果断逃跑。
他不肯顺应将军大人的意思乖乖自杀,在德川家光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叛贼之举,但是在土井利胜看来这倒是人之常情,而且他也是一个很能面对现实的人。
“大人,我们应该加紧和汉寇谈判了,幕府内部更是要注意,千万不能因为大纳言大人的逃亡而内部生乱!”带着复杂的思绪,他垂首向德川家光建议。
幕府内部的纷乱、乃至于将军德川家光的一个个决定,当然也会在幕府外部产生波动的涟漪,进而影响到整个日本。
而此时已经在风云激荡的西国,更加能够感受到江户吹来的阵阵寒风,在西国的幕府臣僚们,他们既要受到来自江户的压力,又不得不在大汉的兵锋面前瑟瑟发抖,只觉得焦灼不安,更加不知道这种焦灼的煎熬到底要在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虽然时间已经临近夏天,天气渐渐开始炎热,但是这种寒意仍旧让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重重地叹了口气。
作为幕府在西国所设置的最高官员,他现在所受到的压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企及的,他现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加没有人能够比得上。
自从大汉开始对日本发动进攻并且登陆九州岛开始,坏消息一个个地向京都传递了过来,而当大汉军队在毛利家的配合下登陆本州岛并且开始进军京都,随着他们一路进军,那种压力也就变得越发真实了起来。
大汉军队已经突进到了备前国,而且前面一片坦途,他们就要来到近畿地区当中,并且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京都了。
以前汉寇虽然可怕,但是毕竟是其他人要面对他们,但是现在……很快就要轮到自己了。
我们……真的能够挡住来势汹汹的汉寇吗?他禁不住问了这个问题。
即使身处的这座巍峨的城池,也没有办法给他带来太大的信心。
虽然这座姬路城,确实是一座足够雄伟的大城。姬路城地处在西国向京畿方向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它老早就发展成了大城,十分受到重视。
在纷乱的战国时代,这座姬路城多次易手,最后落到了赤松家的分支小寺氏的家臣黑田家的手中,经过拥有者们多年的经营,它已经变成了一座要塞城市。
在战国后期,织田信长开始崛起,并且以统一日本作为毕生的心愿,他在平定了周边的各个势力之后,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命令当时还是他部将的羽柴秀吉作为先锋大将,前往西国征讨毛利氏,并开始攻击通往西国的必经之路播磨国。在这次的战争当中,小寺氏原本站在毛利一方,但是控制着姬路城的家臣黑田孝高却叛变了,投降了织田一方,并且对丰臣秀吉献出了该城。而姬路城也成为了织田、秀吉军队进攻毛利家的后方基地。
在织田信长死后,秀吉开始崛起,他当然没有无视姬路城的重要地位,于是将自己的正室北政所的弟弟木下家定封为姬路城主,替他驻守姬路城。
没过多久,随着丰臣秀吉的死亡,他的政权又被被德川家康所取代,为了铲除丰臣势力的残留、同时奖赏有功之臣,德川家康以姬路城为核心划出了一个五十二万石的姬路藩,并且让池田辉政成为了姬路藩的藩主,统管姬路城。
然而过得不了多久,在池田辉政死后,他的儿子池田忠雄继承了姬路藩,而池田忠雄也很快死去,他的儿子池田光政当时还十分年幼,德川幕府以池田光政如此年幼、无法承担起守卫要冲姬路城的理由,将池田光政转封到了鸟取藩,领地也从五十二万石缩水到了三十二万石。
而姬路藩这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十五万石的小藩,藩主大位则转到了本多忠政手中,本多家是德川家的重要家臣世家,手中各个支系都成为了大名,世代为幕府所倚重。而本多忠政则是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胜的儿子,幕府让本多忠政来守护这个姬路城,其中的目的当然也不言自明,就是想要让这个要冲成为幕府的直统。
而这些年的变迁当中,经过历代藩主的苦心经营,姬路城也已经成为了日本国最宏伟、最坚固的要塞城市之一。到处都有高耸的建筑物和配套的完备防御体系,外面是一层石垣,将整个城池包裹了起来;而在城内,更加是防备严密,和一般的城市不同,这里有好几座碉堡似的天守阁,几座外墙陡峭的三层小天守阁将中间的大天守阁围绕着,在城壁的狭间还有将近千个设计用的小窓,足以提供互相支援的火力,而且还能够给防守者以隐蔽。
而在城中心的本丸,是宏大的大天守阁。这座大天守阁高耸峭壁,本身就有十丈之高,再加上是盘踞在城中的最高处,仿佛是在俯视着世间的一切。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一样,因而姬路城也得到了一个别称白鹭城。
站在大天守阁当中远远望去,城中或高或低的建筑一览无余,气势恢宏之余,甚至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原本登高望远,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的,可是现在板仓重宗却无论如何都轻松不起来。
而他旁边的中年人也同样如此。
这个中年人面色苍白,体质虚弱,看上去比原本的年纪更老上几分。而他正是姬路藩的藩主、幕府谱代大名本多政朝。他是在去年父亲本多忠政死后继承家督职位的——那时候他怎么会知道,自己会受到这样的冲击!
“大人……我们……我们真能够挡住汉寇吗?”他第三次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