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 清帝退位
十一月二十三号、二十四日,二十五号这三天对于当代中国局势而言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三天,如果说十月初袁世凯被刺杀导致了北洋发生兵变,进而推动共和进程的话。
那么这三天里所发生的一连串事情却是直接奠定了中国后续共和政治的基础,同时还还直接影响到了北洋数大派系的未来选择。
二十三号,王英楷之第一镇率先进入京师,和王士珍之第六镇成功会师并掌控京师城内各紧要之地区。
当天包括冯国璋在内的大批满清权贵就开始逃亡,少数人成功逃入各国使馆,以寻求政治避难,不过这个时候很显然他们把慈禧和光绪给忘记了,紫禁城里依旧在北洋军的铁蹄下颤颤发抖,不过为了避免过度的政治影响,王英楷和王士珍并没有拿出法国大革命的气势来,而是只包围了紫禁城,并没有直接闯入宫中。
这个时候,实际上很多人,尤其是南方的部分督抚,都是清廷能够和北洋达成一个体面的协议,甚至内容他们都想好的,那就是让北洋军自己清洗一批满足少壮派,以报所谓的袁公之仇,然而就是彻底推行虚君立宪制,也就是说把行政权力交给北洋,但是皇室继续保留皇帝称号,作为名义上的最高国家领导人。
如此的话,北洋获得了他们想要的权力,而皇室也能够继续保留荣华富贵!
但是他们显然是低估了王英楷的决心!
身为北洋里头仅次于袁世凯的第二号人物,自从袁世凯死了以后他王英楷就是以北洋新一任的领袖自居!
这种身份上的转变使得他也是自我感觉担上了国家和民族的重任,身居历史使命感的他自从起兵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是决定要把满清王朝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让光绪的退位来奠定自己的北洋老大的地位。
他敢说,只要自己成功把光绪和慈禧赶下台来,只要自己带领着北洋人奠定中国共和基础,那么他的威望绝对能够一飞冲天,甚至超越以往袁世凯的地步!
袁世凯没死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评价就已经相当高了,而当他死了后,这一个月里其实不分南北,共和派还是立宪派又或者是帝制派,都不约而同的对袁世凯唱起了赞歌,不仅仅赞叹他在辛丑年里接下满清皇室和李鸿章留下的一大堆烂摊子,进而力缆狂澜,而且在短暂的数年内推动的中国新政改革让中国一举从古老的封建国家进步到近代化国家的行列。
说实话,这种吹嘘是过分了的点,但是人们的观念里是死者为尊,而且袁世凯主政北洋以来,成绩的确是有目共睹的,就连孙文那些革命党人都是不得不捏着鼻子恭维起来,说什么袁公之死乃国家和民族之痛。
被刻意吹捧起来的袁世凯,嗯,已经死了的袁世凯在名声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北洋的上一代领袖李鸿章,距离伟人也只差那么一小步了。
这和历史上袁世凯称帝之后死了后遗臭万年的情况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历史上的袁世凯如果不是他临死之前犯糊涂了,非得要过一把皇帝的瘾头,捞一个共和之父的身后名还是相当容易的。
现在的王英楷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成为了了历史上1911年到1912年阶段的袁世凯,不说别的,单单是打进北京城,然后把光绪赶下台来,就足以让他名流千古,如果再能够坚持推行共和制度,那么一个国父的名头是跑不了的。
对未来你有着更多期待的王英楷自然不会轻易答应铁良等满清皇室提出来的各种谈判条件,甚至连慈禧提出封他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总管全国政务的条件都给拒绝了,执意要让满清皇室退位,从而建立共和。
二十六号,面对慈禧的顽固不从,王英楷下令其第一镇的部队攻克紫禁城,等他们一路杀入瀛台的时候,他们看见了已经表情冷静,眼露哀伤的光绪帝!
