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强芯国际
交流会楚青只去了一天,随后就让公司游戏部的高管代替他出席。
而他则连夜离开了深圳。
新加坡,在新千年之前,这里就是亚洲半导体的桥头堡。
曾经的半导体产值,占新加坡总产出的一半。
他之所以能成为四小龙之一,就是因为有着庞大的半导体产业。
樟宜机场,楚青带着杨丘山和两个保镖,低调走出出站口,上了一辆黑色的丰田去往市区。
“张先生和梁先生已经提前到了,现在正和柯总在酒店等您。”
来接楚青的是东南亚市场的负责人谭浩。
步步高如今在东南亚地区有十五家旗舰店,仓储中心和分支机构管理点都设在了新加坡。
如今的新加坡可谓是寸土寸金,在这里建设分支机构虽然开支比其他地方高,可相对印尼和菲律宾的不稳定因素。
从长远来看,这多出的一点支出,反倒就不那么重要了。
“老谭这边生活还习惯吧?”
谭浩和楚青是老乡,今年也过了三十,是从盗版磁带时候就跟着楚青的。
当初分派全国的6人,蜀都市场就是由他负责的。
后来建设旗舰店的时候,也是他最早把旗舰店铺设到县一级。
现如今他们6人,陆明成了副总裁,小武离开了步步高,王康平支撑起了物流,小杨去了深海,腾辉还在内地市场到处建旗舰店。
他则是出海来了新加坡,负责东南亚市场。
“还习惯,这边其实和内地差不多,也有华人学校,气候也不错。”
谭浩对如今的生活确实挺满足,五年前,他只是一个电子厂的小管理。
在北栅那个小楼听楚青讲课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只五年时间,自己的人生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不但身家几千万,每年就算什么都不干,靠着步步高的股份分红,他就能吃几辈子的了。
现在一家人也移居到了新加坡,两个儿子也在这边上学。
“这些年让你到处跑,也是辛苦你了。”
“您别说这话,没有你也就没我现在,有什么安排您直接说,我都能行。”
对待老兄弟,楚青很少如此客套,所以对他十分了解的谭浩,瞬间也就明白,楚青这是又有事情给他了。
想到提前来的张茹京和梁孟松,心中一合计,谭浩也就猜到了个大概。
“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的步步高,基本已经打通了制造和销售的下游产业链。
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往上游走。
所以前不久,我们在英国收购了一家芯片公司,他们虽然有设计能力,可他们之前签订的制造晶圆厂,合同到明年就要到期。
要想彻底打通上游产业链,就必须找到稳定的生产渠道。”
说道这里,楚青看着谭浩笑道。
“这么多年了,你们也知道,对外人我不太放心,况且我们国内的那几家晶圆厂,也没有那个能力,所以我想自己建一座晶圆厂。”
谭浩不似王康平,没有他那么八面玲珑,在公司内部也显得没有太多存在感,但他胜在做事踏实。
西南片区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能在93年,就把旗舰店开到县一级去,这份行动能力和毅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如今的东南亚市场,除了新加坡稍微稳定点,其他几个地区可并不太平。
但他依然能在两年时间,建起15家旗舰店,并拉起一套稳定的供给方案。
如果说张茹京是德州仪器的建厂高手,那谭浩就是步步高的建店高手。
这份埋头干事的能力,正适合去配合张茹京。
“可是,我并不懂晶圆厂啊。”
听了楚青的回答,谭浩没问去哪里,而是率先担心起了技术问题。
“不懂没关系,有老张和老梁在,技术的问题不用你担心,你过去就是去帮忙协调采购的。”
“那行,我去!”
谭浩没犹豫,当即就直接答应了。
“你也别搞得像是康慨赴义一样,也就最多一年时间,等那边厂子建好,你就可以回来休息下了。”
见他回答的如此干脆,楚青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人家才来新加坡安家一年,就又得为建厂到处跑。
“没事,步步高就是我家,况且我还有公司股份,我也想公司更强大点,以后给我两个小崽子,多留点家底。”
谭浩的回答让楚青很是感动,不到百分之一的股份,就把他们绑在了步步高。
换了二十年后,就是拿百分之十的股份,也不一定能有这样死心塌地干事的。
“这次的事情很重要,也会很辛苦,等晶圆厂建成之后,我会从晶圆厂给你划拨一点股份,让你的家底再厚一点。”
“那我可谢谢董事长了!”
