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 战略突击

    第九十一章

    战略突击

    新年第一天,北京时间上午十点,俄军跨过边境线后两个半小时,黄瀚林以俄罗斯出兵入侵伊朗为由,正式向俄罗斯宣战。(_&&)[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半个小时后,中俄战争爆。

    在历史上,这又被称为“大陆战争”,因为牵扯进来的不仅是中国与俄罗斯,还有中亚与东欧地区的几个国家。

    与俄罗斯打击伊朗一样,战争的第一阶段,中国空军先登场。

    不同的是,空中打击没有持续好几天,只进行了四个小时。北京时间下午两点半,中国陆军就跨过了中俄边境线,攻入俄罗斯境内。更加重要的是,第一个地面战场不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而是西伯利亚。

    天黑之前,中国陆军的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已经翻越了阿尔泰山脉。

    中**队的守要攻击目标是别洛沃与安热罗苏真斯克,即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的两处枢纽中心。

    在攻打别洛沃的战斗中,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出动了上千架倾斜旋转翼飞机。

    这些战术级别的运输机(正是因为陆航大量装备倾斜旋转翼飞机,空军才没有大量采购战术运输机)先把四支轻量化的突击集群送到别洛沃,在通往新库滋涅茨克的公路附近开辟了机降场。

    在装备上,空降部队与其他部队有很大的不同。

    空降部队中,主力装备是一种介于反装甲平台与多用途平台之间的地面战平台,即拥有反装甲平台的火力,但是防护水平只达到了多用途平台的级别,从而具备了摧毁敌人主战坦克的能力,战斗全重则降低到了二十五吨以内,可以由大型倾斜旋转翼飞机运送,满足了机降作战的最低标准。

    当然,这种“空降作战平台”在性能上有很多缺陷。

    除了防护能力极为薄弱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持续作战能力较差,因为战斗重量限制在二十五吨以内,就必须减少燃料电池的携带量,以及弹药基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必须先满足机降作战标准。

    所幸的是,别洛沃附近没有俄军主力部队。

    更重要的是,先赶来的俄军反击部队,装备的竟然是老掉牙的0主战坦克,根本不是空降部队的对手。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空降场的安全,空军动用了数百架战斗机,陆航也出动了大批执行攻击任务的倾斜旋转翼飞机。

    天黑之前,执行运输任务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再次出动。

    这次,送来的不是作战部队,而是大批用来构筑野战机场的预制件,比如直接铺设在平地上形成跑道的蜂窝状铝锂合金板。最初的时候,这些“拼凑地板”用的是复合材料,结果在使用中现,复合材料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可塑性不强、容易损毁、难以战地修复等等。相对而言,金属板材除了重量稍微大一点之外,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可塑性上比复合材料好得多。当然,为了降低重量,便于进行空运,采用了昂贵的铝锂合金,给大批量装备产生了负面影响。

    战争爆前,中国空军总共只采购了三套这种野战机场预制件。

    仅仅两个小时之后,也就是夜间九点不到,一条长一千二百米的跑道就成行了,工程兵还在此期间开辟了一块总面积过十万平方米的停机区。接下来,就轮到中国空军的大型电动运输机登场了。

    这个晚上,别洛沃的地面部队只适当扩大了防线。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空运任务。

    要知道,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只是前锋,真正的主力在后面,即被戚凯威特意留下来的第三十八集团军。

    可以说,戚凯威在战前的部署,为这次奇袭打下了坚实基础。

    战斗打响之前,中国陆军只在西北署了一支主力集团军,即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另外三支靠前部署的主力集团军都集中在东北地区,而且已经有两支集团军进入进攻阵地,摆出了攻打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架势。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认为中国陆军会先扫荡远东地区。

    当时,连布鲁希洛夫都认为,中国出兵远东的可能性非常大。让俄军总参谋长做出这个判断的因素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原因,即中国政府在向美国宣战之后,就承诺不会入侵任何一个中立国家。

    事实上,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一直遵守着这个承诺。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布鲁希洛夫认为,中**队在西北动进攻,即攻打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原因很简单,在这边,俄罗斯与中国的边境线非常短。

