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据理力争
对蒋先生的表态并不满意的陈海松放下手里的茶杯,没有激动和兴奋,淡淡地说:“委座,你青年时期的愿望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当时的北洋政府政府不愿为蛮荒之地与列强国家龌龊,没有强硬的态度和强大的军事、物资、经济、外交、宗教等方面的充分准备。
一个徐树铮带着一个3000人的混成旅试图控制蒙古事实证明是不现实的,不仅白俄、苏俄、分离主义分子攻击他,连受到哲布尊丹巴活佛蛊惑的普通僧众、牧民也不支持他,而他却得不到国内的有力支持,你现在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去完成你的心愿也是不现实的!”
这小子说的如此决绝,不现实你们提什么建议?旁边一直认真倾听的陈布雷看出了蒋先生的极度失望和被耍后的极度愤怒,忙接过话头:“海松,从周先生提起收复蒙古时我就很吃惊,中国现在战乱未平,为何要在已经事实上独立的蒙古向强大的苏联盟友发起挑战呢?
现在我似乎听出来了,你是有把握也有顾虑的。军事上进入蒙古并不难,斯大林邀请你去相信是想借重中国军队的力量帮助苏军打败日军,而你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以你的智谋、八路军的战斗力、远强于日军的特战队、苏联提供的现代化装备完成这个任务并不难。
难的是战后你的身份,你是以援苏军的名义接受苏联、蒙古方面的感谢退回绥远还是以中国驻蒙古军队的合法身份长久驻留,而这不是你所能决定的,需要政府的认可、授权。而你发现政府并不希望为此冒险。并不愿意卷入此事。不会为这次行动提供军事的、经济的、宗教方面的支持,你很有可能一番心血付诸东流,所以你在犹豫、彷徨,对吗?”
这也看得出来?蒋先生的智囊名不虚传啊!陈海松心生敬仰,自己不好直接说出来的为难事被他直接挑破确实可以直接进入到实质性商谈中,不由得重重地点了两下头。
“布雷先生满腹锦绣看得透彻,现在的问题确实如此,不是我去不去、该不该去的问题。我早已做好了去的准备,而且做好了全歼兴安岭以西日伪军的军事准备。问题是任何军事行动都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如果没有明确的政治利益,我们的付出、牺牲就是毫无意义的!
我的作战计划需要我军出动两百架战斗机、轰炸机,两百辆坦克,三百门身管压制火炮、1000辆以上的汽车,不算已经过境参战的五万工程兵还需要五万正规军两万骑兵,需要油料5000吨、弹药5000吨,保守估计伤亡3万以上,牺牲至少1万。为了苏联不值得。
如果仅仅是为了消灭日寇赢得苏联政府对我国的好感,我大可不必劳师远征。让他们狗咬狗打去呗,死多少我也不心疼,留在华东华南华中我一样可以拿13军、21军甚至是11军出气,既能锻炼新编成的几个集团军也不需要消耗那么多物资、造成那么大的伤亡。”
两人的对话揭开了表象下复杂的实质性问题,让蒋先生恍然大悟,没想到一场悄悄进行的秘密接收战能这么复杂,原本想着陈海松独自操作就可以应对的事还需要政府公开表态、提供广泛的支援,那跟直接宣战有什么两样?中国有必要这么去做吗?风险到底有多大?
