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合纵伐明
是否接受袁绍的求和利弊从表面上看还是比较清楚的:
从有利的一面来看,一可以大涨了朝廷的声威,进一步震慑南方那些心怀观望的诸侯;二是可以腾出兵力全心全意对付明人的挑战。
从不利的一面来看:
一来这有可能会给了袁绍喘息的机会,从而留下后患。
二来一旦明人一旦觉得处境不妙很有可能就会先发制人,而且选择曹操这边下手的可能性更大,这对还未完全修整好的曹军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三来作为顶级世家出身又极具个人魅力的袁绍一旦进京,必然会得到很多朝臣和失意世家的拥戴,从而在朝廷内部形成一股制衡曹操权力的力量。
这也是以孔融为代表的清流大声疾呼接受袁绍重返朝廷的最深层原因,而这不是曹操所愿意见到的。
但是从更深的层次来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明国到底有多强,是否已经强到了让所有势力必须立刻联合起来的程度。
说实话,在这次李归出兵讨伐袁绍之前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太多人真的看好李归可以一统天下,即使他早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和治国手腕,明人的势力也是蒸蒸日上。
因为李归占据的那些地方要不就是世家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的地方,如关中,要不就是在整个东汉时期都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如凉州、汉中。
东汉所有的豪门世家实际上都集中在河北、中原和荆州、扬州一带。
他们的私兵动辄以千计,到了灵帝时期已经不是可以傲视郡县的问题了,很多人就连皇帝也已经不放在眼里。
而李归之前对弘农杨家的优待和长时间对南阳豪门的无所作为也让大家对此更加深信不疑,甚至包括曹操在内。
所以李归要不就改弦易辙和世家大族分享权力,要不就只能乖乖的呆在关西那偏远荒凉的地方苟延残喘,坐等中原出现明主决定是投降还是灭亡。
但这一次明人横扫冀州吓坏的可不仅仅是冀州的世家们,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们一样对此是极为震惊的。
李归既没有与世家力量妥协,也没有坐以待毙,他用在河北的行动证明了他的决心,他与世家大族绝对是势不两立的。
而且不仅仅如此,这次规模庞大、组织难度惊人的破坏活动也彻底的将明国的实力完整的展现出来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背后需要动员的财力、物力、人员调配能力、对部队的控制力都到了一个现在的曹操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如果明国已经真的强到了任何人都不能单独抵抗的地步,那么联合袁绍自然是不二的选择。
但是如果李归只是在为了掩盖内部的问题而倾尽国力虚张声势,那上策自然是先行吞并冀州之后再和明国一决雌雄。
这个判断是如此难以决断,在曹操内部的会议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而曹操自己也犹豫不决。
只有一个人心里是绝对平静的,那就是曹仁。
从一开始李归刚刚占据关中的时候,曹仁就不认为自己一方有和李归始终和平共处的可能。
他清楚的记得戏志才的话:教育的普及,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哪怕是教的全都是夫子的东西,也是在彻底斩断世家的根基。
因为世家之所以成为世家,最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土地,也不是财富,而是对知识的垄断。
正因为世家垄断了知识,所以造成了绝大多数治国的才智之士都是世家子弟,任何人要想治理国家都不得不依靠他们。
而当国家权力掌握在世家手里的时候,什么财富、土地那就自然而然的滚滚而来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世家力量和明人根本没有任何共存的可能,曹操要想同时得到这两方的支持是绝无可能的。
而曹操能舍弃世家的支持吗?答案自然是不能。
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曹仁一直关注着明人的所有动静,一有闲暇他就会跑到关中去生活一段时间,所以他对明国的了解远比任何曹操手下的其他人都要来的深刻。
在他看来,明人的实力不是是否强大到需要联合袁绍的地步,而是就算是联合了袁绍能不能对抗的问题。
最后在一天夜里他独自一人找到曹操道:“明国之势一日千里,外人或许不知道,我却是深知的,若是我们不能趁现在将它扼杀,则必败无疑。”
“而袁绍的诚意无须怀疑,他之前连投降朝廷都不愿意,又怎么会愿意投降李归?所以明人来袭一定会拼死抵抗正好为我们守住了北部边界。”
“袁绍虽然实力犹存,但是他这次进京之后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威胁,他错就错在认为自己可以调和好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大力的支持袁谭,拉近他和袁尚之间实力上的差距,这样一来有明人在侧的时候他们还能更好的共同抵御强敌,而一旦明人的威胁解除两人必定自相残杀。”
“要是他们被明人消灭了正好也为我们消耗了明人的力量。”
“要是我们真的击败了明人,到时候兄长正好可以慢慢收取明人的遗产,等到他们杀得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全力出击,冀州不难一举平定也。”
“所以我们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和袁绍结盟共同对抗李归,不仅如此,还要和其他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否则仅仅凭我们两家的实力还不够。”
曹操沉吟了一下道:“你有什么具体建议?”