对于楚青从晶圆厂划拨一个点股份的话,谭浩一开始并没太当回事。
毕竟一个点的股份,再多能有步步高现在的股份多吗?
他如今持有步步高百分之0.72的股份,虽然不足一个点。
可去年光分红就有一千多万。
一个晶圆厂在多能有这个多吗?
然而,当他带着楚青来到酒店,听到楚青和张茹京谈到初步投资数额的时候,他差点没坐稳,直接就要掉地上。
“晶圆厂我总计划投资8亿美金,不够可以随时追投。”
楚青说出的话,是那么的云澹风轻,可听在谭浩耳朵里,却好似平地惊雷。
一个厂,初步投资就要8亿起步,还是美金!
按照如今的汇率,也就是最少要……65亿!
心算完,谭浩不自觉吞咽了一下口水。
一个点的股份,就是6500万!
当他在看向楚青的时候,想到他那句让你家底再厚点,不自觉间他觉得眼睛有些泛酸。
“如果能买到二手设备,这个数额应该够了。就是香江目前地价有些贵,如果将地址选在内地应该会稍微便宜点。”
听了楚青的预算支出,张茹京大概点了点头道。
“我也想在国内建,只是目前的情况你也知道。我担心在内地还没建好,后续采购就能给我们停了,香江先期虽然投入多点,可早投入早产出嘛。”
没有人比楚青更清楚,建设晶圆厂,明年是最后的窗口期了。
如今我们和周边以及西边的关系都还不错,如果建设一条8英寸0.5微米的生产线,在全买二手设备的情况下,建设在香江的阻力并不会太大。
虽说后年香江就会回归,可现在毕竟还没回归。
很多问题都好处理。
可如果等明年本子和弯弯的事情发生后,再想轻松买设备就难了。
上一世,95年就确定的909项目,就因为设备采购上的耽搁,直到99年才建成。
可等产线建成之后,当时还很先进的产线,已经和国际上的技术差了两代。
再想追赶,就又得继续投入资金。
一百亿的资金投入进去,还没生产就已经过时了。
楚青可不想再经历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宁愿现在多花点钱,也得先把厂子建起来。
至于在内地建厂的事情,等到有了第一座厂,以后可以慢慢去建。
有张茹京和梁孟松在,技术方面他是完全不担心。
上一世台积电之所以能在制程上一骑绝尘,就是有梁孟松这位大能在,他在铜工艺制程上,帮助台积电一举超越IBM实现了弯道超车。
在去三星后,又帮三星突破28nm工艺,并迅速推进到了14nm工艺,超过了台积电当时的16nm工艺。
后来中芯能在技术上快速突破,现在面对5nm也能去搏一搏,就是有着他这位制程大老在。
这也是为什么,楚青敢毫不犹豫的就砸几亿美金,去建晶圆厂了。
一个建厂狂魔,一个制程大老,背后还有步步高和国内的整个市场,晶圆厂只要建成就不担心赚钱的问题。
“你就这么放心我?”
见楚青说得如此肯定,张茹京也有些感触,下意识的就问了一句。
毕竟建晶圆厂是一个高投入、高增长、高回报、高风险的行业。
一个不好,就会让投入打水漂。
以他对步步高的了解,他们前两年的资金也并不宽裕。
今年听说Xbox的效益不错,可一下拿出如此多钱,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换了一般人,根本没可能会愿意投资这行。
况且他和楚青交情,也并没梁孟松那么深。
最多算认识,可当第一次合作,就敢拿出6亿美金去建设晶圆厂。
这份魄力,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如果连你建厂狂魔我都不信,你说我还能信谁?”
“哈哈哈!”