陈布雷看出蒋先生神态的变化,由愤怒转为忧虑,他知道蒋先生其实相当好大喜功,希望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一代君王,只是生逢乱世、内外交困,手下也没有一个有谋略能开拓的像卫青、李靖、徐达、左宗棠似的千古名将,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帅才让他看到了机会当然希望有所成就,可机会往往是带着巨大风险的,他愿意承担吗?承担的了吗?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封建文人,陈布雷也有忠君报国的强烈愿望,只是他过去主要是秉承旨意被动做事,总是在应付眼前的繁琐政务,从来没有超越职权去谋划未来、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去构思民族的前途,陈海松的视野、胸怀、布局无疑让他一次次地震撼、反思。
他当然希望蒙古能在中华民国的手里、蒋先生的主持下完成回归之旅,他也从心底里相信足智多谋的陈海松有能力完成一百年来中国首次对外战略的大逆转,他作为这对他都热爱敬重的将帅身边的幕僚需要做的是替他们分析出可能的风险、探索出回避的方法,促成此事。
一个有激情有抱负的将领需要政治领袖的全力支持,而一个政治领袖的作为离不开将领的开拓进取,从古到今莫不如此。眼前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勇将缺的是政治领袖的坚定支持,原因是他看不到机遇大于风险,历来谋后而动的陈海松一定有办法说服蒋先生的。
“海松,你有把握战胜侵入蒙古的关东军机械化兵团吗?”
“对付这支还不够现代化的一战陆军并不困难,甚至于不需要苏军装备就能实现。”
“陈将军,苏军一个集团军尚且落败,我们拿什么去打败日军?”
“林将军,苏军的失败在于五六天全力进攻难以突破,建制凌乱伤亡较大,更主要的是后方物资断绝,机械化部队发挥不出其冲击力、机动力、火力,我也会这样对付他的。”
“莫非陈将军早有安排?”听他说的如此自信显然把握很大,林蔚不免信心大增。
“用兵打仗首在谋略,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提前的部署怎么敢跟关东军叫板。”
“你是准备动用特战队?”这可是他每战必用的法宝,对付日本人肯定少不了派出去。
“特战队肯定得用,不过他们兵力过小。只能突袭指挥部、后勤物资基地和机场。阻挡鬼子回援就需要陶勇的辽北独立师。赵诚、马祺的两个骑兵师,还有阿尔山独立飞行团,他们就在阿尔山周围,条件成熟时会在哈拉哈河岸边的日军防御阵地里等着日军回援。”
果然如此,陈海松是早有用兵计划,暗中备下了重兵,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日本人、苏联人打打杀杀、生生死死都是在为他谋略的一部分,这么冷静、阴险的对手实在可怕。想了想。林蔚忙提醒道:“关东军不会坐视三个师团被全歼的,他一定会拼死增援。”
“会的,不过他们过不了大兴安岭,那里有周纯麟的兴安独立旅还有各根据地的策应。”
蒋先生听他们一番推演,对蒙古的形势渐渐明朗,只要陈海松想打对日作战胜率很大。“等鬼子在防御阵地前耗光了油料弹药就是你的机械化部队、骑兵部队冲杀的机会?”
“委座英明,卑职就是这么打算的,不同的是他们还会受到飞虎师的狂轰滥炸,而他们的四个飞行团都将成为我军的飞机、油料、弹药供应基地,特战队肯定能做到。”
对日作战能胜利。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你觉得苏联会允许我们长期留在蒙古吗?”
“不能!那里有苏联的实际利益,是他们几百年来南下梦想的前进基地。包夹夺取东北获得太平洋天然不冻港的侧翼迂回基地,以斯大林对领土的贪婪不会轻易放弃!”
“那你还觉得我们有必要卷入这场日苏战争中去吗?”蒋先生不免再次失望。
“有!苏联现在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希特勒的野心既让他担忧也让他兴奋,两家现在预谋要瓜分欧洲,斯大林生怕被德国抢得先机,他也会向西用兵在德国势力外建立战略缓冲区,波兰、巴尔干地区、高加索地区、波罗的海周边地区需要大量军队,他不可能陷在东方。”
“你是说苏联有可能放弃蒙古?”此言有理,心里的希望再次点燃。
“国际交往中任何可能都有,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占据有利的态势。苏联人的态度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动,各国都有捍卫自己领土主权的责任和义务,他之所以还撺掇外蒙古独立,是历届政府让他认为我们会忍让、会退缩、会不介意,不会带来任何的实质性威胁。
只要我们表现出应有的理智和强硬,站在国际正义、公理的立场上据理力争,理亏的苏联也不会轻易放弃中苏友好合作关系,他需要我们拖住日本保住远东参与欧洲的角逐、需要我们的粮食等物资供应,出现对抗对他没有什么好处,我相信斯大林会做出必要的让步!”
