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时代洪流 上
最后,朝廷和李归的关系恶化之后,各地诸侯都不禁有兔死狐悲之感。
毕竟,李归这件事最多只能说是“莫须有”,谁也解释不清,可是他对朝廷重新稳定下来的巨大功劳可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要是真的计较起来,现在的各家诸侯谁的屁股是干净的?
孙策父子两代人可都是实打实在逆贼袁术手下讨生活的。
刘表、刘焉这两位宗室都有过图谋不轨想要称帝的举动,天下人都知道,赖是赖不掉的。
公孙度、士燮两人放在皇权鼎盛时期,就凭他们的所作所为那足够杀上个一百次的。
而朝廷如此愚蠢的做派也让自己刚刚重新树立起来的那一点点权威瞬间丧失殆尽。
普天下稍有眼光的人都看出来了,这大汉朝算是彻底玩完了,连想成为东周也再无丝毫可能。
但是拥有杨彪、朱儁等元老名臣的朝廷怎么会做事如此不智呢?这让大家都大惑不解,难道这帮朝臣真的都老糊涂了?
反正不管别人老没老糊涂,杨彪这次是真的病倒了,不过他可不是因为老,而是被气得。
作为大汉朝顶级的世家,杨彪还是真心希望大汉朝能千秋万代永远延续下去的,可是他现在真的是无能为力啊。
天子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娶了不其候伏完的女儿伏寿为皇后,提拔伏完为辅国将军、仪同三司,掌握了朝廷的全部大权。
而他又让另一个妃子的父亲董承为太尉,排挤了朱儁在内的所有的老臣,掌握了军权。
董承的心腹王子服、种辑等都得以升为将军,富贵显赫。
这些举动也让大臣们看清了皇帝的心思,他不仅不信任李归这些诸侯,也同样不信任他们这些朝臣。
既然天子已经不信任自己等人了,那大家还不等着看笑话,哦,我们不行,你用的这些人就行?
当然了,就算他们不想站在一边看笑话也不行啊,因为你说的话没人听啊!
天子毕竟年幼,用的这两个人是真的不行。
伏完说得好听点是“沉深有大度,翩翩君子”,说难听点就是一个书呆子,还是胆小怕事的那种。
所以权力最终基本都集中在了董承手里,可是董承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纯粹的西凉武人。
纯粹的,你明白吧?就是脑子里肌肉多过脑浆的那种,做事随心所欲,完全不懂得长远谋划,比董卓、李傕还不如。
所以朝廷做出这样自毁长城的举动是一点也不奇怪。
这个时空的后世史学家研究这段历史时,大多都认为正是董承的一系列荒唐行为最终导致了汉朝的彻底灭亡。
可是,事实真的是表面这样简单吗?
反正贾诩是不这么想,当初他劝谏李归不要提议分封自缚手脚时,李归曾私下对他说道:“该来的无论怎样都会到来,不如做的堂堂正正,好让世人服气。”
现在看到朝廷终于走到了这样人心离丧的地步,饶是贾诩这样阴沉老辣之人也不禁心头冒出一阵凉气。
随着董承的倒行逆施,历史的车轮终于急速的滚动了起来。
袁绍得以暂时解除了来自李归、李傕的威胁,立刻亲率大军全力北上,拉开了和公孙瓒最后决战的序幕。
其实袁绍本意是不想打这一仗的,可是虽然公孙瓒早已经成为了一只死老虎,但是却老也不死。
而为了能尽快南下,袁绍三次派遣使者想和公孙瓒议和,一起南下共图大业。
但是公孙瓒虽然没拒绝,却也一直没答应,反而不断地在易京加强防护。
袁绍必须赶在中原的局势明朗之前彻底的安定自己的后方,所以没办法,只好自己亲自来送他上路了。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公孙瓒还曾经是天下最强的诸侯呢?
战况一直很激烈,激烈的出乎了袁绍的预料。
好不容易将公孙瓒围困在了易京,但是这个易京真的是很难打啊,战局就这样一直僵持着。
但是这次袁绍是彻底的发了狠,也带来了足够的粮食。
久攻不下之后,他下令一点一点的挖掘地道,每到达一个堡垒就彻底的毁掉一处,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到达了公孙瓒的中央堡垒。
这是一个巨大的土丘,地形十分险要,可是也架不住袁绍的水磨功夫。
最后公孙瓒眼见战局无望,就干净利索的杀掉了自己所有的亲人,然后引火**了。
至此,袁绍和公孙瓒长达七年的北方争霸终于结束了,比历史上少了一年,但是依然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公孙瓒死后,袁绍在上谷一带和草原各族会盟,结成了盟友,彻底解决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而在中原,同样是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曹操也迫不及待的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徐州吕布的战争。
虽然孙策最后关头爽约未到,但是曹操、刘备联军还是一路高奏凯歌,连战连捷,最后将吕布团团围困在了下邳城内。
说实话曹操都有点诧异吕布竟然是这样的不堪一击,亏自己精心谋划了这么久,真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白瞎了。
但是当初他和自己在兖州打得时候不是这样的呀,怎么得到了徐州之后反而变弱了呢?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不久之前吕布军内部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内斗。
吕布占据徐州之后,平生第一次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志得意满之余多年压抑的欲望也终于全面爆发出来了。
沉醉于酒色之间,吕布根本就无心政事,对于手下的疾苦自然也是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而他的手下又主要分成三大块:一直跟随他的并州旧部、流浪期间跟随他的河内部队和徐州、兖州的新收部众。
三种部众之间互相倾轧,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迅速的激化,其中日子最难熬的就是河内士兵。
忍无可忍之下,出身河内的大将郝萌起兵造反了,猝不及防之下惊慌失措的吕布甚至不得不躲到厕所里越墙逃走。
;
毕竟,李归这件事最多只能说是“莫须有”,谁也解释不清,可是他对朝廷重新稳定下来的巨大功劳可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要是真的计较起来,现在的各家诸侯谁的屁股是干净的?