楚青的一句反问,引得在场五人都笑了起来。
张茹京在德州仪器20年,一共在全球建了12座晶圆厂。
以他对晶圆厂的了解,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就是我这边,暂时可能没这么快过来,这一点希望你能理解。”
楚青如此诚恳,张茹京也很是惭愧。
为了报答TI,他曾经立誓要在德州仪器待满20年。
如今距离只差一年,他并不想就此遗憾的离开、
只因他能有今天,全靠德州仪器当初对他的赞助。
在德州待满20年,也是他对TI的回报。
老张是一个饮水思源的人。
回国建晶圆厂,是他老父亲当初对他的期望。
所以当楚青通过梁孟松,找他说想建晶圆厂的时候,他想就没想,就答应了过来。
即便现在只是在香江建,可两年后它就会回归。
而且楚青已经答应他了,后续还会在魔都深圳继续建晶圆厂。
所以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这点我们都是支持您的,您能对TI如此守信,我也自然相信您能帮我们把晶圆厂建好的。前期先有老梁主持大局,进度先动起来。就是这设备的事情,得先抓紧了。”
对于张茹京的这点要求,楚青没有去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
多等一年,问题并不大,只要设备先到位,进度先开动,晚半年投产,他都是能等的。
况且ARM和另外一边的代工合同,正好到1996年底到期。
这样算下来,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而已。
“设备没问题,我们可以先从收购开始。西班牙那边有座厂正在寻找买家。只要过了米国审查委员会的同意,应该很快就能谈妥。只是目前国内人员方面?”
比起设备,张茹京更担忧的是人员问题。
晶圆厂是一个集合了人类高科技的工厂,光有设备可是没法让他运作起来的。
就算如今有着老梁这个制程专家在,可他一个人也没法让工厂完全运转起来啊。
“这点你就不用担心了,人员步步高已经提前开始在张罗了。”
倒是一直没开口的梁孟松,给了张茹京一个定心丸。
自从决定做晶圆厂开始,楚青就在招募人才。
如今国内芯片工程师,最多的地方就是华晶。
后来的909项目,其中有许多工程师,就是从华晶抽调过去的。
在步步高和华晶合作这几年,楚青早就在打他们的主意了。
只是当时因为没有确切项目,所以一直没有进行挖掘行动。
如今老张已经确定来,那么锄头也可以举起来了。
“我目前能确定招募到的工程师,大概有300人。另外还能提供两百名专业学生。”
当然楚青也不能全挖华晶的,目前国内晶圆厂确实少,可908项目下,国内还是培养了一些人才的。
只要钱到位,就没有挖不到的。
“那我就没问题了。这边结束,你们就可以先试着和西班牙那边联系了。”
听完他们的解惑,张茹京也放下了心。有了这几百人,就算一开始起步会慢点,最起码也能让工厂运作起来。
只要能运作,人才培养反倒可以慢慢来。
“那我这边也可以先让人员到位。”
梁孟松说着看向了楚青,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挖人现在就的开始了。
毕竟得让他们去香江,办手续还得走关系。
“好!那我这边也得开始调集资金了。”
得了他们两人的确定,楚青也笑着应了一句。
一路走来这几年,他也终于也要建自己的晶圆厂。
正如他对谭浩说的,步步高想继续发展,就得从现在就开始布局上游产业了。
只有掌握了产业链,步步高才能说真正的立住了脚。
“董事长,你说了这么久,还没确定这晶圆厂叫什么?”
见他们都达成了默契,一直旁观的柯少,安虽然不想破坏气氛,可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呀,这项目最起码也得有个名字吧!”
