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意见
顾为经看到了这个技能面板上的那个【0\\1000】的进度条。
这个技能没有冷却时间,但发动技能却需要消耗自由经验值,而且还不便宜。
五十自由经验值。
发动一次技能,就相当于一百万缅甸币扔了出去。
虽然他现在Fiverr上的生意远好过以前,但当他将自己的中国画升级到职业画家的水准之后,剩下的自由经验值也不过就是几百多一点。
要是将这个技能喂到升级所需要的一千次,足足需要五万点自由经验值,换算下来足够他一个职业一阶的画画技能升到满十次,也就是五十万美元。
但是顾为经知道,
书画鉴定和赏析从来就是一件相当专业的事情,而且请人看画讲画这件事,就像是请鉴宝行家看古董,向来都是不便宜的。
面对水平不如自己的画家,发现对方差在了哪里,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就像不需要书画鉴定术,顾为经也能根据自己的绘画心得,分析出酒井纲昌的素描水平大概在Lv.3半专业级中游水平上下徘徊。
但是到了林涛教授,对方的素描画画的好,他知道。
画的有多好,好在哪里,顾为经就只能表达出一种模糊的感受。
美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每个人都有感受到美的本能。
但能够准确的评价美丽,理解美丽,必须需要鉴赏、观摩一幅幅名画所锤炼出来眼光和足够的艺术修养。
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连顾为经也不敢说自己有。
对于那些高出自己水准太多的作品,连他也只能在震撼中发出意义的感叹。
就像曹老在那幅《礼佛护法图》中,画出菩萨睁眼的效果那一瞬间。
顾为经感受到了一种灵魂上的颤栗。
这种震撼是大师的感染力。
可如果说从绘画的专业角度,他真的理解这幅画了么?
他了然曹老那轻飘飘的一笔,到底透露出怎样的功力,他明白对方内心的情感又怎样汹涌?
这就很难准确的捕捉到。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书画行业来说,专业的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那么重要。
这些人对于绘画艺术潮流的影响力,甚至要高于画家本人。
连很多艺术圈的教父以及博物馆、肖像馆、美术馆的馆长,都不是画家出身,而是专业的艺术评论家或者策展人出身。
他们不需要会懂怎么画画,只需要懂怎么样欣赏画。
想请这些人来看画?
五百美元?
不好意思,你瞧不起谁啊。
麻烦至少在后面再加两零,而且你还请不到。
举个更加直观的例子,一幅美术作品就像是三体里光滑水滴或者科幻作家克拉克的比例永远是1:4:9的月球石碑。
而每个人观察美的眼睛,就是科学家手中的显微镜。
每个人天生的倍率有些许的不同,而随着后天的美术课程以及艺术修养的提升,你的放大倍率会变得越来越大,观察能力会变得越来越精细。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作品,如果在你看来哪幅画美的不可思议,就代表着画画者的水平超出你实在是太多。
当然,如果你放大倍率太小,那么也很容易看什么画都是差不多的,并且无法理解一些过于超前的艺术形式。
这就是有些不走运的大师,会隐没于尘埃的原因。
顾为经虽然称不上富裕,但是如果五十经验值就能将一副作品从头到尾,从线条到色彩的拆解,那无疑是非常值的。
相到于随身跟着一位顶级的美术老师指点你进步。
他在书画店转了一圈,将手指按在画廊里的一张名叫《翠鸟鸣竹》的画上。
这是自己大伯收来的作品。
此前顾为经就一直觉得这幅画有点怪,但怎么怪,却说不出来。
他抛了一个书画鉴定术。
下一秒钟,
整幅画的样子就变了。
悬挂在墙壁上的画就在他的眼前迅速分解。
翠鸟的鸟喙、脸颊、丝毛,胭脂色染出爪钩,上百片根根清晰的尾羽……
宣纸上的所有元素像是被农妇灵巧的双手抽丝剥茧的春蚕,一点点被抽离分解。
顾为经脑海中像是出现了一块光幕。
整幅画的颜料用笔和线条,像是被锤子敲碎的水晶,刹那间炸裂成无数缤纷美丽的碎片。
又再极短的时间内再次的融合。
一道新的面板则出现了顾为经的面前。
【作品名:《翠鸟鸣竹》】
【中国画技法:lv.4职业一阶(3968/5000)】
【情绪:敷衍了事】
顾为经眨了眨眼睛,眼前的画还是那幅画,可一种新的明悟感觉出现在他的心底。
当他再次将目光落在画廊面前悬挂着的翠鸟图上之后,他几乎能够清晰感受到画家作画时候的用笔和思路。
天高云淡,振翅欲飞的翠鸟落在河面的荷花上……
咦?
