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山雨
“哦!你就是和李国臣争武状元的那个李月,我一来京城就听说了,没想到我们还有师门之谊,你是如何解我的毒的,难道你有碧心丹?”
“是的!幸亏我有碧心丹,否则真难以救你,你怎么会中这[紫气东来]之毒?”
“还不是青牛那老匹夫!”风强就把今夜发生之事原原本本告诉了李月。李月听后突然说道:“你今夜所刺之人必不是太子!”
“何以见得?”
“若里面是太子,怎会只有一小半的护卫,再说太子若死,你岂能从容离开皇城以及京城,我没猜错的话,太子必定还在户部,车上坐的应是另一人,可能是借太子的车回府吧!”
“或许是这样!太子不死也好,省得他们得意。”
“不知师兄将来有何打算?”
“我也不知,我这条命是李月兄给的,我就给李月兄做个亲兵吧!”
“做亲兵可是委屈了师兄,我倒有个建议,不知师兄可愿听?”
“李月兄请直言,我一定遵从。”
李月取出当年探亲时戴的那个面罩,递给风强说道:“戴上它,这世间就没有风强了。”
风强接过戴上,他摸了摸叹道:“这世间竟有这等精巧之物,好!这世间就没有风强了,从现在起,我叫司马云,这是我从前的名字。”
“司马兄明日可先去投奔一小门派,再参加武林新人赛,夺名次后可投靠郯王李琮,成为他的心腹,凭你的身手和你想从军的意愿,郯王一定会把你安排进禁军,你就安心等着,有一天你会成为我的一支奇兵。”
司马云郑重地点点头,第二天便告辞而去。
御史大夫王鉷之死,让李隆基极为震怒,依他的本意是要灭了少林寺,但太子和高力士再三解释,哪有拿自己本门暗器去行刺的,一定是有人栽赃,冷静下来的李隆基突然意识到,太子李亨一定就是少林寺的后台。沉思良久,李隆基下了一道旨意,凡来京参加武林大会的门派必须有正四品以上官员的担保。一时间,朝野大哗,这等于是把各武林门派的后台直接暴露出来,搞不好还会牵连出更复杂的人事关系。尽管刺杀太子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但依旧有不少小道消息在百官之中,甚至民间里悄悄的流传开来。
天宝十二年春,右相杨国忠密奏帝郢王勾结朔方节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欲谋反,帝犹豫。杨国忠遂暗使人密告郢王及阿布思,帝欲杀之,郢王惶恐,不返京并多次暗晤阿布思。三月,太子遇刺幸无恙,御史大夫王鉷死,帝追封其太子少傅,谥曰德,命京兆尹杨国忠追查刺客。
寿王李瑁脸色铁青地看着陈放,昨天他还告诉自己已经得手,害得自己兴奋一夜,可今早太子竟好好的,他更担心刺客的下落,因刺客手上握有他的玉坠,陈放向他担保风强必死,但尸体却没有找到。李瑁怒将砚台砸向陈放,命他三日内必须交回玉坠。
郯王李琮此时得意非常,他正把玩着一只精巧的玉坠,这正是寿王李瑁交给陈放的那只信物。原来邢縡见风强一夜未归,且探听到师傅已被灭口,他连夜逃离长安,赶到太原把玉坠交给了太原林家家主林雁南,林雁南知道事关重大,立刻带着邢縡返回长安,把玉坠交给郯王李琮,并由邢縡转述了风强的遗言。李琮很是意外,继而大喜,有了这个玉坠,他就可以报当年武惠妃的一箭之仇了,李琮遂把邢縡藏在府内,又密使人把此事告诉了杨国忠,请他前来商议大事。
郯王李琮正和其弟甄王李琬、仪王李璲商量着,这时候家人来报,杨相国来了,李琮忙亲自去迎接杨国忠,待四人在密室中坐定后,杨国忠说道:“这里都是自己人,我们就不用绕弯子了,我想请问郯王,如何处置寿王?”