陈布雷看出了蒋先生的惊喜,现在需要把陈海松的全部设想都摆到桌面上,让蒋先生权衡利弊、做出决断,他继续问道:“你觉得我国军队留在蒙古还需要政府做哪些努力?”
“一是国际社会一致认为蒙古是中华民国的固有领土,拥有无可争辩的管辖权、行政权、外交权、驻军权。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频繁地在国际社会各个场合上去宣讲陈述。
我国外交部门历来胆小怯懦,以弱者自居委曲求全缺乏大国风范,国际舞台上不敢表达自己的主张,只针对日本占领的关内关外领土,不敢提出我们对琉球、朝鲜、台湾、安南、缅甸、蒙古的严正要求,时间长了别人就会认为你淡忘了、默认了,成为既定事实,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虚伪怯懦表现,国家间的关系靠的是利益维系而不会在乎争争吵吵,该争得争。
好在蒙古问题不难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他们仇视苏联,压制封锁苏联,会在道义上支持我国恢复蒙古主权,目前承认蒙古独立的国家寥寥无几,国际大环境对我们有利。”
“很好、很好,那第二条呢?”蒋先生从中受到鼓舞,有西方撑腰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二是清除苏联培植的分离主义分子,他们用刺刀残暴裹挟着民众、代表着民众,他们的存在会被苏联大加利用,签订的互助条约使苏联驻军合法化,让我们投鼠忌器。”
“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乔巴山上台以后倒行逆施、野蛮残暴,封锁边界极力隔断与内地的联系,我们十几年没有任何交往,在那边政府没有可以信赖的人。”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条,政府拿出极大地热情帮助蒙古发展经济,唤醒爱国的蒙古民众对故国的感情、建立心向祖国的民主政府、恢复被乔巴山破坏的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
“听起来很复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这小子铁了心要把政府拖进去,先听听看。
“说实话,这些都应该是政府出面去做的,可是十几年没人去做,不得已只好由绥远地方政府去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绥远蒙古族人员组成的经贸商社在向苏联提供粮食、肉食、蔬菜过程中在外蒙所有盟旗建立了货栈,拉近了双方的感情、恢复了民族沟通。
民间交往的同时,主持外蒙古工作的绥远民主政府民族事务处长乌兰夫、经贸处长李守信等也在其政府成员中发现、培养亲华力量,主管经济的副总理鲁布桑沙拉布、乌兰巴托市长丹巴等人对外蒙古现行政策十分不满,愿意带领蒙古人民逐步回归祖国。”
“乔巴山是个绊脚石,他是有野心的,恐怕不会让丹巴等人轻易得逞。”
“老天爷也不饶恕这些分离主义分子,那些强硬的苏联代理人已经在战火中先后死去。”
乖乖,这都能做到!陈海松,肯定是他指使特战队干的,日本人没这个能耐,也想不到这一层。杀得好!他们再看向面色平静的陈海松,欣慰之余不由得生出一丝畏惧,真是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家伙,自己哪天挡了他的路会不会也跟乔巴山、周佛海一样的下场?
“如此一来,我们进入外蒙古岂不是没有什么障碍了吗?”蒋先生不免顾虑全无。
“障碍肯定是有的,苏联人是外部阻力,民众对中原民族的不信任是内部阻力。”
“只要军队进去,民主政府建立,发表个回归声明国际社会全面支持,苏联也只能干瞪眼。倒是蒙古内部历来对汉民族充满戒心,让他们真心接受中央领导的确有难度。”
“所以,我们还是要从传统的手段上采取怀柔措施,宗教控制是满清控制蒙古的主要方法,我们应该恢复藏传佛教、哲布尊丹巴活佛对外蒙古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对,对,这是最好的办法,他现在在哪里?中央政府可以册封他蒙古领主。”
“他十几年前就死了!”