荷花?江水?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这幅画奇怪了。
翠鸟在中国画传统中又叫做翠鸟渔郎。
因为翠鸟善于捕鱼,所以在国画的意境中常常与荷花、江水这样的景像搭配在一起。
可这幅图名叫《翠鸟鸣竹》,想要表现的是山间林景,整幅画面没有一滴水。
“为什么自己会想到了荷花?”
他觉得这幅画的情绪很怪,像是被从中间特意割裂了一样。
顾为经的视线落在了竹节某处格外浓重像是喷溅上去的墨点上。
“原来……是这样么。”
他托着下巴思考。
顾为经见此时店面里没有客人,门口又站着警卫,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他就将这幅《翠鸟鸣竹》图从画廊上墙壁上摘了下来,拿进了屋中。
他已经猜到这幅画是什么情况了。
这是一应该是一幅残品。
画师在画画的时候出现预料之外的变量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有些时候是作画思路的改变,有些时候单纯就是失误。
比如说颜色没有调好,不小心画笔点在了纸上,或者阴干的作品掉在地上还被人在空白处踩了个黑脚印……
这种情况很多美术生都遇到过。
若是油画,可以用画刀铲,或者干脆直接在下一层涂色时用别的颜色覆盖,但是宣纸没办法这么处理。
如果不想要整幅画报废,只能从头改画。
东夏传统相声中有所调侃,画家画扇面——美人画失误了可以改张飞,画张飞失误了改柳树,最后再不行就全漆成黑扇面改写金字。
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这种情况不算罕见。
顾为经想求证一下自己的猜想,他觉得这幅画的竹子应该是后改的。
“爷爷,您看这幅画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
“有什么问题?”
听到顾为经的质疑,爷爷顾童祥还没有说什么,婶婶已经皱起了眉头。
“是画纸有问题,还画面有破损还是有污迹。不可能,进货的时候我们家老顾都检查过了,是不是你年前自己看店的时候没注意好,给画弄脏了。生意不会做也就算了,还给家里填麻烦……”
她开始絮絮叨叨的指责。
这幅画并非是顾童祥的作品,而是和负责店铺经营的大伯所相熟的艺术品代理商人送来的。
书画市场有大鱼有小鱼,也有小鱼下面的虾米。
顾氏书画铺和小松画廊寒酸的就像是街边的地摊,但在仰光这片地方,已经算得上是画廊中的大买卖了。
仰光的高档画廊主要就集中在两片区域的几家。
一处就是此间每天游轮来往的仰光河岸,另外还有几家同类书画店,散落在北部富人区和外交官集中的GoldenValley(金色村落)的几个街道。
这些画廊的主要的服务对象都是外国游客。
剩下就是散落在各个购物街,小吃街,卖旅游纪念品巷子等这类人流比较多的书画夜市。
这里地方售卖的作品很多都是美术学院在读学生所画,像晾干的抹布一样在挂在横拉的电线上或者铺在地上。
顾氏书画店这样精装修的小型美术馆式美术画廊和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地摊之间有一定的产业空白。
大街上摆的小摊子里面,就算偶尔有精品出现也卖不上价。
而顾氏书画店生意也没大到能像那些大型画廊一样有完整的下级签约经纪人和代理艺术家,源源不断的提供画作。
基本上唯一的固定“签约”艺术家就是老爷子顾童祥。
这几年老爷子的年纪大了,而顾为经年纪又太小还没有知名度,所以很多时候就需要小型的艺术品代理商和二道贩子那里进货。
这些代理商有点人脉,他们会在各处城市的角落收集不错的艺术精品、古画,或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从那些相熟的本地画家手中搞到几张作品什么的。
如果能找到买家,就自己卖。
如果找不到卖画,就送到顾氏书画铺这种二级市场中,问问书画铺愿不愿意代卖或者直接收走。
这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这张《翠鸟鸣竹》图,就是顾为经的大伯花了两百多万缅币从艺术品贩子手里收上来的。
大概一千美元左右,这对于他们这种体量的书画铺来说已经不算便宜了。
见到侄子说这张画有问题,婶婶立刻就不开心了。
这个技能没有冷却时间,但发动技能却需要消耗自由经验值,而且还不便宜。
