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一章 天琴阁
两人炼宝功成,又在周边搜刮了一些灵材之后,开始准备出去。
三皇山虽然珍宝遍地,但危险也是数不胜数,不是久留之地。
“我们怎么出去?和进来时一样吗?”东方穆清问道。
她如今把太和神雷演练娴熟,将身心调整到最完美的状态。制作玉烛灯灯芯的灵材已经准备妥当,随时都可以突破。
谢松摇摇头:“我的灵力不足以驱使长生剑破开三皇山中的重重空间。”
“那我们怎么出去?”
谢松神秘一笑:“前人早就为我们留下了方法。”
他从乾坤袋中取出一方长宽厚皆是三尺三寸三分的石台,以赤霄剑在石台上刻画道纹。
这道纹是峭壁上的石刻,是前人自九字中领悟而出,名为步虚法。
据前人所言,步虚法是从神霄九重间领悟而出的道纹,可以登临九天,飞渡虚空。将道纹刻于外物,即是可以横渡虚空的阵图。将道纹用于己身,即是飞天遁地的遁法。
一条条道纹布在石台之上,玄奥飘渺,组成一片复杂的阵图。
谢松拉起东方穆清踏上石台,双手结出印诀引动阵图。
一阵赤光将两人包裹,带着他们从石台上消失。清风吹过,石台化作粉末散作一堆。
三皇山外,两人在赤光中现身,毫发无损。
东方穆清看了看周围,正是他们进山前所在的地方。
“就这么出来了?”
“不然你还想怎样?来一场浩荡异象?”谢松看着她呆呆的样子有些好笑。
她不禁赞叹:“这等横渡虚空的方法想必也只有皇朝、世家、圣地那样的地方才会有,而且都要视为珍宝。这些在峭壁上留下石刻的前辈们究竟是何等境界?”
谢松作为亲手刻画道纹的人,对此有深切感受。
步虚道纹横渡虚空的距离不长,连大夏皇朝九云城之间的跨城传送都比不上。但步虚道纹的更看重准确性,只要坐标准确,就算对面没有传送阵台也能过去。
况且将步虚道纹化作神通法术,更是一种不逊色于金光峰传承中金光纵的遁法。
金光纵强在速度,似金光闪电疾驰。步虚法要更强调行踪飘渺之感。
能创造出步虚法的前辈,境界绝对不可能低于仙台境,甚至有可能更高。
东方穆清略微感叹两句,随即说起正事:“接下来就是制作玉烛灯的灯芯了,不过这一次,需要你跟我去九华皇朝跑一趟。”
谢松大方笑道:“有何不可。”
反正最后他还要去九华皇朝,将玉烛灯交给景明圣人的传人,那位皇子黎重。
两人离开三皇山,就近从一处飞雁关进入九华皇朝。
一路南下,逐渐从边关进入内地,城池也随之多了起来。
九华皇朝地域划分与大夏皇朝不同。大夏划分九州,每一州由州伯主管政事,汇总给皇主裁决。
九华也是划国域为九部,每一部分封一位王侯执掌,合称“九黎王”。其中最为尊贵的“大黎王”由九华皇主世代承袭。
八位黎王各自治理藩国,皇主垂拱治理四方,和平有度。
谢松听闻九华皇朝的制度,不由想起了故乡中诸侯乱国的历史,问道:“九华皇主这样做,就不怕其他黎王造反吗?”
东方穆清答道:“当然不怕。皇主一脉执掌国中至宝,地位无可动摇。即便八位黎王一同造反,只要皇主一人持至宝在,便立于不败之地。”
谢松心中暗道自己可笑,这个世界可不是故乡那种末法时代。在这个道法玄奇的世界,以一人一宝镇压全国的事并非不可能。
“那道友可知九华至宝是什么?”
东方穆清呵呵一笑:“九华至宝自然是好端端放在皇宫大内,我一介平民怎么知道。”
两人乘船从一条大江悠悠而下,江面清风徐徐吹拂船中。
东方穆清伸个懒腰,把手中白子往棋盘中一丢:“算了,和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九华皇朝制度如何,和你这个东域人士有什么关系?”