“我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但是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这个亡国之君在最后的关头里,依旧被慈禧软禁着,这光绪也算是‘悲剧’的典型了。
二十七号,已经悄然回到唐山的赵东云手捧着一份报纸,上面说的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来都从来没有过的大事!
皇帝退位了!
光绪帝在最后关头,写下了这份退位诏书,然后士兵们用皇宫其他地方里找到的国玺给盖上去后,这一份退位诏书也就算成了!
中国数千年来,第一次头顶上没有皇帝,而取而代之的则是所谓的共和政府!
在这个极端注重名份的国度里,王英楷之前哪怕已经进入京师,哪怕已经是得到了诸多北洋将领甚至少数几个南方督抚的效忠,但是他依旧没有成立所谓的‘政府’。
而是一直等到了退位诏书后,根据退位诏书里光绪帝的那句授权北洋组建共和政府的条款,这才名正言顺的举起了共和政府的招牌。
当天,王英楷就是在京师成立了所谓的‘立国委员会’,自号‘立国大统帅’,并任命段祺瑞、赵东云两人为‘立国副统帅’。
并邀请各省督抚、社会各界名望士绅北上京师,共商立国大事!
虽然对于王英楷的这些手段早有预料,但是今天看来却是依旧让赵东云心里满是羡慕嫉妒恨啊!
是谁攻克通州,逼迫王士珍背叛朝廷,进而一举灭掉冯国璋和满清皇室的?是他赵东云,可是为什么仅仅三四天的时间不到,他王英楷就成为了立国大统帅?然后一副共和领袖的模样。
赵东云是个有野心的,你要是说他心里头不念想着总统宝座,那肯定是瞎扯,再加上赵东云手里兵力众多,这加起来足以和北洋其他诸将联军比肩,然而为什么还是被迫居于王英楷之下?
尽管理智上他知道这是为什么,不外乎就是威望和资历而已!
然而情感上他却是无法接受,这眼睁睁看着本来有希望到自己手里的东西,一转眼就跑到别人手上了,这要是能服气才怪了。
别说他赵东云不服,就连苏系的其他将领们也是一个个黑着脸,赵东云和王英楷之间的斗争可不仅仅是两个人私底下的斗争,而是两人为首的两大派系之间的斗争,赵东云败就代表着苏系落败,而这对于曹锟,陈光远等苏系将领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
“司令,如今到了这个局势,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直接打过去,老子就不信他王英楷能挡得住我们三镇三协!”孟恩远端坐着,神情虽然和以往一样严肃,但是说起话来却是充满了怒火。
一边道陈光远也道:“他王英楷何德何能当我北洋领袖,共和之大总统?今日若退,依照我们两家往日的仇怨,今后还能有我等好果子吃?未来恐怕东北都不保啊!”
赵东云继续沉着脸不说话,一旁的顾蓝玉也是说着:“如今这个局势,的确是不能忍了,之前的联名通电还是后续的退位问题上,他王英楷何曾问过我们的意见?他自己一个人就把这些事给办了,而且听说第一镇和第六镇在京师抄家上百,加上从户部以及银行里得到的银钱,最少也能拿个三五千万,这个钱要是让他们用起来,以后我们的劣势就更大了!”
赵东云听着这几个人的话,然后看着刚赶到唐山的徐邦杰:“老徐,你也说说!”