郯王眼露凶光,恨恨的说道:“当年父皇欲立我为太子,全是武惠妃那贱人从中作梗,才改变了父皇的想法,此仇不报非君子,我定要让武惠妃在地下也要为此事追悔!”甄王和仪王都表示同意大哥的看法,却只听杨国忠一阵大笑,众人愕然。
“相国何故发笑?”李琮问道。
“我想问郯王殿下,你是想快意恩仇呢?还是想坐那个位子?”
“此话怎讲?”
“如果想快意恩仇,现在我就陪你进宫,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定将寿王全家抄斩,遂了殿下的心愿。但如果殿下真想坐那个位子,我倒劝殿下三思而行。”
“愿闻其详!”
杨国忠站起来走几步,冷冷地笑了笑说道:“寿王一倒,他的那些支持者必定投奔太子,殿下是遂了心愿,但却白白便宜了太子,但如果我们乘机要挟寿王,收其势力,一是去了一个劲敌,二是势力大涨。”
李琮想了想,展颜一笑道:“高!不愧是是相国,这样的好机会我们若不利用,岂不是辜负了寿王的美意?”李琮说完四人一齐哈哈大笑。
李琬想想又问道:“那怎样向皇上解释刺杀的事呢?”
杨国忠淡淡一笑道:“你们忘了郢王的事吗?皇上已经动摇,如果我们再使一把劲,也就成了。”
“相国的意思是嫁祸郢王,可是没有证据怎么办?”李琬接着问道。
“要证据还不容易吗?郢王现不在京中,买通他的下人从他府内偷一、二件物品来不就有了吗?还有郯王藏在府中的那名刺客交给我,我需要他的口供。”
“相国果然是高人啊!”
杨国忠微笑不语,这其实都是他幕僚苏喻的主意,杨国忠自然不会说出,把他它的窃为了己有。
寿王李瑁在房内焦急的走来走去,他已经摔碎了三个茶杯,现在三天已经过去了,可刺客依然下落不明,陈放给他的解释是,风强的尸体肯定已经被野狗吃掉。可李瑁却觉得心绪不宁,他的首席谋士谭言凯突然不辞而别,更增添了李瑁的烦恼,这时有人来报,郯王殿下来访,李瑁一楞,这近二十年来郯王从来没有上过门,今天是怎么了?难道是那件事?
寿王忐忑不安地去大门处迎接李琮,“稀客啊!大哥好象是第一次踏入我这狗窝吧!今天是那阵风把大哥吹来了?”
“传说十三弟富可敌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连看门的下人身上穿的都是上等湖绸啊!”
“大哥开玩笑了!”
“刚才十三弟不是问我被哪阵风吹了的吗?我今天是被[强风]吹来的!”李琮语带双关地说道。
李瑁脸色一变,请大哥进了书房,这时书房的瓷片已被收拾赶净,李琮进来就大大咧咧的就坐在了首位,这一般是主人坐的位子,李瑁被李琮反客为主的做法弄楞住了,他心里疑惑不定,直望着李琮。李琮也不理他,喝了一口茶终于说道:“我来是给你看一样东西!”说完就拿出了李瑁的那颗玉坠,李瑁心中一凉,脸色变得煞白,他问道:“大哥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哦!我是特来征求十三弟的意见,这颗玉坠还有那个叫风强的口供,是交给皇上呢?还是让我自己来保管?”
李瑁心中大乱,他何尝不明白李琮的意思,他突然腿一软,颓然地跌坐在椅中,半晌不说话,李琮笑咪咪地看着他,眼里却冷若冰刀。
“我若投靠你,你不记当年我母亲的仇吗?”李瑁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你是我弟弟,两兄弟哪有那么多仇恨的!再说你母亲已经死去多少年了,人都死了,还有什么仇恨好记!”李琮慢慢的说道。
李瑁一咬牙,单膝向李琮跪倒,“愿听大哥调遣!”