“另外,你的棋术也太烂了。”
棋盘之中,谢松所执的黑子早已被白子冲的稀烂,稳稳锁定败局。
谢松不在意笑了一声,也把手中黑子丢出。
“我不止棋术差,琴棋书画一样不通,所以才想向你请教。”
东方穆清抿嘴一笑,看向手边的长松琴。前几日谢松向她请教乐道,她便教他打谱。
东方穆清原以为自己作为天琴阁传人,以乐入道,教他应该不成问题。然而这一教才知道,原来这世上真有这等“天纵奇才”。
连续教了几天,便是勾栏戏院等地的姑娘,也估摸着能谈一小段曲了。可谢松说来说去,只才明了宫商角徵羽五音,十二律尚且不通,双手抚琴也是声音刺耳难听。
所以,东方穆清断定他在乐道上并无天分,转而教他下棋。
万万没想到,谢松的棋技也是不忍直视。
几般尝试后,东方穆清终于绝了念头,劝说他做自己最好。
小船悠悠行驶,不觉已过千重万重山峦,最终在一座苍碧峰峦旁停下。山间云雾缭绕,如纱幕遮笼山峦。
东方穆清抱起长松琴走出船舱,在船头坐下。素手轻动,琴声缓缓响起。清越动耳,惬意怡人。
琴声在山间响起,传入云雾中。云雾随着琴声韵律缓缓震动,逐渐散开一条去路。
见此,东方穆清叫上谢松,一同顺着云雾道路降落在碧峰之上。
山中树木葱郁茂盛,野草盛行。有野兔伴走,有老鸦独飞。万山不见声响,更不见人烟。
谢松跟在东方穆清身后,随她一同向山巅走去。
到了山巅,所见不是雕梁画栋,不是金砖碧瓦,只是一片残破的宫殿废墟。
断壁残垣,瓦砾遍地。柱梁横倒在地,掩埋一堆破碎钟鼓。废墟之中,犹有一块匾额,上书“天琴阁”三字。
一片片废墟之后,终于有一座较为完整的殿堂。虽然仍是破破烂烂,好歹还有个样子。
殿前楹联已经模糊不可辨认,门上挂着一块要掉不掉的匾额,上有“太和殿”三字。
到了这里,东方穆清才为谢松介绍道:“这里就是天琴阁了。”
三皇山虽然珍宝遍地,但危险也是数不胜数,不是久留之地。
“我们怎么出去?和进来时一样吗?”东方穆清问道。
她如今把太和神雷演练娴熟,将身心调整到最完美的状态。制作玉烛灯灯芯的灵材已经准备妥当,随时都可以突破。
谢松摇摇头:“我的灵力不足以驱使长生剑破开三皇山中的重重空间。”
“那我们怎么出去?”
谢松神秘一笑:“前人早就为我们留下了方法。”
他从乾坤袋中取出一方长宽厚皆是三尺三寸三分的石台,以赤霄剑在石台上刻画道纹。
这道纹是峭壁上的石刻,是前人自九字中领悟而出,名为步虚法。
据前人所言,步虚法是从神霄九重间领悟而出的道纹,可以登临九天,飞渡虚空。将道纹刻于外物,即是可以横渡虚空的阵图。将道纹用于己身,即是飞天遁地的遁法。
一条条道纹布在石台之上,玄奥飘渺,组成一片复杂的阵图。
谢松拉起东方穆清踏上石台,双手结出印诀引动阵图。
一阵赤光将两人包裹,带着他们从石台上消失。清风吹过,石台化作粉末散作一堆。
三皇山外,两人在赤光中现身,毫发无损。
东方穆清看了看周围,正是他们进山前所在的地方。
“就这么出来了?”
“不然你还想怎样?来一场浩荡异象?”谢松看着她呆呆的样子有些好笑。
她不禁赞叹:“这等横渡虚空的方法想必也只有皇朝、世家、圣地那样的地方才会有,而且都要视为珍宝。这些在峭壁上留下石刻的前辈们究竟是何等境界?”
