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惊动四座2
“半山,你松开”老儒生挣脱他的拉扯,硬是挤进场地中间:“多谢常公子给我当头一棒。我赵界川做了半辈子学问,考取功名三十年却一无所得,连秀才也没有得中,无脸回乡见妻儿老小,一直羁旅在府城。本以为自己胸中满锦绣,只是时运不济的原因。如果一朝得中,便可衣锦还乡。
好一个‘白云千载空悠悠’读罢常公子这首诗,我才发现过去种种一直在梦中,浪费了三十年的光阴。
如今梦也该醒了,这功名我不考便是!!”
常晋目瞪口呆在那里,他实在想不到,自己一首诗,竟然让此人有这么大的触动,连功名也不打算考了。
这算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
“刘掌柜,凭这首诗,这三楼我们可能上得?”见众人一致称赞,王启年得瑟起来,笑着反问道。
“上得,上得!”刘掌柜也是读书人出身,虽然于诗词一道不精,但也算读过几本诗书的,基本鉴赏能力还是有。他自然能品得出这首诗写的极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哪敢昧良心说话。
“慢着,常某又想出一首联句,写于大家评鉴!”既然已经得罪了马进,常晋没有再收手的打算。打了对方的左脸,何妨连右脸一并打了。
“哦?”众人立刻愣住。
一炷香的功夫能想出两首诗词,此人才华果然惊人。
不过在心底,众人也明白这第二首诗要想超过前者的可能极小。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尔得之。即使是前朝的诗人曹永也不可能在这么短郭明义的时间内写出两首好诗。
话是这么说,众人心中还是带着几许期待。尤其是刘掌柜,心思已经完全转变。能够想象得到,这首《遇仙楼》一旦流传出去,将会给酒楼带来多大的名气。
至于马进现在的心思,却根本没有人理会了。
略微沉吟,常晋又将毛笔落下,这次却是一起哈成。
登遇仙楼
白日依山尽,渎水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联句很短,只有二十个字。语言简单朴实,似乎信口拈来,但是读罢却让人有种渎水充盈在胸,浩浩荡荡,奔流而下的磅礴气势。
结尾一句更是点睛之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营造出的意境几乎引起场中所有人的共鸣,都想登上顶楼,站在极高处看遇仙楼外的风景到底如何。
连续两首诗都和遇仙楼有关。原本以为第一首诗已经绝到妙处,先前曾有人言“此诗一出,怕是以后这遇仙楼不好写了。”
没有想到这第二首竟然不逊于前诗,而且意境各有玄妙。
第一首诗还可以称为幸运,第二首则说明才华的确超人。只是让人疑惑的是,以前从未听过此人的名字。
一时间,众人心中猜测连连。
“常公子大才,请上楼!”刘掌柜现在已经顾不得马进了,亲自在前方引路。
目送二人上楼消失,猛然有一酒客大拍脑袋:“通衢常晋常允升,这位兄台可是本年通衢县试案首,做《咏柳》一诗的常允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短短十几日时间,这首咏柳也传入府城,在士子之间引起不小的反响。只是关于作者,由于府城距离通衢县甚远,倒是能够记住名字的很少。是以刚才常晋在诗下留名时,根本无人多想。直到此刻,才有人反应过来。
虽然没有得到确认,但众人已经肯定了七八分。
??登上遇仙楼顶,凭栏远眺,夕阳西下,留下半江瑟瑟半江浅红。清风徐来,水波浩淼,江面几艘渔船穿梭,渔夫的歌声隐约于耳。
常晋见此美景,顿觉心旷神怡。
前世他爬过的高楼不少,只是周围大厦林立,没有明显的高度差,很难有这样意境。
在这种环境下吃饭,的确别有滋味。
随后刘掌柜亲自把酒菜端上顶楼,而且亲口宣布今天所有消费,全免。接着又送上一张名帖,言明以后只要常公子来酒楼吃饭,银钱照例全免。
刘明礼不是傻子,单凭这两首诗,遇仙楼以后想不挣钱都难。
明白他的心思,常晋和王启年自然毫不客气的接下。
虽然如今是一个道法显圣的时代,但世俗官府还是由儒家掌控,所以文风还算浓厚。文人之间聚会,往往以诗词歌赋相合。一般的儒生拜访文坛前辈,也往往拿自己最得意的诗词求评,以便得到对方的赞许,能够在士子间扬名。
所以儒生如果做的一首好诗,数日内就能传遍天下,广为人知。
王启年相信这两首诗一旦传开,常晋的名声将会猛上几个台阶。
他心中此刻充满羡慕嫉妒,恨不能马上变成对方。不过却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凭自己肚里那点墨水,想要做出一首流畅的诗词怕都困难。