一个徐树铮带着一个3000人的混成旅试图控制蒙古事实证明是不现实的,不仅白俄、苏俄、分离主义分子攻击他,连受到哲布尊丹巴活佛蛊惑的普通僧众、牧民也不支持他,而他却得不到国内的有力支持,你现在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去完成你的心愿也是不现实的!”
这小子说的如此决绝,不现实你们提什么建议?旁边一直认真倾听的陈布雷看出了蒋先生的极度失望和被耍后的极度愤怒,忙接过话头:“海松,从周先生提起收复蒙古时我就很吃惊,中国现在战乱未平,为何要在已经事实上独立的蒙古向强大的苏联盟友发起挑战呢?
现在我似乎听出来了,你是有把握也有顾虑的。军事上进入蒙古并不难,斯大林邀请你去相信是想借重中国军队的力量帮助苏军打败日军,而你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以你的智谋、八路军的战斗力、远强于日军的特战队、苏联提供的现代化装备完成这个任务并不难。
难的是战后你的身份,你是以援苏军的名义接受苏联、蒙古方面的感谢退回绥远还是以中国驻蒙古军队的合法身份长久驻留,而这不是你所能决定的,需要政府的认可、授权。而你发现政府并不希望为此冒险。并不愿意卷入此事。不会为这次行动提供军事的、经济的、宗教方面的支持,你很有可能一番心血付诸东流,所以你在犹豫、彷徨,对吗?”
这也看得出来?蒋先生的智囊名不虚传啊!陈海松心生敬仰,自己不好直接说出来的为难事被他直接挑破确实可以直接进入到实质性商谈中,不由得重重地点了两下头。
“布雷先生满腹锦绣看得透彻,现在的问题确实如此,不是我去不去、该不该去的问题。我早已做好了去的准备,而且做好了全歼兴安岭以西日伪军的军事准备。问题是任何军事行动都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如果没有明确的政治利益,我们的付出、牺牲就是毫无意义的!
我的作战计划需要我军出动两百架战斗机、轰炸机,两百辆坦克,三百门身管压制火炮、1000辆以上的汽车,不算已经过境参战的五万工程兵还需要五万正规军两万骑兵,需要油料5000吨、弹药5000吨,保守估计伤亡3万以上,牺牲至少1万。为了苏联不值得。
如果仅仅是为了消灭日寇赢得苏联政府对我国的好感,我大可不必劳师远征。让他们狗咬狗打去呗,死多少我也不心疼,留在华东华南华中我一样可以拿13军、21军甚至是11军出气,既能锻炼新编成的几个集团军也不需要消耗那么多物资、造成那么大的伤亡。”
两人的对话揭开了表象下复杂的实质性问题,让蒋先生恍然大悟,没想到一场悄悄进行的秘密接收战能这么复杂,原本想着陈海松独自操作就可以应对的事还需要政府公开表态、提供广泛的支援,那跟直接宣战有什么两样?中国有必要这么去做吗?风险到底有多大?
陈布雷看出蒋先生神态的变化,由愤怒转为忧虑,他知道蒋先生其实相当好大喜功,希望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一代君王,只是生逢乱世、内外交困,手下也没有一个有谋略能开拓的像卫青、李靖、徐达、左宗棠似的千古名将,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帅才让他看到了机会当然希望有所成就,可机会往往是带着巨大风险的,他愿意承担吗?承担的了吗?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封建文人,陈布雷也有忠君报国的强烈愿望,只是他过去主要是秉承旨意被动做事,总是在应付眼前的繁琐政务,从来没有超越职权去谋划未来、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去构思民族的前途,陈海松的视野、胸怀、布局无疑让他一次次地震撼、反思。
他当然希望蒙古能在中华民国的手里、蒋先生的主持下完成回归之旅,他也从心底里相信足智多谋的陈海松有能力完成一百年来中国首次对外战略的大逆转,他作为这对他都热爱敬重的将帅身边的幕僚需要做的是替他们分析出可能的风险、探索出回避的方法,促成此事。
一个有激情有抱负的将领需要政治领袖的全力支持,而一个政治领袖的作为离不开将领的开拓进取,从古到今莫不如此。眼前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勇将缺的是政治领袖的坚定支持,原因是他看不到机遇大于风险,历来谋后而动的陈海松一定有办法说服蒋先生的。
“海松,你有把握战胜侵入蒙古的关东军机械化兵团吗?”