五十自由经验值。
发动一次技能,就相当于一百万缅甸币扔了出去。
虽然他现在Fiverr上的生意远好过以前,但当他将自己的中国画升级到职业画家的水准之后,剩下的自由经验值也不过就是几百多一点。
要是将这个技能喂到升级所需要的一千次,足足需要五万点自由经验值,换算下来足够他一个职业一阶的画画技能升到满十次,也就是五十万美元。
但是顾为经知道,
书画鉴定和赏析从来就是一件相当专业的事情,而且请人看画讲画这件事,就像是请鉴宝行家看古董,向来都是不便宜的。
面对水平不如自己的画家,发现对方差在了哪里,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就像不需要书画鉴定术,顾为经也能根据自己的绘画心得,分析出酒井纲昌的素描水平大概在Lv.3半专业级中游水平上下徘徊。
但是到了林涛教授,对方的素描画画的好,他知道。
画的有多好,好在哪里,顾为经就只能表达出一种模糊的感受。
美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每个人都有感受到美的本能。
但能够准确的评价美丽,理解美丽,必须需要鉴赏、观摩一幅幅名画所锤炼出来眼光和足够的艺术修养。
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连顾为经也不敢说自己有。
对于那些高出自己水准太多的作品,连他也只能在震撼中发出意义的感叹。
就像曹老在那幅《礼佛护法图》中,画出菩萨睁眼的效果那一瞬间。
顾为经感受到了一种灵魂上的颤栗。
这种震撼是大师的感染力。
可如果说从绘画的专业角度,他真的理解这幅画了么?
他了然曹老那轻飘飘的一笔,到底透露出怎样的功力,他明白对方内心的情感又怎样汹涌?
这就很难准确的捕捉到。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书画行业来说,专业的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那么重要。
这些人对于绘画艺术潮流的影响力,甚至要高于画家本人。
连很多艺术圈的教父以及博物馆、肖像馆、美术馆的馆长,都不是画家出身,而是专业的艺术评论家或者策展人出身。
他们不需要会懂怎么画画,只需要懂怎么样欣赏画。
想请这些人来看画?
五百美元?
不好意思,你瞧不起谁啊。
麻烦至少在后面再加两零,而且你还请不到。
举个更加直观的例子,一幅美术作品就像是三体里光滑水滴或者科幻作家克拉克的比例永远是1:4:9的月球石碑。
而每个人观察美的眼睛,就是科学家手中的显微镜。
每个人天生的倍率有些许的不同,而随着后天的美术课程以及艺术修养的提升,你的放大倍率会变得越来越大,观察能力会变得越来越精细。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作品,如果在你看来哪幅画美的不可思议,就代表着画画者的水平超出你实在是太多。
当然,如果你放大倍率太小,那么也很容易看什么画都是差不多的,并且无法理解一些过于超前的艺术形式。
这就是有些不走运的大师,会隐没于尘埃的原因。
顾为经虽然称不上富裕,但是如果五十经验值就能将一副作品从头到尾,从线条到色彩的拆解,那无疑是非常值的。
相到于随身跟着一位顶级的美术老师指点你进步。
他在书画店转了一圈,将手指按在画廊里的一张名叫《翠鸟鸣竹》的画上。
这是自己大伯收来的作品。
此前顾为经就一直觉得这幅画有点怪,但怎么怪,却说不出来。
他抛了一个书画鉴定术。
下一秒钟,
整幅画的样子就变了。
悬挂在墙壁上的画就在他的眼前迅速分解。
翠鸟的鸟喙、脸颊、丝毛,胭脂色染出爪钩,上百片根根清晰的尾羽……
宣纸上的所有元素像是被农妇灵巧的双手抽丝剥茧的春蚕,一点点被抽离分解。
顾为经脑海中像是出现了一块光幕。
整幅画的颜料用笔和线条,像是被锤子敲碎的水晶,刹那间炸裂成无数缤纷美丽的碎片。
又再极短的时间内再次的融合。
一道新的面板则出现了顾为经的面前。
【作品名:《翠鸟鸣竹》】
【中国画技法:lv.4职业一阶(3968/5000)】
【情绪:敷衍了事】
顾为经眨了眨眼睛,眼前的画还是那幅画,可一种新的明悟感觉出现在他的心底。
当他再次将目光落在画廊面前悬挂着的翠鸟图上之后,他几乎能够清晰感受到画家作画时候的用笔和思路。
天高云淡,振翅欲飞的翠鸟落在河面的荷花上……
咦?
