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热血残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儒家的逆袭 上

    工字轮擒纵机构的发明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就,它和之前发明的垂直放置的机轴擒纵机构不同,所以使得机芯相对变薄。

    这就意味着脱离座钟的束缚成为了可能,实际上在李归去世之后不久第一块手表就被制作出来了。

    虽然这时候的手表很大很丑,计时功能也十分不准确,但是依旧是伟大的杰作,让这个世界充满了一种不真实感。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穿越者来到这个时代,看到一帮身穿重甲拿着大刀长矛的武士突然掏出手表大叫道:“哎呀不好,快三点十分了,迟到了迟到了。”

    这该是怎样一个让人崩溃的场面?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是不会觉得这有什么滑稽的,站在这钟楼前面的广场上,戴克里先陷入了沉思。

    在这之后,戴克里先等人游览了长安,这座城市据说在几年前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但是戴克里先没有感觉到。

    繁华的街道、拥挤的人潮、琳琅满目的货物和各式各样的美食,都让这座城市令人流连忘返。

    但是这些都不是戴克里先关心的重点,他一直在思索为什么在这样的蛮荒土地上会有这样强大的文明。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那令人心驰神往的建筑——长安学宫,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切的答案。

    这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巨大到能容纳至少六千人在这里生活、读书。

    这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建筑,外人几乎没有可能进入里面一窥真容。

    这是一个神奇的建筑,里面教授的都是外界接触不到的神奇知识。

    这是一个伟大的建筑,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将改变世界的面貌。

    终于,戴克里先决定留在这里,他要弄清楚明人崛起的秘密,他要弄清楚引导这场崛起的那个人,他要研究明人崛起会给这个世界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变化。

    这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建安二年,戴克里先来到了长安并定居在了这里,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年的写书生涯。

    后来他历经千辛万苦返回了罗马,他的著作震惊了罗马的所有人,改变了欧洲的方方面面,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但是在长安,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一个历史名人住在了他们身边,他们关心的是建安二年的一件绝大的风波,风波的主角就是年幼的李顺李承乾。

    这件事说来话长,这得从儒家势力重新渗入秦州说起。

    其实自打初平四年开始,重新安定下来的长安不禁吸引了许多抱着发财梦的商人和一心出人头地的各族年轻人,也吸引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儒家门徒。

    他们来到长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抢夺舆论阵地,夺回学宫的主导权。

    儒家是一个十分现实的学派,得益于当权者的政策从而顺利崛起的他们对政治的变化一直具有敏锐的嗅觉。

    李归政权的迅速崛起早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早在汉中之时就有大量的儒家子弟游学汉中,在为严重失血的汉中补充了人才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

    当李归占据关中、河东之后局势开始明朗化,李归政权即使不能席卷全国,以他们的力量再加上关中的地利,只要内部不出现问题就一定会长期存在下去。

    这样一来来的就不仅仅是儒家的子弟了,那些真正的大人物也开始了动作。

    东汉时期,官学和私学都十分兴盛,尤其是私学,在东汉后期民间私学的规模甚至超过官学。

    一些大儒身边的弟子甚至可以超过千人,形成了一股股强大的力量。

    正是由于私学的昌盛,使士人开始热衷于游学。

    虽然游学的游动性使游学者学无定所,但他们一旦在经师出著录,就与业师紧密地联系起来,由此而导致了东汉政治颇有特色的士人群体。

    但是请不要误会,虽然这个士人群体里面世家大族的人确实很多,但是大多数人却都是庶族地主甚至是普通黎庶子弟,他们和世家大族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他们需要的只是依附权贵从而得到平步青云的机会和获取财富的途径,这个权贵可不是非得世家大族不可,明人权贵一样可以给他们这些东西。

    但是明人的治国思想和对儒家实际上的压制态度使得士人群体想要继续自己的老本行遇到了困难。

    毕竟这些人学了一辈子儒家经典,想要改弦易辙谈何容易?

    可是儒家在夺取当权者青睐支持方面确实是有一手的,他们不但有方法还很有毅力,而且善于根据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策略。

    在西汉初年,儒家隐忍六十年抓住汉武帝的心思一举翻身,北魏异族统治儒家一样隐忍数十年,借助孝文帝南迁的机会一举成功。

    即使是在最歧视汉人的蒙元,汉家儒生最后也渐渐控制了朝堂,只是因为元朝太过短命没有完全成功罢了。

    当今天下虽然是群雄并起、三强鼎立,但是只有袁绍和李归最有希望成为最后的赢家。

    袁绍那里儒家势力一统天下,而李归这里儒家却是被苦苦压制。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儒家宗师都坐不住了,开始寻求解决之道。

    这里面影响最大的就是颍容的亲自到来。

    颍容,字子严,陈国长平人也,博学多通,最为善长的是《春秋左氏》,曾经师从于太尉杨赐。

    他是一个真的热心学问的人,从不曾当官,郡举孝廉,州辟,公车征,皆不就。

    初平年间,避乱荆州,跟随他的学生多达上千人。

    但是他虽然不当官,不代表他不关心政治,毕竟这和他的学生们的前途密切相关,也关系到自身的切身利益。

    建安元年,他看到秦州的国势已经如日东升,就不顾高龄毅然率领弟子从荆州进入了关中。

    贾诩、荀攸等闻讯都亲自到武关去迎接他,但是为了避免引发墨家的反扑,他拒绝了荀攸等人让他在长安讲学的邀请,而是停留在杜县开始授徒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