李琮忙把他扶起说道:“既然是这样,今天晚上在我府内有个家宴,十三弟请务必赏脸。”
“是的!幸亏我有碧心丹,否则真难以救你,你怎么会中这[紫气东来]之毒?”
“还不是青牛那老匹夫!”风强就把今夜发生之事原原本本告诉了李月。李月听后突然说道:“你今夜所刺之人必不是太子!”
“何以见得?”
“若里面是太子,怎会只有一小半的护卫,再说太子若死,你岂能从容离开皇城以及京城,我没猜错的话,太子必定还在户部,车上坐的应是另一人,可能是借太子的车回府吧!”
“或许是这样!太子不死也好,省得他们得意。”
“不知师兄将来有何打算?”
“我也不知,我这条命是李月兄给的,我就给李月兄做个亲兵吧!”
“做亲兵可是委屈了师兄,我倒有个建议,不知师兄可愿听?”
“李月兄请直言,我一定遵从。”
李月取出当年探亲时戴的那个面罩,递给风强说道:“戴上它,这世间就没有风强了。”
风强接过戴上,他摸了摸叹道:“这世间竟有这等精巧之物,好!这世间就没有风强了,从现在起,我叫司马云,这是我从前的名字。”
“司马兄明日可先去投奔一小门派,再参加武林新人赛,夺名次后可投靠郯王李琮,成为他的心腹,凭你的身手和你想从军的意愿,郯王一定会把你安排进禁军,你就安心等着,有一天你会成为我的一支奇兵。”
司马云郑重地点点头,第二天便告辞而去。
御史大夫王鉷之死,让李隆基极为震怒,依他的本意是要灭了少林寺,但太子和高力士再三解释,哪有拿自己本门暗器去行刺的,一定是有人栽赃,冷静下来的李隆基突然意识到,太子李亨一定就是少林寺的后台。沉思良久,李隆基下了一道旨意,凡来京参加武林大会的门派必须有正四品以上官员的担保。一时间,朝野大哗,这等于是把各武林门派的后台直接暴露出来,搞不好还会牵连出更复杂的人事关系。尽管刺杀太子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但依旧有不少小道消息在百官之中,甚至民间里悄悄的流传开来。
天宝十二年春,右相杨国忠密奏帝郢王勾结朔方节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欲谋反,帝犹豫。杨国忠遂暗使人密告郢王及阿布思,帝欲杀之,郢王惶恐,不返京并多次暗晤阿布思。三月,太子遇刺幸无恙,御史大夫王鉷死,帝追封其太子少傅,谥曰德,命京兆尹杨国忠追查刺客。
寿王李瑁脸色铁青地看着陈放,昨天他还告诉自己已经得手,害得自己兴奋一夜,可今早太子竟好好的,他更担心刺客的下落,因刺客手上握有他的玉坠,陈放向他担保风强必死,但尸体却没有找到。李瑁怒将砚台砸向陈放,命他三日内必须交回玉坠。
郯王李琮此时得意非常,他正把玩着一只精巧的玉坠,这正是寿王李瑁交给陈放的那只信物。原来邢縡见风强一夜未归,且探听到师傅已被灭口,他连夜逃离长安,赶到太原把玉坠交给了太原林家家主林雁南,林雁南知道事关重大,立刻带着邢縡返回长安,把玉坠交给郯王李琮,并由邢縡转述了风强的遗言。李琮很是意外,继而大喜,有了这个玉坠,他就可以报当年武惠妃的一箭之仇了,李琮遂把邢縡藏在府内,又密使人把此事告诉了杨国忠,请他前来商议大事。
郯王李琮正和其弟甄王李琬、仪王李璲商量着,这时候家人来报,杨相国来了,李琮忙亲自去迎接杨国忠,待四人在密室中坐定后,杨国忠说道:“这里都是自己人,我们就不用绕弯子了,我想请问郯王,如何处置寿王?”