随即一想,自己和常晋亲如兄弟,看到他扬名,自己应该高兴才对。
酒不醉人人自醉,王启年刚喝两杯就醉了,等从遇仙楼回来还一个劲儿嘟囔,“愚兄,这是愚兄一辈子喝的最痛快的一次酒了。自允升以后,再无人敢为遇仙楼写诗。”
一夜无话。
早上吃过饭后,两人正商量着去什么地方闲逛,却听到前面有人喧嚣,随即便看到酒楼伙计领着一个中年男子进入院内。看此人的穿着打扮,应该是一个商贾。
两人不以为意,刚要避让到旁边,见那伙计热情的呼喊道:“常公子、王公子,这是清风楼的郭掌柜,是专门来拜访二位的。”
常晋和王启年对望一样,眼中都露着疑惑,显然无人认识此人。
“两位公子有礼了,我是清风楼的掌柜郭寒山,不知这位可是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常允升常公子?”那郭掌柜快走几步,急忙冲着两人拱手。
“我就是,不知郭掌柜找上门有何事?”常晋还礼到。对方能认出自己,他丝毫不觉得奇怪。如今自己得神笔滋养,整个人气度已经和先前大不相同。而且做生意的商贾眼光独到,认人极准。
“实不相瞒,郭某上门却有事情相求,”郭寒山朝院内看了几眼,发现这里人来人往,根本不是谈事情的地方,又开口道,“不知两位公子是否有时间,郭某已经在清风楼备下薄酒,请两位公子去那里一叙,到时咱们再详谈。”
“郭掌柜,你有什么事情还是直说吧,我们还有事呢。”王启年不耐烦的问道。来人对常晋毕恭毕敬,对自己根本是无视,这让他有些郁闷起来。
“还请郭掌柜明言”对方莫名其妙而来,非亲非故,常晋自然也不会去赴宴。
见两人没有跟自己去的意图,郭掌柜才再次行礼道:“常公子初到万山府,昨天在遇仙楼两首诗词惊动四座,如今已经传遍整个府城。我家老爷看到这两首诗后很是赞赏,想请常公子也为我们清风楼作诗一首,到时我家老爷有二百两纹银奉送。”
说完,郭掌柜紧盯着盯着常晋脸庞。刚才交谈中他自我感觉对两个人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从两人的穿着打扮上看。旁边的王启年家中应该有些资产。而这姓常的书生,显然家境一般。二百两银子,足可以让他心动。
可惜让郭掌柜失望了,对方脸上始终平淡如一,没有半点惊讶。
到是旁边的王启年张大嘴巴问道:“多少,二百两?我没有听错吧,允升,你随便作一首诗词,就抵得上我家忙乎两年。”
“呵呵”常晋淡淡一笑。说实话对方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他的确有些惊讶。至于请他去清风楼吃饭,做首诗词二百两银子,显然是看中了他的名头。
对于郭掌柜幕后老板的眼光,常晋佩服。说实话,自己这个“文抄公”肚里积攒的诗词不少,随便拿出一首都可以传世留名。对方出二百两买诗一首,的确不算少了。
不过他却不能真个拿诗词换银钱,昨天遇仙楼作诗,还可以说是情非得已,传到士林当中,只能算是一段佳话。
如果为二百两银子写诗,这诗词做的再好,一旦传出,人们追根溯源,知道背后的事情,却只会鄙视。谈起他,自然会说通衢常允升,诗词做的很好,只是为人好黄白之物。
这样一来,自己的名声恐怕就要坏掉了。在这方世界中,一个书生如果有了恶名,怕是根本无法在士林生活下去。
二百两银子虽然不少,但比起自己的前途来又远远不如。因小失大之事常晋从来不会选取,他清了清嗓子道:“多谢郭掌柜看中,允升初来万山府,昨日在遇仙楼作诗情非得已,事后心中诚惶诚恐。府城才华超允升者车载斗量,如今允升岂敢再作诗献丑。郭掌柜的好意允升心领了,只是作诗一事只能敬谢不敏了。”
被推辞掉了……郭掌柜闻言有些发愣:是嫌钱少,还是故作清高?
想到这里,他又开口低声道:“我家老爷来前吩咐,常公子如果不满意,还可以再加银子。”
常晋闻言朗声大笑。到底是商贾,句句不离本行。
“哈哈,郭掌柜不必说了,允升还有他事,先走一步了。”
两首诗词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随后的几日,整个府城都在听人谈论起这些诗词背后的故事。和马进想象的类似,虽然其中衍生出不少版本,但在这个故事中,他无一例外成为悲剧的配角。
“当时我就站在旁边,常公子本来已经保持低调,不想惹事,结果那马进不识抬举,一再出言相逼,常公子大怒,喊伙计拿来笔墨,刷刷刷连写了两首诗,直把马进惊得面似筛糠,两股战战……”
至于常晋,现在已经有人将“均州第一才子”的名头扣在他的身上。
好一个‘白云千载空悠悠’读罢常公子这首诗,我才发现过去种种一直在梦中,浪费了三十年的光阴。
如今梦也该醒了,这功名我不考便是!!”
