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棉衣做出来了
仇氏在大门外站了一会儿,才突然反应过来:“我们被赶出来了?”随即一拍大腿:“糟了,亲事还没说成呢。”
她跑去敲门,可门房知道是她,不给她开门。
“先上车,从西边那个门进去。”说着就和焦媒婆一起上了马车,走到西边那个大门。
那里是划出来办公的院子,在西边墙上开了一道门。百姓平时想办事就可以进那个院子。
院门开着,马车被拦在外面,倒是没拦住她俩。
两人不进屋,在院子里溜达着,找到一道小门,可是门锁着。两人没辙,只好进屋找人。
陈忠柱和陈忠楣都在,问她俩想办什么事。
仇氏笑了笑:“我是崔云朗公子的表姨,今天来拜访乡君的。”
“你们可以去正院,这里是百姓办事情的地方。”陈忠柱说。
“请这位小公子带我们过去?”仇氏看着陈忠柱。
陈忠柱摇头:“我现在是上值期间,不能随意离开岗位。”
“现在也没乡亲来办事啊,走开一会儿没事吧。”
“随时都会有人来,即使没人来,我们也不能离开。”陈忠柱坚持原则。
仇氏没话找话:“两位公子这么年幼就要上值?”
两人点头,没说话。
仇氏继续找话:“崔公子跟你们很熟吧?”
两人点头,还是没说话。
焦媒婆开口:“我们是来提亲的,可以请小公子带我们去正院吗?”
“直接去正院就好,大门就在那里,不用我们带。”陈忠楣笑着说。
仇氏不甘心,就站在那儿。陈忠柱喊了个名字,就有一个护院走了过来,一手拎一个,把她俩拎出去了。
仇氏破口大骂:“什么东西,不过是个种种田的村姑,竟然不识好歹给脸不要脸……”她的话没说完,护院端着一杯冷水泼到她脸上。
仇氏气急败坏,抹了抹脸上的水,开口就骂:“哪个缺德玩意儿,老娘可是崔家的亲戚,崔家是你们得罪得起的吗?”
又一杯泼了上来,泼得她差点呛着。
仇氏再开口,再泼。护院手里还有个盆呢。
仇氏消停了,闷不吭声上了马车。
行了一段路,她又开始骂了:“狗男人竟然跟个娘们似的,还泼水?那是男人做的事情吗?”
“这招是对付泼妇的。”一道声音突然响起,她和焦媒婆都吓了一跳。
仇氏小心翼翼地掀开一点车帘子,发现刚才那个护院就在外面,几乎贴着马车。仇氏吓得发出一声尖叫。
接下来的几天路程,仇氏都是安静如鸡。
大船从京城回来了,带回来一群绣娘,一群学做棉被的工匠。
绣娘们试着做棉衣棉裤,工匠就学弹棉花。
陈帆安排人准备带去京城的棉花。乡君府种了一百亩棉花,百姓种出来的棉花除了自己用,还卖了些给乡君府。所以,今年的棉花储备非常充足。
史清婉带着几个官家小姐来了昌平乡,陈月她们负责接待。她们基本上每月聚会一次,怀珊和如慧也经常参与。
大家聊了会儿天,县尉家的周玉兰说:“我想看看粉条是怎么做的。”
陈雅笑着问道:“姐姐想试一试吗?我们都会做呢。”
“可以吗?”周玉兰跃跃欲试。
“当然可以,家里红薯和淀粉都有。”
东西很快就准备好了,红薯都是洗好了送过来的。
“刨丝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噢,不能伤着手,可以慢一点。”陈雅年纪最小,语气却像叮嘱小孩子一样。
那些闺阁千金自然是慢条斯理的,整个过程平平安安。
她们很喜欢揉搓这道工序,捏着挤着,好像特别爽。
做粉条是用现成的淀粉,熬成熟芡后装在裱花袋里,往锅中挤。大家一开始还有点难为情,挤得不好就哎呀一声,努力调整力度,想挤好看一点。看到挤出来的仍然不好看,就索性胡乱挤,越挤越放飞自我,笑声一串一串的。