郯王眼露凶光,恨恨的说道:“当年父皇欲立我为太子,全是武惠妃那贱人从中作梗,才改变了父皇的想法,此仇不报非君子,我定要让武惠妃在地下也要为此事追悔!”甄王和仪王都表示同意大哥的看法,却只听杨国忠一阵大笑,众人愕然。
“相国何故发笑?”李琮问道。
“我想问郯王殿下,你是想快意恩仇呢?还是想坐那个位子?”
“此话怎讲?”
“如果想快意恩仇,现在我就陪你进宫,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定将寿王全家抄斩,遂了殿下的心愿。但如果殿下真想坐那个位子,我倒劝殿下三思而行。”
“愿闻其详!”
杨国忠站起来走几步,冷冷地笑了笑说道:“寿王一倒,他的那些支持者必定投奔太子,殿下是遂了心愿,但却白白便宜了太子,但如果我们乘机要挟寿王,收其势力,一是去了一个劲敌,二是势力大涨。”
李琮想了想,展颜一笑道:“高!不愧是是相国,这样的好机会我们若不利用,岂不是辜负了寿王的美意?”李琮说完四人一齐哈哈大笑。
李琬想想又问道:“那怎样向皇上解释刺杀的事呢?”
杨国忠淡淡一笑道:“你们忘了郢王的事吗?皇上已经动摇,如果我们再使一把劲,也就成了。”
“相国的意思是嫁祸郢王,可是没有证据怎么办?”李琬接着问道。
“要证据还不容易吗?郢王现不在京中,买通他的下人从他府内偷一、二件物品来不就有了吗?还有郯王藏在府中的那名刺客交给我,我需要他的口供。”
“相国果然是高人啊!”
杨国忠微笑不语,这其实都是他幕僚苏喻的主意,杨国忠自然不会说出,把他它的窃为了己有。
寿王李瑁在房内焦急的走来走去,他已经摔碎了三个茶杯,现在三天已经过去了,可刺客依然下落不明,陈放给他的解释是,风强的尸体肯定已经被野狗吃掉。可李瑁却觉得心绪不宁,他的首席谋士谭言凯突然不辞而别,更增添了李瑁的烦恼,这时有人来报,郯王殿下来访,李瑁一楞,这近二十年来郯王从来没有上过门,今天是怎么了?难道是那件事?
寿王忐忑不安地去大门处迎接李琮,“稀客啊!大哥好象是第一次踏入我这狗窝吧!今天是那阵风把大哥吹来了?”
“传说十三弟富可敌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连看门的下人身上穿的都是上等湖绸啊!”
“大哥开玩笑了!”
“刚才十三弟不是问我被哪阵风吹了的吗?我今天是被[强风]吹来的!”李琮语带双关地说道。
李瑁脸色一变,请大哥进了书房,这时书房的瓷片已被收拾赶净,李琮进来就大大咧咧的就坐在了首位,这一般是主人坐的位子,李瑁被李琮反客为主的做法弄楞住了,他心里疑惑不定,直望着李琮。李琮也不理他,喝了一口茶终于说道:“我来是给你看一样东西!”说完就拿出了李瑁的那颗玉坠,李瑁心中一凉,脸色变得煞白,他问道:“大哥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哦!我是特来征求十三弟的意见,这颗玉坠还有那个叫风强的口供,是交给皇上呢?还是让我自己来保管?”
李瑁心中大乱,他何尝不明白李琮的意思,他突然腿一软,颓然地跌坐在椅中,半晌不说话,李琮笑咪咪地看着他,眼里却冷若冰刀。
“我若投靠你,你不记当年我母亲的仇吗?”李瑁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你是我弟弟,两兄弟哪有那么多仇恨的!再说你母亲已经死去多少年了,人都死了,还有什么仇恨好记!”李琮慢慢的说道。
李瑁一咬牙,单膝向李琮跪倒,“愿听大哥调遣!”
李琮忙把他扶起说道:“既然是这样,今天晚上在我府内有个家宴,十三弟请务必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