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二 好大一根胡萝卜(上)
2011年的最后一天,在此提前祝贺大家新年快乐。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这是我坚持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大动力之所在。
祝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中万事如意!
----------------------------------------------
“这里毕竟跟海南岛上不一样啊。”
庞雨解席吴南海等人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虽说都是在山东这边收拢起来的难民,可那些被运到海南或者台湾的农户已经完全是别家弃产,处在完全的陌生环境中,除了他们之外没有任何依靠,自然只能完全听从琼海军的指令,不会有什么其它想法——周围都是大海和密林,想跑也跑不掉啊。
但这些仍处在大陆上的农户则不同,即使被迫离开家园,他们对这片土地还是很熟悉的。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胆子当然就会大些,想法和去处也更多——这年头都是大家族,谁家没个三亲六友的,既然还在大陆之上,这有个缓急之时,投亲靠友的地方也多些。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在大陆上,农民的选择并不止琼海军一家,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虽然琼海军的厚待让大部分人都感恩戴德,可终究有那么一些好吃懒做的,看看这边捞不到什么好处了,住的地方也不咋样,每天更是要不停干活……趁早跑了吧,反正自家有两条腿,爱去哪儿去哪儿,大不了回头再到处要饭去。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流民从来不少。在封建王朝稳定的时候,少数流民尚不足以影响大局,可是当国家衰弱,秩序崩坏,这些人就将不断的冲击,毁坏掉国家的基础。眼前这个大明帝国,正是毁在了这样的流民手中。当然,在后世的宣传中,这被称为是农民起义。
不管流民也好,起义也罢,反正,作为本地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解席和吴南海等人对这种局面都颇感头痛,如果农庄里的人口都不能固定下来,他们的很多措施就毫无意义。
在内部的讨论会上,大伙儿群策群力,想出许多应对之法,从大明朝原本就有的“路引”制度,一直到后世通行的户口,身份证等规则都被提出。有人甚至主张学习宋朝好榜样:在农户脸上刺字,让他们即使逃出去以后也很容易能被辨认出来,抓起来也方便!
“刺配,路引,户口,介绍信……以前总觉得这玩意儿纯粹是限制人权的,现在咋感觉不一样了呢——没这些措施还真不行!”
解席曾一度捂着脑袋叹息道,但旁边茱莉则立即指出:从前你是被统治阶级,所以看不惯这类措施,而你现在可是统治阶级了,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当然感觉不一样。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只是屁股虽然换了个位置,在座这些人毕竟还是抱有一定的人文观念,那些太过于强势,甚至给农户造成人身伤害的管理方式终究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况且效果也不一定好——他们能吸引农户过来投奔的最大优势就是这里的政策比大明朝要宽松灵活,如果搞出比明帝国还要严苛的政策,人家逃跑的肯定更多。
到后来还是庞雨和陈俊提出了解决办法——归根结底,这事儿是土建组规划不够仔细引起的,所以还是由土建组出面解决。今天正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完成的日子,解席专程出来,就是想看看土建组那法子的效果如何……
两人一路溜达着来到附近一处村落,这里曾经是农户逃跑现象的重灾区,最初安排的百多户人家一夜之间逃走了十多户,超过百分之十,严重影响了吴南海的垦植计划。虽然重新给增补了人手,但浮动的人心却不是那么容易安抚住的——也因此,土建组将其作为首先施行解决措施的试点区域。
当解席和吴南海两人来到农庄时,看见这里已经围了很多人。他们俩一个高一个胖,穿着打扮又与本地人截然不同,非常醒目,立刻被农民认了出来。那些人立即过来行礼作揖,虽然琼海军这边早已废除跪礼,但依然还有许多人老远就跪拜下去口称大老爷——这年头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比较纯朴的。琼海军在这些逃荒农民身上投下了大量人力物力,帮助他们度过寒冬,绝大多数农户都是感恩戴德,捞了好处就跑的无赖子毕竟只是少数。
