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法理”与“人情”【补】
书接上文:
话说别看韩三品当中影一把手的时候意气风发的。
其实中文系毕业的他,早年照明工、场记、副导演、导演、编剧都干过。
如果不是当年被峨影的老厂长看好,调他当副厂长,转入了行政岗。
说不定如今电影圈就多了一位韩大导演了。
所以在有现实案例的情况之下改编一个剧本,倒是难不倒他。
甚至因为他早年的经历,使得韩三品要比寻常的编剧更清楚审核的极限。
故此在写的时候,反而能更加放开一些。
当然,高飞也没有完全让他一个人辛苦。
毕竟周易那么多编剧,不用白不用。
于是老韩前脚刚走,高飞便派了几个编剧跟了过去。
最后经过几番沟通,几番修改之后,总算是把初稿给整出来了。
相比于陆勇本人的案例,经过周易改编的故事显然有些差异。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陆勇的故事虽然传奇,但是从人物上来说确实有些单薄。
毕竟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他完全没有时间想别的,一直都是被司法和救命推着走,不是在自救,就是救别人,
而这样的故事虽然感人,但是却缺少了起伏。
所以电影的效果出发,韩三品和其他两位编剧针对故事主角做了适度的改编。
让男主角有一个幡然醒悟的人性转变过程。
除此之外,他们也还了解了一些高飞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在陆勇吃了两年高价特效药之后,他已经退休的父亲为了供他吃药选择了再次出去工作,没想到在一次联系业务的途中,车祸身亡。
这曾经让陆勇甚至有了放弃吃药的念头。
因为他觉得自己虽然活着,但是却将父亲的命搭进去了。
幸好,最后他还是抗了过来。
这也是陆勇后来为什么一直无怨无悔的帮助其他病友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家庭再上演了。
因此之故,随着国内买药的病人越来越多,陆勇也开始主动和和印度制药厂谈判,慢慢压缩价格。
从2004年的每盒4000块,到2011年的每盒1000块,2014年的每盒200块。
直到他被起诉之前,陆勇都在为自己,为其他病友争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2014年时购买正版药一个月的钱,足足够买仿制药吃117个月了,也就是将近9年的时间。
一个月的寿命=9年的寿命。
这个等式之所以成立,完全都是陆勇一直努力的成果。
虽然在奇怪的等式里面,计量单位是【寿命】。
不过话又说回来,创作者对自己作品往往都存在一个滤镜,不能客观的判断。
所以在拿到剧本初稿之后,高飞并没有按照韩三品等人的意思来。
相反,在看完了剧本之后,高飞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过来!
……
“罗老师,这次麻烦你了。”
在将罗象老师迎进来之后,高飞没顾得上其他人诧异的眼神,当即便将剧本递给了他。
罗老师也没磨叽,二话没说便拿起剧本看起来。
见此情形,一旁的韩三品这次眉头微皱的纳闷道:
“你找律师过来干嘛?他和总局的人很熟吗?”
闻听此言,高飞顿时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道:
“你看,肤浅了不是?”
“谁说律师就不能参与剧本创作的?”
“再说了,你们都把主角的经历改的陆勇本人不同,那么咱们就不能生搬硬套原来的模板。”
“所以,你们这版不予起诉的结局能不能用,还需要重新论证。”
见高飞这么一说,韩三品先是一愣,随即也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
这点他确实没有考虑到。
写本子的时候他只想着怎么样丰满人物,却忘记了人物的动机和行为是会影响到最后法院的审判。
想到这里,韩三品当即不由佩服的朝高飞点了点头,算是服气了。
而另一边罗象老师倒是很快便将剧本看完了。
因为在来之前他就已经提前详细了解了一下陆勇案的细节。
于是在对照的找出修改的地方之后,他很快便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如果以剧本中描写的陆勇作为真实人物的话,我认为他大概率还是要被判刑的。”
“当然,这只是基于一个假设上的推断,具体怎么样也不好说。”
此言一出,韩三品当即便忍不住眉头紧皱。
因为如果按照罗象的话,那他们这一稿的结局就不能用了。
反而言之就是说,男主角必然要被判刑坐牢。
这就让韩三品有些不能接受了,因为……这样审核那关会很麻烦的!
不过未等韩三品开口,高飞便先提出了疑问。
罗象闻言倒是不慌不忙,直接讲了他的逻辑:
“首先根据我从法院那边查到的资料,陆勇并没有像电影里的程勇一样帮人代购药物,更没有借此牟利,关于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因为银行卡的资金往来流水是清晰可查的,网上的非议可以不用理会。”
“也就是说在购买印度药的过程中,现实中陆勇只是教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病人如何去操作,帮他们翻译那些看不懂的英文流程而已。”
“这点尤其重要!”
