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救亡
南霁云黯然离开了临淮,他不敢返回雍丘,思量再三,决定去邓州向李希烈借兵,临行时,张巡也给他说过,李希烈性如豺狼,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找他,可各处希望皆已断绝,南霁云已经无计可施。
第二天傍晚时,南霁云来到一渡口处,只要过了河,前方便是李希烈的地盘了。渡口处已聚了不少人,看样子大多是逃难的百姓,南霁云倚在一棵树前,就着清水吃着面饼,这是他在临淮的市镇上买的。
“村长,听说邓州那边的税很重啊!入境每人就要交一百文,这样我们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吗?”
“顾不上这么多了,现在到处都在打仗,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南霁云听他们口音象关中一带人,不禁上前问道:“这位老伯,听你们的口音象是关中一带人,怎么也逃难到这里?”
那老头看了他一眼,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原来是潼关一带的乡人,后逃到新店,不料现在新店一带也要发生大战了,没办法只好南下避祸。”
“是什么大战?”南霁云急急问道。
“当然是我们大唐和贼军的大战了,我们大唐的主帅听说就是李月大将军。”
“李大将军不是在太原吗?”
那老者非常诧异的看了南霁云一眼,“看你的样子,也是个军爷吧!怎么消息这么迟,李月大将军早就不在太原了,现在领大军在灵宝,要和贼军决战呢!”
南霁云闻言大喜,急忙问道:“从这里到灵宝有多远?”
“我们老老小小走了快一个月,军爷要是骑马的话,五、六天就到了。”
南霁云问明方向,便离开渡口,打马向北而去,既然大将军在灵宝,还去问李希烈借兵做甚,南霁云非常兴奋,连夜赶路也不歇息,半夜时分,他来到一条小溪旁,放马去河边饮水,南霁云突然发现对岸有一支队伍经过,都是骑兵,似乎用麻布包了马蹄,所以非常安静,借着夜色他发现这支军队似乎是唐军,南霁云纵马刚跃过小溪,对方就立刻发现了他,一名将军带着数百骑围了上来。
“你是什么人?”那名将军厉声喝问道。
南霁云心中一动,对方的声音好熟。
“快说!再不说,别怪本将军不客气了!”
“你是张杰将军!”南霁云听出了他的声音,不禁又惊又喜。
“你是谁?”
“我是南霁云啊!张将军。”
“南霁云?啊!你怎么在这里?”
这支骑兵正是李月派去救援张巡的蔡明德军,张杰为副将,按照李月的部署,他们正要去临淮收编贺兰进明的部队,正好在半路上遇见了南霁云,南霁云原本就是铁骑军中的将领,是吴昊的部将,深受吴昊的赏识,和张杰关系非常好,却没有想到两人竟在这里重逢。
张杰听了南霁云的简单汇报,知道情况紧急,便立刻领他去见蔡明德,蔡明德详细问了情况后,想了想便把他们的计划告诉了南霁云,最后说道:“从这里去雍丘需要三天时间,而去临淮只要一天,然后从临淮到雍丘,快一点的话,也只要三天就够了,也就是说路上最多只耽误一天。南将军,你看如何?”
南霁云虽然恨不得马上就去救雍丘,但他也识大局,知道李月自有他的战略部署,便点头答应先去临淮,同时把贺兰进明拒绝救援之事也告诉了蔡明德,蔡明德听罢冷冷地说道:“我正愁没理由杀他,这样就更好,传令下去,连夜进军,不得停留!”