而解席也早适应这种气氛了,立刻摆出一副满脸诚挚的表情上前与各位父老乡亲见礼,他执意要对方放弃跪拜大礼,而行琼海军这边通行的握手礼。先把人搀扶起来,然后面对着那些老农民黝黑粗糙,有些甚至还沾着泥土污物的手,解席毫不犹豫伸出双手去和面前几位老人家一一握过去。即使对方不好意思伸出来,他也主动上前握手,同时用刚刚练熟了的本时空山东方言和他们嘘寒问暖……
那亲热架势劲儿,在后面吴南海眼里看来都觉得有些做作,但对于那些能和这位琼海军本地的最高首领解大老爷说上几句话,握上一下手的老农民来说,却个个激动的简直要晕过去。
“狗日的……明明具体工作都是我们农业组和土建组在干,他倒跑来收买人心。”
虽然理智上知道确实也应该把作为团队首领的解席捧到这位置上,吴南海心里还是难免有些吃味,难怪庞雨今天根本不露面,想必就是不想再看这家伙的表演——话说回来解席表演得还真不错,不愧是曾经在公务员队伍里头混过的,以前大约经常在年末跟着领导下乡送温暖,把收买人心的全挂子表演技巧都给学全了……
不过解席倒没把同伴忘掉,说了几句之后也把吴南海拉了过来。“吴大善人”的名头在这些农户中一样很响亮,如果不是被影帝级别的解大老爷抢了风头,平时吴南海出来时也经常能看到有人在路边给他磕头的,甚至还有人偷偷在家里供奉他的长生牌位……
一番寒暄过后,解席和吴南海两人在众农户簇拥之下来到了农庄的中心部位,在这里,一幢完全用砖瓦砌筑的,颇为高大的三开间大屋刚刚由土建组人员施工完成。今天上午才粉刷好的白灰墙尚未干透,空气中还隐隐弥漫着一股有点刺鼻的石灰味道。
由琼海军所指派的村长和账房——这两人便是此类农庄的行政管理人员了,将来可能还会增加一个民兵队长,不过那通常要由退伍兵担任,而眼下这新建村里还没人当兵,也谈不上退伍……总之就是村里的头面人物此刻正举着一块木牌子往门口墙上挂。在当然,看到解席和吴南海过来之后,这个荣誉肯定是交给了这两位大领导。
在村民欣喜的掌声中,一块大木牌子被挂上了墙,牌子上用简体字书写着“xx村公所”字样——没错儿,这就是庞雨代表土建组所提出的解决之道:在每一座农庄的中心部位,由土建组出面建一座砖瓦大屋,作为村公所和集体仓库使用。
今后村民们集中商议事情,或是有一些集体活动,以及各家各户的丧葬喜庆等大操办,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平时上面发下来的集体物资也大都堆放在这儿;如果遇到了紧急事态——比如哪天下暴雨把地窝子淹了,或是哪家小鬼不小心玩火把整排地窝子都烧了——这种事情曾发生过:地窝子连在一起,一烧就是一排……村民们可以躲到公所里面临时避难。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这间条件优越的砖瓦大房子就相当于土建组和整个琼海军山东团体给那些村民作出的许诺与广告——你们好好干,等主基地那边建设差不多了,砖瓦厂的生产能力空余出来了,就给每户农家都起这样的砖瓦大屋!
这样的许诺如果仅仅是由解席,吴南海这些管理人员空口白牙作出,效果毕竟有限。但如果有那么一间实实在在的大房子摆在那里,每个人都能亲眼看见,并且能亲身站进去感受一下,这个说服力就大不一样了。
——这个时代的农民,其目光毕竟还是短浅,总脱不了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既然如此,索性在他们面前吊一根大大的胡萝卜:三间大瓦房,明亮玻璃窗,地上用水泥抹出硬地坪——除了没有电灯电器之外,这房子与后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大农村的普通民居已没什么差别。
即使在那时候,多少老农民辛苦一辈子也就是为了能置办这么一套产业,相信对于本时空农民的吸引力只会更大。
故此,这虽然是用来作为公共用途的村公所,庞雨却让施工队一切按住宅型制建造。包括屋子旁边的小厨房和茅厕也同样给设置好。用不用得上另说,反正设施一定要齐全,要让每一个走进来的农民都看到,体会到这种砖瓦房的优越之处。
要是那些农民想不到这一点呢?这就是解席今天专门赶过来的缘由了……
——挂上了木牌子之后,老解顺势站到了房门口的高台阶上。他个子本来就高,这一站上去便如同鹤立鸡群一般,再高高举起一只手,所有人登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父老们,乡亲们!前些日子咱们忙着在城里盖房子,没在意大伙儿这边,是我们的疏忽,先给大家道歉啦!”
说着,老解干脆利落一个大鞠躬,弯腰达到标准九十度,此举吓得那些村民连连躲避。而解席之后便抛出了那根他和庞雨等人商议好的胡萝卜:
“现在城里还忙,但我解某人在这里保证:等到城里头造完了房子,就轮到乡亲们这边盖瓦房!这样的大屋,今后咱们每一家都会有!”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这是我坚持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大动力之所在。
祝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中万事如意!