说到这里,只见罗象脸色认真的点了点剧本道:
“但是剧本中的男主角程勇的行为和动机,和现实人物却有了本质的不同。”
“至少从你给我的剧本来看,他最初是以牟利为动机的。”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当的就是一个假药代购中介,并且从中赚取差价。”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剧本中的主人公和现实中陆勇一样不予起诉,我个人觉得基本上不可能!”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顿时一片默然。
而在一番思索后,无论是高飞还是韩三品等编剧都不得不承认罗象的话确实有道理。
只是逻辑虽然说得通,高飞从情感上却有些不能接受。
于是在沉吟片刻之后,高飞还是忍不住问道:
“罗老师,我记得你和我说过,人在快饿死了吃熊猫算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
“那么人类在快要病死的时候,买“假药”吃就不算紧急避险吗?”
“饿死是死,病死就不是死嘛?”
不想罗象闻言却丝毫不为所动,还是铁石心肠道:
“自己吃,算。”
“卖给别人吃,不算。”
“就算他救了别人的命,但行为依旧触犯了法律!”
见他这么一说,一直坐在旁边默然不语刘艺菲终于也忍不住了。
“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如果要是这么说,难道陆勇当初自私自利,不救别人,反而才应该是最佳选择?”
“这不就是在逼着别人见死不救吗?法律的本意是这样的吗?”
此言一出,高飞当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于是他当即按照刘艺菲的逻辑,不解的问道:
“如果当初见死不救才是陆勇最佳选择的话,那么我想知道见死不救犯法吗?”
而罗象闻言连想都没想,当即便无奈的叹了口气道:
“见死不救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来认定是否犯法。”
“一般分为【有作为义务】和【无作为义务】两种类型。”
“如果死者与见死不救者有关系,此人就有义务对对方进行施救。”
“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
“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的,不构成犯罪;
“所以,按照剧本中的情况分析,男主角程勇见死不救……不犯法!”
闻听此言,高飞彻底没话说了。
而其他人也顿时被罗象的这通话给整抑郁了。
没办法,逻辑闭环了都!
难怪会有人说学法律的十有八九都会越来越冷漠无情,看来纯属是职业病。
不过郁闷归郁闷,高飞等人也确实被罗象说服了。
毕竟在法律这块他们这群人加起来都不够罗象一个人打的,还能怎么辩呢?只能改剧本了!
只是在吐出一口闷气之后,高飞反过来一想觉得这样一改效果或许会更好。
因为这说明了剧本中的男主角程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种大无畏的勇气在影视创作中,一般都会让人物带有一定的“殉道”光环。
而经高飞这么一说,韩三品等人这才释然了。
不过随即老韩和高飞便开始头疼起来。
因为重新改了结局的本子审核风险何止增加了一层。
想要这样的本子安然过审并且成功上映,那还真是考验周易的人脉和手段了……
话说别看韩三品当中影一把手的时候意气风发的。
其实中文系毕业的他,早年照明工、场记、副导演、导演、编剧都干过。
如果不是当年被峨影的老厂长看好,调他当副厂长,转入了行政岗。
说不定如今电影圈就多了一位韩大导演了。
所以在有现实案例的情况之下改编一个剧本,倒是难不倒他。
甚至因为他早年的经历,使得韩三品要比寻常的编剧更清楚审核的极限。
故此在写的时候,反而能更加放开一些。
当然,高飞也没有完全让他一个人辛苦。
毕竟周易那么多编剧,不用白不用。
于是老韩前脚刚走,高飞便派了几个编剧跟了过去。
最后经过几番沟通,几番修改之后,总算是把初稿给整出来了。
相比于陆勇本人的案例,经过周易改编的故事显然有些差异。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陆勇的故事虽然传奇,但是从人物上来说确实有些单薄。
毕竟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他完全没有时间想别的,一直都是被司法和救命推着走,不是在自救,就是救别人,
而这样的故事虽然感人,但是却缺少了起伏。
所以电影的效果出发,韩三品和其他两位编剧针对故事主角做了适度的改编。
让男主角有一个幡然醒悟的人性转变过程。
除此之外,他们也还了解了一些高飞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在陆勇吃了两年高价特效药之后,他已经退休的父亲为了供他吃药选择了再次出去工作,没想到在一次联系业务的途中,车祸身亡。
这曾经让陆勇甚至有了放弃吃药的念头。
因为他觉得自己虽然活着,但是却将父亲的命搭进去了。
幸好,最后他还是抗了过来。
这也是陆勇后来为什么一直无怨无悔的帮助其他病友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家庭再上演了。
因此之故,随着国内买药的病人越来越多,陆勇也开始主动和和印度制药厂谈判,慢慢压缩价格。
从2004年的每盒4000块,到2011年的每盒1000块,2014年的每盒200块。
直到他被起诉之前,陆勇都在为自己,为其他病友争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2014年时购买正版药一个月的钱,足足够买仿制药吃117个月了,也就是将近9年的时间。
一个月的寿命=9年的寿命。
这个等式之所以成立,完全都是陆勇一直努力的成果。
虽然在奇怪的等式里面,计量单位是【寿命】。
不过话又说回来,创作者对自己作品往往都存在一个滤镜,不能客观的判断。
所以在拿到剧本初稿之后,高飞并没有按照韩三品等人的意思来。
相反,在看完了剧本之后,高飞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过来!