老梁经谭浩这样一说,也立刻反应了过来。
“瞧我这记性,光想着怎么建厂的事情了,把名字都给忘了。”
楚青也是一拍额头,差点把最重要的事情都给忘了。
“那您就给取一个吧。”
张茹京也一脸期待的看向楚青。
楚青看着几人期待的眼神,稍微沉思了一会儿道。
“不如就叫强芯,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能不惧外界的干扰。”
(PS:本书不会在书里提及多少官方的东西,大家默认官方支持就好了。主要怕牵扯太多书没了。希望大家理解!谢谢。)
而他则连夜离开了深圳。
新加坡,在新千年之前,这里就是亚洲半导体的桥头堡。
曾经的半导体产值,占新加坡总产出的一半。
他之所以能成为四小龙之一,就是因为有着庞大的半导体产业。
樟宜机场,楚青带着杨丘山和两个保镖,低调走出出站口,上了一辆黑色的丰田去往市区。
“张先生和梁先生已经提前到了,现在正和柯总在酒店等您。”
来接楚青的是东南亚市场的负责人谭浩。
步步高如今在东南亚地区有十五家旗舰店,仓储中心和分支机构管理点都设在了新加坡。
如今的新加坡可谓是寸土寸金,在这里建设分支机构虽然开支比其他地方高,可相对印尼和菲律宾的不稳定因素。
从长远来看,这多出的一点支出,反倒就不那么重要了。
“老谭这边生活还习惯吧?”
谭浩和楚青是老乡,今年也过了三十,是从盗版磁带时候就跟着楚青的。
当初分派全国的6人,蜀都市场就是由他负责的。
后来建设旗舰店的时候,也是他最早把旗舰店铺设到县一级。
现如今他们6人,陆明成了副总裁,小武离开了步步高,王康平支撑起了物流,小杨去了深海,腾辉还在内地市场到处建旗舰店。
他则是出海来了新加坡,负责东南亚市场。
“还习惯,这边其实和内地差不多,也有华人学校,气候也不错。”
谭浩对如今的生活确实挺满足,五年前,他只是一个电子厂的小管理。
在北栅那个小楼听楚青讲课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只五年时间,自己的人生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不但身家几千万,每年就算什么都不干,靠着步步高的股份分红,他就能吃几辈子的了。
现在一家人也移居到了新加坡,两个儿子也在这边上学。
“这些年让你到处跑,也是辛苦你了。”
“您别说这话,没有你也就没我现在,有什么安排您直接说,我都能行。”
对待老兄弟,楚青很少如此客套,所以对他十分了解的谭浩,瞬间也就明白,楚青这是又有事情给他了。
想到提前来的张茹京和梁孟松,心中一合计,谭浩也就猜到了个大概。
“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的步步高,基本已经打通了制造和销售的下游产业链。
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往上游走。
所以前不久,我们在英国收购了一家芯片公司,他们虽然有设计能力,可他们之前签订的制造晶圆厂,合同到明年就要到期。
要想彻底打通上游产业链,就必须找到稳定的生产渠道。”
说道这里,楚青看着谭浩笑道。
“这么多年了,你们也知道,对外人我不太放心,况且我们国内的那几家晶圆厂,也没有那个能力,所以我想自己建一座晶圆厂。”
谭浩不似王康平,没有他那么八面玲珑,在公司内部也显得没有太多存在感,但他胜在做事踏实。
西南片区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能在93年,就把旗舰店开到县一级去,这份行动能力和毅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如今的东南亚市场,除了新加坡稍微稳定点,其他几个地区可并不太平。
但他依然能在两年时间,建起15家旗舰店,并拉起一套稳定的供给方案。
如果说张茹京是德州仪器的建厂高手,那谭浩就是步步高的建店高手。
这份埋头干事的能力,正适合去配合张茹京。
“可是,我并不懂晶圆厂啊。”
听了楚青的回答,谭浩没问去哪里,而是率先担心起了技术问题。
“不懂没关系,有老张和老梁在,技术的问题不用你担心,你过去就是去帮忙协调采购的。”
“那行,我去!”
谭浩没犹豫,当即就直接答应了。
“你也别搞得像是康慨赴义一样,也就最多一年时间,等那边厂子建好,你就可以回来休息下了。”
见他回答的如此干脆,楚青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人家才来新加坡安家一年,就又得为建厂到处跑。
“没事,步步高就是我家,况且我还有公司股份,我也想公司更强大点,以后给我两个小崽子,多留点家底。”
谭浩的回答让楚青很是感动,不到百分之一的股份,就把他们绑在了步步高。
换了二十年后,就是拿百分之十的股份,也不一定能有这样死心塌地干事的。
“这次的事情很重要,也会很辛苦,等晶圆厂建成之后,我会从晶圆厂给你划拨一点股份,让你的家底再厚一点。”
“那我可谢谢董事长了!”