----------------------------------------------
“这里毕竟跟海南岛上不一样啊。”
庞雨解席吴南海等人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虽说都是在山东这边收拢起来的难民,可那些被运到海南或者台湾的农户已经完全是别家弃产,处在完全的陌生环境中,除了他们之外没有任何依靠,自然只能完全听从琼海军的指令,不会有什么其它想法——周围都是大海和密林,想跑也跑不掉啊。
但这些仍处在大陆上的农户则不同,即使被迫离开家园,他们对这片土地还是很熟悉的。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胆子当然就会大些,想法和去处也更多——这年头都是大家族,谁家没个三亲六友的,既然还在大陆之上,这有个缓急之时,投亲靠友的地方也多些。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在大陆上,农民的选择并不止琼海军一家,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虽然琼海军的厚待让大部分人都感恩戴德,可终究有那么一些好吃懒做的,看看这边捞不到什么好处了,住的地方也不咋样,每天更是要不停干活……趁早跑了吧,反正自家有两条腿,爱去哪儿去哪儿,大不了回头再到处要饭去。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流民从来不少。在封建王朝稳定的时候,少数流民尚不足以影响大局,可是当国家衰弱,秩序崩坏,这些人就将不断的冲击,毁坏掉国家的基础。眼前这个大明帝国,正是毁在了这样的流民手中。当然,在后世的宣传中,这被称为是农民起义。
不管流民也好,起义也罢,反正,作为本地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解席和吴南海等人对这种局面都颇感头痛,如果农庄里的人口都不能固定下来,他们的很多措施就毫无意义。
在内部的讨论会上,大伙儿群策群力,想出许多应对之法,从大明朝原本就有的“路引”制度,一直到后世通行的户口,身份证等规则都被提出。有人甚至主张学习宋朝好榜样:在农户脸上刺字,让他们即使逃出去以后也很容易能被辨认出来,抓起来也方便!
“刺配,路引,户口,介绍信……以前总觉得这玩意儿纯粹是限制人权的,现在咋感觉不一样了呢——没这些措施还真不行!”
解席曾一度捂着脑袋叹息道,但旁边茱莉则立即指出:从前你是被统治阶级,所以看不惯这类措施,而你现在可是统治阶级了,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当然感觉不一样。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只是屁股虽然换了个位置,在座这些人毕竟还是抱有一定的人文观念,那些太过于强势,甚至给农户造成人身伤害的管理方式终究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况且效果也不一定好——他们能吸引农户过来投奔的最大优势就是这里的政策比大明朝要宽松灵活,如果搞出比明帝国还要严苛的政策,人家逃跑的肯定更多。
到后来还是庞雨和陈俊提出了解决办法——归根结底,这事儿是土建组规划不够仔细引起的,所以还是由土建组出面解决。今天正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完成的日子,解席专程出来,就是想看看土建组那法子的效果如何……
两人一路溜达着来到附近一处村落,这里曾经是农户逃跑现象的重灾区,最初安排的百多户人家一夜之间逃走了十多户,超过百分之十,严重影响了吴南海的垦植计划。虽然重新给增补了人手,但浮动的人心却不是那么容易安抚住的——也因此,土建组将其作为首先施行解决措施的试点区域。
当解席和吴南海两人来到农庄时,看见这里已经围了很多人。他们俩一个高一个胖,穿着打扮又与本地人截然不同,非常醒目,立刻被农民认了出来。那些人立即过来行礼作揖,虽然琼海军这边早已废除跪礼,但依然还有许多人老远就跪拜下去口称大老爷——这年头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比较纯朴的。琼海军在这些逃荒农民身上投下了大量人力物力,帮助他们度过寒冬,绝大多数农户都是感恩戴德,捞了好处就跑的无赖子毕竟只是少数。