孙策父子两代人可都是实打实在逆贼袁术手下讨生活的。
刘表、刘焉这两位宗室都有过图谋不轨想要称帝的举动,天下人都知道,赖是赖不掉的。
公孙度、士燮两人放在皇权鼎盛时期,就凭他们的所作所为那足够杀上个一百次的。
而朝廷如此愚蠢的做派也让自己刚刚重新树立起来的那一点点权威瞬间丧失殆尽。
普天下稍有眼光的人都看出来了,这大汉朝算是彻底玩完了,连想成为东周也再无丝毫可能。
但是拥有杨彪、朱儁等元老名臣的朝廷怎么会做事如此不智呢?这让大家都大惑不解,难道这帮朝臣真的都老糊涂了?
反正不管别人老没老糊涂,杨彪这次是真的病倒了,不过他可不是因为老,而是被气得。
作为大汉朝顶级的世家,杨彪还是真心希望大汉朝能千秋万代永远延续下去的,可是他现在真的是无能为力啊。
天子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娶了不其候伏完的女儿伏寿为皇后,提拔伏完为辅国将军、仪同三司,掌握了朝廷的全部大权。
而他又让另一个妃子的父亲董承为太尉,排挤了朱儁在内的所有的老臣,掌握了军权。
董承的心腹王子服、种辑等都得以升为将军,富贵显赫。
这些举动也让大臣们看清了皇帝的心思,他不仅不信任李归这些诸侯,也同样不信任他们这些朝臣。
既然天子已经不信任自己等人了,那大家还不等着看笑话,哦,我们不行,你用的这些人就行?
当然了,就算他们不想站在一边看笑话也不行啊,因为你说的话没人听啊!
天子毕竟年幼,用的这两个人是真的不行。
伏完说得好听点是“沉深有大度,翩翩君子”,说难听点就是一个书呆子,还是胆小怕事的那种。
所以权力最终基本都集中在了董承手里,可是董承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纯粹的西凉武人。
纯粹的,你明白吧?就是脑子里肌肉多过脑浆的那种,做事随心所欲,完全不懂得长远谋划,比董卓、李傕还不如。
所以朝廷做出这样自毁长城的举动是一点也不奇怪。
这个时空的后世史学家研究这段历史时,大多都认为正是董承的一系列荒唐行为最终导致了汉朝的彻底灭亡。
可是,事实真的是表面这样简单吗?
反正贾诩是不这么想,当初他劝谏李归不要提议分封自缚手脚时,李归曾私下对他说道:“该来的无论怎样都会到来,不如做的堂堂正正,好让世人服气。”
现在看到朝廷终于走到了这样人心离丧的地步,饶是贾诩这样阴沉老辣之人也不禁心头冒出一阵凉气。
随着董承的倒行逆施,历史的车轮终于急速的滚动了起来。
袁绍得以暂时解除了来自李归、李傕的威胁,立刻亲率大军全力北上,拉开了和公孙瓒最后决战的序幕。
其实袁绍本意是不想打这一仗的,可是虽然公孙瓒早已经成为了一只死老虎,但是却老也不死。
而为了能尽快南下,袁绍三次派遣使者想和公孙瓒议和,一起南下共图大业。
但是公孙瓒虽然没拒绝,却也一直没答应,反而不断地在易京加强防护。
袁绍必须赶在中原的局势明朗之前彻底的安定自己的后方,所以没办法,只好自己亲自来送他上路了。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公孙瓒还曾经是天下最强的诸侯呢?
战况一直很激烈,激烈的出乎了袁绍的预料。
好不容易将公孙瓒围困在了易京,但是这个易京真的是很难打啊,战局就这样一直僵持着。
但是这次袁绍是彻底的发了狠,也带来了足够的粮食。
久攻不下之后,他下令一点一点的挖掘地道,每到达一个堡垒就彻底的毁掉一处,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到达了公孙瓒的中央堡垒。
这是一个巨大的土丘,地形十分险要,可是也架不住袁绍的水磨功夫。
最后公孙瓒眼见战局无望,就干净利索的杀掉了自己所有的亲人,然后引火**了。
至此,袁绍和公孙瓒长达七年的北方争霸终于结束了,比历史上少了一年,但是依然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公孙瓒死后,袁绍在上谷一带和草原各族会盟,结成了盟友,彻底解决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而在中原,同样是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曹操也迫不及待的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徐州吕布的战争。
虽然孙策最后关头爽约未到,但是曹操、刘备联军还是一路高奏凯歌,连战连捷,最后将吕布团团围困在了下邳城内。
说实话曹操都有点诧异吕布竟然是这样的不堪一击,亏自己精心谋划了这么久,真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白瞎了。
但是当初他和自己在兖州打得时候不是这样的呀,怎么得到了徐州之后反而变弱了呢?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不久之前吕布军内部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内斗。
吕布占据徐州之后,平生第一次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志得意满之余多年压抑的欲望也终于全面爆发出来了。
沉醉于酒色之间,吕布根本就无心政事,对于手下的疾苦自然也是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而他的手下又主要分成三大块:一直跟随他的并州旧部、流浪期间跟随他的河内部队和徐州、兖州的新收部众。
三种部众之间互相倾轧,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迅速的激化,其中日子最难熬的就是河内士兵。
忍无可忍之下,出身河内的大将郝萌起兵造反了,猝不及防之下惊慌失措的吕布甚至不得不躲到厕所里越墙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