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真是好口福
章辞浅笑:“将军觉得陈姑娘如何?”
严守陆笑了笑,没说什么。
喝了一会儿茶,青笈就开始上菜了。
第一道菜是鸡火干丝。严守陆看着汤盆:“干丝是什么?”
章辞说:“把豆干切丝,就是干丝。用鸡汤、火腿和干丝煮成的叫鸡火干丝,若是虾用得多,就是虾火干丝。”说着就给两位大人搛了些干丝,舀了点汤。
“闻着还挺香的。”严守陆吃了两口,“嗯,不错。”
“豆干平时都是炒着吃的。”中书令说。
“这切丝费工夫的吧?瞧着像头发丝似的,还每根都是一样粗细。”严守陆看着中书令,“你觉得味道怎么样?”
中书令尝了一口,说:“好吃。”
严守陆挑了挑眉:“你堂堂探花郎只会说好吃?”
中书令睨了他一眼:“我又不是品菜的探花。你说个鲜、香总会的吧?”
严守陆直笑:“说味道我还是会的,咸中带甜,鲜香嫩滑,是吧?”
第二道上来了,是松鼠鳜鱼。
严守陆搛了一块鱼肉,放到陈忠檐面前的盘子里。陈忠檐给两位大人各搛了一块:“今天你们是客人。”
严守陆尝了那块鱼,说:“你家厨子的手艺真好,单这两道菜,就胜过我平时吃的许多菜。”
章辞微笑:“是陈姑娘带着几个妹妹做的。”
严守陆很惊讶:“是吗?她亲自给我们烧菜?”
“能为两位贵客做菜,非常荣幸。”章辞说。
中书令看了儿子一眼:“只是因为贵客?”
“不然呢?”严守陆抢着顶嘴,“她又不知道你是谁。”
“你倒是忠实贯彻父亲的嘱托,随时不忘呛我。”中书令睨他一眼。严守陆哈哈哈笑了起来。
第三道菜是芙蓉花炒鸡蛋。严守陆盯着那盘子里的花,一脸的不相信:“这就是我们看过的木芙蓉花?能吃?”
陈忠檐已经搛了一筷子放进口中,严守陆只好跟着吃了一口,立即睁圆了眼:“居然还不错!”
陈忠檩和柳怀瑾他们陪着几个随从,表现得还算镇定,每道菜上桌,都会介绍一番,再和他们聊几句。那几位随从都是有官职在身的,难得跟一群小娃娃同桌吃饭,都觉得很新鲜,话题就一会儿谈到东,一会儿扯到西,气氛相当轻松。
他们对菜品也是赞不绝口。
煮干丝的鸡汤油头足,汤色亮,香味浓郁,一口干丝浸着火腿的咸香,和虾仁的鲜嫩,咬一口就想吮一吮。板粟烧鸡鲜嫩香软,粟子粉糯甘甜。蔬菜经水焯过,绿的碧亮,白的如玉,加以巧妙的摆盘,一看就是很好吃的样子。红烧狮子头,糯米莲藕,拔丝山药,红亮亮的色泽分外诱人。……随从们开始还很有仪态,小口慢品,到后来也豪放了,本着食不言的原则,大快朵颐。
“我一向不爱吃糕点,想不到吃点甜的菜,感觉还是挺好的。”说话的是户部的一位书吏,姓华。
严守陆看着桌上的菜肴,笑得一脸荡漾:“章公子真是好口福。”
中书令看了看他:“你笑得这么荡漾作甚?”
严守陆收了笑容:“我这不是为他高兴嘛。总算这日子还是有滋味的,钱也不缺。不知性情合不合?”
章辞抬眼:“我应该合什么样的性情?”
“温柔体贴的,知书达礼的。”严守陆不假思索。
“好像每个大家闺秀都是这么形容的,说起来和谁在一起都一样。”章辞说。
“那可不一样,”严守陆立即反驳,“得看……好像确实差不多。”
陈忠檐忍不住笑了。
“她一个乡下姑娘,识字吗?能和公子说到一块儿吗?”严守陆觉得有点悬。
陈忠檐说:“弟弟妹妹读书都是她在家中教的。等回了元丰县,欢迎参观我家的书房。”
严守陆来了兴致:“我一定要好好看看。”
柳剑南吃过早饭就带着柳家的护院赶往元丰县。中午时,他在前厅见到了柳大老爷,柳二老爷还在外面。
“听说那边打起来了?”柳大老爷直接就问。
“是的,每天晚上都有人来偷稻子,白天也有人明着抢。但是章公子手下的人都很强,没让他们占到便宜。那群娃娃也都很勇敢。”
“你们可有受伤?”