徐邦杰和其他人一样,也是对如今这个局势赶到头痛万分,这皱着眉头道:“如今我等是进退两难,要打的话,就算等我的第二镇和第一混成协都到了,我军在关内的部队也不过步队两镇一混成协,骑兵一协,总兵力不过四万。而王英楷他们在京师就有三个镇,再加上他们接纳整编了第七镇一部,然后在直隶等地近期扩张的部队,这加起来怕是要超过六万之数。而且张怀芝的第五镇和河南王汝贤的第二十九混成协也能迅速北上,到时候我们的兵力劣势就更大了,所以这打起来的话,要守估计问题是不大的,但是要发起进攻,取得击溃敌人攻克京师,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如果我们要是不打,等这王英楷他们稳住阵脚后,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恐怕就不是五六万的敌人,而是十几二十万的敌人了,以我们在关外的人口和财力,断然是无法让我们也扩军到数十万的,到时候恐怕难度更大。”
赵东云听罢也是皱紧眉头,这些可能性他也考虑过,但是自己想和听别人说出来差别极大,这听起来就让他更加感到左右为难了。
现在的赵东云第一次后悔入关了,假如当初自己不入关,转而投靠清廷的话,估计王英楷和段祺瑞现在还得和冯国璋以及王士珍他们耗着,这打一两年的话,等自己扩军到十万之数,到时候就可以一举出关收拾残局了。
不过这种构想也只能想想罢了,当初袁公之死造成的震动是极大的,赵东云要是还想要和王英楷、王士珍他们争夺北洋之主的位置,实际上就不可能一直所在关外看戏,那样的话会安全是安全了,但是威望上立马就会让他沦为和吴凤岭、张怀芝一个层次。
你看看当初北洋七位大佬里头,当初躲开去的吴凤岭和张怀芝现在都混成什么样了,在世人眼中他们已经彻底沦为了二流军阀,这以后要是还能混起来,那就得发生一万个奇迹了。而主动参战的其他五个人,实际上哪怕是战败了的冯国璋在威望上都比他们好的多,而王士珍,段祺瑞、王英楷以及赵东云这四个人里头,尤其是赵东云和王英楷,那更是威望如日中天,至少人们在讨论未来之共和大总统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把王英楷、赵东云列为的候选人,而段祺瑞,王士珍他们算是候补的,但是张怀芝和吴凤岭就没影了。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的,而且玩政治,你就不能值盯着所谓的利益得失去考虑事情,因为很多事情哪怕明明知道会让你损失惨重,但是你也必须去做的。
就像现在,哪怕明明知道对上王英楷的联军胜算不大,要想攻克京师的话基本上和痴人说梦差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赵东云下定了决心要和王英楷开战!
当有了政治需要的时候,哪怕是必败的战争,那么也得打,更何况,谁又敢说他赵东云就一定会败了?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还少吗?
自己这一方虽然兵力较少,但是优势也是明显的,首先自己还控制着唐山,而唐山有什么?福元机器厂,有这个机器厂在,赵东云就能够每个月获得七八千支步枪以及数以百万发的子弹,而且还有身管火炮以及迫击炮、重机枪等诸多军械。
有了福元机器厂,至少赵东云在后续扩军以及补充战损上就不用太过担心了。
另外赵东云比王英楷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赵东云手下的军队都是他赵东云嫡系私军,乃是全部听从他赵东云号令的。
然而王英楷呢,他的是联军,联军的意思就是王英楷指挥不了段祺瑞和王士珍,顶多就是协同作战而已,到时候只要自己死死咬住其中一人跟他们玩命打,另外几方来不来救还是个问题呢。
这个局势下的王英楷是有钱、有盟友、有威望,而赵东云有的就是军械和统一的指挥,在战争还没有打起来之前,谁敢说赵东云就一定会败了?
赵东云沉默了许久后,然后道:“如今我等身处生死关头,进一步这整个国家都是我们的,退一步也许我等就会身败名裂,所以这个当口里,还望诸君和我一起努力!”