……
“罗老师,这次麻烦你了。”
在将罗象老师迎进来之后,高飞没顾得上其他人诧异的眼神,当即便将剧本递给了他。
罗老师也没磨叽,二话没说便拿起剧本看起来。
见此情形,一旁的韩三品这次眉头微皱的纳闷道:
“你找律师过来干嘛?他和总局的人很熟吗?”
闻听此言,高飞顿时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道:
“你看,肤浅了不是?”
“谁说律师就不能参与剧本创作的?”
“再说了,你们都把主角的经历改的陆勇本人不同,那么咱们就不能生搬硬套原来的模板。”
“所以,你们这版不予起诉的结局能不能用,还需要重新论证。”
见高飞这么一说,韩三品先是一愣,随即也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
这点他确实没有考虑到。
写本子的时候他只想着怎么样丰满人物,却忘记了人物的动机和行为是会影响到最后法院的审判。
想到这里,韩三品当即不由佩服的朝高飞点了点头,算是服气了。
而另一边罗象老师倒是很快便将剧本看完了。
因为在来之前他就已经提前详细了解了一下陆勇案的细节。
于是在对照的找出修改的地方之后,他很快便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如果以剧本中描写的陆勇作为真实人物的话,我认为他大概率还是要被判刑的。”
“当然,这只是基于一个假设上的推断,具体怎么样也不好说。”
此言一出,韩三品当即便忍不住眉头紧皱。
因为如果按照罗象的话,那他们这一稿的结局就不能用了。
反而言之就是说,男主角必然要被判刑坐牢。
这就让韩三品有些不能接受了,因为……这样审核那关会很麻烦的!
不过未等韩三品开口,高飞便先提出了疑问。
罗象闻言倒是不慌不忙,直接讲了他的逻辑:
“首先根据我从法院那边查到的资料,陆勇并没有像电影里的程勇一样帮人代购药物,更没有借此牟利,关于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因为银行卡的资金往来流水是清晰可查的,网上的非议可以不用理会。”
“也就是说在购买印度药的过程中,现实中陆勇只是教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病人如何去操作,帮他们翻译那些看不懂的英文流程而已。”
“这点尤其重要!”
说到这里,只见罗象脸色认真的点了点剧本道:
“但是剧本中的男主角程勇的行为和动机,和现实人物却有了本质的不同。”
“至少从你给我的剧本来看,他最初是以牟利为动机的。”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当的就是一个假药代购中介,并且从中赚取差价。”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剧本中的主人公和现实中陆勇一样不予起诉,我个人觉得基本上不可能!”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顿时一片默然。
而在一番思索后,无论是高飞还是韩三品等编剧都不得不承认罗象的话确实有道理。
只是逻辑虽然说得通,高飞从情感上却有些不能接受。
于是在沉吟片刻之后,高飞还是忍不住问道:
“罗老师,我记得你和我说过,人在快饿死了吃熊猫算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
“那么人类在快要病死的时候,买“假药”吃就不算紧急避险吗?”
“饿死是死,病死就不是死嘛?”
不想罗象闻言却丝毫不为所动,还是铁石心肠道:
“自己吃,算。”
“卖给别人吃,不算。”
“就算他救了别人的命,但行为依旧触犯了法律!”
见他这么一说,一直坐在旁边默然不语刘艺菲终于也忍不住了。
“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如果要是这么说,难道陆勇当初自私自利,不救别人,反而才应该是最佳选择?”
“这不就是在逼着别人见死不救吗?法律的本意是这样的吗?”
此言一出,高飞当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于是他当即按照刘艺菲的逻辑,不解的问道:
“如果当初见死不救才是陆勇最佳选择的话,那么我想知道见死不救犯法吗?”
而罗象闻言连想都没想,当即便无奈的叹了口气道:
“见死不救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来认定是否犯法。”
“一般分为【有作为义务】和【无作为义务】两种类型。”
“如果死者与见死不救者有关系,此人就有义务对对方进行施救。”
“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
“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的,不构成犯罪;
“所以,按照剧本中的情况分析,男主角程勇见死不救……不犯法!”
闻听此言,高飞彻底没话说了。
而其他人也顿时被罗象的这通话给整抑郁了。
没办法,逻辑闭环了都!
难怪会有人说学法律的十有八九都会越来越冷漠无情,看来纯属是职业病。
不过郁闷归郁闷,高飞等人也确实被罗象说服了。
毕竟在法律这块他们这群人加起来都不够罗象一个人打的,还能怎么辩呢?只能改剧本了!
只是在吐出一口闷气之后,高飞反过来一想觉得这样一改效果或许会更好。
因为这说明了剧本中的男主角程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种大无畏的勇气在影视创作中,一般都会让人物带有一定的“殉道”光环。
而经高飞这么一说,韩三品等人这才释然了。
不过随即老韩和高飞便开始头疼起来。
因为重新改了结局的本子审核风险何止增加了一层。
想要这样的本子安然过审并且成功上映,那还真是考验周易的人脉和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