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盟成
“秦州多得是兵器、良马、粮食、布匹等物,这些无一不是兖州急需之物,借秦州之力壮大兖州,岂不美哉?”
戏志才哈哈一笑,说道:“那是自然,你看得很准,这点我已经在着手安排了,但是以后这件事还得少君多多费心了。”
曹华轻施一礼,随后转头看着曹仁,欲言又止。
曹仁见状笑道:“你的郎君相貌没有潘安好看,才华逊于张衡,谈吐不及文若先生。”
曹华毕竟还是一个未嫁的少女,闻言脸不由得一红,但心中不禁窃喜。
倒是戏志才真的有点吃惊,追问道:“此子真的如此出色?”
曹仁叹道:“天下无双,子修(曹昂)与之相比简直,简直,那个实在是难于争锋。”
不一日车队终于到达了长安,李归、段宁设宴招待了曹仁一行。
对于和亲一事其实李归本是不赞同的,因为他对曹操那是早晚要下手的,身边多出一个曹操的女儿那种感觉怪怪的。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段宁非常支持这件事,不,是非常坚持这件事,他的手下对此事也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
其实段宁他们支持此事太正常不过了。
于公来说与曹氏结盟可以截断南北,打通贯穿东西的商路,这对秦州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而且曹氏是第一个正式愿意和秦州结盟的势力,自身势力也不强大,君主曹操能力一般(!!),正是最好的结盟对象啊!
于私来说,窦婧一死,李归后宅空虚,他自己又已经明确表态不愿再纳新人,对于那些已经以忠臣自居的手下来说这可不是什么福音啊。
现在多了一个女子生育,就多了个开枝散叶的机会,大家也就不用担心没了主子,这可是古代政权最重要的事了。
对段宁自己来说,自己年龄渐渐大了,而蔡琰却风华正茂,又怀了李归的孩子,对自己的地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且这次段家的事里段宁怀疑有心向蔡氏的人在暗地里捣鬼,试图让她取自己而代之。
现在王夫人被软禁在槐里,贾诩闭门不出,她决定采取当初贾诩的建议让李归多纳姬妾这样自己就可以坐看风云了。
毕竟这次的危机让她彻底的寒了心,段远固然有罪,但是暗中敌人的手段也是远超她的想象,要不是自己与丈夫情深意重,这次自己真的就要完蛋了。
家族、儿子的生命,让她将那点小女子的心思彻底的抛弃了,毕竟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嘛。
也许唯一对这件事反对的就只有可怜的蔡琰了,但是她的反对又能起多少作用呢?何况她根本不敢公开反对这件事。
她也并没有什么得力的帮手,他父亲的学生多是文学之士,唯一一个靠的上的就只有一个路粹路文蔚了。
只是路粹早已被李傕裹挟南下,蔡琰虽然派人前去赎买,但是一时也没个回信。
就这样,初平四年七月,李归悄悄地迎娶了曹操的长女曹华,这个在原本历史舞台上籍籍无名的少女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婚礼仪式虽然简单,但是李归一次性的送给了曹操五百匹战马,真正的战马,可谓是惊天大手笔。
这些马都正当壮年,至少还能用三年,对于现在的曹操来说实在是及时雨一般的存在。
为了照顾曹华,也是作为回报,除了满满一车的金银珠宝以外,还有三百名武士从此留在了长安,成为了李归的手下。
为了显示诚意,他们的家人也都将逐步被送往长安。
只是曹仁不知道自己真正失去了什么,这些武士里有一个刚刚弱冠的沉默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做牛金。
长安城外,古道之旁,曹华依依不舍的看着远去的曹家人马,泪水终于一滴一滴的落到了尘埃里。
而在队伍尾部,曹仁回首看着那已经渐渐模糊的小小身影,心中也是一阵酸楚。
作为一个坚强刚毅的汉子,他原本是十分看不上这样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牺牲自家孩子的行径的,但是他并没有发言权。
而现在秦州出乎意料的强大,一副这样的重担就这样压在了一个年弱少女的肩上,还要面对着威名震动西疆的强悍大妇,实在是难为他了。
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告诉她什么都不要刻意为曹家去做,等待,再等待,直到机会来临,否则就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不过李归的生活奢华,也不算委屈了她,曹仁想到这,不禁拿出怀里的油饼狠狠地又咬了一口。
其实这一点曹仁真的是理解错了,李归并不是一个喜欢奢华的人,只是秦州与中原在生产力上逐步拉开的差距才让他有了这样的错觉。
就像这油饼,在中原那绝对是天价之物,但在这秦州虽然也不是普通人消费得起的东西,却也不是那么珍贵。
因为难得的不是油,而是做饼的面粉。
原来时空的历史上,南北朝之前,中国古人吃的都是水煮谷粒,原因就在于无法大规模脱粒。
当时中国北方主产小米,麦,麻,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南北朝开始,才由于水车的大面积使用,使谷物脱粒成为了可能。
当然,不是说在此之前不能给谷物脱粒,但仅凭人工和简单工具脱粒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也不利大米和面粉保存。
因此中国南北朝之前,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主食都只能吃水煮谷粒-“和水煮之,有肉谓羹,无肉谓粥”。
但现在在关中虽然还不普及,水车加工面粉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所以面粉的数量已经不小。
至少李归和明人上层早已摆脱了吃谷粒的痛苦。
随着李归迎娶了新妇曹华,肆虐了数十天的大雨也奇迹般的停了。
虽然农业生产受到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却造就了一系列的大小湖泊。
这些湖泊看似占用了一些良田,但是实则将更多的田地变成了适宜灌溉的水浇田,这对于现在地广人稀的关中来说是一个极大地利好。
;
戏志才哈哈一笑,说道:“那是自然,你看得很准,这点我已经在着手安排了,但是以后这件事还得少君多多费心了。”
曹华轻施一礼,随后转头看着曹仁,欲言又止。
曹仁见状笑道:“你的郎君相貌没有潘安好看,才华逊于张衡,谈吐不及文若先生。”
曹华毕竟还是一个未嫁的少女,闻言脸不由得一红,但心中不禁窃喜。
倒是戏志才真的有点吃惊,追问道:“此子真的如此出色?”
