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善后
因为对这些人来说,大政方针都是李归决策的,你就是国家,好处既然是你拿大头,那这些东西自然也要由你来扛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在外,称王的消息只怕早已经传到了各家势力那里,你要是突然又说不称王了,除了给人留下笑柄外还会招来别人的轻视,刘焉、刘表等人就是前车之鉴。
而对于大汉朝廷来说,称王之后取不取消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难道以后造反的人喊一句我不造反了就可以重新成为良民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嘛。
所以李归在清醒后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挽回目前的不利局面,但是其中绝对不包括取消称王。
李归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派遣使者前往各家诸侯那里劝说他们也都称王自立,大家互相承认。
毕竟目前大张旗鼓要一统天下的只有袁绍和曹操,除了他们别的诸侯最大的目标都暂时是割据一方。
既然都准备进行割据了,那何不干脆好好地爽一把?何况现在已经有了李归这个出头鸟了。
李归的第二个举动就是派遣使者前往许都进行解释。
其实到底该如何解释连李归自己都不知怎么开口,因为这件事实际上它就根本解释不了。
就算是朝廷知道你是遇刺之后不得不称的王,可性质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本就说明你根本从来无意将权力重新还给朝廷,称王只在于早晚,而不是是否。
虽然这种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公开表现出来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这就像民国时,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军阀你自封个省长、司令什么的没有问题,但你要是敢宣布自成一国当个总统什么的那就是天大问题了。
再想想看,就在三国时期,以后来曹操的功绩、在朝廷上一手遮天的权势、汉家的衰弱程度,他称王时受到的阻力之又何其之大!对政权的影响又何其之深!
所以指望朝廷现在就能咽下自己称王这颗苦果,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不可能归不可能,自己的态度还是要表的,自己想做的是齐桓公,不是秦始皇,嘿嘿,至少现在是。
李归的第三个举动就是决定开科取士,并将这件事向全天下进行宣传。
开科取士这件事从李归起兵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准备,但是即使到了今天却依然没有推行,其中过程可谓是一破三折。
早在李归刚刚占据汉中的时候他就已经准备进行开科取士吸引天下的人才,但是很快李归就发现自己的想法根本就行不通。
一来李归当时名望不显、地盘小而且偏僻,而且汉中本身各种宗教的信徒就多,受过教育的人却很少,所以根本吸引不到什么像样的人才来参加科举。
二来当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李归才发现要想进行一场有效而公正的大规模考试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首先李归发现卷子怎么出实在是一个有技巧的事,你的试卷不能出的同一个人有时可以考满分有时却是不及格甚至零分。
很可怜李归手下没有可以出试卷的人,而他自己出的卷子就是这种效果。
李归现在对后世出高考试卷那些大师简直是要顶礼膜拜了,怎么就能出的那么有水平,让大多数人都和平时的水准差不多,真是神人也。
第二就算是勉强出了个卷子怎么改、谁来改也是一个大问题,同一份卷子不同的人来改绝对是不同的结果。
你就想啊,哪怕同一批美女让大家来打分,你眼中第一的美女有可能就是别人眼里垫底的货,试卷尤其是语文试卷也同样如此。
那就只能标准化来评分了,好吧,在这个既无电脑也无足够人才储备的时代,你给我搞一套标准化试卷来试试。
第三是最关键的,如何防止作弊,如何能在不同的考场保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这在当时的汉中也根本难以做好。
毕竟这个时代别说没有电话,就连手表也没有啊。
所以这件事就这样黄了,直到五年前李归平定凉州,为了平衡墨家势力的扩展贾诩再次向李归提出了开科取士的建议。
但是经过仔细权衡之后,李归再次推迟了这件事。
这个时候的李归地盘已经够大、名望也够高,外地来的云集长安的庶族士人乃至世家子弟多如过江之鲫,考生来源已经没有问题。
而这些年人才来投再加上汉中学宫毕业的学子,举行一次小规模的考试也不是难事,就连试卷经过多年摸索也不是不能出的有一定水平。
这时候原始的座钟也已经成形,基本的时间控制不再是问题。
但是问题是,李归发现自己给予厚望的学宫子弟根本考不过这些外来士人,哪怕加上理科试卷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真的开科取士的情况下,混进队伍的大多数都是和自己不一心的人。
这种不一心不是说这些人吃着李归的饭心里想的却是别的诸侯或者是朝廷,恰恰相反,这些人因为李归的知遇之恩绝对是忠心耿耿,甚至可以为他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这里的不一心是说他们愿意效忠李归这个衣食父母,也可以效忠李归的子子孙孙,但是绝不会认同李归的治国理念。
他们要做的是慢慢把明教这艘大船重新拉回到“正道”上来,让李归成为一个“治世明君”,就像历代农民军起义成功后的急剧转变一样。
像后世的朱元璋的大明就是一个完美的范例展示,第一代不行就第二代,第二代不行就第三代,他们很有耐性。
但是如果这种转变从根本上不能实现的时候,这些人很可能就会变成自己最凶恶的敌人。
就比如后世本来想改造天平天国失败后纷纷起兵与天平天国血战到底的左宗棠等人。
而自己能像这些士人希望的那样改弦易帜吗?绝无丝毫可能。
但是虽然李归自己有一种应天顺人的自负,却也不敢真的和他们公开决裂,势力越是发展就越是感到士人势力的强大。
;
在外,称王的消息只怕早已经传到了各家势力那里,你要是突然又说不称王了,除了给人留下笑柄外还会招来别人的轻视,刘焉、刘表等人就是前车之鉴。
而对于大汉朝廷来说,称王之后取不取消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难道以后造反的人喊一句我不造反了就可以重新成为良民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嘛。
所以李归在清醒后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挽回目前的不利局面,但是其中绝对不包括取消称王。
李归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派遣使者前往各家诸侯那里劝说他们也都称王自立,大家互相承认。
毕竟目前大张旗鼓要一统天下的只有袁绍和曹操,除了他们别的诸侯最大的目标都暂时是割据一方。
既然都准备进行割据了,那何不干脆好好地爽一把?何况现在已经有了李归这个出头鸟了。
李归的第二个举动就是派遣使者前往许都进行解释。
其实到底该如何解释连李归自己都不知怎么开口,因为这件事实际上它就根本解释不了。
就算是朝廷知道你是遇刺之后不得不称的王,可性质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本就说明你根本从来无意将权力重新还给朝廷,称王只在于早晚,而不是是否。
虽然这种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公开表现出来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这就像民国时,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军阀你自封个省长、司令什么的没有问题,但你要是敢宣布自成一国当个总统什么的那就是天大问题了。
再想想看,就在三国时期,以后来曹操的功绩、在朝廷上一手遮天的权势、汉家的衰弱程度,他称王时受到的阻力之又何其之大!对政权的影响又何其之深!
