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相持 中
即使坐拥武都这样生产良马的宝地,又有着和羌人良好的贸易关系,还消灭了这么多的羌人、氐人部落,李归一共也只凑得了不到一千匹这样的马。
至于将来怎么维系这样的马匹供应,对于李归来说一样是个难解的问题。
马难找,人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找到的人。
不禁要求力气大、骑术好,还要个头尽量矮、体重尽量小才好。
更重要的是要能吃苦耐劳、勇敢却不莽撞,还得野心不能太大、心眼不能太活,可以无条件的接受上级的指令。
而他们披着的甲胄都是整片打造的,就算是已经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应用大型水力机械的汉中,也不可能大量的制造这样的铠甲。
而之后是漫长的训练:人和马的协同,马和马的协同,武器的协同,频率的协同等等等等,繁琐而又艰辛。
这样千辛万苦才得来的兵种除了用在决定胜负的一击上,其他情况都是极大的浪费。
二来这样耗尽心血才得到的重骑兵缺点却又远比外人想象的要多得多。
首先是跑不快,一旦面对对方严阵以待配有强弓劲弩的步兵集团,就会损失惨重。
第二是不能长距离追逐,普通轻骑兵能做的事它几乎都做不了。
第三对战场的要求也很高,不平整的土地、蜿蜒的地形都会对重骑兵的冲锋造成很大的困扰。
而扣除掉重骑兵的意外效果,西凉军的实力未必不如明军,说不定还要更加强悍一点,不过李归不打算去验证一下这一点。
其次:这次大胜也是因为李傕的极力配合。
一来李傕还不太懂如何反间谍,所以当他的大军出动时李归就大体知道了他的部队情况。
一听到他带了那么多炮灰部队,李归当时高兴的心花怒放。
要是自己打算坚守槐里,这些炮灰部队在攻城战里确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两军野战的时候,这些人给自己部队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给对手带来的威胁。
李归虽然只是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很多事细节并不清楚,但是也知道太多这样的战例。
单论与氐人有关的两场著名战役,潞川之战和淝水之战都是携带大量炮灰部队的一方惨败。
二来开战后,李傕的处理也有点失之草率,与他名将的身份大为不符。
他既没有结阵相持,也没有派精兵出站鼓舞士气,而是直接派出了炮灰部队行进消耗。
这就给了李归出奇制胜的机会,果然重骑兵的冲击立刻就瓦解了这些人的斗志,令他们动摇进而产生崩溃。
别说他们,李归在汉中进行了数十次实验。
就算是明知道那些高头大马的家伙冲到跟前就会停手,用作防守一方的普通农兵还是无一例外的崩溃了。
而换成汉中精锐之后,十五次里面只有三次崩溃而已。
而李傕前军崩溃后,李归立即驱使所有的骑兵进行追杀,迫使他们不停地向后逃跑,产生了雪崩般的良好效果。
所以李归战后对众将笑道:“此战功臣之首,李傕是也。”
第三:李傕的猪队友们在这次战役里功劳巨大。
先是胡轸、杨定两人的极力配合,才使得溃兵能一直冲击李傕的本阵。
而后胡轸恰到好处的逃跑使得这次崩溃的效果得到了最大化。
最后杨定干脆利索的投降让这次战役取得了完美的收官。
正是这多重效果才使得自己能一举击破李傕的大军,而要保持这样的效果,至少自己短期内不能败,就连稍稍受到挫折也不行。
而现在胡轸已死,杨定已降,李傕再一次出战的话必然是本部精锐。
再想取得像上次那样摧枯拉朽的效果门都没有,能不能胜李归也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要不是不知道为什么汉中的援军迟迟未到,使得守城的兵力颇有不足,李归连上一次的险都不会冒。
以绝对的优势慢慢碾压对手,才是李归真正欣赏的作战方式。
现在既然李傕已经失去了攻城的锐气,自己当然是要慢慢死守等待援军喽!
时间是站在我这一边的,着急难耐的人是李傕啊!
所以李归一方面下令坚守槐里,一方面派出游骑四处袭击李傕在城外的部队。
李归对这些游骑的要求就是有机会就打,没机会就走,不迟疑,不拖延,不求战果,只求打击李傕军的士气。
很多时候所谓围困并不是一定要将对方围的死死的,而是只要让对手无法进行有效地战略行动就可以了。
只要能遮蔽了长安和外界的联系,让它得不到任何的补给,那一座孤城又能坚持多久呢?
而且李归是想拿下长安,但是并不想得到现在的长安。
现在的长安城里不好处理的人实在是太多,这些人用又不能用,杀又不能杀,干脆让李傕去头疼吧。
当李归说明自己的战略意图后,诸将也都立刻表示了热烈的支持,这让李归心中十分的担忧。
自己是怎么样一个水平,李归自己心里很清楚,只能用稀烂两字形容。
而面对自己简单地计划,这些人竟然无一人有异议,这难道正常吗?