至于粉条,那肯定是惨不忍睹了。
她们也不想吃,厨娘都端去送人了,另外重新给她们做一份。
晚饭后就是散散步,弹琴下棋。陈帆知道史清婉喜欢那张凤仪,每次都让陈月把琴拿出来。她的琴技也出色,大家都学到了很多。
陈月陪着史清婉睡一个房间。
“我年前就要回京城了,大概会留在京城说亲。”史清婉说,“到我这个年龄还没说亲的,其实很少了。”
陈月笑了笑:“我也差不多,已经十四岁了。但是昌平乡可以晚一点成亲。”
“昌平乡真好。”史清婉有点羡慕,“这儿的女子比别处要好过一点,有地分,有糖和盐,还可以留在家里多干几年活,不会被家里人骂赔钱货。我也很想晚点成亲,可是家里不会再让我拖下去了。”
“大户人家是这样的,你在元丰县,也算自在了两年。”
“能认识你们真好,回了京城,就是一堆夫人小姐虚以委蛇,客套来客套去,显摆这样显摆那样,其实会的还没你们多呢。”
陈月笑道:“京城的小姐很出色的,你的琴就远比我们弹得好,书画功底也深厚,我们还是时间短,根基浅。”
“趁着这段时间我还在这里,我要跟你们多学几道菜和糕点。”
陈月爽快地答应了。
千金们对做棉衣很感兴趣,就跟着绣娘们学做了一套。
“这衣服看起来特别大噢,还厚厚的。”周玉兰端详着手中的棉衣。
“软软的,摸着真舒服。”
看了一会儿,她们就把棉衣棉裤都穿上了。
一开始都不说话,好像要细细感受穿上的感觉。没一会儿,她们喊起来了:“好热!”“手也热了。”“好像在火炉边上似的。”
再看看穿着棉衣棉裤的样子,都觉得特别有趣。
“就是看着胖了点。”
“没有窈窕的感觉了。”
“要不试试裙子?”她们又每人做了一条裙子,只加一层薄薄的棉。
有些款式的棉裙做出来比较好看,有些款式就一言难尽。
千金们特别会评价衣服的样式,也善于提出建议,绣娘们听取了很多意见,不断调整改进。
十几套棉衣棉裤棉裙做出来了,都挂在房间里展示。大家一起检查版型和缝制工艺。
她跑去敲门,可门房知道是她,不给她开门。
“先上车,从西边那个门进去。”说着就和焦媒婆一起上了马车,走到西边那个大门。
那里是划出来办公的院子,在西边墙上开了一道门。百姓平时想办事就可以进那个院子。
院门开着,马车被拦在外面,倒是没拦住她俩。
两人不进屋,在院子里溜达着,找到一道小门,可是门锁着。两人没辙,只好进屋找人。
陈忠柱和陈忠楣都在,问她俩想办什么事。
仇氏笑了笑:“我是崔云朗公子的表姨,今天来拜访乡君的。”
“你们可以去正院,这里是百姓办事情的地方。”陈忠柱说。
“请这位小公子带我们过去?”仇氏看着陈忠柱。
陈忠柱摇头:“我现在是上值期间,不能随意离开岗位。”
“现在也没乡亲来办事啊,走开一会儿没事吧。”
“随时都会有人来,即使没人来,我们也不能离开。”陈忠柱坚持原则。
仇氏没话找话:“两位公子这么年幼就要上值?”
两人点头,没说话。
仇氏继续找话:“崔公子跟你们很熟吧?”
两人点头,还是没说话。
焦媒婆开口:“我们是来提亲的,可以请小公子带我们去正院吗?”
“直接去正院就好,大门就在那里,不用我们带。”陈忠楣笑着说。
仇氏不甘心,就站在那儿。陈忠柱喊了个名字,就有一个护院走了过来,一手拎一个,把她俩拎出去了。
仇氏破口大骂:“什么东西,不过是个种种田的村姑,竟然不识好歹给脸不要脸……”她的话没说完,护院端着一杯冷水泼到她脸上。
仇氏气急败坏,抹了抹脸上的水,开口就骂:“哪个缺德玩意儿,老娘可是崔家的亲戚,崔家是你们得罪得起的吗?”
