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汉中
李月与父亲面对面坐好后,李郁首先说道:“月儿,我已经决定把王位让给朗儿了。”
“父亲,这我已经知道了。”
“你见过你大哥了?”
“前天大哥把我约到安然酒楼见的面。”
“那就好,如果你贸然去东宫,会授人于柄的,既然你已经和你大哥见过,朝中的局势我就不赘述了,我只想告诉你,你们是亲兄弟,你必须全力助他,他现在形势不妙,李亨在连生数子后,已经在考虑废掉你大哥,立亲子为帝了,只有你才能使他不敢妄动,为此,你必须保持强势姿态。”
李月想了想问道:“父亲何以知道今上想废大哥?”
“哼!我和他交往数十年,他的心性我如何不知。这个人,心机极深,对人总是显得宽宏和善,但他真正的想法,却深藏心里,很难让人看出。这次我提出过继王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试探他,仅仅因一个无稽之说,他便欣然同意,看来他内心其实是非常忌惮我们,否则,已经立你大哥为储,他何惧而来?还有他表面上不在乎三党坐大,但却在背后重用宦官,这种心机,能瞒过我吗?”
“父亲请放心,我非常明白,大哥现在其实已经没有退路,本朝以来,还没有哪个被废的太子得以善终的,他这次削我兵权,我自然会寻机警告于他,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不出一年,他就会不得不再用我。”
“你能这样想,为父就放心了,为了我们这个家,也为了你们的母亲,你就多担当一点吧!将来我会让你大哥补偿予你的。对了,还有就是你的家事,按理我不好多问,但你今年已经二十五岁,早点有孩子,也让我们放心,小敏是个识大体的妻子,你就多娶几房吧!这也是你母亲的想法。”
“父亲,我知道了,这件事小敏会安排的,你和母亲就不用操心了。”
“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了,三天后你就要出发,早点休息吧!你走后,我和你母亲会把小敏照顾好的,你就放心去吧!”
乾元元年八月,李月率领本部五万大军,加上先期已抵汉中的三万军,共八万军,以段秀实为副将,向汉中进发,李亨率百官亲送李月于灞上。十日后,李月大军抵达汉中,先期到来的颜杲卿和汉中刺史郭英一起出城前来迎接。
郭英为开元二十年进士,曾官至礼部侍郎,因李林甫案牵连被杨国忠贬为商州长史,李亨登基后封其为汉中刺史,现为崔党一系。
李月到来的当天,便集众将召开了首次军事会议,郭英和汉中长史王隼也列席了会议,李月先让郭英介绍成都的情况,但郭英只泛泛而言,所说的和李月在长安听到的无二,李月见长史王隼面上似乎有些不满,心中不由一动,便笑笑说道:“有属下在,哪劳刺史大人亲自出马,我看不如让王大人说说看。”
郭英见李月发话,心中虽不快,但也只得无奈坐下,同时冲王隼使了个眼色,王隼只作没看见,成都之事他早向郭英详细报告过,他见郭英在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上,依然抱党阀之见,不肯尽言,心中极为不满,见李月请他,便站了起来,冲李月施了一礼,朗声说道:“据从成都得来的确切消息,李琮早就想篡逆,但一直为李瑁所阻,两个月前,先皇病势好转,李琮随即逼宫,李瑁为此与其翻脸,为抢回先皇,两人曾在成都有过一次小的战斗,因李瑁手下大将花敬定临阵倒戈,李瑁败至巴州,遂向李琮求和,李琮便封他为巴州太守,因无人再阻拦,李琮便矫先皇诏书,登基自称西帝。”
李月听了点点头又问道:“现川中兵力如何?”
“李琮入川后,大肆征兵,根据各处的统计,属下推断其应有兵十万以上,但不会超过十五万,且军中极其**,军心不稳。”
李月心中暗暗称赞,他一个月前从日组得的数据是兵力十二万,其中李瑁带走三万,李琮实际只有九万,这已经是川中所能招兵的极致。想到这他又问道:“川中百姓赋税几何?王长史可知?”