说到这里,赵东云对着右手旁的方壁永点了点头,当即方壁永就是站了起来,然后朗声道:“遵照司令之指示,参谋部制定作战部署如下:
“第三镇即可从通州、蓟县回援唐山战区,唐山战区之布防详细如下,唐山西北部一带,即玉田、丰润一线,由第三镇负责,唐山之西部一线,即大钟庄、八门城一线由第二镇负责。
第一混成协驻防唐山,构筑防线进行布防,第一骑兵协北上遵化,进而威胁敌军侧后翼的同时,防备吴凤岭之第二镇南下。”
看北洋枭雄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
那么这三天里所发生的一连串事情却是直接奠定了中国后续共和政治的基础,同时还还直接影响到了北洋数大派系的未来选择。
二十三号,王英楷之第一镇率先进入京师,和王士珍之第六镇成功会师并掌控京师城内各紧要之地区。
当天包括冯国璋在内的大批满清权贵就开始逃亡,少数人成功逃入各国使馆,以寻求政治避难,不过这个时候很显然他们把慈禧和光绪给忘记了,紫禁城里依旧在北洋军的铁蹄下颤颤发抖,不过为了避免过度的政治影响,王英楷和王士珍并没有拿出法国大革命的气势来,而是只包围了紫禁城,并没有直接闯入宫中。
这个时候,实际上很多人,尤其是南方的部分督抚,都是清廷能够和北洋达成一个体面的协议,甚至内容他们都想好的,那就是让北洋军自己清洗一批满足少壮派,以报所谓的袁公之仇,然而就是彻底推行虚君立宪制,也就是说把行政权力交给北洋,但是皇室继续保留皇帝称号,作为名义上的最高国家领导人。
如此的话,北洋获得了他们想要的权力,而皇室也能够继续保留荣华富贵!
但是他们显然是低估了王英楷的决心!
身为北洋里头仅次于袁世凯的第二号人物,自从袁世凯死了以后他王英楷就是以北洋新一任的领袖自居!
这种身份上的转变使得他也是自我感觉担上了国家和民族的重任,身居历史使命感的他自从起兵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是决定要把满清王朝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让光绪的退位来奠定自己的北洋老大的地位。
他敢说,只要自己成功把光绪和慈禧赶下台来,只要自己带领着北洋人奠定中国共和基础,那么他的威望绝对能够一飞冲天,甚至超越以往袁世凯的地步!
袁世凯没死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评价就已经相当高了,而当他死了后,这一个月里其实不分南北,共和派还是立宪派又或者是帝制派,都不约而同的对袁世凯唱起了赞歌,不仅仅赞叹他在辛丑年里接下满清皇室和李鸿章留下的一大堆烂摊子,进而力缆狂澜,而且在短暂的数年内推动的中国新政改革让中国一举从古老的封建国家进步到近代化国家的行列。
说实话,这种吹嘘是过分了的点,但是人们的观念里是死者为尊,而且袁世凯主政北洋以来,成绩的确是有目共睹的,就连孙文那些革命党人都是不得不捏着鼻子恭维起来,说什么袁公之死乃国家和民族之痛。
被刻意吹捧起来的袁世凯,嗯,已经死了的袁世凯在名声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北洋的上一代领袖李鸿章,距离伟人也只差那么一小步了。
这和历史上袁世凯称帝之后死了后遗臭万年的情况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历史上的袁世凯如果不是他临死之前犯糊涂了,非得要过一把皇帝的瘾头,捞一个共和之父的身后名还是相当容易的。
现在的王英楷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成为了了历史上1911年到1912年阶段的袁世凯,不说别的,单单是打进北京城,然后把光绪赶下台来,就足以让他名流千古,如果再能够坚持推行共和制度,那么一个国父的名头是跑不了的。
对未来你有着更多期待的王英楷自然不会轻易答应铁良等满清皇室提出来的各种谈判条件,甚至连慈禧提出封他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总管全国政务的条件都给拒绝了,执意要让满清皇室退位,从而建立共和。
二十六号,面对慈禧的顽固不从,王英楷下令其第一镇的部队攻克紫禁城,等他们一路杀入瀛台的时候,他们看见了已经表情冷静,眼露哀伤的光绪帝!
“我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但是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这个亡国之君在最后的关头里,依旧被慈禧软禁着,这光绪也算是‘悲剧’的典型了。
二十七号,已经悄然回到唐山的赵东云手捧着一份报纸,上面说的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来都从来没有过的大事!
