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而三家同盟也避免了一个最棘手的挑战,事实上要是袁绍真的不鸟朝廷,看似不可一世的三家同盟是否能齐心协力的讨伐他实在是一个未知之数。
后来偏远地方的诸侯陆陆续续也有前来求封的,不再一一细表。
唯一一个真正对三家同盟表示了不屑的是远在辽东的公孙度,
此刻的他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地方之王,甚么狗屁郡公的爵位他才不稀罕呢,何况还不是免费的。
但是看到大汉朝好像又有了一丝元气,他倒也不敢就这样直接称王,所以他选择了无视这件事。
不过公孙度一来在中原大地没有任何存在感,二来实在是太远了,三家也只好同样把他当空气,压根不去理会他。
在这建安元年的盛夏,李归只是凭着一封表章就搅动了天下的风云,成为了天下最为万众瞩目的人,让其他人的打生打死看着想一个笑话。
他的建议终于使得风雨飘摇里的大汉皇统暂时安定了下来,使得天下重新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建议,将大汉朝带上了奔向灭亡的不归之路。
他的建议严重的削弱了袁绍这个最为强劲的对手,却又无意中释放出了曹操这个最为强劲的敌手。
这个盛夏发生的事情一直是后世史学家最喜欢的研究热点,对于其中的成败得失和李归真正的动机一直是众说纷纭。
阴谋论、失误论、大棋局论莫衷一是,可是不在那个环境,不在那个位置,又有谁真的了解李归的心思?
实际上当分封开始实行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李归笑了,笑出了眼泪。
其实李归的这一举动在自己内部也是面临着巨大的反对意见的,因为就常人的眼光来看李归此举实在是得不偿失。
为了一个虚名不仅束缚住了自己对外扩张的手脚,重修洛阳更是耗资巨大而且纯粹是为为他人作嫁衣。
就连最顺从他的白文等人也多次对他进谏,希望他能稍稍改变自己的心意。
但是李归这次就是一意孤行了,因为他看待事情的角度与他们都不同:
一方面,尽管在外人乃至秦州的很多官员看来,秦州的管理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是李归却再也不能忍受粗陋的汉家管理制度了。
对于一些不重要的环节,李归还可以进行修修补补,比如增加个官位,调整一下税收什么的。
但是在两个关键问题上,只要李归没有公开背叛大汉朝廷,他就不能正大光明的动手。
一是大汉律法,这乃是国家纲常所系,即使是李归现在也不敢完全背弃它,即使它已经完全跟不上秦州发展的脚步。
二是官员的选拔制度,而这又与李归的教育制度联系在了一起。
随着汉中学宫学员的逐渐成熟,李归准备完全废除汉朝实行已久的察举征辟制度,而改为官员资格考试制度。
以后只有拿到学宫学位或者是通过学宫的资格认证的人才有权利参加官员的选拔,要到哪个部门工作就必须通过该部门的考试。
要想对这两点进行彻底的变革,要不就是打到大汉朝直接取而代之,但是现在做不到,即使现在勉强能做到这一点李归也不打算去做。
因为不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也好还是为了自己子子孙孙屁股下的皇位乃至脖子上的人头考虑,李归都打算彻底改革这个国家。
这次出征凉州给李归最大的震撼是什么?是中国国土的辽阔。
在这个出行基本靠走的年代,遥远的距离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假设自己顺利的打进了宛城消灭了汉庭,然后在一两次重要的决战里打败了袁绍或者其他什么人,使得天下望风而降,顺利的“一统”了全国。
然后呢?世家依然是世家,豪强依然是豪强,自己派去地方上的哪一点人就像撒进大海的盐末一样掀不起一丝浪花。
那时要想改变些什么面对的利益链条就连自己只怕都无法撼动了。
所以李归认为最完美的情况就是分封。
先在秦州凭借着自己的绝对权威和少数绝对忠诚不问对粗错无条件支持自己的部下彻底的实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改造。
漫长的岁月里积累下来的巨大数量的学宫子弟和狂热的信徒就是自己改变这个世界的动力源泉。
然后再借助这些从秦州母体里培养出来的大批新世界的支持者一步一步的将改造的成果向其他地方扩散。
所以李归不着急,哪怕花上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不到统一天下的最终结果李归都无所谓。
因为他想要做的不只是占据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也不是建立一个在旧的社会基础上的所谓繁荣强大的帝国。
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这就是李归的理想。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李归不在乎前面的路会走的有多么坎坷。
另一方面,秦州在外人看来,李归的各项政策本来就耗资巨大了,而重修洛阳更是需要海量的人力物力,这样做会最终拖垮秦州的经济,乃是自取灭亡之道。
可是他们不了解李归,正如他们不了解这个即将开始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时代。
这将是一个科技和工业大发展的时代,为了完成这样的宏图,就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作为牺牲。
而依靠对外族和其他势力管辖下百姓的残酷压榨,可以使得秦州在相对温和的气氛下开始工业革命,这虽然虚伪却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所以李归不愿意也不能立即将势力快速向外扩张,因为他承担不起这么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手里玩弄着一个晶莹润滑的小玩意,李归闭目躺在躺椅上,感受着这时代的呼唤。
这是一块即使以后世的标准来看都十分不错的肥皂,更为重要的是在它的出现过程中李归没有任何参与的举动,完全是这个时空里一些小人物顺应社会需求的杰作。
;
后来偏远地方的诸侯陆陆续续也有前来求封的,不再一一细表。
唯一一个真正对三家同盟表示了不屑的是远在辽东的公孙度,
此刻的他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地方之王,甚么狗屁郡公的爵位他才不稀罕呢,何况还不是免费的。
但是看到大汉朝好像又有了一丝元气,他倒也不敢就这样直接称王,所以他选择了无视这件事。
不过公孙度一来在中原大地没有任何存在感,二来实在是太远了,三家也只好同样把他当空气,压根不去理会他。
在这建安元年的盛夏,李归只是凭着一封表章就搅动了天下的风云,成为了天下最为万众瞩目的人,让其他人的打生打死看着想一个笑话。
他的建议终于使得风雨飘摇里的大汉皇统暂时安定了下来,使得天下重新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建议,将大汉朝带上了奔向灭亡的不归之路。
他的建议严重的削弱了袁绍这个最为强劲的对手,却又无意中释放出了曹操这个最为强劲的敌手。
这个盛夏发生的事情一直是后世史学家最喜欢的研究热点,对于其中的成败得失和李归真正的动机一直是众说纷纭。
阴谋论、失误论、大棋局论莫衷一是,可是不在那个环境,不在那个位置,又有谁真的了解李归的心思?