“对付这支还不够现代化的一战陆军并不困难,甚至于不需要苏军装备就能实现。”
“陈将军,苏军一个集团军尚且落败,我们拿什么去打败日军?”
“林将军,苏军的失败在于五六天全力进攻难以突破,建制凌乱伤亡较大,更主要的是后方物资断绝,机械化部队发挥不出其冲击力、机动力、火力,我也会这样对付他的。”
“莫非陈将军早有安排?”听他说的如此自信显然把握很大,林蔚不免信心大增。
“用兵打仗首在谋略,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提前的部署怎么敢跟关东军叫板。”
“你是准备动用特战队?”这可是他每战必用的法宝,对付日本人肯定少不了派出去。
“特战队肯定得用,不过他们兵力过小。只能突袭指挥部、后勤物资基地和机场。阻挡鬼子回援就需要陶勇的辽北独立师。赵诚、马祺的两个骑兵师,还有阿尔山独立飞行团,他们就在阿尔山周围,条件成熟时会在哈拉哈河岸边的日军防御阵地里等着日军回援。”
果然如此,陈海松是早有用兵计划,暗中备下了重兵,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日本人、苏联人打打杀杀、生生死死都是在为他谋略的一部分,这么冷静、阴险的对手实在可怕。想了想。林蔚忙提醒道:“关东军不会坐视三个师团被全歼的,他一定会拼死增援。”
“会的,不过他们过不了大兴安岭,那里有周纯麟的兴安独立旅还有各根据地的策应。”
蒋先生听他们一番推演,对蒙古的形势渐渐明朗,只要陈海松想打对日作战胜率很大。“等鬼子在防御阵地前耗光了油料弹药就是你的机械化部队、骑兵部队冲杀的机会?”
“委座英明,卑职就是这么打算的,不同的是他们还会受到飞虎师的狂轰滥炸,而他们的四个飞行团都将成为我军的飞机、油料、弹药供应基地,特战队肯定能做到。”
对日作战能胜利。问题又回到了原点:“你觉得苏联会允许我们长期留在蒙古吗?”
“不能!那里有苏联的实际利益,是他们几百年来南下梦想的前进基地。包夹夺取东北获得太平洋天然不冻港的侧翼迂回基地,以斯大林对领土的贪婪不会轻易放弃!”
“那你还觉得我们有必要卷入这场日苏战争中去吗?”蒋先生不免再次失望。
“有!苏联现在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希特勒的野心既让他担忧也让他兴奋,两家现在预谋要瓜分欧洲,斯大林生怕被德国抢得先机,他也会向西用兵在德国势力外建立战略缓冲区,波兰、巴尔干地区、高加索地区、波罗的海周边地区需要大量军队,他不可能陷在东方。”
“你是说苏联有可能放弃蒙古?”此言有理,心里的希望再次点燃。
“国际交往中任何可能都有,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占据有利的态势。苏联人的态度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动,各国都有捍卫自己领土主权的责任和义务,他之所以还撺掇外蒙古独立,是历届政府让他认为我们会忍让、会退缩、会不介意,不会带来任何的实质性威胁。
只要我们表现出应有的理智和强硬,站在国际正义、公理的立场上据理力争,理亏的苏联也不会轻易放弃中苏友好合作关系,他需要我们拖住日本保住远东参与欧洲的角逐、需要我们的粮食等物资供应,出现对抗对他没有什么好处,我相信斯大林会做出必要的让步!”