皇帝退位了!
光绪帝在最后关头,写下了这份退位诏书,然后士兵们用皇宫其他地方里找到的国玺给盖上去后,这一份退位诏书也就算成了!
中国数千年来,第一次头顶上没有皇帝,而取而代之的则是所谓的共和政府!
在这个极端注重名份的国度里,王英楷之前哪怕已经进入京师,哪怕已经是得到了诸多北洋将领甚至少数几个南方督抚的效忠,但是他依旧没有成立所谓的‘政府’。
而是一直等到了退位诏书后,根据退位诏书里光绪帝的那句授权北洋组建共和政府的条款,这才名正言顺的举起了共和政府的招牌。
当天,王英楷就是在京师成立了所谓的‘立国委员会’,自号‘立国大统帅’,并任命段祺瑞、赵东云两人为‘立国副统帅’。
并邀请各省督抚、社会各界名望士绅北上京师,共商立国大事!
虽然对于王英楷的这些手段早有预料,但是今天看来却是依旧让赵东云心里满是羡慕嫉妒恨啊!
是谁攻克通州,逼迫王士珍背叛朝廷,进而一举灭掉冯国璋和满清皇室的?是他赵东云,可是为什么仅仅三四天的时间不到,他王英楷就成为了立国大统帅?然后一副共和领袖的模样。
赵东云是个有野心的,你要是说他心里头不念想着总统宝座,那肯定是瞎扯,再加上赵东云手里兵力众多,这加起来足以和北洋其他诸将联军比肩,然而为什么还是被迫居于王英楷之下?
尽管理智上他知道这是为什么,不外乎就是威望和资历而已!
然而情感上他却是无法接受,这眼睁睁看着本来有希望到自己手里的东西,一转眼就跑到别人手上了,这要是能服气才怪了。
别说他赵东云不服,就连苏系的其他将领们也是一个个黑着脸,赵东云和王英楷之间的斗争可不仅仅是两个人私底下的斗争,而是两人为首的两大派系之间的斗争,赵东云败就代表着苏系落败,而这对于曹锟,陈光远等苏系将领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
“司令,如今到了这个局势,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直接打过去,老子就不信他王英楷能挡得住我们三镇三协!”孟恩远端坐着,神情虽然和以往一样严肃,但是说起话来却是充满了怒火。
一边道陈光远也道:“他王英楷何德何能当我北洋领袖,共和之大总统?今日若退,依照我们两家往日的仇怨,今后还能有我等好果子吃?未来恐怕东北都不保啊!”
赵东云继续沉着脸不说话,一旁的顾蓝玉也是说着:“如今这个局势,的确是不能忍了,之前的联名通电还是后续的退位问题上,他王英楷何曾问过我们的意见?他自己一个人就把这些事给办了,而且听说第一镇和第六镇在京师抄家上百,加上从户部以及银行里得到的银钱,最少也能拿个三五千万,这个钱要是让他们用起来,以后我们的劣势就更大了!”
赵东云听着这几个人的话,然后看着刚赶到唐山的徐邦杰:“老徐,你也说说!”