谢松作为亲手刻画道纹的人,对此有深切感受。
步虚道纹横渡虚空的距离不长,连大夏皇朝九云城之间的跨城传送都比不上。但步虚道纹的更看重准确性,只要坐标准确,就算对面没有传送阵台也能过去。
况且将步虚道纹化作神通法术,更是一种不逊色于金光峰传承中金光纵的遁法。
金光纵强在速度,似金光闪电疾驰。步虚法要更强调行踪飘渺之感。
能创造出步虚法的前辈,境界绝对不可能低于仙台境,甚至有可能更高。
东方穆清略微感叹两句,随即说起正事:“接下来就是制作玉烛灯的灯芯了,不过这一次,需要你跟我去九华皇朝跑一趟。”
谢松大方笑道:“有何不可。”
反正最后他还要去九华皇朝,将玉烛灯交给景明圣人的传人,那位皇子黎重。
两人离开三皇山,就近从一处飞雁关进入九华皇朝。
一路南下,逐渐从边关进入内地,城池也随之多了起来。
九华皇朝地域划分与大夏皇朝不同。大夏划分九州,每一州由州伯主管政事,汇总给皇主裁决。
九华也是划国域为九部,每一部分封一位王侯执掌,合称“九黎王”。其中最为尊贵的“大黎王”由九华皇主世代承袭。
八位黎王各自治理藩国,皇主垂拱治理四方,和平有度。
谢松听闻九华皇朝的制度,不由想起了故乡中诸侯乱国的历史,问道:“九华皇主这样做,就不怕其他黎王造反吗?”
东方穆清答道:“当然不怕。皇主一脉执掌国中至宝,地位无可动摇。即便八位黎王一同造反,只要皇主一人持至宝在,便立于不败之地。”
谢松心中暗道自己可笑,这个世界可不是故乡那种末法时代。在这个道法玄奇的世界,以一人一宝镇压全国的事并非不可能。
“那道友可知九华至宝是什么?”
东方穆清呵呵一笑:“九华至宝自然是好端端放在皇宫大内,我一介平民怎么知道。”
两人乘船从一条大江悠悠而下,江面清风徐徐吹拂船中。
东方穆清伸个懒腰,把手中白子往棋盘中一丢:“算了,和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九华皇朝制度如何,和你这个东域人士有什么关系?”
“另外,你的棋术也太烂了。”
棋盘之中,谢松所执的黑子早已被白子冲的稀烂,稳稳锁定败局。
谢松不在意笑了一声,也把手中黑子丢出。
“我不止棋术差,琴棋书画一样不通,所以才想向你请教。”
东方穆清抿嘴一笑,看向手边的长松琴。前几日谢松向她请教乐道,她便教他打谱。
东方穆清原以为自己作为天琴阁传人,以乐入道,教他应该不成问题。然而这一教才知道,原来这世上真有这等“天纵奇才”。
连续教了几天,便是勾栏戏院等地的姑娘,也估摸着能谈一小段曲了。可谢松说来说去,只才明了宫商角徵羽五音,十二律尚且不通,双手抚琴也是声音刺耳难听。
所以,东方穆清断定他在乐道上并无天分,转而教他下棋。
万万没想到,谢松的棋技也是不忍直视。
几般尝试后,东方穆清终于绝了念头,劝说他做自己最好。
小船悠悠行驶,不觉已过千重万重山峦,最终在一座苍碧峰峦旁停下。山间云雾缭绕,如纱幕遮笼山峦。
东方穆清抱起长松琴走出船舱,在船头坐下。素手轻动,琴声缓缓响起。清越动耳,惬意怡人。
琴声在山间响起,传入云雾中。云雾随着琴声韵律缓缓震动,逐渐散开一条去路。
见此,东方穆清叫上谢松,一同顺着云雾道路降落在碧峰之上。
山中树木葱郁茂盛,野草盛行。有野兔伴走,有老鸦独飞。万山不见声响,更不见人烟。
谢松跟在东方穆清身后,随她一同向山巅走去。
到了山巅,所见不是雕梁画栋,不是金砖碧瓦,只是一片残破的宫殿废墟。
断壁残垣,瓦砾遍地。柱梁横倒在地,掩埋一堆破碎钟鼓。废墟之中,犹有一块匾额,上书“天琴阁”三字。
一片片废墟之后,终于有一座较为完整的殿堂。虽然仍是破破烂烂,好歹还有个样子。
殿前楹联已经模糊不可辨认,门上挂着一块要掉不掉的匾额,上有“太和殿”三字。
到了这里,东方穆清才为谢松介绍道:“这里就是天琴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