这可不是一个好倾向,将来一定得想办法整治一下。
在安排具体袭扰的人选时,新加入的张辽再三请缨,终于得到了李归的首肯。
这一次大战让张辽心底无比震撼,原有的一点小小心思早已荡然无存。
由于他一直就在李归的身边,居高临下,对于这场战役的进程看的是一清二楚。
双方摆开架势对垒,由于侧重两翼的防护,所以李归的中军显得非常薄弱。
李傕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依仗着巨大的人数优势,快速催动中军进攻。
李归军不断地用劲弩杀伤敌军,直到距离还不到百步时,前面的弩手才分开才让铁骑杀出来。
在这个距离上既让对方看清了铁骑摄人心魄的气势,又有足够的缓冲时间使得铁骑不会真的一头扎进李傕的大军中。
排成三列的铁骑,横着展开有一里地远。
;
至于将来怎么维系这样的马匹供应,对于李归来说一样是个难解的问题。
马难找,人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找到的人。
不禁要求力气大、骑术好,还要个头尽量矮、体重尽量小才好。
更重要的是要能吃苦耐劳、勇敢却不莽撞,还得野心不能太大、心眼不能太活,可以无条件的接受上级的指令。
而他们披着的甲胄都是整片打造的,就算是已经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应用大型水力机械的汉中,也不可能大量的制造这样的铠甲。
而之后是漫长的训练:人和马的协同,马和马的协同,武器的协同,频率的协同等等等等,繁琐而又艰辛。
这样千辛万苦才得来的兵种除了用在决定胜负的一击上,其他情况都是极大的浪费。
二来这样耗尽心血才得到的重骑兵缺点却又远比外人想象的要多得多。
首先是跑不快,一旦面对对方严阵以待配有强弓劲弩的步兵集团,就会损失惨重。
第二是不能长距离追逐,普通轻骑兵能做的事它几乎都做不了。
第三对战场的要求也很高,不平整的土地、蜿蜒的地形都会对重骑兵的冲锋造成很大的困扰。
而扣除掉重骑兵的意外效果,西凉军的实力未必不如明军,说不定还要更加强悍一点,不过李归不打算去验证一下这一点。
其次:这次大胜也是因为李傕的极力配合。
一来李傕还不太懂如何反间谍,所以当他的大军出动时李归就大体知道了他的部队情况。
一听到他带了那么多炮灰部队,李归当时高兴的心花怒放。
要是自己打算坚守槐里,这些炮灰部队在攻城战里确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两军野战的时候,这些人给自己部队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给对手带来的威胁。
李归虽然只是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很多事细节并不清楚,但是也知道太多这样的战例。
单论与氐人有关的两场著名战役,潞川之战和淝水之战都是携带大量炮灰部队的一方惨败。
二来开战后,李傕的处理也有点失之草率,与他名将的身份大为不符。
他既没有结阵相持,也没有派精兵出站鼓舞士气,而是直接派出了炮灰部队行进消耗。
这就给了李归出奇制胜的机会,果然重骑兵的冲击立刻就瓦解了这些人的斗志,令他们动摇进而产生崩溃。
别说他们,李归在汉中进行了数十次实验。
就算是明知道那些高头大马的家伙冲到跟前就会停手,用作防守一方的普通农兵还是无一例外的崩溃了。
而换成汉中精锐之后,十五次里面只有三次崩溃而已。
而李傕前军崩溃后,李归立即驱使所有的骑兵进行追杀,迫使他们不停地向后逃跑,产生了雪崩般的良好效果。
所以李归战后对众将笑道:“此战功臣之首,李傕是也。”
第三:李傕的猪队友们在这次战役里功劳巨大。
先是胡轸、杨定两人的极力配合,才使得溃兵能一直冲击李傕的本阵。
而后胡轸恰到好处的逃跑使得这次崩溃的效果得到了最大化。
最后杨定干脆利索的投降让这次战役取得了完美的收官。
正是这多重效果才使得自己能一举击破李傕的大军,而要保持这样的效果,至少自己短期内不能败,就连稍稍受到挫折也不行。
而现在胡轸已死,杨定已降,李傕再一次出战的话必然是本部精锐。
再想取得像上次那样摧枯拉朽的效果门都没有,能不能胜李归也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要不是不知道为什么汉中的援军迟迟未到,使得守城的兵力颇有不足,李归连上一次的险都不会冒。
以绝对的优势慢慢碾压对手,才是李归真正欣赏的作战方式。
现在既然李傕已经失去了攻城的锐气,自己当然是要慢慢死守等待援军喽!
时间是站在我这一边的,着急难耐的人是李傕啊!
所以李归一方面下令坚守槐里,一方面派出游骑四处袭击李傕在城外的部队。
李归对这些游骑的要求就是有机会就打,没机会就走,不迟疑,不拖延,不求战果,只求打击李傕军的士气。
很多时候所谓围困并不是一定要将对方围的死死的,而是只要让对手无法进行有效地战略行动就可以了。
只要能遮蔽了长安和外界的联系,让它得不到任何的补给,那一座孤城又能坚持多久呢?
而且李归是想拿下长安,但是并不想得到现在的长安。
现在的长安城里不好处理的人实在是太多,这些人用又不能用,杀又不能杀,干脆让李傕去头疼吧。
当李归说明自己的战略意图后,诸将也都立刻表示了热烈的支持,这让李归心中十分的担忧。
自己是怎么样一个水平,李归自己心里很清楚,只能用稀烂两字形容。
而面对自己简单地计划,这些人竟然无一人有异议,这难道正常吗?
这可不是一个好倾向,将来一定得想办法整治一下。
在安排具体袭扰的人选时,新加入的张辽再三请缨,终于得到了李归的首肯。
这一次大战让张辽心底无比震撼,原有的一点小小心思早已荡然无存。
由于他一直就在李归的身边,居高临下,对于这场战役的进程看的是一清二楚。
双方摆开架势对垒,由于侧重两翼的防护,所以李归的中军显得非常薄弱。
李傕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依仗着巨大的人数优势,快速催动中军进攻。
李归军不断地用劲弩杀伤敌军,直到距离还不到百步时,前面的弩手才分开才让铁骑杀出来。
在这个距离上既让对方看清了铁骑摄人心魄的气势,又有足够的缓冲时间使得铁骑不会真的一头扎进李傕的大军中。
排成三列的铁骑,横着展开有一里地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