第二日午时,蔡明德军便赶到了临淮,和昨日一样,贺兰进明还在府祝寿,蔡明德分出三千骑兵由张杰率领去军营监视,自己和南霁云率领二千骑兵,风一般地冲进了临淮城,直接向贺兰进明的府上杀去,贺兰进明没有半点提防,很快便被团团围住,正在贺寿的众宾客吓得四散逃散,但却无一人能逃出府,蔡明德拿住了贺兰进明,并没有立刻杀他,而是向他宣读了李月的调兵令,贺兰进明眼看着骑兵杀气腾腾的气势,知道自己只要敢说个不字,便会立即人头落地,尤其是当他看到了南霁云血红的眼睛时,更加心惊胆寒,连忙答应交兵,他随蔡明德来到军营,向众军宣布了军队交接,便立即被带了下去,蔡明德没有再给他机会,在城门口时便以怯战和贪渎之罪斩杀了贺兰进明,临淮改由长史华远暂理太守事,这华远是李郁的学生,算是自己人。杀了贺兰进明后,蔡明德命张杰和卢焕带领收编的两万军向襄阳进发,等叛军回援时,直接进驻襄阳,以防李希烈趁机取襄阳。
蔡明德率领五千铁骑军,命南霁云为向导,直向雍丘之敌杀去,田乾真本身带来的叛军并不多,仅三万多人,后来从宛西的流民中又招募了五万余人,再加上先前击溃陈少游的唐军后收编了三万降军,共计十一万多兵力,但在近大半年的各场战斗中,尤其在雍丘攻防战中,先后共损失了六万多兵力,现在仅剩的五万人中,留两万给令狐潮围困雍丘,其余三万人都跟田乾真去攻打襄阳。
令狐潮的二万多人均为老弱伤残或新招募的士兵,战斗力极弱,再加上令狐潮本身是文官出身,并不很懂带兵,所以也只能围城不攻,坐等雍丘不攻而破。这日清晨,叛军正在吃早饭,突然隐隐感觉到了大地开始颤抖,很快远方开始出现一条长长的黑线,数十骑在外巡视的斥候,飞奔着冲进营来,边跑边喊:“唐军骑兵来了!唐军骑兵来了!”
叛军顿时大乱起来,众人纷纷跑回营内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随时逃跑,令狐潮此时正在为父亲的阵亡而难过,他从小丧母,由父亲带大,在自己投降后,父亲为赎其罪,竟上城参战,最后被流矢射中阵亡,每每想到此节,令狐潮便泪流满面,他的妻儿此时还在城内,据说还未饿死,令狐潮知道这是张巡看在当年同窗的面上才没有为难他的妻儿,虽然他令狐潮名义上是主将,但实际指挥权却在卧床养伤的尹子奇手中,这田乾真其实并没有真的信任他这个降将。
就在令狐潮胡思乱想之际,突然他也感受到了微微震动之感,他立即起身向帐外走去,这时一名军士急急跑来报告:“北面发现唐军大队骑兵约五千人,正向我军杀来,请大人速做定夺。”令狐潮闻言,心仿佛一下子掉进了冰窖,“完了!所有的希望都随之破灭,令狐潮呆立了半天不动,那报信的军士见催不动主帅,便悄悄溜回自己营内去了,主帅已经如此,此时再不跑就晚了。
令狐潮猛然惊醒过来,他大叫一声,返身收拾一些细软,上马便向东面逃去。尹子奇也得到报告,闻令狐潮已逃,不禁大怒,他挣扎着骑上马,领着一千亲兵出营迎战,但他刚出营门,突然迎面“嗖”的一箭射来,正中他的咽喉,这一箭便是一马当先的南霁云所射,他当日没有当场射死尹子奇,一直耿耿于怀,今日再见,便不再犹豫,张弓便是一箭,将尹子奇射死在马上。众叛军见主帅不见踪影,而副帅又阵亡,眼看着气势如虹的唐军已经杀到,这时再也没有人想抵抗,纷纷弃营四散逃命,蔡明德不再留情,一声令下:“凡不投降者,杀无赦!”唐军得令,个个奋勇争先,在雍丘城下,进行着一场骑兵对逃兵的血腥屠杀,一直杀了两个时辰,除八千投降的士兵外,一万二千余人,只逃走了数十名骑兵,其余全被唐军屠尽。
等蔡明德进城内,立刻被城内的惨相所惊呆,尽管他已从南霁云那里有所耳闻,但没想到竟惨到如此境地,城内已经见不到一棵草木,到处是吃剩的尸骸,一口口大锅里还剩有剔过肉的人骨,看到这种景象,随蔡明德进城的士兵纷纷弯腰剧烈呕吐起来,蔡明德也忍不住潸然落泪。
随后进行的,便是对濒临饿死者的抢救,蔡明德命火速支起数百口大锅,即刻熬起浓粥。城内尚未饿死的人,纷纷互相扶持着来到大锅旁,没有一个人争抢,大家都坐在地上静静地等待着生命之火的重新点燃。在最后一刻逝去的张巡已经被抬回房收敛,三日后,雍丘百姓将其隆重地安葬在雍丘城门之外,坟边植上一株高洁的青松。
乾元元年三月,经过数月的争辩,朝廷终于下旨,表彰张巡宁死不降的忠孝节义,追封其为御史中丞、赠荆州大都督、定国公并立庙祭祠,将雍丘改名为义城,城内未死的百姓,终生免赋,随张巡宁死不降之将士,皆赐于“义士”称号,另赠战死的南阳太守鲁灵为南阳大都督。
(注:这几日,我一直为张巡的处理而考虑,虽然是架空小说,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尊重历史,虽然张巡在历史上是死在睢阳而非雍丘,但这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气节,这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也是我们现中国最缺乏的东西)
第二天傍晚时,南霁云来到一渡口处,只要过了河,前方便是李希烈的地盘了。渡口处已聚了不少人,看样子大多是逃难的百姓,南霁云倚在一棵树前,就着清水吃着面饼,这是他在临淮的市镇上买的。
“村长,听说邓州那边的税很重啊!入境每人就要交一百文,这样我们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吗?”