荷花?江水?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这幅画奇怪了。
翠鸟在中国画传统中又叫做翠鸟渔郎。
因为翠鸟善于捕鱼,所以在国画的意境中常常与荷花、江水这样的景像搭配在一起。
可这幅图名叫《翠鸟鸣竹》,想要表现的是山间林景,整幅画面没有一滴水。
“为什么自己会想到了荷花?”
他觉得这幅画的情绪很怪,像是被从中间特意割裂了一样。
顾为经的视线落在了竹节某处格外浓重像是喷溅上去的墨点上。
“原来……是这样么。”
他托着下巴思考。
顾为经见此时店面里没有客人,门口又站着警卫,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他就将这幅《翠鸟鸣竹》图从画廊上墙壁上摘了下来,拿进了屋中。
他已经猜到这幅画是什么情况了。
这是一应该是一幅残品。
画师在画画的时候出现预料之外的变量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有些时候是作画思路的改变,有些时候单纯就是失误。
比如说颜色没有调好,不小心画笔点在了纸上,或者阴干的作品掉在地上还被人在空白处踩了个黑脚印……
这种情况很多美术生都遇到过。
若是油画,可以用画刀铲,或者干脆直接在下一层涂色时用别的颜色覆盖,但是宣纸没办法这么处理。
如果不想要整幅画报废,只能从头改画。
东夏传统相声中有所调侃,画家画扇面——美人画失误了可以改张飞,画张飞失误了改柳树,最后再不行就全漆成黑扇面改写金字。
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这种情况不算罕见。
顾为经想求证一下自己的猜想,他觉得这幅画的竹子应该是后改的。
“爷爷,您看这幅画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
“有什么问题?”
听到顾为经的质疑,爷爷顾童祥还没有说什么,婶婶已经皱起了眉头。
“是画纸有问题,还画面有破损还是有污迹。不可能,进货的时候我们家老顾都检查过了,是不是你年前自己看店的时候没注意好,给画弄脏了。生意不会做也就算了,还给家里填麻烦……”
她开始絮絮叨叨的指责。
这幅画并非是顾童祥的作品,而是和负责店铺经营的大伯所相熟的艺术品代理商人送来的。
书画市场有大鱼有小鱼,也有小鱼下面的虾米。
顾氏书画铺和小松画廊寒酸的就像是街边的地摊,但在仰光这片地方,已经算得上是画廊中的大买卖了。
仰光的高档画廊主要就集中在两片区域的几家。
一处就是此间每天游轮来往的仰光河岸,另外还有几家同类书画店,散落在北部富人区和外交官集中的GoldenValley(金色村落)的几个街道。
这些画廊的主要的服务对象都是外国游客。
剩下就是散落在各个购物街,小吃街,卖旅游纪念品巷子等这类人流比较多的书画夜市。
这里地方售卖的作品很多都是美术学院在读学生所画,像晾干的抹布一样在挂在横拉的电线上或者铺在地上。
顾氏书画店这样精装修的小型美术馆式美术画廊和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地摊之间有一定的产业空白。
大街上摆的小摊子里面,就算偶尔有精品出现也卖不上价。
而顾氏书画店生意也没大到能像那些大型画廊一样有完整的下级签约经纪人和代理艺术家,源源不断的提供画作。
基本上唯一的固定“签约”艺术家就是老爷子顾童祥。
这几年老爷子的年纪大了,而顾为经年纪又太小还没有知名度,所以很多时候就需要小型的艺术品代理商和二道贩子那里进货。
这些代理商有点人脉,他们会在各处城市的角落收集不错的艺术精品、古画,或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从那些相熟的本地画家手中搞到几张作品什么的。
如果能找到买家,就自己卖。
如果找不到卖画,就送到顾氏书画铺这种二级市场中,问问书画铺愿不愿意代卖或者直接收走。
这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这张《翠鸟鸣竹》图,就是顾为经的大伯花了两百多万缅币从艺术品贩子手里收上来的。
大概一千美元左右,这对于他们这种体量的书画铺来说已经不算便宜了。
见到侄子说这张画有问题,婶婶立刻就不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