“都没有,请伯父放心。今天凌晨来了很多人,但是朝廷的人不知从哪里赶了过来,把他们都拿下了。”
“朝廷的人?谁来了?”柳大老爷一下子坐直了。
“来了一位中书令,和一位骠骑将军。”
“中书令?骠骑将军?来这么大的官?”柳大老爷很震憾,“这些天一点风声都没有,也不知他们那么多人都是住在哪里的,又是如何赶路的。”
“是的呢。他们可能早就到了,一直监视着稻田里的情况,由着我们小打小闹。今天这些抢粮的明显和以前的不一样,所以朝廷的人下了狠手。”柳剑南压低了声音,“到处都是尸体,身上插满了箭,那些箭杆都很粗,箭头厚实锋利。”
柳大老爷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看向柳剑南:“你还记得破城那天吗?那伙人不像是普通的匪徒。”
柳剑南一脸严肃:“会不会有什么……藏在哪里?”
“很有可能。”柳大老爷缓缓地点了点头。
“可是在哪儿呢?今天这批人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伯父可听说哪里有大队人马走动?”
柳大老爷缓缓地摇了摇头。
“那些人还真是神出鬼没啊,那么多人呢。”
“你回来的时候,陈姑娘有什么叮嘱吗?”
“有。我就是先回来安排的。两位大人很可能会到蘇园去住,请我们帮着照应一下。即便是他们住在七家渡那边,人手也紧张。”
“嗯,我们帮着是应该的。很可能各地官员也会来拜访,那么大的事呢,她那边就一群小娃娃。章公子的人也不能都去端茶送水烧火做饭。等吃过饭,我们就去老太太那边吧。”
严守陆笑了笑,没说什么。
喝了一会儿茶,青笈就开始上菜了。
第一道菜是鸡火干丝。严守陆看着汤盆:“干丝是什么?”
章辞说:“把豆干切丝,就是干丝。用鸡汤、火腿和干丝煮成的叫鸡火干丝,若是虾用得多,就是虾火干丝。”说着就给两位大人搛了些干丝,舀了点汤。
“闻着还挺香的。”严守陆吃了两口,“嗯,不错。”
“豆干平时都是炒着吃的。”中书令说。
“这切丝费工夫的吧?瞧着像头发丝似的,还每根都是一样粗细。”严守陆看着中书令,“你觉得味道怎么样?”
中书令尝了一口,说:“好吃。”
严守陆挑了挑眉:“你堂堂探花郎只会说好吃?”
中书令睨了他一眼:“我又不是品菜的探花。你说个鲜、香总会的吧?”
严守陆直笑:“说味道我还是会的,咸中带甜,鲜香嫩滑,是吧?”
第二道上来了,是松鼠鳜鱼。
严守陆搛了一块鱼肉,放到陈忠檐面前的盘子里。陈忠檐给两位大人各搛了一块:“今天你们是客人。”
严守陆尝了那块鱼,说:“你家厨子的手艺真好,单这两道菜,就胜过我平时吃的许多菜。”
章辞微笑:“是陈姑娘带着几个妹妹做的。”
严守陆很惊讶:“是吗?她亲自给我们烧菜?”
“能为两位贵客做菜,非常荣幸。”章辞说。
中书令看了儿子一眼:“只是因为贵客?”
“不然呢?”严守陆抢着顶嘴,“她又不知道你是谁。”
“你倒是忠实贯彻父亲的嘱托,随时不忘呛我。”中书令睨他一眼。严守陆哈哈哈笑了起来。
第三道菜是芙蓉花炒鸡蛋。严守陆盯着那盘子里的花,一脸的不相信:“这就是我们看过的木芙蓉花?能吃?”