“顾不上这么多了,现在到处都在打仗,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南霁云听他们口音象关中一带人,不禁上前问道:“这位老伯,听你们的口音象是关中一带人,怎么也逃难到这里?”
那老头看了他一眼,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原来是潼关一带的乡人,后逃到新店,不料现在新店一带也要发生大战了,没办法只好南下避祸。”
“是什么大战?”南霁云急急问道。
“当然是我们大唐和贼军的大战了,我们大唐的主帅听说就是李月大将军。”
“李大将军不是在太原吗?”
那老者非常诧异的看了南霁云一眼,“看你的样子,也是个军爷吧!怎么消息这么迟,李月大将军早就不在太原了,现在领大军在灵宝,要和贼军决战呢!”
南霁云闻言大喜,急忙问道:“从这里到灵宝有多远?”
“我们老老小小走了快一个月,军爷要是骑马的话,五、六天就到了。”
南霁云问明方向,便离开渡口,打马向北而去,既然大将军在灵宝,还去问李希烈借兵做甚,南霁云非常兴奋,连夜赶路也不歇息,半夜时分,他来到一条小溪旁,放马去河边饮水,南霁云突然发现对岸有一支队伍经过,都是骑兵,似乎用麻布包了马蹄,所以非常安静,借着夜色他发现这支军队似乎是唐军,南霁云纵马刚跃过小溪,对方就立刻发现了他,一名将军带着数百骑围了上来。
“你是什么人?”那名将军厉声喝问道。
南霁云心中一动,对方的声音好熟。
“快说!再不说,别怪本将军不客气了!”
“你是张杰将军!”南霁云听出了他的声音,不禁又惊又喜。
“你是谁?”
“我是南霁云啊!张将军。”
“南霁云?啊!你怎么在这里?”
这支骑兵正是李月派去救援张巡的蔡明德军,张杰为副将,按照李月的部署,他们正要去临淮收编贺兰进明的部队,正好在半路上遇见了南霁云,南霁云原本就是铁骑军中的将领,是吴昊的部将,深受吴昊的赏识,和张杰关系非常好,却没有想到两人竟在这里重逢。
张杰听了南霁云的简单汇报,知道情况紧急,便立刻领他去见蔡明德,蔡明德详细问了情况后,想了想便把他们的计划告诉了南霁云,最后说道:“从这里去雍丘需要三天时间,而去临淮只要一天,然后从临淮到雍丘,快一点的话,也只要三天就够了,也就是说路上最多只耽误一天。南将军,你看如何?”
南霁云虽然恨不得马上就去救雍丘,但他也识大局,知道李月自有他的战略部署,便点头答应先去临淮,同时把贺兰进明拒绝救援之事也告诉了蔡明德,蔡明德听罢冷冷地说道:“我正愁没理由杀他,这样就更好,传令下去,连夜进军,不得停留!”
第二日午时,蔡明德军便赶到了临淮,和昨日一样,贺兰进明还在府祝寿,蔡明德分出三千骑兵由张杰率领去军营监视,自己和南霁云率领二千骑兵,风一般地冲进了临淮城,直接向贺兰进明的府上杀去,贺兰进明没有半点提防,很快便被团团围住,正在贺寿的众宾客吓得四散逃散,但却无一人能逃出府,蔡明德拿住了贺兰进明,并没有立刻杀他,而是向他宣读了李月的调兵令,贺兰进明眼看着骑兵杀气腾腾的气势,知道自己只要敢说个不字,便会立即人头落地,尤其是当他看到了南霁云血红的眼睛时,更加心惊胆寒,连忙答应交兵,他随蔡明德来到军营,向众军宣布了军队交接,便立即被带了下去,蔡明德没有再给他机会,在城门口时便以怯战和贪渎之罪斩杀了贺兰进明,临淮改由长史华远暂理太守事,这华远是李郁的学生,算是自己人。杀了贺兰进明后,蔡明德命张杰和卢焕带领收编的两万军向襄阳进发,等叛军回援时,直接进驻襄阳,以防李希烈趁机取襄阳。
蔡明德率领五千铁骑军,命南霁云为向导,直向雍丘之敌杀去,田乾真本身带来的叛军并不多,仅三万多人,后来从宛西的流民中又招募了五万余人,再加上先前击溃陈少游的唐军后收编了三万降军,共计十一万多兵力,但在近大半年的各场战斗中,尤其在雍丘攻防战中,先后共损失了六万多兵力,现在仅剩的五万人中,留两万给令狐潮围困雍丘,其余三万人都跟田乾真去攻打襄阳。
令狐潮的二万多人均为老弱伤残或新招募的士兵,战斗力极弱,再加上令狐潮本身是文官出身,并不很懂带兵,所以也只能围城不攻,坐等雍丘不攻而破。这日清晨,叛军正在吃早饭,突然隐隐感觉到了大地开始颤抖,很快远方开始出现一条长长的黑线,数十骑在外巡视的斥候,飞奔着冲进营来,边跑边喊:“唐军骑兵来了!唐军骑兵来了!”