    更重要的是,阿尔泰山脉横垣在两国之间,没有地面交通线,除非中**队借道蒙古或者哈萨克斯坦,不然无法建立起后勤补给线。相对而言,蒙古不是个好选择,因为这个至今保持着游牧传统的国家,根本没有几条可供使用的公路,而其唯一的铁路,也远离中俄西部边境。也就是说,中国只能借道哈萨克斯坦,而哈萨克斯坦的主要交通网里中哈边境地区都足够远。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即中**队借道哈萨克斯坦的话,先就得占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

    在布鲁希洛夫看来,就算中国的政治承诺根本靠不住,哈萨克斯坦的战略纵深也足以为俄罗斯争取到足够的防御准备时间。按照他的估计,就算哈萨克斯坦不抵抗,中**队也需要一周才能到达俄哈边境地区。对布鲁希洛夫来说,别说一周,只要给他五天,就能完成兵力调动工作。

    接下来,中国陆军的部署情况,让布鲁希洛夫坚定了这个判断。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在战争爆的时候,俄军的主力集中在远东地区,而在阿尔泰山脉北部地区,只有一些预备部队。

    只是,布鲁希洛夫手里也不是没有牌可打。

    当时,从内高加索地区派往远东地区的军队中,有一个装甲师与一个步兵师还在新西伯利亚等待转运。

    也就是说,在离中**队不到三百公里的地方,有两个俄军主力师。

    对俄罗斯来说,三百公里不算远。

    可是对地面部队来说,三百公里却足够远了。要知道,一支常规地面部队,一天的行军里程也就只有一百多公里。

    俄军能够及时赶到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晚上,戚凯威动用四百多架运输机,把第三十八集团军的主力部队送到了别洛沃。

    与此同时,第十五空降集团军也在北面取得了重大胜利,顺利攻占了安热罗苏真斯克郊外的机场。

    虽然这只是一座小型民用机场,但是足够让大型电动运输机起降了。

    要知道,大型电动运输机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求能在野战机场上起飞,甚至能在较为平整的硬质地面上起飞。

    除此之外,倾斜旋转翼飞机以常规方式起降时,运载能力能提高百分之五十。

    如此一来,这些原本只用来运载空降战车的“战术运输机”,也能运载质量在三十七吨左右的地面战平台了。要知道,多用途平台的战斗全重也就只有三十五吨,而反装甲平台在卸下全部电池、弹药等物品之后,能把重量将到三十六点五吨,从而可以用倾斜旋转翼飞机以常规方式运送。

    第十五空降集团军被称为“集团军”,主要就是除了拥有空降部队,还有一支实力不俗的地面部队。在作战配置上,空降部队只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是集团军的突击力量,而占了三分之二的常规部队,才是集团军的主力。因此在作战使用上,空降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夺取前沿机场。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第十五空降集团军也在当晚大批开赴前线。

    这个晚上,中国的军事空运能力再次爆出了惊人的威力。

    到一月二日天亮时,第三十八集团军的绝大部分作战部队已经抵达别洛沃,先头部队已经攻入了城区。

    北面,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的主力也已到达安热罗苏真斯克,并且动了进攻。

    空中战场上,中国空军的上千架战斗机轮番出动,压得俄罗斯空军抬不起头来,主动放弃了战场制空权。随后,中国空军还出动战略轰炸机,对俄军纵深地区的防御部队与重要军事设施进行了大规模轰炸。

    收到从前线来的战报,布鲁希洛夫几乎绝望了。

    差不多只用了十二个小时,中**队就在俄军战略防线的腰部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而且是致命的突破口。虽然俄军还在顽强战斗,别洛沃与安热罗苏真斯克的守军都在死守摇摇欲坠的阵地,给中**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但是布鲁希洛夫知道,俄罗斯已经输了,彻底输掉了这场战争。

    仅仅十二个小时,一场大规模战争就决出了胜负,绝对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当然,中**队离真正的胜利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从战略上讲,顺利攻占别洛沃与安热罗苏真斯克,只是为接下来的战略胜利打下了基础,或者说打开了通往胜利的大门,而不是真正取得了胜利。

    在取得胜利之前,中**队还要战胜数不尽的困难。

    第九十一章

    战略突击