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奔流
历史上要在在十年后,迁那才能借着曹操想要插手关中、凉州的良机抱上朝廷的大腿。
因为率种人内附有功,受汉王朝嘉奖,被封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明义王,安置于南安郡赤亭,得到了梦想的官位和地盘。
所以迁那对是否接受雷洪等人的请求十分犹豫。
拒绝吧,雷洪等人的部族在汉阳、陇西一带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会损害自己作为羌王的声誉。
同意吧,就得动员全部的力量南下才有可能获胜,这几年在这里的苦心经营也就白费了。
而且雷洪等人对朝廷的敌视很深,只怕会裹挟着自己一起对抗朝廷。
这是迁那无论如何都决心要避免的事。
连韩遂他们邀请自己自己都不参加,何况雷洪之流?
而事实也证实了自己的眼光是多么的正确,牛气冲冲的王国、韩遂等人还不是被朝廷打得像狗一样逃回来了?
所以迁那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就是绝对不和朝廷作对,无论它看上去多么的虚弱。
左右为难的迁那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还是不能理清自己的思绪。
这时他的妻子见他如此踌躇,不禁叹气道:“我们的势力并不比明人小多少,为什么他们就不怕朝廷?我真的是不明白。”
迁那猛的停下了脚步,妻子无奈的抱怨让他忽然想到了一个自己一直忽略了的地方。
对啊,明人为什么不怕朝廷的讨伐?是因为他们够强大吗?显然不是。
迁那深信朝廷捏死明人不费吹灰之力。
那明人哪来的胆量占据汉中这样汉人的根本之地?这些年来最勇敢地羌人首领也不曾敢于将部落停留在汉人的地盘上。
要知道去汉人那里抢一把是一回事,去长期占据就绝对是另一个问题了。
那难道明人是傻子?这一点迁那绝对不相信。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明人有直达天听的门路,一个能让自己漂白的门路,一个自己做梦都想要却怎么也得不到的门路。
那能不能带上自己呢?自己也不贪心,能弄个陇西太守就满足了。
不行的话,去年新划出来的那个南安郡的太守也行啊,自己不嫌地盘小。
迁那越想越觉得这事靠谱。
首先朝廷放弃凉州边郡的态势已经显现,这从朝廷击败西凉叛军后,并没有立即重新派遣各郡太守就可以看出来。
这时自己出来主动愿意为朝廷守住边疆,朝廷不见得会反对。
其次李归进行这么大的计划,难道不需要盟友?
而自己和他无论在地盘上还是在依靠对象上都不冲突,但却有着相同的压力和敌人。
而且自己不但有强大的军力,还能帮他解决武都境内的羌人,与自己结盟对他有很大的好处啊。
我靠,自己和李归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啊。
想通之后迁那下定了决心,立即行动了起来。
他首先赶往襄武,说服了另一位羌人豪杰莫折长天,得到了莫折家的全力支持。
然后他又一一拜会了陇西和汉阳两郡的羌人首领,软硬兼施,使得他们同意派部队支持自己。
最后他也拿出了自己看家的法宝,那是一千五百名久经沙场的精锐骑兵。
四月的天空分外的湛蓝,暖暖的春风吹得人分外舒坦,山间河边的一抹抹嫩绿、一簇簇野花,都将武都大地打扮的好像梦幻世界一般。
但是眼前的美景却不能使氐王雷洪的心情却产生一丝春意,有的只是彻骨的寒冷。
就在三天前,自己还是两万大军的统帅,又等来了迁那率领的上万羌人勇士,几乎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一瞬间,这一切就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山岩、青马、白水三部突然反水,接应明人的大军顺利的渡过了东河。
这三个部落的战士有接近六千人,几乎占到了联军的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而东河天险的意外失守给大家心理上的打击比兵力上的损失更严重。
随后下辨城内的汉人忽然大肆捕杀自己在城内的手下,关闭了城门,死守不出,断绝了和自己的一切来往。
但是最后真正给予自己致命一击的是南下羌人态度的变化。
迁那的大军南下后,就一直停留在武都道附近,态度十分暧昧。
自己原以为他不过是想等到自己和明人拼到两败俱伤才出手捡便宜,也没放在心上。
这么多年来羌人部落不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吗?
但是令自己万万没想到的是,迁那会突然倒向明人一边,而且立即对自己发动了攻击。
这一下不仅使得战场上的力量对比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彻底摧垮了自己部下的战斗信念。
兵败如山倒啊,最后只有不到两千人跟随自己逃了出来。
好在自己还留了一手,早早的将部落转移到了这仇池山里。
迁那还想招降自己,我呸,老子就算是死也不会降你这卑鄙小人的。
再说了,大家都已经这样了,自己投降不过是死得更快而已,真把老子当傻子了。
这仇池山巍峨险峻,易守难攻,又存有数万石粮食,我跟你们耗上了,看谁能耗得过谁。
但是雷洪还是想不明白一点,究竟迁那为什么要背盟?难道明人还能给出比自己更加优厚的条件?