叛军顿时大乱起来,众人纷纷跑回营内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随时逃跑,令狐潮此时正在为父亲的阵亡而难过,他从小丧母,由父亲带大,在自己投降后,父亲为赎其罪,竟上城参战,最后被流矢射中阵亡,每每想到此节,令狐潮便泪流满面,他的妻儿此时还在城内,据说还未饿死,令狐潮知道这是张巡看在当年同窗的面上才没有为难他的妻儿,虽然他令狐潮名义上是主将,但实际指挥权却在卧床养伤的尹子奇手中,这田乾真其实并没有真的信任他这个降将。
就在令狐潮胡思乱想之际,突然他也感受到了微微震动之感,他立即起身向帐外走去,这时一名军士急急跑来报告:“北面发现唐军大队骑兵约五千人,正向我军杀来,请大人速做定夺。”令狐潮闻言,心仿佛一下子掉进了冰窖,“完了!所有的希望都随之破灭,令狐潮呆立了半天不动,那报信的军士见催不动主帅,便悄悄溜回自己营内去了,主帅已经如此,此时再不跑就晚了。
令狐潮猛然惊醒过来,他大叫一声,返身收拾一些细软,上马便向东面逃去。尹子奇也得到报告,闻令狐潮已逃,不禁大怒,他挣扎着骑上马,领着一千亲兵出营迎战,但他刚出营门,突然迎面“嗖”的一箭射来,正中他的咽喉,这一箭便是一马当先的南霁云所射,他当日没有当场射死尹子奇,一直耿耿于怀,今日再见,便不再犹豫,张弓便是一箭,将尹子奇射死在马上。众叛军见主帅不见踪影,而副帅又阵亡,眼看着气势如虹的唐军已经杀到,这时再也没有人想抵抗,纷纷弃营四散逃命,蔡明德不再留情,一声令下:“凡不投降者,杀无赦!”唐军得令,个个奋勇争先,在雍丘城下,进行着一场骑兵对逃兵的血腥屠杀,一直杀了两个时辰,除八千投降的士兵外,一万二千余人,只逃走了数十名骑兵,其余全被唐军屠尽。
等蔡明德进城内,立刻被城内的惨相所惊呆,尽管他已从南霁云那里有所耳闻,但没想到竟惨到如此境地,城内已经见不到一棵草木,到处是吃剩的尸骸,一口口大锅里还剩有剔过肉的人骨,看到这种景象,随蔡明德进城的士兵纷纷弯腰剧烈呕吐起来,蔡明德也忍不住潸然落泪。
随后进行的,便是对濒临饿死者的抢救,蔡明德命火速支起数百口大锅,即刻熬起浓粥。城内尚未饿死的人,纷纷互相扶持着来到大锅旁,没有一个人争抢,大家都坐在地上静静地等待着生命之火的重新点燃。在最后一刻逝去的张巡已经被抬回房收敛,三日后,雍丘百姓将其隆重地安葬在雍丘城门之外,坟边植上一株高洁的青松。
乾元元年三月,经过数月的争辩,朝廷终于下旨,表彰张巡宁死不降的忠孝节义,追封其为御史中丞、赠荆州大都督、定国公并立庙祭祠,将雍丘改名为义城,城内未死的百姓,终生免赋,随张巡宁死不降之将士,皆赐于“义士”称号,另赠战死的南阳太守鲁灵为南阳大都督。
(注:这几日,我一直为张巡的处理而考虑,虽然是架空小说,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尊重历史,虽然张巡在历史上是死在睢阳而非雍丘,但这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气节,这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也是我们现中国最缺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