王隼闻言,有些为难,这一点他虽然很清楚,但并没有向上司郭英汇报过,如果现在说出,岂不是得罪了郭英,但他又想到此时为极重要的军事会议,如果不说,可能就会贻误军情,想到这,他心一横说道:“川中百姓的赋税已经到了极限,目前我大唐的租粮为五石,调为绢、布各五丈,麻五斤,庸一月,虽比开元年间高了一倍,但百姓尚可承受,而李琮却已征到粮八石;绢、布各十丈、麻十五斤;庸竟为三个月,巴州稍好一点,仍为大唐税率。百姓由此弃地逃亡巴州者不计其数,李琮为此竟出‘连坐令’,一户逃亡者,四邻为其分税,又在各路口设点盘查,抓获逃亡者,男丁充军,家人皆为官奴,但逃亡者依旧不绝,大将军此去,川中百姓尤如婴孩盼父母,属下以为,一战便可平定川中。”
李月听了心中连连叫好,他见郭英面色不善,便说道:“郭大人,我原来的行军司马张炎已调到襄阳,可否将王长史借我一用。”
“王长史为朝廷命官,恐有不便,需由吏部调遣。”
“皇上那边我自去解释,我只问你,允还是不允?”说到这里,李月的口气开始严厉起来。
“如果王大人本人愿意,我无意见。”
李月闻言便向王隼望去,王隼躬身答道:“属下愿意!”王隼心中千肯万肯,这是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曾是韦党的门生,却不被韦党重视,在汉中屡被郭英排挤,心中着实郁闷,见闻名天下的李月欲要他,不禁喜出望外。
李月见此事已定,便对颜杲卿说道:“杲卿可讲讲你这里的情况。”
颜杲卿站起来向李月行个军礼道:“奉大将军之令,我率三万军先期驻防汉中,敌大将花定敬便驻留阳平关不发,我三次派小股部队攻打阳平关刺探其军情,由于地势险峻,没有能和他们短兵相接,但他们所用的弓箭并不强,没有我们的连珠箭,也没有床弩,更没有投石机,只是依仗兵多。”
说道这,李月打断了他的话,“不对!他们应该有投石机,我从云南回来时,曾留在江州几十具大型投石机,再说这种投石机自古就有,制作工艺简单,他们如何没有,只是你兵少,他们不用罢了!就算用投石机,又奈我何,我军已配备了皮斗,正好来试一试。”
“或许是他们没用,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情报就是竟发现他们也用了火药,但似乎不得其法。”
此言一出,李月和众将都大感兴趣,火药是他们起家的法宝,现在各军都已零星开始运用,只是硝石产地有限,产量也不大,且所产火药大多数都集中到了长安,被用作庆典,所以火药还没有被大规模地使用,他们在和安禄山和安庆绪的作战中,用得都不是很多,尤其野战,更不方便,上次的新店大战,由于连日阴雨,双方都没有使用火药。
“杲卿详细说说,怎么不得其法?”
颜杲卿见众人都伸长了脖颈,不由一笑继续说道:“之所以不得其法,是指他们似乎没有能解决引线控制这个问题,所以不能象我们那样能做成火药包或火药桶投掷伤人,他们或是先将火药预埋,然后用火箭引爆;或是直接投下火药散包,再用火箭来引爆,效果差了很多,开始我军没有防备,被他们用火箭引燃地上所埋的火药,就是这样,也只伤了二百多人。”
这时王元楷举手问道:“我们是否可以用云州之战时的方法,用火药桶直接炸开城门。”
颜杲卿摇摇头说道:“敌军已经防到这一招,城门全部用巨石堵死,就象当时我们在杀虎口一样。”
这时李月站起来说道:“今天暂时休会,杲卿你留一下,我有话要对你说。”
“父亲,这我已经知道了。”
“你见过你大哥了?”
“前天大哥把我约到安然酒楼见的面。”
“那就好,如果你贸然去东宫,会授人于柄的,既然你已经和你大哥见过,朝中的局势我就不赘述了,我只想告诉你,你们是亲兄弟,你必须全力助他,他现在形势不妙,李亨在连生数子后,已经在考虑废掉你大哥,立亲子为帝了,只有你才能使他不敢妄动,为此,你必须保持强势姿态。”
李月想了想问道:“父亲何以知道今上想废大哥?”
“哼!我和他交往数十年,他的心性我如何不知。这个人,心机极深,对人总是显得宽宏和善,但他真正的想法,却深藏心里,很难让人看出。这次我提出过继王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试探他,仅仅因一个无稽之说,他便欣然同意,看来他内心其实是非常忌惮我们,否则,已经立你大哥为储,他何惧而来?还有他表面上不在乎三党坐大,但却在背后重用宦官,这种心机,能瞒过我吗?”
“父亲请放心,我非常明白,大哥现在其实已经没有退路,本朝以来,还没有哪个被废的太子得以善终的,他这次削我兵权,我自然会寻机警告于他,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不出一年,他就会不得不再用我。”
“你能这样想,为父就放心了,为了我们这个家,也为了你们的母亲,你就多担当一点吧!将来我会让你大哥补偿予你的。对了,还有就是你的家事,按理我不好多问,但你今年已经二十五岁,早点有孩子,也让我们放心,小敏是个识大体的妻子,你就多娶几房吧!这也是你母亲的想法。”
“父亲,我知道了,这件事小敏会安排的,你和母亲就不用操心了。”
“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了,三天后你就要出发,早点休息吧!你走后,我和你母亲会把小敏照顾好的,你就放心去吧!”