所以指望朝廷现在就能咽下自己称王这颗苦果,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不可能归不可能,自己的态度还是要表的,自己想做的是齐桓公,不是秦始皇,嘿嘿,至少现在是。
李归的第三个举动就是决定开科取士,并将这件事向全天下进行宣传。
开科取士这件事从李归起兵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准备,但是即使到了今天却依然没有推行,其中过程可谓是一破三折。
早在李归刚刚占据汉中的时候他就已经准备进行开科取士吸引天下的人才,但是很快李归就发现自己的想法根本就行不通。
一来李归当时名望不显、地盘小而且偏僻,而且汉中本身各种宗教的信徒就多,受过教育的人却很少,所以根本吸引不到什么像样的人才来参加科举。
二来当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李归才发现要想进行一场有效而公正的大规模考试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首先李归发现卷子怎么出实在是一个有技巧的事,你的试卷不能出的同一个人有时可以考满分有时却是不及格甚至零分。
很可怜李归手下没有可以出试卷的人,而他自己出的卷子就是这种效果。
李归现在对后世出高考试卷那些大师简直是要顶礼膜拜了,怎么就能出的那么有水平,让大多数人都和平时的水准差不多,真是神人也。
第二就算是勉强出了个卷子怎么改、谁来改也是一个大问题,同一份卷子不同的人来改绝对是不同的结果。
你就想啊,哪怕同一批美女让大家来打分,你眼中第一的美女有可能就是别人眼里垫底的货,试卷尤其是语文试卷也同样如此。
那就只能标准化来评分了,好吧,在这个既无电脑也无足够人才储备的时代,你给我搞一套标准化试卷来试试。
第三是最关键的,如何防止作弊,如何能在不同的考场保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这在当时的汉中也根本难以做好。
毕竟这个时代别说没有电话,就连手表也没有啊。
所以这件事就这样黄了,直到五年前李归平定凉州,为了平衡墨家势力的扩展贾诩再次向李归提出了开科取士的建议。
但是经过仔细权衡之后,李归再次推迟了这件事。
这个时候的李归地盘已经够大、名望也够高,外地来的云集长安的庶族士人乃至世家子弟多如过江之鲫,考生来源已经没有问题。
而这些年人才来投再加上汉中学宫毕业的学子,举行一次小规模的考试也不是难事,就连试卷经过多年摸索也不是不能出的有一定水平。
这时候原始的座钟也已经成形,基本的时间控制不再是问题。
但是问题是,李归发现自己给予厚望的学宫子弟根本考不过这些外来士人,哪怕加上理科试卷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真的开科取士的情况下,混进队伍的大多数都是和自己不一心的人。
这种不一心不是说这些人吃着李归的饭心里想的却是别的诸侯或者是朝廷,恰恰相反,这些人因为李归的知遇之恩绝对是忠心耿耿,甚至可以为他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这里的不一心是说他们愿意效忠李归这个衣食父母,也可以效忠李归的子子孙孙,但是绝不会认同李归的治国理念。
他们要做的是慢慢把明教这艘大船重新拉回到“正道”上来,让李归成为一个“治世明君”,就像历代农民军起义成功后的急剧转变一样。
像后世的朱元璋的大明就是一个完美的范例展示,第一代不行就第二代,第二代不行就第三代,他们很有耐性。
但是如果这种转变从根本上不能实现的时候,这些人很可能就会变成自己最凶恶的敌人。
就比如后世本来想改造天平天国失败后纷纷起兵与天平天国血战到底的左宗棠等人。
而自己能像这些士人希望的那样改弦易帜吗?绝无丝毫可能。
但是虽然李归自己有一种应天顺人的自负,却也不敢真的和他们公开决裂,势力越是发展就越是感到士人势力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