常晋目瞪口呆在那里,他实在想不到,自己一首诗,竟然让此人有这么大的触动,连功名也不打算考了。
这算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
“刘掌柜,凭这首诗,这三楼我们可能上得?”见众人一致称赞,王启年得瑟起来,笑着反问道。
“上得,上得!”刘掌柜也是读书人出身,虽然于诗词一道不精,但也算读过几本诗书的,基本鉴赏能力还是有。他自然能品得出这首诗写的极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哪敢昧良心说话。
“慢着,常某又想出一首联句,写于大家评鉴!”既然已经得罪了马进,常晋没有再收手的打算。打了对方的左脸,何妨连右脸一并打了。
“哦?”众人立刻愣住。
一炷香的功夫能想出两首诗词,此人才华果然惊人。
不过在心底,众人也明白这第二首诗要想超过前者的可能极小。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尔得之。即使是前朝的诗人曹永也不可能在这么短郭明义的时间内写出两首好诗。
话是这么说,众人心中还是带着几许期待。尤其是刘掌柜,心思已经完全转变。能够想象得到,这首《遇仙楼》一旦流传出去,将会给酒楼带来多大的名气。
至于马进现在的心思,却根本没有人理会了。
略微沉吟,常晋又将毛笔落下,这次却是一起哈成。
登遇仙楼
白日依山尽,渎水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联句很短,只有二十个字。语言简单朴实,似乎信口拈来,但是读罢却让人有种渎水充盈在胸,浩浩荡荡,奔流而下的磅礴气势。
结尾一句更是点睛之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营造出的意境几乎引起场中所有人的共鸣,都想登上顶楼,站在极高处看遇仙楼外的风景到底如何。
连续两首诗都和遇仙楼有关。原本以为第一首诗已经绝到妙处,先前曾有人言“此诗一出,怕是以后这遇仙楼不好写了。”
没有想到这第二首竟然不逊于前诗,而且意境各有玄妙。
第一首诗还可以称为幸运,第二首则说明才华的确超人。只是让人疑惑的是,以前从未听过此人的名字。
一时间,众人心中猜测连连。
“常公子大才,请上楼!”刘掌柜现在已经顾不得马进了,亲自在前方引路。
目送二人上楼消失,猛然有一酒客大拍脑袋:“通衢常晋常允升,这位兄台可是本年通衢县试案首,做《咏柳》一诗的常允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短短十几日时间,这首咏柳也传入府城,在士子之间引起不小的反响。只是关于作者,由于府城距离通衢县甚远,倒是能够记住名字的很少。是以刚才常晋在诗下留名时,根本无人多想。直到此刻,才有人反应过来。
虽然没有得到确认,但众人已经肯定了七八分。
??登上遇仙楼顶,凭栏远眺,夕阳西下,留下半江瑟瑟半江浅红。清风徐来,水波浩淼,江面几艘渔船穿梭,渔夫的歌声隐约于耳。
常晋见此美景,顿觉心旷神怡。
前世他爬过的高楼不少,只是周围大厦林立,没有明显的高度差,很难有这样意境。
在这种环境下吃饭,的确别有滋味。
随后刘掌柜亲自把酒菜端上顶楼,而且亲口宣布今天所有消费,全免。接着又送上一张名帖,言明以后只要常公子来酒楼吃饭,银钱照例全免。
刘明礼不是傻子,单凭这两首诗,遇仙楼以后想不挣钱都难。
明白他的心思,常晋和王启年自然毫不客气的接下。
虽然如今是一个道法显圣的时代,但世俗官府还是由儒家掌控,所以文风还算浓厚。文人之间聚会,往往以诗词歌赋相合。一般的儒生拜访文坛前辈,也往往拿自己最得意的诗词求评,以便得到对方的赞许,能够在士子间扬名。
所以儒生如果做的一首好诗,数日内就能传遍天下,广为人知。
王启年相信这两首诗一旦传开,常晋的名声将会猛上几个台阶。
他心中此刻充满羡慕嫉妒,恨不能马上变成对方。不过却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凭自己肚里那点墨水,想要做出一首流畅的诗词怕都困难。
随即一想,自己和常晋亲如兄弟,看到他扬名,自己应该高兴才对。
酒不醉人人自醉,王启年刚喝两杯就醉了,等从遇仙楼回来还一个劲儿嘟囔,“愚兄,这是愚兄一辈子喝的最痛快的一次酒了。自允升以后,再无人敢为遇仙楼写诗。”