乾元元年八月,李月率领本部五万大军,加上先期已抵汉中的三万军,共八万军,以段秀实为副将,向汉中进发,李亨率百官亲送李月于灞上。十日后,李月大军抵达汉中,先期到来的颜杲卿和汉中刺史郭英一起出城前来迎接。
郭英为开元二十年进士,曾官至礼部侍郎,因李林甫案牵连被杨国忠贬为商州长史,李亨登基后封其为汉中刺史,现为崔党一系。
李月到来的当天,便集众将召开了首次军事会议,郭英和汉中长史王隼也列席了会议,李月先让郭英介绍成都的情况,但郭英只泛泛而言,所说的和李月在长安听到的无二,李月见长史王隼面上似乎有些不满,心中不由一动,便笑笑说道:“有属下在,哪劳刺史大人亲自出马,我看不如让王大人说说看。”
郭英见李月发话,心中虽不快,但也只得无奈坐下,同时冲王隼使了个眼色,王隼只作没看见,成都之事他早向郭英详细报告过,他见郭英在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上,依然抱党阀之见,不肯尽言,心中极为不满,见李月请他,便站了起来,冲李月施了一礼,朗声说道:“据从成都得来的确切消息,李琮早就想篡逆,但一直为李瑁所阻,两个月前,先皇病势好转,李琮随即逼宫,李瑁为此与其翻脸,为抢回先皇,两人曾在成都有过一次小的战斗,因李瑁手下大将花敬定临阵倒戈,李瑁败至巴州,遂向李琮求和,李琮便封他为巴州太守,因无人再阻拦,李琮便矫先皇诏书,登基自称西帝。”
李月听了点点头又问道:“现川中兵力如何?”
“李琮入川后,大肆征兵,根据各处的统计,属下推断其应有兵十万以上,但不会超过十五万,且军中极其**,军心不稳。”
李月心中暗暗称赞,他一个月前从日组得的数据是兵力十二万,其中李瑁带走三万,李琮实际只有九万,这已经是川中所能招兵的极致。想到这他又问道:“川中百姓赋税几何?王长史可知?”
王隼闻言,有些为难,这一点他虽然很清楚,但并没有向上司郭英汇报过,如果现在说出,岂不是得罪了郭英,但他又想到此时为极重要的军事会议,如果不说,可能就会贻误军情,想到这,他心一横说道:“川中百姓的赋税已经到了极限,目前我大唐的租粮为五石,调为绢、布各五丈,麻五斤,庸一月,虽比开元年间高了一倍,但百姓尚可承受,而李琮却已征到粮八石;绢、布各十丈、麻十五斤;庸竟为三个月,巴州稍好一点,仍为大唐税率。百姓由此弃地逃亡巴州者不计其数,李琮为此竟出‘连坐令’,一户逃亡者,四邻为其分税,又在各路口设点盘查,抓获逃亡者,男丁充军,家人皆为官奴,但逃亡者依旧不绝,大将军此去,川中百姓尤如婴孩盼父母,属下以为,一战便可平定川中。”
李月听了心中连连叫好,他见郭英面色不善,便说道:“郭大人,我原来的行军司马张炎已调到襄阳,可否将王长史借我一用。”
“王长史为朝廷命官,恐有不便,需由吏部调遣。”
“皇上那边我自去解释,我只问你,允还是不允?”说到这里,李月的口气开始严厉起来。
“如果王大人本人愿意,我无意见。”
李月闻言便向王隼望去,王隼躬身答道:“属下愿意!”王隼心中千肯万肯,这是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曾是韦党的门生,却不被韦党重视,在汉中屡被郭英排挤,心中着实郁闷,见闻名天下的李月欲要他,不禁喜出望外。
李月见此事已定,便对颜杲卿说道:“杲卿可讲讲你这里的情况。”
颜杲卿站起来向李月行个军礼道:“奉大将军之令,我率三万军先期驻防汉中,敌大将花定敬便驻留阳平关不发,我三次派小股部队攻打阳平关刺探其军情,由于地势险峻,没有能和他们短兵相接,但他们所用的弓箭并不强,没有我们的连珠箭,也没有床弩,更没有投石机,只是依仗兵多。”
说道这,李月打断了他的话,“不对!他们应该有投石机,我从云南回来时,曾留在江州几十具大型投石机,再说这种投石机自古就有,制作工艺简单,他们如何没有,只是你兵少,他们不用罢了!就算用投石机,又奈我何,我军已配备了皮斗,正好来试一试。”
“或许是他们没用,但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情报就是竟发现他们也用了火药,但似乎不得其法。”
此言一出,李月和众将都大感兴趣,火药是他们起家的法宝,现在各军都已零星开始运用,只是硝石产地有限,产量也不大,且所产火药大多数都集中到了长安,被用作庆典,所以火药还没有被大规模地使用,他们在和安禄山和安庆绪的作战中,用得都不是很多,尤其野战,更不方便,上次的新店大战,由于连日阴雨,双方都没有使用火药。
“杲卿详细说说,怎么不得其法?”
颜杲卿见众人都伸长了脖颈,不由一笑继续说道:“之所以不得其法,是指他们似乎没有能解决引线控制这个问题,所以不能象我们那样能做成火药包或火药桶投掷伤人,他们或是先将火药预埋,然后用火箭引爆;或是直接投下火药散包,再用火箭来引爆,效果差了很多,开始我军没有防备,被他们用火箭引燃地上所埋的火药,就是这样,也只伤了二百多人。”
这时王元楷举手问道:“我们是否可以用云州之战时的方法,用火药桶直接炸开城门。”
颜杲卿摇摇头说道:“敌军已经防到这一招,城门全部用巨石堵死,就象当时我们在杀虎口一样。”
这时李月站起来说道:“今天暂时休会,杲卿你留一下,我有话要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