陈忠檐已经搛了一筷子放进口中,严守陆只好跟着吃了一口,立即睁圆了眼:“居然还不错!”
陈忠檩和柳怀瑾他们陪着几个随从,表现得还算镇定,每道菜上桌,都会介绍一番,再和他们聊几句。那几位随从都是有官职在身的,难得跟一群小娃娃同桌吃饭,都觉得很新鲜,话题就一会儿谈到东,一会儿扯到西,气氛相当轻松。
他们对菜品也是赞不绝口。
煮干丝的鸡汤油头足,汤色亮,香味浓郁,一口干丝浸着火腿的咸香,和虾仁的鲜嫩,咬一口就想吮一吮。板粟烧鸡鲜嫩香软,粟子粉糯甘甜。蔬菜经水焯过,绿的碧亮,白的如玉,加以巧妙的摆盘,一看就是很好吃的样子。红烧狮子头,糯米莲藕,拔丝山药,红亮亮的色泽分外诱人。……随从们开始还很有仪态,小口慢品,到后来也豪放了,本着食不言的原则,大快朵颐。
“我一向不爱吃糕点,想不到吃点甜的菜,感觉还是挺好的。”说话的是户部的一位书吏,姓华。
严守陆看着桌上的菜肴,笑得一脸荡漾:“章公子真是好口福。”
中书令看了看他:“你笑得这么荡漾作甚?”
严守陆收了笑容:“我这不是为他高兴嘛。总算这日子还是有滋味的,钱也不缺。不知性情合不合?”
章辞抬眼:“我应该合什么样的性情?”
“温柔体贴的,知书达礼的。”严守陆不假思索。
“好像每个大家闺秀都是这么形容的,说起来和谁在一起都一样。”章辞说。
“那可不一样,”严守陆立即反驳,“得看……好像确实差不多。”
陈忠檐忍不住笑了。
“她一个乡下姑娘,识字吗?能和公子说到一块儿吗?”严守陆觉得有点悬。
陈忠檐说:“弟弟妹妹读书都是她在家中教的。等回了元丰县,欢迎参观我家的书房。”
严守陆来了兴致:“我一定要好好看看。”
柳剑南吃过早饭就带着柳家的护院赶往元丰县。中午时,他在前厅见到了柳大老爷,柳二老爷还在外面。
“听说那边打起来了?”柳大老爷直接就问。
“是的,每天晚上都有人来偷稻子,白天也有人明着抢。但是章公子手下的人都很强,没让他们占到便宜。那群娃娃也都很勇敢。”
“你们可有受伤?”
“都没有,请伯父放心。今天凌晨来了很多人,但是朝廷的人不知从哪里赶了过来,把他们都拿下了。”
“朝廷的人?谁来了?”柳大老爷一下子坐直了。
“来了一位中书令,和一位骠骑将军。”
“中书令?骠骑将军?来这么大的官?”柳大老爷很震憾,“这些天一点风声都没有,也不知他们那么多人都是住在哪里的,又是如何赶路的。”
“是的呢。他们可能早就到了,一直监视着稻田里的情况,由着我们小打小闹。今天这些抢粮的明显和以前的不一样,所以朝廷的人下了狠手。”柳剑南压低了声音,“到处都是尸体,身上插满了箭,那些箭杆都很粗,箭头厚实锋利。”
柳大老爷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看向柳剑南:“你还记得破城那天吗?那伙人不像是普通的匪徒。”
柳剑南一脸严肃:“会不会有什么……藏在哪里?”
“很有可能。”柳大老爷缓缓地点了点头。
“可是在哪儿呢?今天这批人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伯父可听说哪里有大队人马走动?”
柳大老爷缓缓地摇了摇头。
“那些人还真是神出鬼没啊,那么多人呢。”
“你回来的时候,陈姑娘有什么叮嘱吗?”
“有。我就是先回来安排的。两位大人很可能会到蘇园去住,请我们帮着照应一下。即便是他们住在七家渡那边,人手也紧张。”
“嗯,我们帮着是应该的。很可能各地官员也会来拜访,那么大的事呢,她那边就一群小娃娃。章公子的人也不能都去端茶送水烧火做饭。等吃过饭,我们就去老太太那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