一夜无话。
早上吃过饭后,两人正商量着去什么地方闲逛,却听到前面有人喧嚣,随即便看到酒楼伙计领着一个中年男子进入院内。看此人的穿着打扮,应该是一个商贾。
两人不以为意,刚要避让到旁边,见那伙计热情的呼喊道:“常公子、王公子,这是清风楼的郭掌柜,是专门来拜访二位的。”
常晋和王启年对望一样,眼中都露着疑惑,显然无人认识此人。
“两位公子有礼了,我是清风楼的掌柜郭寒山,不知这位可是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常允升常公子?”那郭掌柜快走几步,急忙冲着两人拱手。
“我就是,不知郭掌柜找上门有何事?”常晋还礼到。对方能认出自己,他丝毫不觉得奇怪。如今自己得神笔滋养,整个人气度已经和先前大不相同。而且做生意的商贾眼光独到,认人极准。
“实不相瞒,郭某上门却有事情相求,”郭寒山朝院内看了几眼,发现这里人来人往,根本不是谈事情的地方,又开口道,“不知两位公子是否有时间,郭某已经在清风楼备下薄酒,请两位公子去那里一叙,到时咱们再详谈。”
“郭掌柜,你有什么事情还是直说吧,我们还有事呢。”王启年不耐烦的问道。来人对常晋毕恭毕敬,对自己根本是无视,这让他有些郁闷起来。
“还请郭掌柜明言”对方莫名其妙而来,非亲非故,常晋自然也不会去赴宴。
见两人没有跟自己去的意图,郭掌柜才再次行礼道:“常公子初到万山府,昨天在遇仙楼两首诗词惊动四座,如今已经传遍整个府城。我家老爷看到这两首诗后很是赞赏,想请常公子也为我们清风楼作诗一首,到时我家老爷有二百两纹银奉送。”
说完,郭掌柜紧盯着盯着常晋脸庞。刚才交谈中他自我感觉对两个人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从两人的穿着打扮上看。旁边的王启年家中应该有些资产。而这姓常的书生,显然家境一般。二百两银子,足可以让他心动。
可惜让郭掌柜失望了,对方脸上始终平淡如一,没有半点惊讶。
到是旁边的王启年张大嘴巴问道:“多少,二百两?我没有听错吧,允升,你随便作一首诗词,就抵得上我家忙乎两年。”
“呵呵”常晋淡淡一笑。说实话对方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他的确有些惊讶。至于请他去清风楼吃饭,做首诗词二百两银子,显然是看中了他的名头。
对于郭掌柜幕后老板的眼光,常晋佩服。说实话,自己这个“文抄公”肚里积攒的诗词不少,随便拿出一首都可以传世留名。对方出二百两买诗一首,的确不算少了。
不过他却不能真个拿诗词换银钱,昨天遇仙楼作诗,还可以说是情非得已,传到士林当中,只能算是一段佳话。
如果为二百两银子写诗,这诗词做的再好,一旦传出,人们追根溯源,知道背后的事情,却只会鄙视。谈起他,自然会说通衢常允升,诗词做的很好,只是为人好黄白之物。
这样一来,自己的名声恐怕就要坏掉了。在这方世界中,一个书生如果有了恶名,怕是根本无法在士林生活下去。
二百两银子虽然不少,但比起自己的前途来又远远不如。因小失大之事常晋从来不会选取,他清了清嗓子道:“多谢郭掌柜看中,允升初来万山府,昨日在遇仙楼作诗情非得已,事后心中诚惶诚恐。府城才华超允升者车载斗量,如今允升岂敢再作诗献丑。郭掌柜的好意允升心领了,只是作诗一事只能敬谢不敏了。”
被推辞掉了……郭掌柜闻言有些发愣:是嫌钱少,还是故作清高?
想到这里,他又开口低声道:“我家老爷来前吩咐,常公子如果不满意,还可以再加银子。”
常晋闻言朗声大笑。到底是商贾,句句不离本行。
“哈哈,郭掌柜不必说了,允升还有他事,先走一步了。”
两首诗词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随后的几日,整个府城都在听人谈论起这些诗词背后的故事。和马进想象的类似,虽然其中衍生出不少版本,但在这个故事中,他无一例外成为悲剧的配角。
“当时我就站在旁边,常公子本来已经保持低调,不想惹事,结果那马进不识抬举,一再出言相逼,常公子大怒,喊伙计拿来笔墨,刷刷刷连写了两首诗,直把马进惊得面似筛糠,两股战战……”
至于常晋,现在已经有人将“均州第一才子”的名头扣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