对于楚青从晶圆厂划拨一个点股份的话,谭浩一开始并没太当回事。
毕竟一个点的股份,再多能有步步高现在的股份多吗?
他如今持有步步高百分之0.72的股份,虽然不足一个点。
可去年光分红就有一千多万。
一个晶圆厂在多能有这个多吗?
然而,当他带着楚青来到酒店,听到楚青和张茹京谈到初步投资数额的时候,他差点没坐稳,直接就要掉地上。
“晶圆厂我总计划投资8亿美金,不够可以随时追投。”
楚青说出的话,是那么的云澹风轻,可听在谭浩耳朵里,却好似平地惊雷。
一个厂,初步投资就要8亿起步,还是美金!
按照如今的汇率,也就是最少要……65亿!
心算完,谭浩不自觉吞咽了一下口水。
一个点的股份,就是6500万!
当他在看向楚青的时候,想到他那句让你家底再厚点,不自觉间他觉得眼睛有些泛酸。
“如果能买到二手设备,这个数额应该够了。就是香江目前地价有些贵,如果将地址选在内地应该会稍微便宜点。”
听了楚青的预算支出,张茹京大概点了点头道。
“我也想在国内建,只是目前的情况你也知道。我担心在内地还没建好,后续采购就能给我们停了,香江先期虽然投入多点,可早投入早产出嘛。”
没有人比楚青更清楚,建设晶圆厂,明年是最后的窗口期了。
如今我们和周边以及西边的关系都还不错,如果建设一条8英寸0.5微米的生产线,在全买二手设备的情况下,建设在香江的阻力并不会太大。
虽说后年香江就会回归,可现在毕竟还没回归。
很多问题都好处理。
可如果等明年本子和弯弯的事情发生后,再想轻松买设备就难了。
上一世,95年就确定的909项目,就因为设备采购上的耽搁,直到99年才建成。
可等产线建成之后,当时还很先进的产线,已经和国际上的技术差了两代。
再想追赶,就又得继续投入资金。
一百亿的资金投入进去,还没生产就已经过时了。
楚青可不想再经历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宁愿现在多花点钱,也得先把厂子建起来。
至于在内地建厂的事情,等到有了第一座厂,以后可以慢慢去建。
有张茹京和梁孟松在,技术方面他是完全不担心。
上一世台积电之所以能在制程上一骑绝尘,就是有梁孟松这位大能在,他在铜工艺制程上,帮助台积电一举超越IBM实现了弯道超车。
在去三星后,又帮三星突破28nm工艺,并迅速推进到了14nm工艺,超过了台积电当时的16nm工艺。
后来中芯能在技术上快速突破,现在面对5nm也能去搏一搏,就是有着他这位制程大老在。
这也是为什么,楚青敢毫不犹豫的就砸几亿美金,去建晶圆厂了。
一个建厂狂魔,一个制程大老,背后还有步步高和国内的整个市场,晶圆厂只要建成就不担心赚钱的问题。
“你就这么放心我?”
见楚青说得如此肯定,张茹京也有些感触,下意识的就问了一句。
毕竟建晶圆厂是一个高投入、高增长、高回报、高风险的行业。
一个不好,就会让投入打水漂。
以他对步步高的了解,他们前两年的资金也并不宽裕。
今年听说Xbox的效益不错,可一下拿出如此多钱,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换了一般人,根本没可能会愿意投资这行。
况且他和楚青交情,也并没梁孟松那么深。
最多算认识,可当第一次合作,就敢拿出6亿美金去建设晶圆厂。
这份魄力,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如果连你建厂狂魔我都不信,你说我还能信谁?”
“哈哈哈!”
