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逆袭199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一章 物资(1/3)

    1990年,随着京城亚运会,展出了纳西族东巴文化。

    让立江这个边陲小城,打开了旅游的序幕。

    1995年10月,立江纳西古乐队应邀赴米国、逼利时、河兰访问演出,一度轰动了西方世界。

    这一年让立江的综合旅游收入达到了2.4亿。游客人数也增加到了85万。

    也坚定立江发展旅游的决心。

    然而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刚刚有些起色的旅游事业戛然而止。

    破败倒塌的房屋,残砖烂瓦断木滚石形成了一个个的废墟。

    整个城市中,除了最近两年新修葺的几栋房屋,基本上放眼望去全是废墟。

    就连屹立数百年的土司旧址,也看不见多少原貌了。

    腾辉,步步高的创业元老之一。

    也是当初经过楚青培训后,被派遣出去建设分销点的6人之一。

    和小杨去了深海,陆明高升市场部总裁,谭浩远走海外不同。

    他一直在国内负责旗舰店的运营和建设。

    几天前才刚刚在总部开完股东大会,他在步步高的个人股份也如愿涨到了百分之一。

    然而白天才坐飞机赶到立江,都还没来得及了解清楚这边的店铺选址情况,就遭遇了灾害。

    好在他下榻的是去年刚刚建成的新酒店。除了遭受惊吓,其他问题都不大。

    当步步高从大里赶来的人,联系到他的时候,已经是两天后了。

    在废墟之中,看着一辆辆贴着步步高物流标志的东风货车,满载着救援物资摇摇晃晃驶入灾区,腾辉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他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这次的灾难,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生命的弱小。

    他在步步高五年,以往只当这是一份工作,虽然勤勤恳恳,却也并没多少归属感。

    毕竟他从盗版磁带开始,就一直没怎么在公司。

    每次回去,也是匆匆忙忙一两天就会离开。

    但是这一次,让他对步步高有了一丝别样的感情。

    看着只一天就到达的救灾物资,和那上面步步高几个字,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亲切。

    以往总听楚青谈发展,说理想。

    每次说到挣钱不急于一时的时候,他们不少人其实都是嗤之以鼻的。

    毕竟对于那些未来的大饼,他们其实是不懂的。

    一个从穷山沟走出来的人,挣钱吃饱饭,能让自己后半辈子过上好日子,就是他的全部理想了。

    他始终相信,钱只有落袋为安才是最踏实的。

    然而当亲身遭遇这样的危难,经历了天灾面前的绝望和无助。

    看着因为医疗不足,倒在他面前的遇难者。

    他才真切体会到楚青当初话里的意义。

    关键时刻,钱根本一无是处。

    灾难后的交通瘫痪,通信断绝,电力崩塌。

    废墟当中的救援和医疗。

    任何一项,都不是钱能解决的。

    这时候的钱,远不如一部能安全通信的手机,不如一台能持续供电的仪器。

    不如一辆能解决医疗救治的设备。

    当他看着满地狼藉的时候,腾辉才明白楚青那句,我们还需要不断发展新科技是什么意思。

    如果GSM基站已经铺设到了这里,也许救援会来的更及时。

    立江临时救灾指挥中心。

    已经两天没有合眼的领导,听说来了一批救灾物资的时候,整个人还有些恍忽。

    通往外界的道路,今天下午才刚刚抢通。

    除了最早徒步赶来的部队,从最近的大里赶来的救灾车辆,也才刚到不过半个小时。

    他们的通讯都还没抢通,这救灾物资又是从哪个部门发下来的?

    什么时候,物流运输变得如此高效快捷了?

    “看车上的标语,好像是来自步步高的。”

    看出了领导的疑惑,汇报的小科长立刻又说了一句。

    步步高的名字,在如今的国内不说家喻户晓,也是如雷贯耳了。

    基本只要看过电视,听过广播的,就都知道这家公司。

    “步步高?他们送的什么来?难道是收音机和磁带?”

    领导虽然也知道步步高,可实在想不到,他们这个时候能往灾区送什么物资过来。

    好在没等领导继续疑惑,一个黝黑的青年就被带到了领导所在的指挥中心。

    “领导好,我是步步高大里分店的店长。”

    这位店长,虽是本地人,却一开口就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脸上虽有些惶恐,可说话是一点不打磕巴。

    “我们公司物流部,在得知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调集了附近几个省市的40多辆运输车,并就近筹集了二十多吨应急物资。现在到的这五辆车,都是饼干面包和棉被。另外还有昆明和PZH的八辆车物资,大概今天晚上也能到。那里面还有医疗物资和一台GSM移动通讯基站。”

    两天时间,40多辆车,二十多吨物资!

    听到这个消息,指挥中心的领导都吓了一跳。

    现在的民企都这么厉害了吗?

    这怕不是把整个西南地区的货车都给调集起来了吧。

    另外这紧急动员能力,更是让不少经历过反击战的人都下意识的一惊。

    西南各地面粉厂,被褥厂确实不少,毕竟当初作为物资供应的后防线,在这边建设了不少企业。

    可随着开放和大撤裁,不少企业已经有些要死不活的了。

    要不然他们立江也不会试点转型做旅游。

    只是现在形势艰难,也管不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批物资,算是解了他们眼前的燃眉之急。

    等店长从指挥中心出来的时候,身边已经跟着几名工作人员了。

    五辆满载物资的东风货车,被分散到了城区里。

    为了抓紧这救援的黄金期,不少人已经两天没有吃什么东西了。

    又是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的时候。

    经历过悲怆之后的饥饿和寒冷,显得格外强烈。

    面对灾难毫无准备的城市,急需的就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耐心等待,住了几天院,手机码字确实不方便,也写不出来什么东西,就索性这几天没写,今天刚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