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宿命的相遇
从私来说,公孙度如果主动袭击公孙瓒那是和公孙家彻底决裂,这并不是公孙度想要的结果。
从公来说,两人的主要敌手都是乌桓,在彻底消灭乌桓之前,两家也没有交手的必要。
所以公孙瓒和公孙度实际上一直保持着一种近似于盟友的关系。
也就是说从家族私仇的角度来看,公孙度和袁绍本就有很深的矛盾,只不过历史上袁绍势大难敌,公孙度一直不敢动罢了。
要知道实际上就算是官渡之战后袁绍依然是天下至强,对他曹操还是不得不处于守势,何况公孙度?
但在这个时空因为李归的乱入一切都不同了,袁绍败得实际上比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还惨,而他对手却比历史上强大的太多太多。
既然袁绍处境如此不利,那他那广袤肥沃的领土自然也就吸引着所有的野心家,其中袁绍实力薄弱的幽州就像磁石一般吸引了公孙度。
虽然在内地人看来幽州地方偏僻人口稀少,可是相对辽东,还是更加繁荣富庶一些。
已经正式称王的公孙度并不糊涂,他知道自己一旦称王就已经没有了回头之路。
所以他必须快速扩张自己的势力,才能从容对付那些不怀好意的敌人,幽州就是他最好的猎物。
至于说勇气,要李归的成功不但强烈刺激了孙策那样的年轻人,也同样刺激了公孙度这样的枭雄的勃勃野心。
他一个胡人都能做到的事,我公孙度出身名门又这么英明神武难道做不到?
另一方面,三郡乌桓尤其是辽西、辽东乌桓的势力急剧扩张也是公孙度不得不痛下杀手的原因所在。
乌桓人最早是原来东湖人的一支,与鲜卑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顿单于袭破了东胡人,东胡人向北败退,其中一支来到科尔沁草原的中心地带的乌桓山,自称乌桓部落。
东汉中后期,各地乌桓由于战争迁徙和民族融合成分越来越复杂。
这时的乌桓中融入了大量的匈奴人、鲜卑人、汉人、林胡、羯等多种成份,人口空前增加,地域分布也逐步开始向华北和塞外西部发展。
他们分成多个部落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不相属统,在前进的道路上分道扬镳、各自发展。
到了灵帝时,上谷乌桓大人难楼的部落有部众九千余落(乌桓人的管理单位),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的部落有五千余落,皆自称为王。
辽东乌桓大人苏仆延有部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有部众八百余落亦自称汗鲁王。
四郡乌桓再加上散居的渔阳乌桓就是所谓的“幽州乌桓”,他们当中又以辽西乌桓最强盛,辽东、右北平二郡乌桓常奉之为盟主。
这时东汉王朝衰弱,中原爆发黄巾起义、地方群雄乘势并起,战乱频频。
东汉的中山相张纯、泰山太守张举与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结盟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聚众十余万,屯驻肥如形成了不小的割据势力。
但是这时候他们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先是公孙瓒的不断出击给乌桓各部落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至于到了每家都有战死之人的地步。
紧接着公孙度崛起辽东,几次大战将辽东乌桓赶到了辽东属国,辽东境内的地盘几乎损失殆尽,不得不向公孙度称臣。
而在后来在消灭公孙瓒的过程中,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战死,儿子楼班年少,侄子蹋顿有武略,代立并且总领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辽东大人苏仆延、右北平大人乌延等。
这是乌桓的一次浴火重生,因为从能力上来看蹋顿比丘力居要厉害得多。
在蹋顿统领下乌桓各部联合起来与袁绍联盟,共同消灭了死敌公孙瓒。
袁绍为此矫诏宣布册封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为单于,并授与他们印、车、华盖、羽旄、黄屋、左纛等物品。
他还帮助乌桓人建立起了正规的军队,设千夫长、百夫长相统领,使得乌桓有了形成国家雏形的趋势,而这是公孙度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而另一方面,自从公孙度崛起以后,辽东乌桓的地盘就不断萎缩,而作为乌桓经济基础的奴隶制也因为公孙度的崛起而受到了动摇。
毕竟,要想一直从汉地大规模的掠夺人口还是比较困难的,乌桓人真正的奴隶来援主体还是东面和北面的弱小民族,而公孙度崛起后挡住了他们捕捉奴隶的路。
所以说就算没有外人的挑拨,重新复苏的乌桓迟早也会去找公孙度的麻烦。
所以当战争来临的时候,三郡乌桓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准备的。
在蹋顿的带领下,他们立刻迅速的集结了起来,在辽东属国的昌黎一带和公孙度对峙了起来。
三郡乌桓合起来总兵力达到了近两万人,而且多数都是骑兵,战斗力不容小觑。
表面看乌桓有着以逸待劳的优势,兵马“盛众”,但他们实际上对公孙度的到来是措手不及的,并没有真正做好战争的准备。
而且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乌桓的单兵能力虽强,但整体作战能力比较弱。
两军在渝水旁边摆开阵形,只见乌桓骑兵铺天盖地、来势汹汹,掀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眼见乌桓大军如此气势,公孙度军阵中有些慌乱,一些士兵也面露恐惧。
见此情形,公孙度丝毫不惧,却对长子公孙康道:“那李归十八起兵横行天下,所向无前,我老了,你若是没有足够的威望怎么匹敌这样的枭雄?”