而解席也早适应这种气氛了,立刻摆出一副满脸诚挚的表情上前与各位父老乡亲见礼,他执意要对方放弃跪拜大礼,而行琼海军这边通行的握手礼。先把人搀扶起来,然后面对着那些老农民黝黑粗糙,有些甚至还沾着泥土污物的手,解席毫不犹豫伸出双手去和面前几位老人家一一握过去。即使对方不好意思伸出来,他也主动上前握手,同时用刚刚练熟了的本时空山东方言和他们嘘寒问暖……
那亲热架势劲儿,在后面吴南海眼里看来都觉得有些做作,但对于那些能和这位琼海军本地的最高首领解大老爷说上几句话,握上一下手的老农民来说,却个个激动的简直要晕过去。
“狗日的……明明具体工作都是我们农业组和土建组在干,他倒跑来收买人心。”
虽然理智上知道确实也应该把作为团队首领的解席捧到这位置上,吴南海心里还是难免有些吃味,难怪庞雨今天根本不露面,想必就是不想再看这家伙的表演——话说回来解席表演得还真不错,不愧是曾经在公务员队伍里头混过的,以前大约经常在年末跟着领导下乡送温暖,把收买人心的全挂子表演技巧都给学全了……
不过解席倒没把同伴忘掉,说了几句之后也把吴南海拉了过来。“吴大善人”的名头在这些农户中一样很响亮,如果不是被影帝级别的解大老爷抢了风头,平时吴南海出来时也经常能看到有人在路边给他磕头的,甚至还有人偷偷在家里供奉他的长生牌位……
一番寒暄过后,解席和吴南海两人在众农户簇拥之下来到了农庄的中心部位,在这里,一幢完全用砖瓦砌筑的,颇为高大的三开间大屋刚刚由土建组人员施工完成。今天上午才粉刷好的白灰墙尚未干透,空气中还隐隐弥漫着一股有点刺鼻的石灰味道。
由琼海军所指派的村长和账房——这两人便是此类农庄的行政管理人员了,将来可能还会增加一个民兵队长,不过那通常要由退伍兵担任,而眼下这新建村里还没人当兵,也谈不上退伍……总之就是村里的头面人物此刻正举着一块木牌子往门口墙上挂。在当然,看到解席和吴南海过来之后,这个荣誉肯定是交给了这两位大领导。
在村民欣喜的掌声中,一块大木牌子被挂上了墙,牌子上用简体字书写着“xx村公所”字样——没错儿,这就是庞雨代表土建组所提出的解决之道:在每一座农庄的中心部位,由土建组出面建一座砖瓦大屋,作为村公所和集体仓库使用。
今后村民们集中商议事情,或是有一些集体活动,以及各家各户的丧葬喜庆等大操办,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平时上面发下来的集体物资也大都堆放在这儿;如果遇到了紧急事态——比如哪天下暴雨把地窝子淹了,或是哪家小鬼不小心玩火把整排地窝子都烧了——这种事情曾发生过:地窝子连在一起,一烧就是一排……村民们可以躲到公所里面临时避难。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这间条件优越的砖瓦大房子就相当于土建组和整个琼海军山东团体给那些村民作出的许诺与广告——你们好好干,等主基地那边建设差不多了,砖瓦厂的生产能力空余出来了,就给每户农家都起这样的砖瓦大屋!
这样的许诺如果仅仅是由解席,吴南海这些管理人员空口白牙作出,效果毕竟有限。但如果有那么一间实实在在的大房子摆在那里,每个人都能亲眼看见,并且能亲身站进去感受一下,这个说服力就大不一样了。
——这个时代的农民,其目光毕竟还是短浅,总脱不了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既然如此,索性在他们面前吊一根大大的胡萝卜:三间大瓦房,明亮玻璃窗,地上用水泥抹出硬地坪——除了没有电灯电器之外,这房子与后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大农村的普通民居已没什么差别。
即使在那时候,多少老农民辛苦一辈子也就是为了能置办这么一套产业,相信对于本时空农民的吸引力只会更大。
故此,这虽然是用来作为公共用途的村公所,庞雨却让施工队一切按住宅型制建造。包括屋子旁边的小厨房和茅厕也同样给设置好。用不用得上另说,反正设施一定要齐全,要让每一个走进来的农民都看到,体会到这种砖瓦房的优越之处。
要是那些农民想不到这一点呢?这就是解席今天专门赶过来的缘由了……
——挂上了木牌子之后,老解顺势站到了房门口的高台阶上。他个子本来就高,这一站上去便如同鹤立鸡群一般,再高高举起一只手,所有人登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父老们,乡亲们!前些日子咱们忙着在城里盖房子,没在意大伙儿这边,是我们的疏忽,先给大家道歉啦!”
说着,老解干脆利落一个大鞠躬,弯腰达到标准九十度,此举吓得那些村民连连躲避。而解席之后便抛出了那根他和庞雨等人商议好的胡萝卜:
“现在城里还忙,但我解某人在这里保证:等到城里头造完了房子,就轮到乡亲们这边盖瓦房!这样的大屋,今后咱们每一家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