实际上当分封开始实行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李归笑了,笑出了眼泪。
其实李归的这一举动在自己内部也是面临着巨大的反对意见的,因为就常人的眼光来看李归此举实在是得不偿失。
为了一个虚名不仅束缚住了自己对外扩张的手脚,重修洛阳更是耗资巨大而且纯粹是为为他人作嫁衣。
就连最顺从他的白文等人也多次对他进谏,希望他能稍稍改变自己的心意。
但是李归这次就是一意孤行了,因为他看待事情的角度与他们都不同:
一方面,尽管在外人乃至秦州的很多官员看来,秦州的管理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是李归却再也不能忍受粗陋的汉家管理制度了。
对于一些不重要的环节,李归还可以进行修修补补,比如增加个官位,调整一下税收什么的。
但是在两个关键问题上,只要李归没有公开背叛大汉朝廷,他就不能正大光明的动手。
一是大汉律法,这乃是国家纲常所系,即使是李归现在也不敢完全背弃它,即使它已经完全跟不上秦州发展的脚步。
二是官员的选拔制度,而这又与李归的教育制度联系在了一起。
随着汉中学宫学员的逐渐成熟,李归准备完全废除汉朝实行已久的察举征辟制度,而改为官员资格考试制度。
以后只有拿到学宫学位或者是通过学宫的资格认证的人才有权利参加官员的选拔,要到哪个部门工作就必须通过该部门的考试。
要想对这两点进行彻底的变革,要不就是打到大汉朝直接取而代之,但是现在做不到,即使现在勉强能做到这一点李归也不打算去做。
因为不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也好还是为了自己子子孙孙屁股下的皇位乃至脖子上的人头考虑,李归都打算彻底改革这个国家。
这次出征凉州给李归最大的震撼是什么?是中国国土的辽阔。
在这个出行基本靠走的年代,遥远的距离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假设自己顺利的打进了宛城消灭了汉庭,然后在一两次重要的决战里打败了袁绍或者其他什么人,使得天下望风而降,顺利的“一统”了全国。
然后呢?世家依然是世家,豪强依然是豪强,自己派去地方上的哪一点人就像撒进大海的盐末一样掀不起一丝浪花。
那时要想改变些什么面对的利益链条就连自己只怕都无法撼动了。
所以李归认为最完美的情况就是分封。
先在秦州凭借着自己的绝对权威和少数绝对忠诚不问对粗错无条件支持自己的部下彻底的实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改造。
漫长的岁月里积累下来的巨大数量的学宫子弟和狂热的信徒就是自己改变这个世界的动力源泉。
然后再借助这些从秦州母体里培养出来的大批新世界的支持者一步一步的将改造的成果向其他地方扩散。
所以李归不着急,哪怕花上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不到统一天下的最终结果李归都无所谓。
因为他想要做的不只是占据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也不是建立一个在旧的社会基础上的所谓繁荣强大的帝国。
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这就是李归的理想。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李归不在乎前面的路会走的有多么坎坷。
另一方面,秦州在外人看来,李归的各项政策本来就耗资巨大了,而重修洛阳更是需要海量的人力物力,这样做会最终拖垮秦州的经济,乃是自取灭亡之道。
可是他们不了解李归,正如他们不了解这个即将开始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时代。
这将是一个科技和工业大发展的时代,为了完成这样的宏图,就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作为牺牲。
而依靠对外族和其他势力管辖下百姓的残酷压榨,可以使得秦州在相对温和的气氛下开始工业革命,这虽然虚伪却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所以李归不愿意也不能立即将势力快速向外扩张,因为他承担不起这么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手里玩弄着一个晶莹润滑的小玩意,李归闭目躺在躺椅上,感受着这时代的呼唤。
这是一块即使以后世的标准来看都十分不错的肥皂,更为重要的是在它的出现过程中李归没有任何参与的举动,完全是这个时空里一些小人物顺应社会需求的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