当年公孙康小小年纪就被辽东太守公孙昭强征入伍做了一个小小的伍长派往了前线,却能在和异族的战斗中活了下来,可见他的勇武。
但是更可贵的是他不仅仅有勇武,还有着过人的战场嗅觉。
他没有立刻回答父亲的问话,而是先纵马登上边上的小山仔细打量着对手,发现乌桓军布阵无法,阵形十分松散。
;
从公来说,两人的主要敌手都是乌桓,在彻底消灭乌桓之前,两家也没有交手的必要。
所以公孙瓒和公孙度实际上一直保持着一种近似于盟友的关系。
也就是说从家族私仇的角度来看,公孙度和袁绍本就有很深的矛盾,只不过历史上袁绍势大难敌,公孙度一直不敢动罢了。
要知道实际上就算是官渡之战后袁绍依然是天下至强,对他曹操还是不得不处于守势,何况公孙度?
但在这个时空因为李归的乱入一切都不同了,袁绍败得实际上比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还惨,而他对手却比历史上强大的太多太多。
既然袁绍处境如此不利,那他那广袤肥沃的领土自然也就吸引着所有的野心家,其中袁绍实力薄弱的幽州就像磁石一般吸引了公孙度。
虽然在内地人看来幽州地方偏僻人口稀少,可是相对辽东,还是更加繁荣富庶一些。
已经正式称王的公孙度并不糊涂,他知道自己一旦称王就已经没有了回头之路。
所以他必须快速扩张自己的势力,才能从容对付那些不怀好意的敌人,幽州就是他最好的猎物。
至于说勇气,要李归的成功不但强烈刺激了孙策那样的年轻人,也同样刺激了公孙度这样的枭雄的勃勃野心。
他一个胡人都能做到的事,我公孙度出身名门又这么英明神武难道做不到?
另一方面,三郡乌桓尤其是辽西、辽东乌桓的势力急剧扩张也是公孙度不得不痛下杀手的原因所在。
乌桓人最早是原来东湖人的一支,与鲜卑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顿单于袭破了东胡人,东胡人向北败退,其中一支来到科尔沁草原的中心地带的乌桓山,自称乌桓部落。
东汉中后期,各地乌桓由于战争迁徙和民族融合成分越来越复杂。
这时的乌桓中融入了大量的匈奴人、鲜卑人、汉人、林胡、羯等多种成份,人口空前增加,地域分布也逐步开始向华北和塞外西部发展。
他们分成多个部落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不相属统,在前进的道路上分道扬镳、各自发展。
到了灵帝时,上谷乌桓大人难楼的部落有部众九千余落(乌桓人的管理单位),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的部落有五千余落,皆自称为王。
辽东乌桓大人苏仆延有部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有部众八百余落亦自称汗鲁王。
四郡乌桓再加上散居的渔阳乌桓就是所谓的“幽州乌桓”,他们当中又以辽西乌桓最强盛,辽东、右北平二郡乌桓常奉之为盟主。
这时东汉王朝衰弱,中原爆发黄巾起义、地方群雄乘势并起,战乱频频。
东汉的中山相张纯、泰山太守张举与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结盟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聚众十余万,屯驻肥如形成了不小的割据势力。
但是这时候他们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先是公孙瓒的不断出击给乌桓各部落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至于到了每家都有战死之人的地步。
紧接着公孙度崛起辽东,几次大战将辽东乌桓赶到了辽东属国,辽东境内的地盘几乎损失殆尽,不得不向公孙度称臣。
而在后来在消灭公孙瓒的过程中,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战死,儿子楼班年少,侄子蹋顿有武略,代立并且总领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辽东大人苏仆延、右北平大人乌延等。
这是乌桓的一次浴火重生,因为从能力上来看蹋顿比丘力居要厉害得多。
在蹋顿统领下乌桓各部联合起来与袁绍联盟,共同消灭了死敌公孙瓒。
袁绍为此矫诏宣布册封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为单于,并授与他们印、车、华盖、羽旄、黄屋、左纛等物品。
他还帮助乌桓人建立起了正规的军队,设千夫长、百夫长相统领,使得乌桓有了形成国家雏形的趋势,而这是公孙度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而另一方面,自从公孙度崛起以后,辽东乌桓的地盘就不断萎缩,而作为乌桓经济基础的奴隶制也因为公孙度的崛起而受到了动摇。
毕竟,要想一直从汉地大规模的掠夺人口还是比较困难的,乌桓人真正的奴隶来援主体还是东面和北面的弱小民族,而公孙度崛起后挡住了他们捕捉奴隶的路。
所以说就算没有外人的挑拨,重新复苏的乌桓迟早也会去找公孙度的麻烦。
所以当战争来临的时候,三郡乌桓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准备的。
在蹋顿的带领下,他们立刻迅速的集结了起来,在辽东属国的昌黎一带和公孙度对峙了起来。
三郡乌桓合起来总兵力达到了近两万人,而且多数都是骑兵,战斗力不容小觑。
表面看乌桓有着以逸待劳的优势,兵马“盛众”,但他们实际上对公孙度的到来是措手不及的,并没有真正做好战争的准备。
而且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乌桓的单兵能力虽强,但整体作战能力比较弱。
两军在渝水旁边摆开阵形,只见乌桓骑兵铺天盖地、来势汹汹,掀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眼见乌桓大军如此气势,公孙度军阵中有些慌乱,一些士兵也面露恐惧。
见此情形,公孙度丝毫不惧,却对长子公孙康道:“那李归十八起兵横行天下,所向无前,我老了,你若是没有足够的威望怎么匹敌这样的枭雄?”
当年公孙康小小年纪就被辽东太守公孙昭强征入伍做了一个小小的伍长派往了前线,却能在和异族的战斗中活了下来,可见他的勇武。
但是更可贵的是他不仅仅有勇武,还有着过人的战场嗅觉。
他没有立刻回答父亲的问话,而是先纵马登上边上的小山仔细打量着对手,发现乌桓军布阵无法,阵形十分松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