曹仁咬了咬牙道:“可以上书天子封那些安定地方有大功于朝廷的宗室为王,以刘表为楚王,刘璋为蜀王,这样一来必然可以让他们和李归之间产生猜疑。”
“以他们的实力难以单独对抗李归,必然的寻找外援,那么四家合力一起讨伐明人,那李归即使有三头六臂只怕也是首尾难顾,这样大事可定也。”
;
从有利的一面来看,一可以大涨了朝廷的声威,进一步震慑南方那些心怀观望的诸侯;二是可以腾出兵力全心全意对付明人的挑战。
从不利的一面来看:
一来这有可能会给了袁绍喘息的机会,从而留下后患。
二来一旦明人一旦觉得处境不妙很有可能就会先发制人,而且选择曹操这边下手的可能性更大,这对还未完全修整好的曹军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三来作为顶级世家出身又极具个人魅力的袁绍一旦进京,必然会得到很多朝臣和失意世家的拥戴,从而在朝廷内部形成一股制衡曹操权力的力量。
这也是以孔融为代表的清流大声疾呼接受袁绍重返朝廷的最深层原因,而这不是曹操所愿意见到的。
但是从更深的层次来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明国到底有多强,是否已经强到了让所有势力必须立刻联合起来的程度。
说实话,在这次李归出兵讨伐袁绍之前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太多人真的看好李归可以一统天下,即使他早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和治国手腕,明人的势力也是蒸蒸日上。
因为李归占据的那些地方要不就是世家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的地方,如关中,要不就是在整个东汉时期都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如凉州、汉中。
东汉所有的豪门世家实际上都集中在河北、中原和荆州、扬州一带。
他们的私兵动辄以千计,到了灵帝时期已经不是可以傲视郡县的问题了,很多人就连皇帝也已经不放在眼里。
而李归之前对弘农杨家的优待和长时间对南阳豪门的无所作为也让大家对此更加深信不疑,甚至包括曹操在内。
所以李归要不就改弦易辙和世家大族分享权力,要不就只能乖乖的呆在关西那偏远荒凉的地方苟延残喘,坐等中原出现明主决定是投降还是灭亡。
但这一次明人横扫冀州吓坏的可不仅仅是冀州的世家们,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们一样对此是极为震惊的。
李归既没有与世家力量妥协,也没有坐以待毙,他用在河北的行动证明了他的决心,他与世家大族绝对是势不两立的。
而且不仅仅如此,这次规模庞大、组织难度惊人的破坏活动也彻底的将明国的实力完整的展现出来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背后需要动员的财力、物力、人员调配能力、对部队的控制力都到了一个现在的曹操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如果明国已经真的强到了任何人都不能单独抵抗的地步,那么联合袁绍自然是不二的选择。
但是如果李归只是在为了掩盖内部的问题而倾尽国力虚张声势,那上策自然是先行吞并冀州之后再和明国一决雌雄。
这个判断是如此难以决断,在曹操内部的会议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而曹操自己也犹豫不决。
只有一个人心里是绝对平静的,那就是曹仁。
从一开始李归刚刚占据关中的时候,曹仁就不认为自己一方有和李归始终和平共处的可能。
他清楚的记得戏志才的话:教育的普及,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哪怕是教的全都是夫子的东西,也是在彻底斩断世家的根基。
因为世家之所以成为世家,最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土地,也不是财富,而是对知识的垄断。
正因为世家垄断了知识,所以造成了绝大多数治国的才智之士都是世家子弟,任何人要想治理国家都不得不依靠他们。
而当国家权力掌握在世家手里的时候,什么财富、土地那就自然而然的滚滚而来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世家力量和明人根本没有任何共存的可能,曹操要想同时得到这两方的支持是绝无可能的。
而曹操能舍弃世家的支持吗?答案自然是不能。
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曹仁一直关注着明人的所有动静,一有闲暇他就会跑到关中去生活一段时间,所以他对明国的了解远比任何曹操手下的其他人都要来的深刻。
在他看来,明人的实力不是是否强大到需要联合袁绍的地步,而是就算是联合了袁绍能不能对抗的问题。
最后在一天夜里他独自一人找到曹操道:“明国之势一日千里,外人或许不知道,我却是深知的,若是我们不能趁现在将它扼杀,则必败无疑。”
“而袁绍的诚意无须怀疑,他之前连投降朝廷都不愿意,又怎么会愿意投降李归?所以明人来袭一定会拼死抵抗正好为我们守住了北部边界。”
“袁绍虽然实力犹存,但是他这次进京之后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威胁,他错就错在认为自己可以调和好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大力的支持袁谭,拉近他和袁尚之间实力上的差距,这样一来有明人在侧的时候他们还能更好的共同抵御强敌,而一旦明人的威胁解除两人必定自相残杀。”
“要是他们被明人消灭了正好也为我们消耗了明人的力量。”
“要是我们真的击败了明人,到时候兄长正好可以慢慢收取明人的遗产,等到他们杀得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全力出击,冀州不难一举平定也。”
“所以我们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和袁绍结盟共同对抗李归,不仅如此,还要和其他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否则仅仅凭我们两家的实力还不够。”
曹操沉吟了一下道:“你有什么具体建议?”
曹仁咬了咬牙道:“可以上书天子封那些安定地方有大功于朝廷的宗室为王,以刘表为楚王,刘璋为蜀王,这样一来必然可以让他们和李归之间产生猜疑。”
“以他们的实力难以单独对抗李归,必然的寻找外援,那么四家合力一起讨伐明人,那李归即使有三头六臂只怕也是首尾难顾,这样大事可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