又一杯泼了上来,泼得她差点呛着。
仇氏再开口,再泼。护院手里还有个盆呢。
仇氏消停了,闷不吭声上了马车。
行了一段路,她又开始骂了:“狗男人竟然跟个娘们似的,还泼水?那是男人做的事情吗?”
“这招是对付泼妇的。”一道声音突然响起,她和焦媒婆都吓了一跳。
仇氏小心翼翼地掀开一点车帘子,发现刚才那个护院就在外面,几乎贴着马车。仇氏吓得发出一声尖叫。
接下来的几天路程,仇氏都是安静如鸡。
大船从京城回来了,带回来一群绣娘,一群学做棉被的工匠。
绣娘们试着做棉衣棉裤,工匠就学弹棉花。
陈帆安排人准备带去京城的棉花。乡君府种了一百亩棉花,百姓种出来的棉花除了自己用,还卖了些给乡君府。所以,今年的棉花储备非常充足。
史清婉带着几个官家小姐来了昌平乡,陈月她们负责接待。她们基本上每月聚会一次,怀珊和如慧也经常参与。
大家聊了会儿天,县尉家的周玉兰说:“我想看看粉条是怎么做的。”
陈雅笑着问道:“姐姐想试一试吗?我们都会做呢。”
“可以吗?”周玉兰跃跃欲试。
“当然可以,家里红薯和淀粉都有。”
东西很快就准备好了,红薯都是洗好了送过来的。
“刨丝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噢,不能伤着手,可以慢一点。”陈雅年纪最小,语气却像叮嘱小孩子一样。
那些闺阁千金自然是慢条斯理的,整个过程平平安安。
她们很喜欢揉搓这道工序,捏着挤着,好像特别爽。
做粉条是用现成的淀粉,熬成熟芡后装在裱花袋里,往锅中挤。大家一开始还有点难为情,挤得不好就哎呀一声,努力调整力度,想挤好看一点。看到挤出来的仍然不好看,就索性胡乱挤,越挤越放飞自我,笑声一串一串的。
至于粉条,那肯定是惨不忍睹了。
她们也不想吃,厨娘都端去送人了,另外重新给她们做一份。
晚饭后就是散散步,弹琴下棋。陈帆知道史清婉喜欢那张凤仪,每次都让陈月把琴拿出来。她的琴技也出色,大家都学到了很多。
陈月陪着史清婉睡一个房间。
“我年前就要回京城了,大概会留在京城说亲。”史清婉说,“到我这个年龄还没说亲的,其实很少了。”
陈月笑了笑:“我也差不多,已经十四岁了。但是昌平乡可以晚一点成亲。”
“昌平乡真好。”史清婉有点羡慕,“这儿的女子比别处要好过一点,有地分,有糖和盐,还可以留在家里多干几年活,不会被家里人骂赔钱货。我也很想晚点成亲,可是家里不会再让我拖下去了。”
“大户人家是这样的,你在元丰县,也算自在了两年。”
“能认识你们真好,回了京城,就是一堆夫人小姐虚以委蛇,客套来客套去,显摆这样显摆那样,其实会的还没你们多呢。”
陈月笑道:“京城的小姐很出色的,你的琴就远比我们弹得好,书画功底也深厚,我们还是时间短,根基浅。”
“趁着这段时间我还在这里,我要跟你们多学几道菜和糕点。”
陈月爽快地答应了。
千金们对做棉衣很感兴趣,就跟着绣娘们学做了一套。
“这衣服看起来特别大噢,还厚厚的。”周玉兰端详着手中的棉衣。
“软软的,摸着真舒服。”
看了一会儿,她们就把棉衣棉裤都穿上了。
一开始都不说话,好像要细细感受穿上的感觉。没一会儿,她们喊起来了:“好热!”“手也热了。”“好像在火炉边上似的。”
再看看穿着棉衣棉裤的样子,都觉得特别有趣。
“就是看着胖了点。”
“没有窈窕的感觉了。”
“要不试试裙子?”她们又每人做了一条裙子,只加一层薄薄的棉。
有些款式的棉裙做出来比较好看,有些款式就一言难尽。
千金们特别会评价衣服的样式,也善于提出建议,绣娘们听取了很多意见,不断调整改进。
十几套棉衣棉裤棉裙做出来了,都挂在房间里展示。大家一起检查版型和缝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