陈布雷看出了蒋先生的惊喜,现在需要把陈海松的全部设想都摆到桌面上,让蒋先生权衡利弊、做出决断,他继续问道:“你觉得我国军队留在蒙古还需要政府做哪些努力?”
“一是国际社会一致认为蒙古是中华民国的固有领土,拥有无可争辩的管辖权、行政权、外交权、驻军权。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频繁地在国际社会各个场合上去宣讲陈述。
我国外交部门历来胆小怯懦,以弱者自居委曲求全缺乏大国风范,国际舞台上不敢表达自己的主张,只针对日本占领的关内关外领土,不敢提出我们对琉球、朝鲜、台湾、安南、缅甸、蒙古的严正要求,时间长了别人就会认为你淡忘了、默认了,成为既定事实,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虚伪怯懦表现,国家间的关系靠的是利益维系而不会在乎争争吵吵,该争得争。
好在蒙古问题不难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他们仇视苏联,压制封锁苏联,会在道义上支持我国恢复蒙古主权,目前承认蒙古独立的国家寥寥无几,国际大环境对我们有利。”
“很好、很好,那第二条呢?”蒋先生从中受到鼓舞,有西方撑腰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二是清除苏联培植的分离主义分子,他们用刺刀残暴裹挟着民众、代表着民众,他们的存在会被苏联大加利用,签订的互助条约使苏联驻军合法化,让我们投鼠忌器。”
“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乔巴山上台以后倒行逆施、野蛮残暴,封锁边界极力隔断与内地的联系,我们十几年没有任何交往,在那边政府没有可以信赖的人。”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条,政府拿出极大地热情帮助蒙古发展经济,唤醒爱国的蒙古民众对故国的感情、建立心向祖国的民主政府、恢复被乔巴山破坏的民族传统和宗教信仰。”
“听起来很复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这小子铁了心要把政府拖进去,先听听看。
“说实话,这些都应该是政府出面去做的,可是十几年没人去做,不得已只好由绥远地方政府去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绥远蒙古族人员组成的经贸商社在向苏联提供粮食、肉食、蔬菜过程中在外蒙所有盟旗建立了货栈,拉近了双方的感情、恢复了民族沟通。
民间交往的同时,主持外蒙古工作的绥远民主政府民族事务处长乌兰夫、经贸处长李守信等也在其政府成员中发现、培养亲华力量,主管经济的副总理鲁布桑沙拉布、乌兰巴托市长丹巴等人对外蒙古现行政策十分不满,愿意带领蒙古人民逐步回归祖国。”
“乔巴山是个绊脚石,他是有野心的,恐怕不会让丹巴等人轻易得逞。”
“老天爷也不饶恕这些分离主义分子,那些强硬的苏联代理人已经在战火中先后死去。”
乖乖,这都能做到!陈海松,肯定是他指使特战队干的,日本人没这个能耐,也想不到这一层。杀得好!他们再看向面色平静的陈海松,欣慰之余不由得生出一丝畏惧,真是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家伙,自己哪天挡了他的路会不会也跟乔巴山、周佛海一样的下场?
“如此一来,我们进入外蒙古岂不是没有什么障碍了吗?”蒋先生不免顾虑全无。
“障碍肯定是有的,苏联人是外部阻力,民众对中原民族的不信任是内部阻力。”
“只要军队进去,民主政府建立,发表个回归声明国际社会全面支持,苏联也只能干瞪眼。倒是蒙古内部历来对汉民族充满戒心,让他们真心接受中央领导的确有难度。”
“所以,我们还是要从传统的手段上采取怀柔措施,宗教控制是满清控制蒙古的主要方法,我们应该恢复藏传佛教、哲布尊丹巴活佛对外蒙古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对,对,这是最好的办法,他现在在哪里?中央政府可以册封他蒙古领主。”
“他十几年前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