除非明人不打算要武都郡了,否则绝无可能啊。
自己可是把包括河池在内的整个武都北方都献给了迁那啊,还愿意附属于他。
迁那背盟的原因雷洪永远也不会明白的,只因为他的眼光只能看到武都郡这一片狭小的天地。
迁那是绝对不会来武都定居的,除非整个武都郡都是他的而且能得到朝廷的承认。
南安郡及其周边才是迁那部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之地,那里民风剽悍,物产丰饶,适合放牧,产出良马,是羌人心目里的天堂。
而分兵占领两地迁那更是绝对不会做的。
一方面是迁那没有足够的兵力,另一方面对于羌人来说,分兵就意味着新的部族的产生。
;
因为率种人内附有功,受汉王朝嘉奖,被封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明义王,安置于南安郡赤亭,得到了梦想的官位和地盘。
所以迁那对是否接受雷洪等人的请求十分犹豫。
拒绝吧,雷洪等人的部族在汉阳、陇西一带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会损害自己作为羌王的声誉。
同意吧,就得动员全部的力量南下才有可能获胜,这几年在这里的苦心经营也就白费了。
而且雷洪等人对朝廷的敌视很深,只怕会裹挟着自己一起对抗朝廷。
这是迁那无论如何都决心要避免的事。
连韩遂他们邀请自己自己都不参加,何况雷洪之流?
而事实也证实了自己的眼光是多么的正确,牛气冲冲的王国、韩遂等人还不是被朝廷打得像狗一样逃回来了?
所以迁那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就是绝对不和朝廷作对,无论它看上去多么的虚弱。
左右为难的迁那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还是不能理清自己的思绪。
这时他的妻子见他如此踌躇,不禁叹气道:“我们的势力并不比明人小多少,为什么他们就不怕朝廷?我真的是不明白。”
迁那猛的停下了脚步,妻子无奈的抱怨让他忽然想到了一个自己一直忽略了的地方。
对啊,明人为什么不怕朝廷的讨伐?是因为他们够强大吗?显然不是。
迁那深信朝廷捏死明人不费吹灰之力。
那明人哪来的胆量占据汉中这样汉人的根本之地?这些年来最勇敢地羌人首领也不曾敢于将部落停留在汉人的地盘上。
要知道去汉人那里抢一把是一回事,去长期占据就绝对是另一个问题了。
那难道明人是傻子?这一点迁那绝对不相信。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明人有直达天听的门路,一个能让自己漂白的门路,一个自己做梦都想要却怎么也得不到的门路。
那能不能带上自己呢?自己也不贪心,能弄个陇西太守就满足了。
不行的话,去年新划出来的那个南安郡的太守也行啊,自己不嫌地盘小。
迁那越想越觉得这事靠谱。
首先朝廷放弃凉州边郡的态势已经显现,这从朝廷击败西凉叛军后,并没有立即重新派遣各郡太守就可以看出来。
这时自己出来主动愿意为朝廷守住边疆,朝廷不见得会反对。
其次李归进行这么大的计划,难道不需要盟友?
而自己和他无论在地盘上还是在依靠对象上都不冲突,但却有着相同的压力和敌人。
而且自己不但有强大的军力,还能帮他解决武都境内的羌人,与自己结盟对他有很大的好处啊。
我靠,自己和李归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啊。
想通之后迁那下定了决心,立即行动了起来。
他首先赶往襄武,说服了另一位羌人豪杰莫折长天,得到了莫折家的全力支持。
然后他又一一拜会了陇西和汉阳两郡的羌人首领,软硬兼施,使得他们同意派部队支持自己。
最后他也拿出了自己看家的法宝,那是一千五百名久经沙场的精锐骑兵。
四月的天空分外的湛蓝,暖暖的春风吹得人分外舒坦,山间河边的一抹抹嫩绿、一簇簇野花,都将武都大地打扮的好像梦幻世界一般。
但是眼前的美景却不能使氐王雷洪的心情却产生一丝春意,有的只是彻骨的寒冷。
就在三天前,自己还是两万大军的统帅,又等来了迁那率领的上万羌人勇士,几乎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一瞬间,这一切就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山岩、青马、白水三部突然反水,接应明人的大军顺利的渡过了东河。
这三个部落的战士有接近六千人,几乎占到了联军的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而东河天险的意外失守给大家心理上的打击比兵力上的损失更严重。
随后下辨城内的汉人忽然大肆捕杀自己在城内的手下,关闭了城门,死守不出,断绝了和自己的一切来往。
但是最后真正给予自己致命一击的是南下羌人态度的变化。
迁那的大军南下后,就一直停留在武都道附近,态度十分暧昧。
自己原以为他不过是想等到自己和明人拼到两败俱伤才出手捡便宜,也没放在心上。
这么多年来羌人部落不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吗?
但是令自己万万没想到的是,迁那会突然倒向明人一边,而且立即对自己发动了攻击。
这一下不仅使得战场上的力量对比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彻底摧垮了自己部下的战斗信念。
兵败如山倒啊,最后只有不到两千人跟随自己逃了出来。
好在自己还留了一手,早早的将部落转移到了这仇池山里。
迁那还想招降自己,我呸,老子就算是死也不会降你这卑鄙小人的。
再说了,大家都已经这样了,自己投降不过是死得更快而已,真把老子当傻子了。
这仇池山巍峨险峻,易守难攻,又存有数万石粮食,我跟你们耗上了,看谁能耗得过谁。
但是雷洪还是想不明白一点,究竟迁那为什么要背盟?难道明人还能给出比自己更加优厚的条件?
除非明人不打算要武都郡了,否则绝无可能啊。
自己可是把包括河池在内的整个武都北方都献给了迁那啊,还愿意附属于他。
迁那背盟的原因雷洪永远也不会明白的,只因为他的眼光只能看到武都郡这一片狭小的天地。
迁那是绝对不会来武都定居的,除非整个武都郡都是他的而且能得到朝廷的承认。
南安郡及其周边才是迁那部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之地,那里民风剽悍,物产丰饶,适合放牧,产出良马,是羌人心目里的天堂。
而分兵占领两地迁那更是绝对不会做的。
一方面是迁那没有足够的兵力,另一方面对于羌人来说,分兵就意味着新的部族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