徐邦杰和其他人一样,也是对如今这个局势赶到头痛万分,这皱着眉头道:“如今我等是进退两难,要打的话,就算等我的第二镇和第一混成协都到了,我军在关内的部队也不过步队两镇一混成协,骑兵一协,总兵力不过四万。而王英楷他们在京师就有三个镇,再加上他们接纳整编了第七镇一部,然后在直隶等地近期扩张的部队,这加起来怕是要超过六万之数。而且张怀芝的第五镇和河南王汝贤的第二十九混成协也能迅速北上,到时候我们的兵力劣势就更大了,所以这打起来的话,要守估计问题是不大的,但是要发起进攻,取得击溃敌人攻克京师,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如果我们要是不打,等这王英楷他们稳住阵脚后,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恐怕就不是五六万的敌人,而是十几二十万的敌人了,以我们在关外的人口和财力,断然是无法让我们也扩军到数十万的,到时候恐怕难度更大。”
赵东云听罢也是皱紧眉头,这些可能性他也考虑过,但是自己想和听别人说出来差别极大,这听起来就让他更加感到左右为难了。
现在的赵东云第一次后悔入关了,假如当初自己不入关,转而投靠清廷的话,估计王英楷和段祺瑞现在还得和冯国璋以及王士珍他们耗着,这打一两年的话,等自己扩军到十万之数,到时候就可以一举出关收拾残局了。
不过这种构想也只能想想罢了,当初袁公之死造成的震动是极大的,赵东云要是还想要和王英楷、王士珍他们争夺北洋之主的位置,实际上就不可能一直所在关外看戏,那样的话会安全是安全了,但是威望上立马就会让他沦为和吴凤岭、张怀芝一个层次。
你看看当初北洋七位大佬里头,当初躲开去的吴凤岭和张怀芝现在都混成什么样了,在世人眼中他们已经彻底沦为了二流军阀,这以后要是还能混起来,那就得发生一万个奇迹了。而主动参战的其他五个人,实际上哪怕是战败了的冯国璋在威望上都比他们好的多,而王士珍,段祺瑞、王英楷以及赵东云这四个人里头,尤其是赵东云和王英楷,那更是威望如日中天,至少人们在讨论未来之共和大总统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把王英楷、赵东云列为的候选人,而段祺瑞,王士珍他们算是候补的,但是张怀芝和吴凤岭就没影了。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的,而且玩政治,你就不能值盯着所谓的利益得失去考虑事情,因为很多事情哪怕明明知道会让你损失惨重,但是你也必须去做的。
就像现在,哪怕明明知道对上王英楷的联军胜算不大,要想攻克京师的话基本上和痴人说梦差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赵东云下定了决心要和王英楷开战!
当有了政治需要的时候,哪怕是必败的战争,那么也得打,更何况,谁又敢说他赵东云就一定会败了?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还少吗?
自己这一方虽然兵力较少,但是优势也是明显的,首先自己还控制着唐山,而唐山有什么?福元机器厂,有这个机器厂在,赵东云就能够每个月获得七八千支步枪以及数以百万发的子弹,而且还有身管火炮以及迫击炮、重机枪等诸多军械。
有了福元机器厂,至少赵东云在后续扩军以及补充战损上就不用太过担心了。
另外赵东云比王英楷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赵东云手下的军队都是他赵东云嫡系私军,乃是全部听从他赵东云号令的。
然而王英楷呢,他的是联军,联军的意思就是王英楷指挥不了段祺瑞和王士珍,顶多就是协同作战而已,到时候只要自己死死咬住其中一人跟他们玩命打,另外几方来不来救还是个问题呢。
这个局势下的王英楷是有钱、有盟友、有威望,而赵东云有的就是军械和统一的指挥,在战争还没有打起来之前,谁敢说赵东云就一定会败了?
赵东云沉默了许久后,然后道:“如今我等身处生死关头,进一步这整个国家都是我们的,退一步也许我等就会身败名裂,所以这个当口里,还望诸君和我一起努力!”
说到这里,赵东云对着右手旁的方壁永点了点头,当即方壁永就是站了起来,然后朗声道:“遵照司令之指示,参谋部制定作战部署如下:
“第三镇即可从通州、蓟县回援唐山战区,唐山战区之布防详细如下,唐山西北部一带,即玉田、丰润一线,由第三镇负责,唐山之西部一线,即大钟庄、八门城一线由第二镇负责。
第一混成协驻防唐山,构筑防线进行布防,第一骑兵协北上遵化,进而威胁敌军侧后翼的同时,防备吴凤岭之第二镇南下。”
看北洋枭雄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