楚青的一句反问,引得在场五人都笑了起来。
张茹京在德州仪器20年,一共在全球建了12座晶圆厂。
以他对晶圆厂的了解,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就是我这边,暂时可能没这么快过来,这一点希望你能理解。”
楚青如此诚恳,张茹京也很是惭愧。
为了报答TI,他曾经立誓要在德州仪器待满20年。
如今距离只差一年,他并不想就此遗憾的离开、
只因他能有今天,全靠德州仪器当初对他的赞助。
在德州待满20年,也是他对TI的回报。
老张是一个饮水思源的人。
回国建晶圆厂,是他老父亲当初对他的期望。
所以当楚青通过梁孟松,找他说想建晶圆厂的时候,他想就没想,就答应了过来。
即便现在只是在香江建,可两年后它就会回归。
而且楚青已经答应他了,后续还会在魔都深圳继续建晶圆厂。
所以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这点我们都是支持您的,您能对TI如此守信,我也自然相信您能帮我们把晶圆厂建好的。前期先有老梁主持大局,进度先动起来。就是这设备的事情,得先抓紧了。”
对于张茹京的这点要求,楚青没有去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
多等一年,问题并不大,只要设备先到位,进度先开动,晚半年投产,他都是能等的。
况且ARM和另外一边的代工合同,正好到1996年底到期。
这样算下来,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而已。
“设备没问题,我们可以先从收购开始。西班牙那边有座厂正在寻找买家。只要过了米国审查委员会的同意,应该很快就能谈妥。只是目前国内人员方面?”
比起设备,张茹京更担忧的是人员问题。
晶圆厂是一个集合了人类高科技的工厂,光有设备可是没法让他运作起来的。
就算如今有着老梁这个制程专家在,可他一个人也没法让工厂完全运转起来啊。
“这点你就不用担心了,人员步步高已经提前开始在张罗了。”
倒是一直没开口的梁孟松,给了张茹京一个定心丸。
自从决定做晶圆厂开始,楚青就在招募人才。
如今国内芯片工程师,最多的地方就是华晶。
后来的909项目,其中有许多工程师,就是从华晶抽调过去的。
在步步高和华晶合作这几年,楚青早就在打他们的主意了。
只是当时因为没有确切项目,所以一直没有进行挖掘行动。
如今老张已经确定来,那么锄头也可以举起来了。
“我目前能确定招募到的工程师,大概有300人。另外还能提供两百名专业学生。”
当然楚青也不能全挖华晶的,目前国内晶圆厂确实少,可908项目下,国内还是培养了一些人才的。
只要钱到位,就没有挖不到的。
“那我就没问题了。这边结束,你们就可以先试着和西班牙那边联系了。”
听完他们的解惑,张茹京也放下了心。有了这几百人,就算一开始起步会慢点,最起码也能让工厂运作起来。
只要能运作,人才培养反倒可以慢慢来。
“那我这边也可以先让人员到位。”
梁孟松说着看向了楚青,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挖人现在就的开始了。
毕竟得让他们去香江,办手续还得走关系。
“好!那我这边也得开始调集资金了。”
得了他们两人的确定,楚青也笑着应了一句。
一路走来这几年,他也终于也要建自己的晶圆厂。
正如他对谭浩说的,步步高想继续发展,就得从现在就开始布局上游产业了。
只有掌握了产业链,步步高才能说真正的立住了脚。
“董事长,你说了这么久,还没确定这晶圆厂叫什么?”
见他们都达成了默契,一直旁观的柯少,安虽然不想破坏气氛,可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呀,这项目最起码也得有个名字吧!”
老梁经谭浩这样一说,也立刻反应了过来。
“瞧我这记性,光想着怎么建厂的事情了,把名字都给忘了。”
楚青也是一拍额头,差点把最重要的事情都给忘了。
“那您就给取一个吧。”
张茹京也一脸期待的看向楚青。
楚青看着几人期待的眼神,稍微沉思了一会儿道。
“不如就叫强芯,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能不惧外界的干扰。”
(PS:本书不会在书里提及多少官方的东西,大家默认官方支持就好了。主要怕牵扯太多书没了。希望大家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