曹仁叹道:“天下无双,子修(曹昂)与之相比简直,简直,那个实在是难于争锋。”
不一日车队终于到达了长安,李归、段宁设宴招待了曹仁一行。
对于和亲一事其实李归本是不赞同的,因为他对曹操那是早晚要下手的,身边多出一个曹操的女儿那种感觉怪怪的。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段宁非常支持这件事,不,是非常坚持这件事,他的手下对此事也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
其实段宁他们支持此事太正常不过了。
于公来说与曹氏结盟可以截断南北,打通贯穿东西的商路,这对秦州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而且曹氏是第一个正式愿意和秦州结盟的势力,自身势力也不强大,君主曹操能力一般(!!),正是最好的结盟对象啊!
于私来说,窦婧一死,李归后宅空虚,他自己又已经明确表态不愿再纳新人,对于那些已经以忠臣自居的手下来说这可不是什么福音啊。
现在多了一个女子生育,就多了个开枝散叶的机会,大家也就不用担心没了主子,这可是古代政权最重要的事了。
对段宁自己来说,自己年龄渐渐大了,而蔡琰却风华正茂,又怀了李归的孩子,对自己的地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且这次段家的事里段宁怀疑有心向蔡氏的人在暗地里捣鬼,试图让她取自己而代之。
现在王夫人被软禁在槐里,贾诩闭门不出,她决定采取当初贾诩的建议让李归多纳姬妾这样自己就可以坐看风云了。
毕竟这次的危机让她彻底的寒了心,段远固然有罪,但是暗中敌人的手段也是远超她的想象,要不是自己与丈夫情深意重,这次自己真的就要完蛋了。
家族、儿子的生命,让她将那点小女子的心思彻底的抛弃了,毕竟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嘛。
也许唯一对这件事反对的就只有可怜的蔡琰了,但是她的反对又能起多少作用呢?何况她根本不敢公开反对这件事。
她也并没有什么得力的帮手,他父亲的学生多是文学之士,唯一一个靠的上的就只有一个路粹路文蔚了。
只是路粹早已被李傕裹挟南下,蔡琰虽然派人前去赎买,但是一时也没个回信。
就这样,初平四年七月,李归悄悄地迎娶了曹操的长女曹华,这个在原本历史舞台上籍籍无名的少女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婚礼仪式虽然简单,但是李归一次性的送给了曹操五百匹战马,真正的战马,可谓是惊天大手笔。
这些马都正当壮年,至少还能用三年,对于现在的曹操来说实在是及时雨一般的存在。
为了照顾曹华,也是作为回报,除了满满一车的金银珠宝以外,还有三百名武士从此留在了长安,成为了李归的手下。
为了显示诚意,他们的家人也都将逐步被送往长安。
只是曹仁不知道自己真正失去了什么,这些武士里有一个刚刚弱冠的沉默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做牛金。
长安城外,古道之旁,曹华依依不舍的看着远去的曹家人马,泪水终于一滴一滴的落到了尘埃里。
而在队伍尾部,曹仁回首看着那已经渐渐模糊的小小身影,心中也是一阵酸楚。
作为一个坚强刚毅的汉子,他原本是十分看不上这样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牺牲自家孩子的行径的,但是他并没有发言权。
而现在秦州出乎意料的强大,一副这样的重担就这样压在了一个年弱少女的肩上,还要面对着威名震动西疆的强悍大妇,实在是难为他了。
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告诉她什么都不要刻意为曹家去做,等待,再等待,直到机会来临,否则就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不过李归的生活奢华,也不算委屈了她,曹仁想到这,不禁拿出怀里的油饼狠狠地又咬了一口。
其实这一点曹仁真的是理解错了,李归并不是一个喜欢奢华的人,只是秦州与中原在生产力上逐步拉开的差距才让他有了这样的错觉。
就像这油饼,在中原那绝对是天价之物,但在这秦州虽然也不是普通人消费得起的东西,却也不是那么珍贵。
因为难得的不是油,而是做饼的面粉。
原来时空的历史上,南北朝之前,中国古人吃的都是水煮谷粒,原因就在于无法大规模脱粒。
当时中国北方主产小米,麦,麻,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南北朝开始,才由于水车的大面积使用,使谷物脱粒成为了可能。
当然,不是说在此之前不能给谷物脱粒,但仅凭人工和简单工具脱粒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也不利大米和面粉保存。
因此中国南北朝之前,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主食都只能吃水煮谷粒-“和水煮之,有肉谓羹,无肉谓粥”。
但现在在关中虽然还不普及,水车加工面粉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所以面粉的数量已经不小。
至少李归和明人上层早已摆脱了吃谷粒的痛苦。
随着李归迎娶了新妇曹华,肆虐了数十天的大雨也奇迹般的停了。
虽然农业生产受到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却造就了一系列的大小湖泊。
这些湖泊看似占用了一些良田,但是实则将更多的田地变成了适宜灌溉的水浇田,这对于现在地广人稀的关中来说是一个极大地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